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台灣民主國”研究:台灣獨立運動史的一斷章的圖書 |
$ 224 ~ 288 | ”台灣民主國”研究:台灣獨立運動史的一斷章
作者:黃昭堂 / 譯者:廖為智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05-12-3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軟皮精裝 / 292頁 / 15.3*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共 7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1895年,忽焉誕生,又忽焉消失的台灣民主國,短暫而神秘。這個號稱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台灣民主國以獨立之姿出現,當然是台灣歷史大事,但是有關台灣民主國的模糊實態,以及日本初領台數月間純由民間積極應變的台灣攻防戰的激烈戰況,卻是普遍不為後世台灣人所知,誠屬憾事一樁。
對於台灣民主國,故王育德博士在其名著《台灣.苦悶的歷史》曾有扼要的論述,他說:「民主國的建立,是由留在台灣想混水摸魚撈油水的清朝官吏,和想要死守既得權益的丘逢甲等大租戶兼讀書人階級所串演的一齣戲。」可謂一針見血。但是根據本書作者黃昭堂博士的研究,台灣民主國內情並非那麼簡單,它其實摻有非常錯綜複雜的角力關係,糾葛著清國內部、日本、列強、在台清朝官僚及台灣本地仕紳各自的政治盤算。尤其相對於台灣民眾執拗、壯烈、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抵禦行動,那些無緣「祖國」無能、無恥的大小官僚和本地「有力人士」見風轉舵率先「落跑」的醜劇,寧是台灣的一章「哀史」兼「衰史」。
本書旁徵博引諸多當時的清國密電及日本官方文獻資料,加上作者數年鑽研的獨家創見,以極縝密而宏觀的視角,一一詳予分明。
作者簡介:
黃昭堂(號有仁)
1932年生於台南七股,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東京大學國際學碩士、社會學(國際關係論)博士。曾任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事務局長、日本聖心女子大學講師(國際政治史)、東京大學教養學部講師(東亞國際政治史、東亞政治特殊講義)、昭和大學教養學部政治學教授。歷任台獨聯盟日本本部委員長,長列國府黑名單33年之久。現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昭和大學名譽教授、手護台灣大聯盟執行召集人。
著有:《台灣民主國研究》、《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灣總督府》、《台灣淪陷》、《台灣爆發力的祕密》、《走向滅亡的中國》、《黃昭堂獨立文集》、《台灣那想那利斯文(台灣民族主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