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照片中的香港,很多人會略帶感慨地説:「這個城市曾經很美,很優雅。」依山而建的大宅、長長的花崗石階梯、屹立維多利亞海濱的典雅建築、港口內的大洋船──這個自十九世紀中逐漸走向繁華的殖民地城市,曾經被視為世上獨一無二的發展奇蹟。
中環一直是維多利亞城的心臟地帶,是政治、經濟及商業中心。殖民地政府講究城市規劃,政府山、主教山、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獄這些大型建築群雄踞東面的山坡上。政府山下是一片廣闊的公共空間:皇后像廣場、遮打花園、愛丁堡廣場及香港大會堂,都是市民的休憩用地和文娛場所。西面的皇后大道中、德輔道、干諾道一帶是商業天下,而山坡上則是露天市集和稠密的平民居所。這個既緊密又多元的市中心,呈現香港城市的獨特性格,令人着迷。
二○○六至二○○七年,香港政府因填海計劃而清拆維港地標天星、皇后碼頭,引起極大的公眾反響,激起了市民對民主規劃及文化保育的關注。自此,各區的民間團體透過積極監察政府主導的城市規劃及市區重建,爭取好好保育社區的文化遺產。公民社會的發展,正正反映香港人已真正視這城市為家,不再像從前那樣事不關己,而是投入心力去直接參與,去改變這城市的命運。
香港政府的文物保育政策實在十分過時。法例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本身已經是「古董」,除了少量的法定古蹟,法例完全無力保護其他為數不少的文化遺產。民間社會一直倡議設立舊城保育區,透過城市規劃和法例去保護中環舊城內的歷史街區、老建築、露天市集,限制過度發展,避免對舊城的文化地景造成破壞。政府一直處於被動,未有回應這合理的訴求,甚至繼續容許在舊城內進行大型增建,例如市區重建局的推土機式重建,是造成舊城碎片化的主要原因。
在民間社會的推動下,政府近年將一些原本決定清拆的歷史建築保留下來,包括荷李活道警察宿舍、舊政府總部西座及中環街市,這些都是珍貴的現代主義公共建築,經過復修即可有創新用途及讓市民享用。期望政府繼續聆聽公眾意見,改變清拆中環郵政總局的計劃,保留這座深具文化意義的地標建築。
即使部分歷史建築受到破壞,我們的舊城尚在,香港依然是美麗的。透過余震宇收集的老照片和他的文字,我們重溫中環過去一百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了解歷史,我們會更加珍惜香港,我們的家鄉,一個值得我們去捍衛的地方。
羅雅寧
中西區關注組
二○一七年七月
自序
開埠之初,港島被抨擊為「鳥不生蛋之地」,地小、荒蕪、骯髒、無趣及糟透。皇后大道中原是泥路,春夏多雨之際,時常遍地泥濘;秋冬乾燥之時,屢屢積聚厚塵。破敗草棚隨處可見,頹垣敗瓦俯拾皆是,醉漢、苦力、小販穿梭橫街窄巷,山頂纜車通行之後,行經各處幾乎是未開發的山丘,政客甚至批評港島猶如非洲的蠻荒之地,毫無價值可言。然而,半世紀之後,泥坑及草棚一掃而空,皇后大道變成通衢大路,規劃井然有序,畢打鐘樓成為中環地標,沿岸廣設商行。不僅如此,設若是基督徒,可參加聖約翰座堂的崇拜;如果是天主教徒,亦可前往堅道總堂望彌撒。沿海設有香港大會堂,舉辦歌劇,供市民洗滌心靈;設有圖書館,堪稱知識寶庫。另外,若想購買時尚精品或緊貼潮流,亦可稍移玉步,造訪柏拱行大破慳囊。以上的驚人改變,描述的是開埠六十年的中環面貌,是大英帝國的歷史奇蹟。
二十世紀初期,政策導致中環朝向多元發展。為了凸顯洋人的地位,保障其居住質素,港府頒佈條例,禁止華人居住半山,只准興建西式住宅,究其本質,實在是種族隔離政策,故半山與中環,其建築風格判若兩途。然而,自十九世紀末期始,華人勢力逐漸抬頭,故半山區域雖建有西式住宅,亦有不少華人居住,隨後中國軍閥混戰、日本侵華及國共內戰,陸續亦有政商官黑著名人士居於該處,何東、何甘棠、胡漢民、杜月笙及余東璇等人聚集半山,叱吒風雲,實在難能可貴。
港島山多平地少,憑着移山填海解決發展問題。一八八九年,港府説服沿海商行,落實填海計劃,並於一九○三年完成工程。皇后像居中的廣場,連同附近以皇室成員命名的建築,包括以皇后、太子、皇帝及皇室等冠名的商廈,富麗堂皇,氣派非凡。可是,如此壯麗海濱,旨在宣揚英廷國力,閒人免進,否則須負刑責。直至戰後填海,港府闢建愛丁堡廣場,皇后碼頭對出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皇室成員依舊取道碼頭上岸,市民平日則可散步閒逛,海濱搖身一變成為官民共用之所。毗鄰的天星碼頭更興建有蓋步道,有效避免日曬雨淋,考慮周致,成為海濱規劃的里程碑。
至於中環腹地,位於半山與填海區之間,其性質多元而且充滿活力。基於開埠以來,港府多次填海,所謂中環與新填地的劃界隨時變遷。開埠初期,娼妓一度合法,故擺花街、威靈頓街、德忌笠街〈現稱德己立街)等處,一度是煙花之地,而商戶洋行正位於其側,戲院亦只在數步之遙,拼湊成一幅有趣的圖畫。戰後重光,官商鋭意發展商業,拆卸狂潮席捲中環,匯豐、渣打及東亞銀行為了擴充業務,經歷數度改建。置地公司作為中環大業主,改建旗下建築,並順利投得多幅地皮,興建康樂大廈及交易廣場等摩天大樓,延續位於中環的領導地位。區內的交通,亦由最初的肩輿,變成人力車、汽車,其後更有地下鐵路,見證一區之內的交通變遷。
開埠至今,無數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逐一拆卸,其原因莫過於功利主義作祟。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配合中區填海工程,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拆卸,前者以塔樓設計,後者則以鋼頂作為特色。設若論其美學及歷史價值,或許較十年前拆卸的天星皇后更為重要。戰後建築的逐一殞落,天星皇后絕對只是冰山一角,就以中區而言,皇后行、太子行、舊香港會所、舊郵政總局等,均逐一拆卸,絕少為上一代香港人所過問。除此以外,半山的古典大宅,隨着七十年代的逐一傾覆,今日所剩無幾,極大多數被豪宅取代;中環腹地的古舊建築,諸如閣麟街 / 吉士笠街民房遺址、威靈頓街永和號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等,若非民間團體竭力爭取,早已蕩然無存,淪為商廈或豪宅,成為投資者的樂園;新填地方面,政府帶頭圈地,明碼實價,向商業團體出租,市民無法免費享用,較戰後的規劃大為倒退,故保育於今日社會而言,具有討論的價值。
本書擬以中環作為探討軸心,首章探討開埠規劃,指出十九世紀的中環已具規模;次章介紹半山大宅,探索居住條例頒佈之後,此地的建築風格及風雲人物;第三章反映中環變遷,涉及街道、商廈、銀行、戲院及交通等範疇的變遷;第四章探討填海區發展,由戰後初期的自由空間,至今日的嚴重倒退,借古鑒今,反思海濱規劃。末章探討文物保育,在功利主義的中環價值下,保留具有價值的歷史建築,作出適當保育,不僅是教育歷史的最佳教材,而且是發展多元中環價值的重要一步。
余震宇
二○一七年六月二十日
序於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