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和木的文化

的圖書
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和木的文化
$ 170 ~ 288
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和木的文化
作者:後藤久 / 譯者:林錚顗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2008-12-31
語言:繁體/中文   
圖書介紹2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文化
文化文化是由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義,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積累起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使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對「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文化和文明有時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和木的文化

內容簡介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教授)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主任)
  陳世良(《上了建築旅行的癮》作者) 推薦

  「住居」≠「住宅」:

  ──「住宅」是建築物。

  ──「住居」是晚上透出溫暖光線和談笑聲的房屋,包含了人與生活。

  本書不是「住宅史」而是「住居史」。「住宅」是建築物,而「住居」則以住在那裡的人類生活為主。在住居上,有著具有建築性、藝術性價值的貴族住處,同時也有著在那個家的地下室裡工作、睡在閣樓裡供差遣的人,以及住在四周供給廚房食材的農民等。如果將觀點置於前述的人類生活之上的話,與一小撮的統治者比起來,佔了壓倒性多數的人民住處,無疑地支撐著各個時代的住居。

  西洋住居的型態根植於「石文化」與「木文化」這兩個相異文化的特質。「石文化」誕生於羅馬的拉丁系民族,支配環地中海地區,為古代增添了繽紛的色彩,是「複合階級」的居住方式,亦即在一棟建築物裡,各種不同階級的人,分別住在不同的樓層裡。「木文化」則是誕生於歐洲新石器時代的森林中,支配中世紀的日爾曼系民族,以獨棟建築為基礎,即使是集合住居,也是在同一棟建築物中,生活水準相同的人們居住在一起,這是中世紀以來「階級別」的居住方式。

  內容架構:

  新石器時代的洞窟住居:入口處是廚房和起居室,裡面為寢室的初步劃分。

  古代住居的特徵:以中庭或大廳為核心的「有心空間」(集中式空間)。

  中世紀封建社會的城堡和莊園:以軸線貫穿的「有軸空間」到街屋的誕生。

  近世住宅:大廳衰退與新待客空間。都市型住宅形成,從聯棟住宅到排屋。

  近現代住宅:現代家居生活的誕生,強化家族團聚、個人隱私的生活理念。

本書特色

  *有關「西洋住居史」的專門著作極少。從技術上、工學上的觀點來討論的時候,可稱為「住宅」,但即使是同樣的一棟建築,透過人類和生活來討論時,則被解釋為「住居」。也就是說,在「住居」上,包含了人與生活。雖然「住宅」是建築物,但是所謂的「住居」不是建築物,而是以住在那裡的人的生活為主要角色。

  *荷蘭風殖民風格住宅的紙雕明信片,隨書附贈。

作者簡介

  後藤久

  1937年生於東京。1961年早稻田理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1961年-1966於東?建築事務所工作。1966年-1970年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歷任早稻田大學講師和早稻田大學教授,現任日本女子大學住居學科教授,工學博士。

譯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住宅讀本》、《意中的建築》(上下)、《鏡像下的日本人》、《奧運的歷史》。

 

目錄

前言
序章 石文化與木文化
一、「石文化」與「木文化」
二、「住居史」和「住宅史」
三、「西洋住居史」與「日本住居史」

第一章  原始──從洞窟到原始住居
一、從狩獵生活到農耕生活
1.洞窟的住居
2.從巢穴到住居
二、木造的住居
1.凱爾特人的住居
2.湖村的住居

第二章 古代──文明建立與拉丁系住宅的形成
一、美索布達米亞之聚落的產生
1.練土住居與聚落
2.中庭形式的住宅與「有心空間」的成立
3.宮殿建築的構成與「複合有心空間」的成立
二、埃及的都市與農村的住宅
1.王宮的平面構成原理
2.貴族住宅的平面構成
3.泥造的農家與磚造的街屋
三、古希臘.羅馬型住宅的完成
1.正廳形式的住宅
2.中庭形式住宅的開展──完成度高的貴族住宅大廈
3.高層集合住宅的出現
4.複合建築的羅馬式複合住宅

第三章 中世紀──封建社會與日耳曼系住宅的開展
一、封建領主的住宅
1.城郭建築的發達與沒落
2.城郭的構成與日常生活
3.從城郭向宮殿發展
二、莊園住宅與居住性的萌芽
1.莊園住宅的基本型和有軸空間的成立
三、莊園住宅的發展與居住性的提升
1.艾騰.莫特顯示的莊園住宅之變遷
2.居住性提升──來自羅馬別墅的影響
3.莊園住宅的開展
四、中世紀農民與城鎮的住宅
1.中世紀農民的住宅與生活
2.中世紀都市的形成
3.街屋的誕生
4.法蘭西的街屋
5.富格之家──早期的福利住宅

第四章 近世──貴族住宅與近世住宅的定型
一、鄉間住宅的改觀與回歸
1.文藝復興的影響與莊園住宅
2.大廳的衰退與新待客空間的誕生
3.近世農村住宅
二、近世住宅的形成
1.作畫意識的萌芽與凡爾賽宮
2.近世住宅的定型──寇斯希爾宅邸
三、都市型住宅的形成
1.聯棟住宅的誕生
2.從聯棟住宅向排屋發展
3.新世界亞美利加的住宅──移民者的住宅
四、義大利都市貴族的公館、宮殿
1.近世義大利都市型住宅的萌芽與宮殿的誕生
2.十六世紀以降宮殿的發展
3.作為住居史資料的袖珍屋

第五章 近、現代──近現代住宅的光和影
一、近代住宅的誕生
1.近代住宅的理念
2.近代住宅的問題點
3.近代建築運動
二、現代家居生活的誕生
1.國際風格的確立
2.生活最基本的住宅
三、戰後的發展與現代住宅的光和影
1.戰後的復興與現代主義的重新展開
2.現代住宅的多樣化發展
3.住宅軟體面的充實
4.住居與環境共生
結語

 

推薦一

閱讀住宅的生命史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後藤久的《西洋住居史》是本好書,值得推薦給對住宅建築有興趣的讀者,尤其是建築相關科系所的學生。

  這本書頗能代表日本建築學者的特色。早稻田大學出身的後藤久對特定研究題材,住宅史,有深入而專注的研究成果,收集資料,認真用功,附圖詳實,使用方便。

  作者特別說明本書是住居史,而不是住宅史。作者是對的,若要論及研究,值得研究的當然是住居史(dwelling history),這觀點有海德格的思路,住居是生活的空間,關心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不像住宅史,研究者自囚於實質環境的限制性思考。認識建築,做為建築研究者,理應關心人間,勝於孤立的,物質性的實質空間,因為人的生活,這部分是建築最難解的部分。所以,關心文化與社會而不自限於工程技術部分,是建築研究的要害。其實,住宅本身,只是軀殼,住居,是建築的靈魂,也是住宅的生命。

  正因為住居直接關係著生活,關乎文化,關連人身體的直接經驗,住宅是與人關係最密切的建築。住宅設計,或者說,住居設計,經常是建築師養成教育中入門訓練的題目。

  但是住居史的研究很難,它一方面是建築類型的研究,卻兼具通史與類型史的兩種特性,必須掌握時間演變過程中的空間。因此,分析的角度與理論的範疇變得十分困難。空間不是中立的、既定的物理的實質空間,而是社會的關係。住居與住宅的歷史演變密切關係「家庭」的演變與作用,因此,母系社會大家庭,單一與複合家庭,現代核心家庭,已至於,近年異性戀父權家庭的崩解,單親家庭等,都是住居史潛在的邏輯。細數住居史的巨木,而不見性別關係(gender relation)與不同性傾向(sexuality)的隅薪,是特殊的日本男性的凝視吧?

  既然是研究的理論與範疇成為關鍵,其實作者也知道西洋∕日本分類不宜,這如同西方∕東方分類,無助於分析是同樣的道理。這是明治維新以後,被決定了的日本看世界的角度,其實,這是西洋的角度,無助於認識世界現實。作者在一開始的序章,第十四頁裡就明言,「西洋」一詞,沒有什麼固定的概念,很難辯護。歐洲以東究竟如何起算?中東,又是什麼地方,第二十八-三十頁的傑理科,又要算在哪兒?難道,這種兩元對立的提法只是為了區分與對照日本國族的主體?而這是兩元對立下西方世界的他者(other)。西洋住居史,不如世界住居史措辭清晰明白。還有,更重要的,這種歷史發問,就看不到現代、近代的住宅,甚至是近世歐洲,移植於日本的歷史意義,這種移植對所有亞洲,已至於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有普遍的意義。這裡,關於移植(transplantation)一詞,做為研究的問題,是歷史與方法學上的發問(problematic)。

  作者最原創性的觀點在於日耳曼系木造住宅與拉丁系石造住宅的對照關係,這是本書作者的創見,但是卻要付出對西洋住居史難以一以貫之的代價。在本書行將結束的地方,第二六二頁,作者自承這兩種文化的傳統,很不容易應用在新規劃的集合住宅中。不只是對山崎實設計的聖路易集合住宅,在一九七二年被炸毀一事,也就是被查爾斯.詹克斯稱為現代建築的死亡宣告,難以深入處理,而且,對巴黎一九八○-一九九○年代的集合住宅(頁二五六-二五七)、洛杉磯比佛利山莊的住宅,如法蘭克.蓋里的高級住宅(頁二五八-二五九)……也難以發展有意思的討論。至於面對殖民母國與殖民地,英國與印度之間的半個樓(bungalow)營造,英國本身的鄉村住宅等等,都是不宜掛一漏萬的住宅類型而已。這種研究方法分類學上力有未逮之處,其實,作者沒有說的住宅與住居類型,比作者已經說的還要棘手。

  譬如說,作者必須要看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住宅做為商品的過程,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區分現代歐洲為何產生公屋(public housing)、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已至於作者已經提到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共同住宅(collective housing)(頁二六三-二六五),與二次戰後的郊區獨戶住宅的美國之夢(在頁二○二未發展的討論)。這些,遠不是作者提及戰後駐日美軍回美後才造成的低視線空間那麼簡單(頁十九),低視線空間是宋代以前,唐代室內空間的感覺結構。日本,已至於亞洲的建築對美國的影響,尤其是對有機建築,與對加州的影響,如柏納德.梅白克(Bernard Maybeck)等等手工藝運動的影響,也不會發生在那麼晚。

  在這些提醒之後,我們也才會將目光投向發展中國家的違建聚落(squatter settlements),也就是都市非正式部門(urban informal sector)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這些,已經不是上帝獨厚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能倖免的結局。當前,美國內城地區的空間隔離與社會排除的住宅,他們的住居生活呢?就在近年,在東京都市政聽旁的公園裡的失業住居生活,與在大阪都市公園裡的失業勞工藍色塑膠布棚下的委屈,這些怵目驚心的畫面,我們又要如何在日本的住居史裡進行詮釋呢?

  或許就在住宅與住居分類法窮盡之後,我們才會懂得,當美國的福利國家模型被放棄之後,我們才看得到,黑人女子單親家庭的劇烈成長,舊金山單親家庭集合住宅設計,必須面對公共廚房的必要性與集體意義。正由於資本主義再結構過程中放棄了福利國家社會與凱恩斯模型,造就了大量無家可歸者與地方政府提供的臨時住宅,我們才會遭遇到二○○八年的次級房貸所造就的世界金融海嘯。難道我們真能期待召喚凱恩斯幽靈衝浪滑行,再次幫全球的住居者離開全球化的惡水嗎?

  本書確實能有助啟發,對照台灣,做為參考點,值得深入研究之處甚多。譬如說,魯凱族與排灣族的石版家屋(如屏東上霧台),蘭嶼達悟族部落(如野銀),農村裡漢人的合院住宅,河港城鎮裡的店屋(shop-houses)、通商口岸的洋樓(包括金門),馬祖的番仔搭(如北竿芹壁)(其實是閩浙沿海漁澳聚落中相對較體面一點的住家),淡水的殖民住宅,紅毛城英國領事住宅,日式宿舍,光復後小城鎮醫生的住宅(如銅鑼劉醫師診所),一九五○年代空間商品化過程裡浮現的「販厝」,連棟式住宅,城市裡海派的小洋房,陽明山上的美軍宿舍(佛羅里達州的郊區住宅),現代小住宅,違建聚落(如十四十五號公園,寶藏巖),都市原住民部落(如溪洲阿美族部落),都市的步登公寓(walk-up),七樓電梯公寓,十層以上的大樓,鐵皮屋,……,作者的觀點是對的,這些不能僅僅視為物理實質環境的住宅而已,它們是住居史的組成元素,雖非盛況,品質亦不見佳,然而確是我們必須研究的對象。這也算是「蕞爾小都會,隱然勝瀛洲」吧?

推薦二

常民、建築、歷史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主任)

  後藤久教授的《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與木的文化》,最讓我目光一亮的,是他敘述建築歷史時,不以一般廣為接受與常見的、從少數權力者角度作書寫,而選擇真正佔了大多數現實的常民角度作觀察。

  簡單的說,一般建築史費心在描寫的,無非是反應政治、宗教與資本權力的建築,譬如古典時期的皇宮殿堂、教堂廟宇,或是近世代的公共性建築,例如美術館、市政廳、學校,甚至商業華廈與摩天大樓等。後藤久教授卻將目光放在平常人住居的家屋上,細細梳理作觀察,提醒我們真正的建築歷史所在,絕對不在那些少數的特殊性建築上,而是在於我們日日生活上可見的平常建築上;同時也聲張出建築的本質,本就不當脫離人類的身體與心靈,必須求取庇護及平安,這樣自古即存的基本現實。

  也就是說,人類真正的歷史,就是人類與現實鬥爭、漫長也普遍的紀錄過程。但這樣常民的居住歷史,卻反而常常被歷史書寫者所忽視,這情況似乎古今中外皆然,無法避免。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當然與書寫的權柄,從來是掌握在權力者手中有關,也就是說歷史書寫,本就是個權力的鬥爭,和每日報紙上那些明星或運動員,對麥克風與鎂光燈博命的競逐,並不甚大差異。黃仁宇就是對這樣歷史態度提出異議與挑戰的人,也許我們就拿他著名的「大歷史觀」作個參照,看看歷史書寫究竟是什麼。維基百科這樣描述黃仁宇的觀點:

  「大歷史觀(macro-history)是一種研究歷史的方法。大歷史觀是對於英美微觀剖析歷史方法的一種反動。強調不通過對歷史人物短暫生涯的探究,和對歷史事件的孤立分析來研究歷史,而是要通過對當時歷史社會的整體面貌分析和把握,以進行歷史研究,掌握歷史性社會的結構性特點。例如在《萬曆十五年》中,不探究歷史人物的善惡忠奸(黃仁宇主張歷史從不應該是批判善惡的歷史),他與李約瑟稱這主張為技術辯證,而是把他們放到整個明代的社會框架中進行研究,強調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之後的邏輯關係和政治文化構架。『大歷史』(macro-history)的理論表明,時代走向這種現狀,是由無數社會、物質上各條件所堆積起來的,歷史舞臺上那個『關鍵角色』,往往只是個角色,讓任何人來扮演都可以,我們熟知的人物,只是正好在那個時間踏上了舞臺,坐上歷史早就準備好的空缺。這在其作《中國大歷史》一書中表現無遺,謂中國版圖架構的形成,『當中無可避免有其地理歷史因素在,有二千哩容易被人侵犯的地方,中國不得不構成一體……』」

  也就是放棄以少數、局部、英雄、特殊的樣版,作為歷史的敘述角度與答案,而側重於全觀、常態與現實性,且接受歷史是由連續的無數事實所共同形塑,而非由少數的人物與事件所組成。我個人喜歡也贊成這樣看待歷史的方式,後藤久教授的《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與木的文化》,於我而言,就反映了這樣的史觀態度。

  本書另一個有趣的觀點,是指出歐洲的西洋建築文明發展,並非是單一軸線發展,其實裡面埋藏著「石文化」與「木文化」兩條軸線。這觀點提醒我們不可掉入輕易將歷史單一線性化的思考慣性裡,因為文明的成形過程中,本有太多的複雜與矛盾因素共生共成,歐洲的建築史發展亦然。

  後藤久表示「石文化」誕生於拉丁系的羅馬,長時間於環地中海地區發展,為古代歐洲文明的主支幹,一直到了中世紀,才被誕生於歐洲森林、屬於日耳曼系統的「木文化」所取代,而後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石文化」才又再度取得主導地位。

  因此,在觀看歐洲都市與住居時,必須明白底層裡其實是有兩種歷史潮流,在交錯作影響,而非單一軸線。這兩個潮流,簡單的說,一個是以都市型態存於繁華地區的「石文化」,另一個則是以閉鎖性莊園制度作發展的「木文化」,二者在文藝復興之後,雖然已經混淆共存,但仔細辨識時,依舊可看出歐洲的城市與住居型態,如何受到這二種文化影響的跡痕。

  後藤久不僅告訴我們歐洲城市與住居形式,各自有其源處與差異,甚至指出日本在引進西洋文明時,也有血緣究竟來自何者與何處的辨識問題,相當細微與深入,尤其值得同樣在現代化過程中,也引入西方住宅觀念手法的我們作思考。例如談到日本現代的集合住宅形式時,他寫著:

  「日本的集合住宅的形式,即使在一定數目的都市型住宅之中,也可以認為是根植於古羅馬文化所不及的日耳曼文化圈。在這裡,一個集合住宅,是由生活水準相同的人所構成,因此,可以說是有著階級別住所的特質。」

  這本書依時間軸,從原始的洞窟住居開始談起,一直談到近世代的解構主義等,時空漫長也浩大,對住居形式轉換的因果來源,有委婉細膩的描述與歸納,極具知識與介紹性。但在談到工業革命以後的諸多現象時,則開始見到一些隱約批判的態度浮現,後藤久首先點出這段時代背景的特殊處:

  「近代社會的形成,肇因於始於十八世紀末期的英吉利產業革命。產業革命是一個根本的變革,確立了以所謂工業生產的新經濟基礎,從根本推翻依存於土地的經濟基礎──一路辛苦經營而來的農業生產。因此,人類生活應有的樣貌也必須徹底重新組合,這可以說是自從人類確立以農業生產為生活基礎以來,首度經歷的第二次大變革。」

  並指出因之而生,現代住居的最大挑戰,可能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更在於新出現的階級結構問題:

  「那是伴隨產業革命而引發的社會性結構變化,以及都市的居住環境之變化等,加上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新技術,所帶來的建築可能性與理念的問題。也就是說,如何解決都市新階級的住居問題,成為近代社會的大課題。」

  清楚表達出新的技術與時代的社會議題,必然要相互結合的歷史必然性,也隱約對近代建築在技術與形式的結合上,有過度炫耀、自成章法,並脫離現實的不以為然。這部分在他提到「住宅軟體面的充實」時,也有表露:

  「住宅近年來的理念,如創新、生態學、可持續的、回收、無障礙等關鍵語,被整個建築業界當作世界性的趨勢提倡。這件事情,是因產業革命經過兩百餘年,在不斷追求豐富『東西』的近代社會中,產生出極大弊病之後,不得不修正的結果,而產業構造再次的大轉換,正反映了從物質生產朝向知識生產的變貌。」

  委婉說出當代時潮自產業革命以後,已然蔚為風潮的過度物質面傾向,因此此刻的知識生產趨勢,必然也應當可用來作平衡的觀點。

  這是一本工程浩大也深具企圖心的書籍。我並無能力論斷這書在世界或日本學界的價值位置點,但我願由衷對後藤久教授表達我的敬佩之意。看到這樣書籍的撰寫與出版,除了對其心血付出的龐大,有著敬佩與豔羨之情外,總不免還是要讓我回想到自身所在的台灣建築環境,相對於日本學者這樣長期與大量對西方歷史(與自身文化)的梳理與轉介,所積累下來的知識研究厚度,我們的努力與作為,實在顯得太過輕率與速成,或可說是幾乎淪為某種極端的淺碟與無責任感吧!

  的確,像後藤久教授這樣的研究態度,在向來容易以開花結果的成效,而不以紮根的結實度,作為論斷成敗的台灣短視社會環境裡,尤其是值得尊敬與自我提醒的。從這個角度再看,後藤久教授的《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與木的文化》一書,我覺得就不僅只是一本讓人佩服的紮實建築史書籍,更是在態度上值得你我借鏡與反省的模範標竿了呢!

推薦三

一場歷經辯證後的建築文明
陳世良(《上了建築旅行的癮》作者)

這真是一本包山包海的書。
一本談居住歷史的書,怎會形成如此壯觀景象?

建築是一種全景

  十九世紀英國建築師兼理論家August Pugin曾說:「建築的歷史就是世界的歷史。」這個所謂的『世界』除了可以看成是我們眼前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更可以將其認知為一個包含一切存在的世界──那可能同時是物質的,也同時是精神的。

  這種包羅萬物萬象的『世界』指涉,最容易從『建築』的角度尋獲這事實。

  這大概也是『建築』的某種魅力吧!

  因為建築涉及的人為空間環境的創造,絕不僅止於把那『硬殼』劃定出來、建設出來而已。那涉及人類基本的活動行為、社會交互接觸的關係、時代思想價值的標準、地方環境的自然資源、科學藝術的領域展拓、甚至天文地理上山下海……等等等,涵蓋的範圍可以說幾乎無所不包!一種無所不包的學問特質,當然是內容精彩豐富,而且趣味無限橫生。

  追溯一下architecture這個字的字根,源是由archi(總括、總和之意)與tech(技術)所組成,所以建築的原意就是指『各類技藝之總和』。從人類流傳下來最早的建築專書《建築十書》裡Vitruvius提到關於建築的訓練:「需包含多種不同的學識,除了其服務項目涵蓋手藝和科學技術,同時需要文化導向的配合。……他應該是位文學家、優秀的繪圖師、數學家,熟稔歷史,勤習哲學,通曉音樂,對醫學不致愚昧無知,他是法學家,通天文和天文計算。」

  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位『全人』大師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菲爾都同時也是建築設計師。他們象徵著在人類文化前進之下,都必然全面地觸及到『建築』這領域。這說明『建築』之於人類文明的高度代表性。

住居是幸福感的重點

  不過有趣的是,西洋人在對『建築』付出的心力上,早期並不包括處理自己的生活。

  『住居』這事,應是建築領域在民主個人時代後才有的『新重點』。意思是:建築的歷來努力,並不是為了我們『人的生活』。既然建築是人為的東西,怎說不是為人呢?這聽來確實有點矛盾,但人本來就很矛盾。從建築史的角度看,一直要到『近世』(也就是文藝復興)之後才開始有所謂『人』的概念,也才開始注意到身為人的價值,也才願意花下心思給自己創造個幸福舒適的『窩』。

  那不然『近世』之前呢?

  在人的價值還沒有被真正強調之前,人很奇怪地都被某種集體的意識型態給掌控著,於是這集合著時代各種技術先端成果的建築,其實是獻給更高於人、又不一定看得見的『神』、『精神』、『宇宙』、『神秘力量』等。因此,在近世之前對於服務人的生活空間,並沒有太大的著墨,而相關的建築文獻也在各朝不受重視之下被輕易地忽略了。

  對於人的生活這麼有趣的事,竟然一直為歷史所忽略著,特別是從建築史的角度看,更是不可思議地被擺在一旁。對住宅的討論事實上是進入現代主義之後才真正開始的,好像只有到了現代主義建築才有對民居、對集合住宅的理論出現。就算從帕拉底歐(十七世紀)開始對私宅有一番用心的鋪陳,但那還是僅留在少數有錢階級的王宮貴族身上,並不涉及普羅們。

  可見『居住』這事,是到了現代才真正被看見的。那為何以前都沒在注意呢?這是不是說明著,其實居住這件事的某些可有可無呢?那些一年到頭遊蕩在公園路邊的流浪漢,不就是連住都沒有,但也活了下來……

  『住』不是那種沒有就會死的東西。它涉及的事實上是人活著的『舒適度』的問題,是我們這時代最愛用的那個字眼──『幸福感』的問題。是『住』所牽涉的品質問題,是生存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才讓我們能夠談論所謂的『幸福感』。顯然我們身上的感官要先被服侍後,才能繼續探討FIU的問題,不是嗎?

『家』,無可取代

  住居的重點,指的就是『家』。

  『家』的概念並不一定完全等同於我們的房子,也許自己的家人還更是重點,家人在哪裡,家才是在那裡。但如果要你畫一個家的形狀,你大概直覺的印象就會繪出:一個兩邊斜斜的屋頂下有個方盒,上面有個門還有個窗,甚至屋頂還會加上煙囪,順便給他冒個煙……雖然現在我們大部分人住的房子,早已不是那個樣子了,但這就是一種『家』的公認圖騰。這圖騰是一種象徵,象徵我們所謂的『家』是一處避風避雨的小城堡,靜靜地安守著我們,等候著我們容身的母體。

  關於這個守候身靈的母體,法國現象學哲學家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曾有段精闢的見解:「家屋是人類思維技藝與夢想的最偉大整合力量之一。……如果沒有家屋,人就如同失根浮萍。家屋為人抵禦天上的風暴和人生的風暴。它既是身體,又是靈魂。……在我們日夢中,家屋永遠是個大搖籃。」

  『家』除了是孕育我們成長的一切,也同時是記憶所延展的一切,我們帶著『家』的記憶生存著、闖蕩在世間。特別是兒時對家的記憶,更是帶領著我們,影響著我們對後來人生的許多願景。其實仔細想想,那許多人生的夢想,大都是源自兒時某些片刻的深切印記。我們依循著這些朦朧但美好的感覺,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一又把它們找了回來。那些記憶,那些保護我們安頓的溫床,就是『家』最無可取代的價值。

從歷史發現恩情

  居住的問題涵蓋面甚廣,那關於時代的、社會的、經濟的、人文的、地方氣候的、民族習性的等,絕對不只是單一想法能夠解決的事,更不只是建築硬體建設就可以交代完結的事。雖然在二十世紀初,一群理想之士企圖超越地方性而創造了所謂的『國際風格』,以機能、經濟、大量生產來造福全民生活,可是很快的,這種『統一』處理『住』的手段,就又走入歷史了。

  『住』的問題,真的不簡單!

  既然如此,那要全面性的討論『居住』的過往歷史,更不是一蹴可及。也許是難度太高,也許是問題與價值都太分歧,以致歷來就不是『知識專家』們想認真面對的議題,所以我們幾乎找不到以『居住硬體』為主角的歷史。

  這本書很清楚也很認真地面對了這個建築史一直以來的缺憾,補足了這完全是另一種面對『更真實』建築的角度與態度──知識,在來到了全民網路的年代,不再是一種價值取向,而是一種享受走向。果然,這是個知識分享的年代,是個不必因無知而難過的年代,是個因知識能彼此交換而繁衍樂趣的年代。

  因此可以肯定:最原始的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

  也許當我們從歷史中尋找過往人類的智慧時,特別是這種需要全體認同才肯願意努力合作的事業(建築從來都是一種合作),更能清楚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存在意義。深讀歷史,總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感恩』起那前人的一切奮鬥呀!

歷經辯證的建築文明

  作者在處理如此浩瀚龐大的西洋住居歷史,給出一個簡單而清楚的定調,那就是:石文化與木文化。石文化指的是以希臘羅馬為宗的『古典文明』,木文化指的是以希伯來為宗的『基督教文明』,這兩股文明的交錯競爭到最後的合流,遂成為今日西方文明的基底。

  『古典文明』與『基督教文明』基本上是兩種相當對立且價值思想相差甚遠的文化型態,但在歷經兩千年的彼此謀合之後,反而生成一股更為紮實有力的強勢文化。就一般建築史的角度看,古希臘與古羅馬所形成的建築形式,一般稱為『古典風格』,也就是書中強調的以『石』為基礎的建築文化,而自東來的基督教在日耳曼民族裡所形成的『哥德風格』,便是以『木』為基礎的建築文化。當然這兩者的發展並不只依賴某特定建材在施做,而是指這種建築型態的發展源頭所造就之成果。『石』與『木』的指涉不光是解釋最原初的材料與其特性,還包含著一種文化的性格與其象徵。

  石是:實在的、堅固的、恆久的

  木是:聰明的、方便的、迅速的

  難得這兩者在遠早之時,便開始彼此交流互通、辯證相補,以致形成今日全世界都以他們所生之形式為圭皋。不容否認,西洋建築確實是此世的主流。

  如果把當前世人對『建築』的普遍瞭解視為一種『概念』,那我認為這是非常西洋人的東西,這並不是說其他文化就沒有『建築』,或就不值得一提。但將『建築』視為一種社會長期性的文化在經營,是非常西方的概念,也就是說一直以來西洋人都是如此慎重地將『建築』視為自己族國『文化力』的表現,而且幾乎形成某些『共識』。(這共識可能來自早期古希臘古羅馬人就建立出對『建築』的高智慧表現,而影響了西方文化的整體價值。)這點,從『歐元』紙鈔上的圖案,竟選了『建築』當主題,可以清楚印證這跨越族國間的共同語言與共同價值。

  這書,日本人寫的,寫的是西洋人的事,跟我們住在台灣的人有什麼關係?

  喔,你可知這事有多重要嗎?

  只有『看見』別人,才會『認出』自己呀!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14170
  • 叢書系列: 美學誌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這是一個好問題2:那會怎麼樣承認未知事物,然後想像可能答案,是所有科學探索的開始。
作者:李淼
出版社:任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1-28
66折: $ 25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走入亞細安:臺灣青年在東南亞國家的第一手觀察報導
作者:林佳禾 (策畫主編)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0-05-20
66折: $ 27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爸媽不用逼的高效讀書法:哈佛、史丹佛、耶魯大學實證,不用刻意努力也能提高成績。
作者:菊池洋匡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8-31
66折: $ 23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膽大黨 (首刷限定版) 15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15
$ 24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黃泉使者 7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05
$ 133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神奇柑仔店17:消痛巧克力的危機
出版日期:2024-10-31
$ 28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膽大黨 15
作者:龍幸伸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31
$ 10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讚美操,讓愛飛揚
作者:吳美雲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24-11-07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練習不被人影響:保持自己步調踏出舒適圈的50個實踐法
作者:內藤誼人
出版社:莫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26
$ 25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凝態物理:從半導體、磁浮列車到量子電腦,看穿隱藏在現代科技背後的混沌、秩序與魔法
作者:菲利克斯.福立克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24
$ 38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