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不存在的女兒(平裝)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04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令人期待過多的一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8/02/14
令人期待過多的一本書
不存在的女兒-木馬文庫19
$ 80 ~ 264
不存在的女兒-木馬文庫19
作者:金.愛德華茲(Kim Edwards) /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7-04-05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1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點我評分 104 則評論 圖書介紹4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不存在的女兒

內容簡介

書評介紹

  • 作者的故事,寫盡了憂傷痛悔的心、拯救失喪的人,也描寫了掙扎於既往錯誤的人,是懷抱著何種真摯的情感。這本書太美了。——朱迪.皮考特,《姊姊的守護者》作者
  • 我好喜歡這個動人的故事。一開始就牢牢抓住讀者,引領讀者深深進入兩家人互相交疊的生命軌跡,再也不能回頭。可怕的秘密,控制著這兩家人。——蘇.蒙.奇德,《蜂蜜罐上的聖馬利》作者
  • 這本書讓我全神投入,欲罷不能。——Sena Jeter Naslund,作家
  • 引人入勝的小說,行文流暢優美。作者以豐厚的感情討論的家庭秘密的悲劇,挑戰愛情與救贖的界線。——娥蘇拉.海吉(Ursula Hegi),作者
  • 本書真是天賜好禮,作者以真智慧,真感情描寫家庭歷程,人生抉擇,謊言秘密,重生救贖。這部小說令我心感動,又叫我心得以完全。——盧安.萊斯(Luanne Rice),作者
  • 作者是天生高手!人心刻畫細膩緊湊——芝加哥論壇報
  • 巨大的(文字)力量與情感,打動每個人…——華盛頓郵報
  • 萬千情緒上心頭,讀者翻頁的手指不能稍停…——Bookmarks雜誌
  • 作者寫就了一部觸動人心的戲劇,時空綿延廿五年,涵蓋兩家人…——AudioFile
  • 愛不釋手的暢銷好書,感人的家庭悲劇。父親超乎常理的行為連帶影響了每個角色,竟然使得他所愛的人陷入絕境。(情節中的)人性幽微與包容體諒,讓故事充滿希望,高度推薦。——Library Journal

      故事從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開始。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卻發現雙胞胎之一的女嬰患有唐氏症。為了不讓妻子面對新生女兒為心智障礙的悲劇,大衛以善意的謊言矇騙諾拉女兒已夭折,誰知這個決定從此讓整個家庭變了樣。

      太太諾拉無法走出失去骨肉的陰影,開始酗酒、外遇,只為了麻木自己都說不清的失落,獨子保羅則得不斷和雙胞胎妹妹的幽靈糾纏,換取父母的一點注意。大衛滿心愧疚不能言說,於是一頭栽進攝影,到處拍攝女嬰、女孩、少女,彷彿要為遠方的女兒留下成長記錄。

      但是當年在場的護士卡洛琳並沒有按照大衛要求將小女嬰送到安養機構。在開車離去的途中,這位暗戀大衛的護士決定獨自把女嬰養大。她搬到另一個城市,隱姓埋名靠各式各樣的兼差賺取生活費,用一己之力對抗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兒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這兩個家庭形成了明暗的強烈對比,活著的保羅和「死去」的菲比;物質生活無虞唯獨不能坦誠以對的醫師,困苦艱辛但每一分秒都真誠勇敢的單親媽媽。多年以後,當卡洛琳與大衛重逢,她對他說:「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了無數的喜樂。」

      保守秘密的人,被欺瞞的人,渴求父母關愛的孩子,因沒有子女而感到虛空難受的父母,漂泊流浪的人,居住定所的人,書中每個人跟命運掙扎奮鬥著,用力背起人生苦難重擔……

    作者專訪

    1.這個故事哪來的?
      是我在長老教會的牧師說的。牧師說,她認識一個男士,男士說自己的弟弟生下來就患有唐氏症,立即被送到安養機構,家裡的人都不知道,連媽媽都不曉得自己孩子的下落。他弟弟後來無人聞問,死在安養院裡。
      這個故事的最核心,就是個天大秘密,瞞住全家,最後由整個家庭一同承受苦果。這個故事也深深感動了我,但我還沒動筆。
      好幾年後,我應邀替一群心智障礙人士開設短期寫作課程。整個早上的課程相當順利,討論熱烈,寫出好幾首詩。臨走前,幾位心障人士站起來,緊緊抱住我。
      就在這一刻,突然,這個故事回來了。

    2.你如何發展故事細節?
      動筆後,第一章相當順利。書中主角大衛醫生一看到自己患有唐氏症的小女兒生下來,立即決定把她送到安養機構。我一面寫一面也急著想知道,大衛的決定,究竟對他的家人,他身邊的人,他的妻子兒女,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後來呢?後來呢?
      作家卡薩林.安.波特曾把故事比喻為一顆石頭,丟到水裡面。丟石頭的這個動作並非重點,最有趣的乃是石頭激起的漣漪,一圈一圈,影響深遠。後來呢?後來呢?這才是最吸引人之處。

    3.人的動機,往往複雜難測。你筆下創造了大衛醫生這個角色,你對他的決定如何評價?
      人生旅途當中,我們未必會碰到大衛醫生的那種困境,但或多或少會有這種經驗:在某個時刻,我們的某個決定,某個動作,當下自己並不能瞭解。要等到很久以後,反覆思量,才恍然大悟,終於明白自己當年的決定,造成了何種結果。

    4.你同情大衛醫生的處境嗎?
      打從一開始,我就曉得大衛這個人不壞。書中第一章他把小孩送走,這個決定是錯的。可是他心裡卻真誠的相信,他是出自良善的動機才把小孩送走:他不要讓她的太太經歷痛苦,因為他已經走過同樣的磨難,他的妹妹來不及長大,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大衛曉得家有病童的辛苦,曉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

    5.故事開始,背景設在一九六四年。與今日相比,我們對待身心障礙人士的態度,有何不同?
      為了寫書,我和不少育有唐氏症子女的父母親聊天。有對老夫妻,就在一九六0年代辛苦撫養唐氏症女兒成長。老夫妻看了我寫的第一章就說,沒錯,當年社會對於身心障礙者所持的態度,就是這樣:把他們送到安養機構,這樣對他們、對家庭都好。
      用今日的眼光來看,情況當然有改善。但我認為對待身心障礙人士的態度之變化,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未來還有好多路要走。

    6.這種正面的進步,是誰在背後推動?
      我相信,這些父母親的態度決定了一切。書中我描寫護士卡洛琳撫養唐氏症小女孩菲比的情況,正是現實生活中這些父母的寫照。他們堅決拒絕社會加諸子女身上的標準,他們與子女一同努力攜手,爭取平等的對待。他們擺上勞力,付出代價。我聽過太多令人鼻酸的情況了,他們所要的,僅僅是讓自己的子女有機會抬頭走在光天化日之下。

    讀者留言

    我買到這本書(英文版),兩個週末就狼吞虎咽的讀完了,真是page-turner!
    這本書層次很豐富,
    除了諸多顯而易見的主題外,
    還可以定位為家庭療癒小說,
    華人普遍不知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愛,
    看這本書應該會很有感觸,
    這是我的感覺,情緒有了出口。(台灣讀者)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一個轉瞬間的起心動念,一個出於善意的生死欺瞞,改變了兩個家庭的命運。《不存在的女兒》觸及了許多非常根本的家庭問題:父親封閉沉默,母親尋找獨立,兒子在太多的不確定之中掙扎成長。短篇小說家出身的愛德華茲精雕細琢,使每一個章節都成為完整又充滿懸念的故事,彼此以謊言相繫。她的文字不故作矯飾,也沒有刻意煽情狗血,閱讀這本書的經驗像是看電影「斷背山」,胸口一直有什麼難以言說的東西沉沉壓著,一種無法簡單找到出口的哀傷。華人家庭向來壓抑,《不存在的女兒》證明這個課題其實舉世皆然,唯有愛與溫暖可以帶來救贖。(台灣讀者)

    作者簡介

    金.愛德華茲(Kim Edwards)

      1958年生於德州,於紐約長大,現為肯德基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常於各地舉辦寫作工作坊。《不存在的女兒》是她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先前著有短篇選集《火王的秘密》(The Secrets of a Fire King)。

      金.愛德華茲是美國各大文學獎項的常勝客,二○○二她獲得懷丁基金會的懷丁作家獎(Whiting Award)。一九九八年則入選海明威文學獎。她並得過芝加哥論壇報舉辦的倪爾森愛格林獎(Nelson Algren Award)、全國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美國NEA(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寫作補助、賓州與肯德基州藝術委員會的寫作補助等等

    譯者簡介

    施清真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輔仁大學等校,現定居美國,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含《蘇西的世界》、《接骨師的女兒》、《遺愛基列》、《重返豔陽下》等。

  •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973314
    • 叢書系列: 木馬文學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令人期待過多的一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8/02/14
    令人期待過多的一本書
     最精采的劇情已經在書介裡講完了...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較差  2016/08/17
    最精采的劇情已經在書介裡講完了,全書再無一處驚喜或深刻之處。
     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1/12/23
    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
    
    
    
    我立即的融入了「大衛」這個角色之中,
    
    
    
    他是一個理性的人,我相信做那個決定的當下,他還不是以一個父親的角色為之,
    
    
    
    於是乎他可以很輕易的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因為他深信 「 明知道會失去,倒不如不曾擁有過 。」
    
    
    
    就如我第一次看完書之後的感受一般,因為我只是一個單身女子罷了,
    
    
    
    又豈能體會為人父母的心情呢?更別說揣摩了~
    
    
    
     
    
    
    
     
    
    
    
    前幾天第二次看完這本書
    
    
    
    我陷入了糾結,因為我同時融入了「諾拉」跟「大衛」的角色之中,
    
    
    
    雖然我始終還沒有為人父母,但我也曾有一段不長又不短的時間「當」過母親的角色,
    
    
    
    或許\是那兩年的關係,我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
    
    
    
    所以我感受到諾拉的遺憾,更能想到最後得知女兒沒死的消息是多麼的震撼 !
    
    
    
     
    
    
    
    「 諾拉的遺憾來自從未擁有,而不是大衛善意的謊言。」
    
    
    
     
    
    
    
    乍看之下兩者似乎是同樣意思及結構,但實則不然,
    
    
    
    人們對於從未擁有的人、事、物、經驗、感受 ... 總是投以過多的想像,
    
    
    
    而想像的世界中往往都是美好的,例如:初戀、婚禮、畢業...
    
    
    
    所以大衛的善意欺騙及諾拉的遺憾,是兩種不同的情緒
    
    
    
     
    
    
    
    看到諾拉得知女兒還尚在人世的時候我哭了,
    
    
    
    那是一種很深層的憤怒轉變為憂傷,最後看到女兒過的很好,而淺淺的遺憾,
    
    
    
    我想所有為人母的都能了解到再怎麼樣他/她都是我的寶貝這個道理,
    
    
    
     
    
    
    
    所以她的憤怒來自於大衛的欺騙,
    
    
    
    她的憂傷來自於無從選擇的失去,
    
    
    
    她淺淺的遺憾來自卡洛琳將她女兒視如己出的撫養成人。
    
    
    
     
    
    
    
     
    
    
    
    這真的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推薦給每一個媽媽、女人、女孩、女嬰(我想就不必了) ^^
     開門見山地說,我並不喜歡這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0/11/27
    開門見山地說,我並不喜歡這本書。以下可能有部分劇情洩漏,還請慎讀。
    
    
    
      以內容而言,我不大看得出專業描寫的部分。雖說帶走唐氏症嬰兒菲比的護士──卡洛琳媽媽,應該是花了很多心力扶養這個女兒。一般我們看相似性質的節目,說到殘障或弱勢族群的成長辛酸,都描寫得頗詳細。但書中對此部分描寫不深,沒有敘述很多她們遭遇的困難,像是說到菲比的就學與就業,文中只淡淡地提到是卡洛琳和其他唐氏症童母親一同爭取來的,但沒有詳加描述,只說她們很辛苦,所以我感受並不深。
    
    
    
      相對地,另一邊有著正常優秀兒子──保羅的家庭,對於這個家庭的崩解,作者可說是寫得鉅細靡遺,但對於大衛「當時送走智障女兒的決定是如何地影響了他的家庭」的部分,我依然沒有深刻的感受。或許\這跟他的淡漠及懦弱有關,但這部分只在描寫到醫生收留了一個懷孕的未婚女子、以及他死後留下的記錄這兩部分讓我稍有感觸,其餘好似都沒有表露。這連帶使得我覺得他妻子諾拉出軌理由的薄弱。雖然書中說明諾拉的小女人個性和出軌、外遇相去甚遠,但諾拉自己的出軌不能全歸咎於丈夫,人們在婚禮上發的誓是虛假的嗎?所以我認為,夫妻兩方都是有錯誤的:丈夫是錯在他的懦弱,而諾拉本身的所做所為,則是造就她自己行為的最大的原因。硬把兒子的叛逆和妻子的不忠和這件事扯上絕對的關係,是全書中我覺得最不合理的地方──兒子和妻子本身就沒有責任嗎?
    
    
    
      不過,書中關於卡洛琳與丈夫邂逅的段落,倒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部分,而且還頗浪漫的呢。而且對照家境富裕且正常的哥哥保羅家,妹妹菲比家的生活的確是辛苦了些。不過作者也很獨厚這位妹妹,她不但有一個把自己視如己出的媽媽、一個包容她們母女倆的爸爸、周遭友善的朋友們、還有一個自己心愛的對象。反觀保羅,家庭冷漠、青少年期的桀傲不馴無處發洩、又與女友決裂……鮮明的對比,道盡了物質生活的豐足,並不等同心靈生活的豐足的道理。只不過……卡洛琳和菲比的遭遇,似乎太過光明,且順遂得不甚合理……最後甚至有個有錢老女人把房子都送她了,讀來有點不切實際的感覺。
    
    
    
      另,書中第一個讓大衛托出秘密的外人── 躲藏於大衛老家的未婚女孩‧蘿絲瑪莉,她的出現,除了讓大衛傾吐累積在內心多年的秘密外,似乎就只有讓諾拉誤會的份了……基於蘿絲瑪莉和大衛的子女的年紀相仿、處境相似(躲藏這一點)的特點,劇情卻只草草交代了她之後的新人生,之後就沒再有足以影響情發展的分量,著實是可惜了這個頗有發揮價值的角色(她有成為揭密者的資格,最後卻只讓我感覺她出現的目的只是讓大衛有個告解的對象)。至於大衛攝影和女兒年紀相仿的其他女孩的行為,也是在他死後,由前妻諾拉整理遺物中發現的。但在劇情中,除了感受大衛的懊悔,完全沒有這項舉動一絲一毫的影子,最後猛然就這麼攤在諾拉的眼前,不免令她──和我──有些愕然。
    
    
    
      書中的最後,卡洛琳和諾拉的相會,諾拉的崩潰……到最後,兩個分離四分之一世紀的兄妹佇立在親生父親的墓前,不論之前劇情如何高潮迭起,終究要回歸到平靜的落幕。
    
    
    
      以上評論皆為個人心得。並另刊登於個人部落格中。
     我覺得這本書很棒,寫的很好,雖...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0/11/07
    我覺得這本書很棒,寫的很好,雖然在看的時候會因為故事有點太沉重而看不太下去,但不知不覺又會被劇情吸引住,我覺得作者寫的很好,讓我看完有很多感觸。
    
    或許\有些劇情發展的很沒道理,或是有點過頭,但作者是想表達人面對自己心裡的陰影的反應,有好有壞,有些人很偏激有些人比較溫和,所以看完我真的感觸很多,而且每重讀一次就會體會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故事從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開始,婦...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2/24
    故事從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開始,婦產科醫生大衛親自為自己的愛妻諾拉接生,但卻發現諾拉產下的雙胞胎之一患有唐氏症。大衛為了不讓虛弱的諾拉傷心,情急之下欺騙妻子雙胞胎的女嬰出生就立即夭折,且命令在場唯一的助產士卡洛琳將女嬰送往療養院。
    
    
    
    而諾拉卻沒辦法走出失去女兒的傷痛,開始外遇、酗酒,只為了讓自己忘卻說不出的失落。
    
    大衛心中滿懷愧\疚,一頭栽進攝影;到處拍下女嬰、女孩的身影,就像是親自為女兒留下紀錄。
    
    雙胞胎保羅則是在長期悲傷的母親及抑鬱的父親,以及冷漠疏離的家庭氣氛下成長,甚至懷疑父母是否只在意「死去」的妹妹。
    
    而卡洛琳並沒有照大衛說的話講女嬰送走,在離開的途中卡洛琳決定獨自把女孩帶大。她努力賺取生活費,並聯合大家合力對抗當時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孩菲比就在溫暖友愛的家。
    
    
    
    一個瞬間的決定,卻造成兩個家庭強烈的對比。物質生活無慮但不能坦率面對的大衛,活的辛苦但每課都真誠勇敢的卡洛琳。
    
    更在多年後卡洛琳與大衛重逢,卡洛琳說:「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的無數的喜樂。」
    
    
    
    
    
    
    
    作者描寫週遭事物的手法,讓我能在腦海裡清楚、具體的呈現畫面,像是動畫般流暢地播放。
    
    
    
    剛開始讀時,我很困惑,為甚麼失去一個嬰兒就如此的不能忘懷。
    
    甚至家人間開始有距離、隔閡,到最後就像是住在一起的陌生人,形同陌路。
    
    但是越到後來,越能理解若拉及大衛失去女兒的深切悲痛,以及保羅一直認為父親大衛對他的不了解、關心。
    
    一個女孩對兩個家庭造成如此強烈的影響,發生的時間短如一眨眼,卻需要用一輩子去療傷。
    
    但也因為這樣此,我才能了解那悲傷不會因時間而流逝,找尋到我們人生中對自己重要的目標,並勇敢去追求、不放棄。
     故事開端還不錯,但內容描述太冗...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09/07/20
    故事開端還不錯,但內容描述太冗長,沒有那種看了就會很想在翻下去看接著會發生什麼事的那種強烈的好奇感?只有等待究竟什麼時候才有重點,所以我個人並不太喜歡;尤其是作者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描述蘿菈那種莫名的無助感,這讓人看了覺得會厭惡蘿菈這個角色,也受夠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會讓人為她的遭遇感到心疼。不過也藉由這個故事了解到關於唐氏症相關的知識,這點相當不錯。
     我想,面對一部眾人一致好評、甚...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09/05/31
    我想,面對一部眾人一致好評、甚至改拍為電影的名著,想要勇敢說出自己覺得並不好看,必須有孟子所說「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氣魄。事實上,我也可以把自己對<不存在的女兒>的感想藏在心裡,當它是個不能說的秘密,正如本書的核心情節般,可既然決定要留下記錄,就不能不坦承面對自己。
    
    
    
    我覺得<不存在的女兒>並不值得大力推薦。
    
    
    
    以下有劇情揭露,還請尚未閱\讀過本書的朋友慎讀。
    
    
    
    故事的開頭頗吸引人,身為婦產科醫生的大衛,在風雪交加之夜為妻子諾拉接生女兒,發現女兒是唐氏兒,當機立斷地決定把女兒遺棄,以免面對將來養育她的辛苦,他決定將秘密深藏在心底,只要自己承受痛苦就好,於是他告訴諾拉,女兒菲比一出生就死了。他不知道的是,協助接生菲比的護士卡洛琳,並未將菲比遺棄,反而是收留她,並為了不讓大衛知曉而開始浪跡天涯。
    
    
    
    然而,之後的劇情讓我感到不理解,是因為我的人生經歷不夠嗎?書中我只覺得大衛的反應像是一般正常人,諾拉與卡洛琳給我的感覺都不太對勁,套一句刑法上的術語,「不可想像其存在」。諾拉對未曾謀面女兒的思念,導致外遇以逃避罪惡感?即使後來她與大衛又生了保羅這個正常兒子?卡洛琳的「仁慈」也讓我感到訝異,她明明是暗戀大衛不遂,正常心態下應該會設法利用菲比來破壞大衛與諾拉的感情,或者至少要報復一下(這也是我覺得她帶走菲比的理由),豈知她竟為了菲比,謊稱自己是菲比的母親,菲比的父親因菲比拋棄她,使我感到錯愕,本書就在迷惑中閱\讀完畢,心情沒隨著情節高低起伏,倒是覺得有億萬個問號從天而降。而且,唐氏症兒的養育,豈有書中描述的簡單?
     我想,面對一部眾人一致好評、甚...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09/05/28
    我想,面對一部眾人一致好評、甚至改拍為電影的名著,想要勇敢說出自己覺得並不好看,必須有孟子所說「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氣魄。事實上,我也可以把自己對<不存在的女兒>的感想藏在心裡,當它是個不能說的秘密,正如本書的核心情節般,可既然決定要留下記錄,就不能不坦承面對自己。
    
    
    
    
    
    我覺得<不存在的女兒>並不值得大力推薦。
    
    
    
    
    
    以下有劇情揭露,還請尚未閱\讀過本書的朋友慎讀。
    
    
    
    
    
    故事的開頭頗吸引人,身為婦產科醫生的大衛,在風雪交加之夜為妻子諾拉接生女兒,發現女兒是唐氏兒,當機立斷地決定把女兒遺棄,以免面對將來養育她的辛苦,他決定將秘密深藏在心底,只要自己承受痛苦就好,於是他告訴諾拉,女兒菲比一出生就死了。他不知道的是,協助接生菲比的護士卡洛琳,並未將菲比遺棄,反而是收留她,並為了不讓大衛知曉而開始浪跡天涯。
    
    
    
    
    
    然而,之後的劇情讓我感到不理解,是因為我的人生經歷不夠嗎?書中我只覺得大衛的反應像是一般正常人,諾拉與卡洛琳給我的感覺都不太對勁,套一句刑法上的術語,「不可想像其存在」。諾拉對未曾謀面女兒的思念,導致外遇以逃避罪惡感?即使後來她與大衛又生了保羅這個正常兒子?卡洛琳的「仁慈」也讓我感到訝異,她明明是暗戀大衛不遂,正常心態下應該會設法利用菲比來破壞大衛與諾拉的感情,或者至少要報復一下(這也是我覺得她帶走菲比的理由),豈知她竟為了菲比,謊稱自己是菲比的母親,菲比的父親因菲比拋棄她,使我感到錯愕,本書就在迷惑中閱\讀完畢,心情沒隨著情節高低起伏,倒是覺得有億萬個問號從天而降。而且,唐氏症兒的養育,豈有書中描述的簡單?
     書中的主角大衛是位醫生,在一個...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9/05/04
    書中的主角大衛是位醫生,在一個大風雪的夜晚,大衛親自替老婆接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女。原本該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故事,然而,故事的轉折便從此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因為,先誕生的兒子是個健康寶寶,但是遲了幾分鐘才誕生的女兒菲比則是位唐氏症患者。大衛為了避免將來太太與兒子所可能蒙受的苦難,於是決定請護士卡洛琳將剛誕生的菲比送去教養院,更向妻子謊稱女兒已經夭折,然而護士卡洛琳卻選擇遠走他鄉獨立的把菲比扶養長大,再也沒有與大衛一家人連絡。 
    
    
    
    
    
            於是這些謊言與秘密卻成為這個家揮之不去的原罪,大衛因為自己家族有唐氏症妹妹而深受其痛才做出把遺棄女兒的決定,然而背負著一輩子的自責,為了嚴守秘密卻也把心都關了起來;我認為任何人都無權替別人做出人生的重大決定,即便是父母親,大衛基於自我家族經驗而決定犯這個良心罪,但是,這就一定會最好的選擇嗎?我看到許\多家庭的父母擅自地把未成年小孩送到外國去讀書,而剝奪了小孩對父母依賴的舐犢之愛,這些家長只把小孩當成是「學歷與名片抬頭」的製造機,或者把父母人生的某些缺陷,硬要小孩犧牲家庭的溫暖而去成就老爸老媽那種「留學生」或「綠卡」的虛容。
    
    
    
            諾拉走不出喪女的陰影,當然走不出,所謂母女連心,既然女兒秘密地活了下來,身為媽媽當然無法順利放下,放不下就走不出陰影,而這陰影和丈夫的謊言秘密卻一刀刀地毀損著這個原來幸福的家,這個家的破碎並不在於「Lost」,而是在於「封閉」與「謊言」,連兒子保羅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被這位「不存在的妹妹」的巨大陰影而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認為這本書對於尚位為人父母的讀者而言,或許\會覺得情節單調,或過於灰暗悲傷,但是,身為父親的我,這本書卻不斷地直指內心的痛,書中單調的劇情或枯\燥的生活對話卻營造出,套句梁靜茹的歌名來形容:「會呼吸的痛!」書中的大衛一直到死都不敢面對並掀開這些痛
    
    
    
            呼吸是最稀鬆平常的事,若連呼吸都會痛,那種痛早就超脫文字或歌詞可以量化,不同人生閱\歷下的感受確實不一樣。
    
    
    
             最後,卻是善良的唐氏症女兒(或妹妹)菲比讓他們通通獲得心靈的赦免,生命中破裂的片斷逐漸拼湊完整。於是我再一次地從西洋文學中學到了兩個創作主軸:一是「失去與救贖」的過程,二是悲劇與喜劇的交錯定義,「在喜劇中,主角總是想盡辦法進去有形或無形的樂土;但在悲劇中,他卻努力想要或被迫地逃出來。」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界的訊息有聲書第2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09-01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水滸傳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聚光文創
    出版日期:2019-06-03
    66折: $ 26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調整心靈 DNA有聲書﹝新版﹞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1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就是生活冒險王有聲書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01
    66折: $ 79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東京-臨界點-(全)
    作者:ハル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28
    $ 15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經理人特刊—超實用心理學法則(熱銷再版)
    出版社: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1-14
    $ 8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落九花
    作者:郭松棻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5-01-13
    $ 37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奈奈與薰的SM日記(13)
    出版日期:2025-01-20
    $ 11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傅佩榮講莊子(全三冊)
    作者:傅佩榮
    出版社: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0
    $ 94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噬謊者 典藏版(02)
    作者:迫稔雄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5-01-20
    $ 272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