兩岸人物瞬息的遣懷與永恆的思鄉
盡己之力搶救遷台歷史,以紀錄片與出版相互輝映,
無異為兩岸書寫新添了一大筆可觀的記憶文庫
每一刻面對面的聆聽,繼而書寫,都是起點,
不時回望受訪者「敘事」開端,重構生命經驗。
此書專精有見地,也廣博透視,銜接文學的浩如煙海,
盡掇遷台文史無窮的堂奧!
是思鄉,也是遣懷,一長段漫長而艱辛的歲月,完全靠著恆心和毅力渡過,受訪者所經歷的事故,無奇不有。
只浩歎,思念千年,等待的家人怎相見?不斷思索,這苦難何時可了?
防砲司令蕭知三的三重空軍一村昔日眷舍已成眷村文化園區,夫人如何度過遷台最苦時期?胡宗南之子胡為真名為Victor勝利,是為了紀念打勝中共、克復延安。同具黃埔軍魂的黃世忠將軍背誦著校訓,拿出當年黃埔中正劍,上頭一邊刻著「成功」、一邊刻著「成仁」的榮譽!
知書達禮的姚雲龍娶山地之花後,思親心切,又為何在家書寫到,「乾脆斷了音訊就當我已經不在人世,免得牽腸掛肚」?媒體人陳鳳馨說,被戰爭改變了兩代人,如果沒有戰爭,外公可能會一直定居在日本,後代子孫就會慢慢忘記祖先來自浙江青田。
李花崗相信父親總有一天會回家,臂膀不肯戴黑紗,直到有一天殘酷的面對失怙事實。同樣為空軍遺族,傅依萍描述媽媽超越凡人的轉折;趙莎重新粉墨登場,瀟灑走一回。
「真北平」少東家張紹鐸照顧一百一十五歲的母親趙蘭花無微不至,他曾經將父親的故事搬上舞台,演活游擊將軍張禮安。杜睿展心目中的爸爸杜成山是真英雄,墨鏡、西裝、風衣與紳士帽的行頭,神祕帥勁不會輸給007電影的詹姆士龐德。
陳錫煌的父親是掌中戲國寶李天祿,父子曾在一九四七年知前往上海找商機,際遇曲折。百歲萬永順連串三字經來回憶戰爭的慘絕人寰,野百合純潔美麗,楊樟富跟著部隊荒島求生。
豆蔻年華時節,盧雪芳寫下遠方飄起的烽煙。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劉哲基創業成功,大難不死的摔機兩次,金英是最後一個開同學會的同學。
以讀書是終身志願,流亡學生梁爾玉五十五歲考上台大外文系,馬肇遠遠離權利核心,寧做中醫幕後推手。彭中做湖南臘肉第一把手,反共義士卜占才在自由的土地大口呼吸。
走過時代動亂,台海世紀大遷徙後的歲月逐步安逸,時光流動太快,許多舊事都來不及記錄瞬間就消逝。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因此架起《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拍攝千部磅礴記錄片,再也以細緻紙本補遺,系列出版物無異是豐藏與驅動的印證,給予兩岸書寫正面省思。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沈春池先生(1909-1988)為福建詔安人,本從事教育工作,抗戰軍興乃投筆從戎,臺灣光復後奉派來臺,多年後以中校軍階退伍。春池先生一生清廉正直,1988年3月八十歲壽誕當天,哲嗣沈慶京先生公開宣布籌設「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年底春池先生以耆壽辭世。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創立至今35年,是臺灣較早從事兩岸歷史文化交流的非營利組織。基金會秉持誠摯態度,為兩岸交流、弘揚中華文化盡心盡力,在不斷努力推動下,歷年陸續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地點遍及兩岸各地,深獲各界肯定。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隨著文化傳承與交流工作的推動,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意識到近在眼前的當下,同樣亦是我們必須積極保存的未來歷史。為此,基金會自2016年啟動《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史料保存計劃,企圖與時間賽跑,積極搶救日漸凋零遷臺前輩們的口述歷史,以及散佚於民間的各類見證文物。
迄今,記憶庫已收錄超過千餘名大時代下見證者的生命故事,除匯集為紀錄片影音檔外,同時也持續典藏及研究相關遷臺歷史、榮民眷村等文件暨文物的保存。此外並規劃「春池文化教育館」進行文件與文物展出,期許透過民間不同的視角,保留大時代中各庶民的生命故事,留下歷史課本之外的史話,且更具體清晰的呈現時代人物故事的真實寫照。
章節試閱
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劉哲基
「你絕對不可以當兵。」媽媽含淚千叮萬嚀,「因為共產黨的人海戰術太厲害。」但是逃難到青島沒有飯吃,活命才可以盡孝,從軍是唯一的路。誰又會想到一個山東逃難來的軍人,會在台灣靠著麵包成名?
撥回歷史時鐘,遙念沙場同袍,戰爭的赤焰橫流,由老兵劉哲基口述而留下見證。年近百歲,還常來往美國與兒孫團聚的他活力充沛,老兵老闆創業成功,當兵九死一生,當老闆也險中求勝,靠的就是:「蔣委員長說,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終身奉行不渝而完成百歲無悔。
江山易幟,劉哲基認定自己有責任加入入這「遷台歷史記憶庫」口述歷史的回顧,將那個內憂外患,時局詭譎的年代記錄下來。
以從軍為榮,也以創業為志,他感謝上天眷顧,「我做事其實並沒有計劃,遇到困難,就想辦法戰勝困難,並且當成進步的階梯。」訪談這天,年近百歲高齡的老兵還特意穿上全副軍裝,操槍演練、舉手向長官「敬禮」。時光瞬間倒流,回到那十一歲從軍的幼年。
敵進我退,敵退我擾,正面不要打
烽火燃向大地,老百姓求個溫飽都困難重重,那兒有生計與活路就往那投奔,莫說小孩前程如此茫茫,大人雖知一步路都不要走錯,但卻也無從得知,究竟哪條路才是正確的。
世界太亂了!劉哲基慨嘆,「我能活到現在真的不容易。」在對日抗戰前線的槍林彈雨中逃過數劫,好幾次,敵人的槍口都正面對著自己了,噠噠噠……。「子彈往我這裡掃射,但真是幸運,就是沒有被打到。」
鬼門關前數度徘迴,躲過戰火與重症的磨難,奇蹟般的好轉後,還變成長壽老人的劉哲基,一九二六年出生在山東高密,讀小學時親眼看到日本人殺進縣城,嚇破膽開始逃亡,「日本人來了,好兇呀,騎著高高的馬,沒辦法,從我家跑一百里路逃難,日本人從南方來,我就往北邊逃。」內憂外患,時局詭譎,何處才能安身立命?
戰火下,無法正常受教育,初中讀五年無法畢業,年方十八離家從軍,劉哲基加入戰爭的背景就是這樣,並不特別。
「你絕對不可以當兵。」母親曾經以淚眼千叮萬嚀,「共產黨的人海戰術太厲害,死了很多人。」媽媽的話要聽,但是逃難到青島沒有飯吃,必須活命才可以盡孝呀。戰場上,共產黨果然如母親說的那般可怕,所有的驚心動魄,都無法預期而逃躲,善良的鄉下人不聞世事,卻也知道「日本人特兇」,呼喊著,兒呀!別離家當兵。「好在我帶運,子彈沒打到我。」劉哲基笑了!
槍林彈雨就是全部的青春
「鬥志是抗日游擊挺進軍的精神」,戰術呢?「你聽著:敵進我退,敵退我擾,正面不要打。」劉哲基比劃著。
就這樣,打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國軍早已元氣大傷,國共內戰爆發,共產黨步步進逼,他因為饑餓而再次披上戰袍,到青島受訓,正式成為國軍。「我當兵的時候聽蔣公講,視困難險惡是進步的階梯。」將這句話帶到戰場,挺直脊梁迎戰外,而慈母的叮嚀,也同時敲打著離家遊子的心。「明知那黃泉難歸,我們仍在癡心等待,問雁兒,我的母親可有消息!」
烽火無情,開戰就瞬間籠罩在一片硝煙及烈焰中,砲火停止後, 伴隨淒厲哀嚎,劉哲基百味雜陳說,猛烈的砲擊讓整個高地寸草不生,周遭一片死寂,瀰漫著風雨前的寧靜。而後,生命顯現許多無法解釋的謎團,「居然活下來了。」劉哲基說,國共內戰打得激烈,國軍在青島保衛戰中奮戰不屈,「但青島卻仍不幸失守,沒辦法,只好撤退,撤退前一天,我們還在打仗。」
鬼門關前再度徘迴
槍林彈雨中烙下青春,說起慘痛的往事歷歷,劉哲基眼都紅了。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日,部隊從青島上船,航行五天抵達基隆港,原以為從此可以遠離戰爭展開新生活,才稍稍喘口氣一個禮拜,卻再次被派往海南島及廣州打仗,「水土不服,部隊死了很多人,」劉哲基擔任連長去增援,那一天,從黃埔下地跑步到佛山,突然聽到砰砰幾聲巨響,居然是國軍在炸海珠橋來堵住襲進的共產黨。
劉哲基記得,再回到海南島打仗那次,部隊被共產黨逼到海邊,大家人太多爭先恐後上船,不料船隻卻擱淺在海灘走不動,眼看就要沒命了。「回頭無岸,共產黨大炮又還在猛轟,結果」萬萬沒想到,船因為被炮轟到震動,擺脫擱淺的動起來了,可以走了,反而因此救了大家的命,「要不然早被俘虜,今天不在這兒說話了。」回想此事,心頭不免泛起悲憫的漣漪,應了「大禍不死有後福」的老話。
撤退到台灣考上政戰班第二期,劉哲基成為蔣經國的學生,畢業後派往陸軍第六軍團擔任指導員。鬼門關前再度徘迴,是在二十五歲那年,染上肺結核,在醫院躺了足足六年,躺得骨瘦如材,醫生已宣佈沒救,卻奇蹟好轉後,如今還變成了長壽老人。
「每天都在革命,每天都在克難,沒有吃的喝的,」在劉哲基看來,缺乏營養才會生病,早上跑步突然吐血,「現在講,肺結核就是絕症。」
死裡逃生,命不該絕
記憶深海撿拾著碎片,理解戰爭的恐怖,反省走過的歷程。初到台灣,劉哲基當上尉連長,歷經槍林彈雨都沒奪命,怎知走下了戰場卻患上肺結核,這個病在當時無藥可救,他無異被下了死亡判決書。
猶記太平間旁的重病房裡奄奄一息,只等著斷氣處理後事。他回憶說:「躺在病床苟延殘喘,束手就戮,真不如去戰場拼命。」越想越悲哀,還偷偷積攢一瓶安眠藥想找個機會了卻殘生,「但又不甘心就此了斷,只想著要死,也得要殺了仇敵才划算。」
八十年前雖然醫術未廣,科技未開,「肺結核」這病聽來心驚,但「勝利的階梯」像一副定魂藥,讓他命不該絕的他在醫院整整躺了六年後,終於最後熬了過來。所謂「爭取最後的勝利」並不空洞,因自己親身經歷過,劉哲基就更覺得萬分有道理。
病後,一九五九年劉哲基決定提早以陸軍少校官階退役,他脫下軍服時方才四十歲出頭。他認真又認命的搜盡枯腸找尋謀生之道,「流離失所的苦難好不容易被稀釋,只能奮勇向前。」正當壯年,要為社會再奉獻,退役不是退休。
靈機一動,取名「蘋果麵包」
「不當軍人後,要靠什麼謀生呢?我沒有路走,就只好做麵包,」一九六一 年,加拿大傳教士富力農和駐台美軍做生意,推薦他學做麵包賣給駐台的美軍。卻因美軍醫生檢查未通過而致使代購生意變冷淡,還雪上加霜的遭遇週轉不當和美台斷交,向友人低頭借錢的日子真煎熬。自此也開展了自創麵包品牌的生意。
許多人直接叫劉哲基「劉麵包」,而那沒有蘋果的蘋果麵包也一直紅到現在。他說,原本想取名「麵包大王」來展現如虹氣勢,不料,這該名號已有人捷足先登,靈機一動,覺得當時的「蘋果西打」很紅,蘋果也稀罕,於是決定取名「蘋果麵包」。
美軍醫生則叫它 Liu' s Bakery「劉麵包廠」,簡單又好記。從此,劉哲章帶著被打響的名號,順其自然接上地氣:「不喜歡的事交在上帝手中,仍可以成為祝福。」
當年盛況帶來回憶的美好,「沒有電視,也沒有電台打廣告,就靠一個報一個,人傳人,全省都來買蘋果麵包。」不夠賣,每天都不夠賣,晚上快打烊關門了,門口還排著隊。現在重溫當年的叫賣,他仍還中氣十足:「衛生可靠,真正好,大家趕快來,停一下就走了。大麵包,小麵包,熱狗麵包,漢堡麵包,還有香蕉麵包。」
雙聲帶叫賣,像有魔力
山東腔夾雜幾句台灣話的雙聲帶喊聲,「緊來,緊來」像有魔力,透過擴音器大聲放送,格外引人注意。麵包紮實飽滿,沒有香精和添加物,小麥麵粉香氣吐露著蘋果芳香,「靠手工才好吃, 單純的麵粉跟奶粉跟一點糖,」劉哲基說,除了這三樣食材,沒有別的竅門,就是要揉要壓,做的很紮實,識貨的左鄰右舍一看到麵包車,就趕緊來買,沒有食安風險。
這一甲子老味道的盛況背後,藏著有劉哲章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的轉折,歲月的行囊裝滿酸甜苦辣。「其實,蘋果麵包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創意,而是生意一落千丈,無路可走才想出來的。」本來一條土司賣八塊錢賺一塊,每天有二十元收入,清泉崗基地美軍進駐,騎著腳踏車送貨,倒也是一門好生意,「玻璃珠變鑽石」有位老戰友這樣形容。
只可惜好景不常,中美斷交後,一九七八年美軍撤離,一下子跑掉超級大客戶,絕不服輸的劉哲基記住蔣公訓誡,「視困難險惡為進步的階梯」,他拿出軍人本色埋頭苦幹,日以繼夜,才看見前路柳暗花明。妻子解釋說:「前面這個馬路中間是柏油,兩邊都還是石頭路,在這裡六十年了,剛開始兩個麵包車,劉伯伯一個,我一個,街頭巷尾都在叫賣。」飄香一甲子,如今走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尚不知,卻永遠盡全力而坦然接受一切結果,生命的謎團有時候就恁它不解。
睽違多年返鄉,榮歸故里
親人闊別後的重聚,總百感交集,充滿了靦腆、悸動……甚至慌亂,想像過千遍的親人影像,相見時,卻無法相認,模擬過萬次的交談,卻說兩句就難以為繼。一九八三年,劉哲基踏上睽違四十年的返鄉之旅,那年,兩岸還沒開放探親,氣氛也還敏感,他透過管道回到山東老家,親人相繼離世,爸爸走的時候才六十歲,「被時代迫害而亡。」他嘆。
親人變化太過巨烈,歲月殘酷的刻紋著外型,白髮哥哥老得像爸爸,辮子已挽成髮髻,記憶中的妹妹竟像老婦般嗓音沙啞,臉上兩朵駝紅那裡去了?猶健在的九十三歲媽媽,就是當年說「你絕對不可以當兵。」的慈愛老人,裹著小腳,靠在門邊痴望等兒子歸來,雖然雙眼迷茫,母子畢竟連心,一見就知是分別近四十年的親兒子,兩代都垂垂老矣,恍如隔世。
台灣赫赫有名的大老闆衣錦還鄉囉!山東老家為之大轟動,街坊鄰里、全村的人好奇圍觀,「一家人都不敢相信,這輩子還能見面,還能在一起說話。探親的日子激動再激動,常常講話到天亮,也不覺得有睏意。」
意態瀟灑,談的是青春烽火,再久遠,都是生命存亡關頭的沈澱。高齡回顧傳奇人生,劉哲基直呼自己被上帝眷顧,大難不死後得了肺結核卻又奇蹟似痊癒,「誰會想到一個山東逃難到小島的軍人,會在台灣靠著麵包成名呢?」暮年平和處世,他感謝此生一切的恩典。
劉哲基小檔案
一九二六年出生於山東高密,十八歲時加入游擊隊抗日,一九四五年到青島受訓,正式成為國軍,一九五九年以陸軍少校官階退役,一九六一年創辦知名的「劉麵包廠」,座落台中「孫立人將軍紀念館」附近。
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劉哲基
「你絕對不可以當兵。」媽媽含淚千叮萬嚀,「因為共產黨的人海戰術太厲害。」但是逃難到青島沒有飯吃,活命才可以盡孝,從軍是唯一的路。誰又會想到一個山東逃難來的軍人,會在台灣靠著麵包成名?
撥回歷史時鐘,遙念沙場同袍,戰爭的赤焰橫流,由老兵劉哲基口述而留下見證。年近百歲,還常來往美國與兒孫團聚的他活力充沛,老兵老闆創業成功,當兵九死一生,當老闆也險中求勝,靠的就是:「蔣委員長說,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終身奉行不渝而完成百歲無悔。
江山易幟,劉哲基...
作者序
序
為「渡阡陌」作序──近代中國的時代悲劇
馮世寬(退輔會主任委員、前國防部部長)
我五歲隨母自香港來台,後與父親、兄姐們會合,輾轉落腳在台北市南機場的雙和街,左右皆是國防部及聯勤的大眷村,不遠處是空軍眷村,同齡的孩子們皆在東園國小讀書,平時嬉戲亦在一起,童年甚感愉快。
我父親不是軍人,我在那個環境下、那個時代裡「反共抗俄」、「殺朱拔毛」及「反攻大陸」等口號下,我自幼就想當軍人「以天下興亡為已任」了,後成為空軍戰鬥機團隊的一份子。
我讀過不少傳記,最引起我興趣的,是抗戰、剿匪的英雄烈士故事,讀後感到無比勵志,時有不畏犧牲、報效國家之氣概。我於民國七十年曾派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當副武官,協助「大漠案」順利遂行,亦於五年後派駐美國軍協組任空軍武官,眼見沙國以油產富國,美國以軍、經建設成為世界領袖,不由得對八年抗戰後百廢待舉時,發生「國共內戰」而思。為何昔時竟致民生於不顧,國家建設於廢弛?我們的軍事教育當然是仇匪而「國家至上」,沒有其他想法。
在卸任國防部長後,奉令籌建「國防安全研究院」智庫之設立,自己也有較多時間接觸更多戰史、傳記及國際情勢,方知「國共內戰」充滿了外來勢力在華的鬥爭。
從清末衰敗至迄今的中國現代史,就是部外國人侵華史,以大陸之地大物博但國力孱弱,竟成了國際的俎上肉,內心實有悲痛!幸我中華兒女不畏犧牲,留許多可歌可泣,護國衛民之史實,讀來奪人眼淚!
今日我們以對先賢先烈虔敬的心,傳承了我們在台灣仍保保衛著中華民國,向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禮敬,今為《渡阡陌》一書作序時,特以心中的感慨,至情至性的回顧起以往的戰火漫延、人民顛沛流離,留下不可抹滅的世紀悲劇。今願戰火永熄兩岸和平、人民安康樂利、自立自強、生生不息!
序
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
石靜文(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盡己之力搶救遷台歷史,以紀錄片與出版品相互輝映,期許為「我家的兩岸故事」書寫再添一筆些可觀的文史財富。
「能多讓一個人看到,就是多播下一顆新希望的種子。」以同理心關照當下所思所想,即使被訪問者的場景充滿傷痛,但若能夠藉由敘事將之轉化,也未嘗不是對生命饋贈的另一禮物。
兩岸人物瞬息的遺懷與永恆的鄉情追憶,是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多年來長期的關注,二○二三年初,我接下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職務以來,透過詳盡的口述歷史與許多長輩接觸與認識,在面對彌平世代對文化認知的差異下,覺得更有必要藉此機會多些相互的理解與相容。
「不為公益之事,何所有涯人生?」文教推廣工作深植於心底的使命感,日積月累轉化的深耕砌痕,豐藏著遷台記憶的驅動力。緣於此,一方面如實治理自己,也和團隊伙伴們共同逐步連結著如閃星般的善念。
我相信,文字最能帶出難以測量的時空。「我家的兩岸故事」系列第二冊《渡阡陌》,仍延續「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以人物故事串穿大時代的主軸,在靜心翻頁的當下,也希望這個長耕深耘的計劃在紙本的溫潤提味下,定錨直面初心。
面對面的聆聽與書寫的每一個當下,是起點,是回望受訪者「敘事」的開端,也無異重構著彼此的生命經驗!「這些故事不寫下來,很快的,就可能永遠在塵世消失,連知道的人都沒有了。」填補時間巨輪輾過的遺憾也是基金會留下那個時代忠和義的一種必須。
《渡阡陌》廣博透視浩如煙海的遷台文史,亦銜接極盡真實的人本堂奧。書中各人物莫不是歷經滄桑,充滿著曾經的青春懷想與喟嘆,在無數少年老成卻無奈奇特的世故中,有思鄉,更有遺懷。
漫長而艱辛的歲月,在勇氣和毅力間擺渡,受訪者縱使經歷千苦萬難,卻沒有失去對人世間的體諒與盼望,並在愛的視野中和解,放下心中牽絆。
書中提及的空軍三重一村,建構著史蹟保存的眷村美學,防砲司令的家曾在此度過遷台後的克難時期,同時也匯聚了數十年抹不去的家與四代家人成長的記憶。而眷村早已從心靈交會的原鄉,取代了原有的他鄉概念,這裡的眷村媽媽們,無論曾否經歷過戰爭、別離或不同的家鄉與背景,大家共同在此落地生根,繁衍子孫,在竹籬笆內築起茁壯的根苗。而我們,被賦予的是將其整理後變成另一個說故事的場域。
黃埔軍校建校即將一百年,鏡頭下的黃埔老將領背誦著他們的校訓,揮揚著劍柄一邊刻著「成功」、一邊刻著「成仁」的中正劍,那是軍人最重要的榮譽,亦是最輝煌的驕傲。飛行教官兩度失事墜機,口中說的雖是順從命運,但其實傳遞的訊息卻滿是不畏命運。而他們用生命書寫的故事,也不過在告知戰爭的可怖,以及他們曾在迎接大時代奮戰時的無懼!
將相似卻各有不同的記憶付梓成書,或許也是增進相互理解,凝聚歷史認同的一種方式。當白髮蒼蒼的老兵在兒女陪同下敘說著他們的往事與曾經時,那些曾對一九四九歷史原本漠然的世代,竟意外圈出一個彼此體諒的群組,而採訪團隊浸潤其中,不由感動,也深受啟發。
戰爭帶來慘絕人寰的不堪回憶,荒島求生的部隊,當淚見那原本純潔美麗的野百合,為果腹而不得不將其變成光禿哭泣的枯島時,所謂的靜好歲月,不過也只能是簡單的求生。
在眾聲喧嘩的時代裡,《渡阡陌》譜寫的是時代的悲歌與讚嘆。讀者或可感受,很多經驗看似孤立,卻又是集體而相似,那共同的傷痛和喜悅分享,是歸屬,也是撫慰。命運並無定數,僅以本書緬懷苦難的年代,祈願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也祈盼「躬耕農田,出入阡陌」的桃花源盛世。
序
搶救遷台歷史的在地性與國際性
范姜泰基(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
一九四九年因國共戰火從大陸遷到台灣的時代悲劇,無疑是中華民族歷史中一頁獨特的篇章,而這個議題也極具國際性,值得全球更多關注。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自二○一八年正式啟動以降,始終在逆風的大環境中奮力前進,五年來在庶民、斷代歷史保存方面已經卓有所成,過程中也屢屢有「吾道不孤」的溫暖感受。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絕非在真空環境中存在,從時間的縱軸來看,它有遠因形塑結構的限制,同時也有近因觸動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它也受到社會環境、國際現勢等橫切面因素掣肘。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每一位遷台長者的影音訪問,絕非僅是單純的口述拍攝,背後都有基金會同仁仔細耙梳、力求真實的孜矻努力。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曾評析,一九四九年,兩百萬軍民渡海來台,是中華民族歷史中一次最大規模的遷徙。從這個角度來看,遷台歷史保存有絕對的在地價值,「在地」並非僅有現行社會主流「台灣化」的單一面向,無論個人政治傾向為何,斷然無法否認這一段遷台史存在,更無法抹煞大陸菁英遷台是台灣早年穩定發展的人力基礎。
這樣的流離遷徙,無疑也是一個全球性議題。論及民族的隔離,東西德、南北韓均是前例,前者已經重新整合逾三十年,後者兵兇戰危的情勢無日無之。另從全球人民離散的角度觀之,根據統計,截至 二○二三年六月底全球有一點一億人流離失所,而聯合國預計到 二○二四年將有超過一點三億人。或許流離的原因未必全因戰禍,然而非自願性、僅有極少(甚至全無)資源遠離家園,又有與一九四九年遷台潮頗有若合符節之處。
流離的下一階段勢必迎來融合。基金會刻正進行另一部紀錄片製作,旨在描述客家族群與泰緬返台孤軍的融合發展。未來還有陸籍融合、新移民融合等議題有待開發,期許基金會任重而道遠。
在基金會任職兩年有餘,由衷佩服沈慶京董事長願意以一己之力,投入吃力未必討好的歷史保存工作;石靜文秘書長以媒體人、文化人的身分帶領團隊前進,一年以來成果豐碩且有目共睹。
《渡阡陌》是此「我家的兩岸故事」系列在《疾行船》之後的第二本書,也樹立一個歷史研究新的里程碑,見證搶救遷台歷史不僅是在地議題,更是一個國際議題。
序
記憶的慈顏,隔海相見
李碧華(主編)
溯江有來處,離海有歸程,時光流動太快,許多舊事都來不及記錄,瞬間就消逝,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因此架起「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拍攝數百部磅礡記錄片,再也以細緻紙本補遺。
系列出版的書籍物無異是豐藏與驅動的印證。書籍是世間少數不會消失的事,生命多數的發生如流光,也如浮雲,但印成白紙黑字後裝訂成一本書,它就真實存在。也因此,「遷台歷史記憶庫」記錄片與出版書籍雙線進行,影像與文字相融在記憶庫,深化了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人世紀大遷移。
歲月賜予年齡的外顯,口述歷史的老人多半重聽,由孝順兒女協助對話,存留幸福影像。取「渡阡陌」為書名,望向的是南北交錯的田埂,看來四通八達,卻又前途茫茫。時代兒女渡海來台,要渡到那裡去呢?腳踏泥土,竟是這樣的迷惘。
「渡阡陌」編撰團隊感性敘事,呈現更多時代感,以往昔為借鏡,以筆墨入軍魂,吐露歲月迴聲。每個曾經發生過的尋常,如今回憶,點點滴滴都帶著淚痕。 團隊的力量足夠做這個世紀文化工程,提煉、搜尋與翻轉,給予兩岸紀實正面省思,連結百合與黃菊的懷想。
走過時代動亂,台海世紀大遷徙後的歲月逐步安逸,渡海前輩更體認「島嶼無戰事」的不易。講的人,講一次痛一次;聽的人,聽一回嘆一回。離鄉在碼頭、道別於機場淚水撲向錐心時刻,「鐵幕」的顫慄終因停火而各自築起新地貌,新世代……為追尋至親故事,相關文物的典藏是個含淚的線索。
遷台老人面臨什麼困頓?朝思暮想的親人歷經什麼傷痛?兩岸來往後,什麼是深厚的激勵,又怎樣溫情連結?「離家書」編撰過程悲喜交集,既聽見受訪者提到流離失所的砲聲,也說到天倫團聚的炮聲。訪談間 流動真實與悲憫,聽聞著同文同種同血脈,一九四九就是分合密碼,隨時隨地都是起點。
坦然面對,才能加速癒合,自「疾行船,我家的兩岸故事(一)」成為動亂紀實後,開拓了世代理解之路,一生唯一經歷不變的愛.是國,是家,是父母親。「山川異域,日月同天」,本書第一單元懷抱著保家衛國的黃埔軍魂, 「鐵騎突出刀槍鳴,四弦一聲如裂帛。」為國抗寇忘命拼死;大將軍蕭知三、張體安、黃世忠與胡宗南隨軍退守台澎金馬浴血砲戰,孤膽懸命立錐台海,太平悠悠七十載年。
第二單元,曾經燦爛,黃昏卻臨,探索人生的勇氣與善良,標註在楊樟富、陳錫煌、金光、萬永順與杜成山身上,他們被戰爭改變了命運,穿越時代征戰,觀照史實後,擁有富國強民的能力。老兵成功創業,劉哲基的蘋果麵包必然好好記上一筆。「文將」梁爾玉因戰亂被迫從軍,風骨裡深藏文人基因,絕不放棄任何讀書機會,五十五歲考上台大外文系,為文人報國樹立典範。被抓兵回不了家,卜占才投身韓戰後來到台灣,背上刺有「反共義士」四個大字來表明反共決心,雖然上岸時坐卡車遊行,受到民眾夾道歡呼。中醫先行者馬肇選以「打倒蔣校長,擁護蔣總裁」口號協助省長平息江西學運,接近黨政軍權力核心,卻選擇作育英才。
戰後女性這一代終究已難規避歷史答卷,陳鳳馨、傅依萍與李花崗,她們是媒體界菁英,當年雙親鞋底帶著家鄉的泥土,離岸遠漂,兩岸互通後,由下一代僕僕風塵奔於回鄉望祖。
沒受過正規教育,連簽名都有困難的眷村媽媽盧雪芳親筆寫下三十萬字的回憶錄,寫下八年抗戰逃難的悲歡離合,文字娟秀,文筆優雅。千金小姐豆蔻年華時節因戰爭而落難,以書寫療癒,攔截如夢的記憶。
「京華煙雲」的老夫人趙莎,少女時代活潑好動加入康樂隊,從山東遷到台灣後,帶著兒女北漂走進電視台演戲,既圓了夢,也養了家,在世間瀟灑走一回,無不寫下傳奇女力,留下屐痕。
故鄉他鄉,迢迢千里,番薯與芋頭結下百年好合,紅塵逆旅,今生總有相與的人。為老兵的族群和諧喝采,姚雲龍娶山地之花為妻,豪邁的萬永順和湖南臘肉王彭中與客家妹結親,他們聞達堅韌,把生命高舉在塵俗之上。
壓軸的篇章是舊物絮語,遷台第一代的絕版典藏品在「渡阡陌」中盡收眼底。有戰爭砲彈遺物,泛黃的機密文件,無科技的手作,來往通商的錢幣,還有故鄉攜來的傳家寶。後輩是捐贈,也是保存,更是典藏,往後世代子孫來到沈春池基金會文物館,睹物思親,與時代同嘆的講述家族故事,總是數度哽咽而講不下去 ,發生的事都情非得已,卻仍忍不住要呼喊,「為什麼是我?」
受訪者一生橫跨近百年,有幸躲過隆隆炮火而得以避居島嶼,享有七十餘年和平安定,這轉折如此壯闊詭譎,短短幾千字怎描述得萬一?只能濃縮其菁華而自遣遺珠之憾。一弦一柱思華年,名將老兵書寫浩瀚歷史,往事難如煙、舊夢不如塵,年歲越大回味越深。從年少時的壯志到人生黃昏裡的智慧,這是一本橫跨時空,遼闊深遠的類歷史課本,情懷如夢,行文也如詩。
序
為「渡阡陌」作序──近代中國的時代悲劇
馮世寬(退輔會主任委員、前國防部部長)
我五歲隨母自香港來台,後與父親、兄姐們會合,輾轉落腳在台北市南機場的雙和街,左右皆是國防部及聯勤的大眷村,不遠處是空軍眷村,同齡的孩子們皆在東園國小讀書,平時嬉戲亦在一起,童年甚感愉快。
我父親不是軍人,我在那個環境下、那個時代裡「反共抗俄」、「殺朱拔毛」及「反攻大陸」等口號下,我自幼就想當軍人「以天下興亡為已任」了,後成為空軍戰鬥機團隊的一份子。
我讀過不少傳記,最引起我興趣的,是抗戰、剿匪的英雄烈...
目錄
目錄
序
近代中國的時代悲劇──馮世寬(退輔會主任委員、前國防部部長)
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石靜文(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搶救遷台歷史的在地性與國際性──范姜泰基(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
記憶的慈顏,隔海相見──李碧華(主編)
推薦序
追懷與守護──詹明儒(「中外文學」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百萬文學獎、巫永福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小說甄選首獎得主)
莫負今生情──林野(青溪新文藝散文銅環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
眷村裡的女人──劉又瑋(吳濁流散文獎佳作)
找到塵封的血和淚──邱瀟君(中國時報報導文學獎、浯島文學獎新詩組首獎得主)
輯一 保家衛國大將軍
眷村的幸福天倫,宛若時空符碼──蕭張世英
見證日軍受降,遇見一本會說話的歷史課本──黃世忠
從軍已二十八歲,如史詩的戰火浮生錄──胡為真
烽火三部曲為父母揚名,人子之大孝──張紹鐸
輯二 四海的匯聚
戰火下的野百合──楊樟冨
乾脆斷了音訊,免得牽腸掛肚──姚雲龍
娶本省少妻,做湖南臘肉──彭中
反共義士,自由的大口呼吸──卜占才
輯三 女性的天倫嚮往
被戰爭改變的兩代人──陳鳳馨
翟萍攜女傅依萍,烈士遺族開枝散葉──傅依萍
雲端黑蝙蝠,凡間七仙女──鍾德英、李花崗
盛年不重來,歲月不待人──趙莎
在豆蔻年華,遠方飄起烽煙──盧雪芳
輯四 老兵的鄉愁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萬永順
視困難險惡為進步勝利的階梯──劉哲基
大難不死的摔機奇遇──金英
台灣光復後,布袋戲從早演到晚──陳錫煌
我爸爸是國產凌凌漆──杜睿展
讀書是終身志願,五十五歲流亡學生考上台大外文系──梁爾玉
遠離權利核心,寧做中醫推手──馬肇遠
輯五 舊物絮語,遷臺一代的典藏筆記
父親的最後一張金箔──楊裕昌
寒冬臘月的懷中暖意──蒲玉蓓
臨行密密縫,與母親連結的藍背心──索予明
史上最短的貨幣:金圓幣──伍世文
一九四七年的小黃卡──蕭知三
聽廣播也要有執照?──潘長發
員工訓練班修業證明──歐陽璽
參與越戰的國軍──湯水易
飄洋過海的袁大頭──王春源
遷臺的救生「船」──索予明
機工長的榮譽──林富民
火柴盒大小的間諜相機──王根深
立下習醫救世的宏願──陳嘉德
目錄
序
近代中國的時代悲劇──馮世寬(退輔會主任委員、前國防部部長)
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石靜文(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搶救遷台歷史的在地性與國際性──范姜泰基(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
記憶的慈顏,隔海相見──李碧華(主編)
推薦序
追懷與守護──詹明儒(「中外文學」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百萬文學獎、巫永福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小說甄選首獎得主)
莫負今生情──林野(青溪新文藝散文銅環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
眷村裡的女人──劉又瑋(吳濁流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