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六世達賴 倉央嘉措
打開報紙,每天都有殺妻弒夫的新聞,不然就是玉石俱焚的慘劇,現代人的愛情怎麼了?沒有方向,失去典範,於是有人提起了一個300年前的人寫的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識,如此便可不相思。」
淺顯的文字,深遠的意境,彷彿清流撫慰了現代人的愛情焦慮。
他的名字叫倉央嘉措,是一位轉世活佛,卻用文字解剖了愛情,道盡了相思與甜蜜。
每個人都在懷疑愛情的紊亂年代,我們閱讀倉央嘉措,終於再次找到信仰愛情的勇氣。
電影《非誠勿擾2》上映後,許多人都在傳頌那首名為<最好不相見>的詩,並且說,作者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後來人們才知道,這首詩只有前4句是300年前的倉央嘉措寫的,其餘都是後人加的,卻這樣把倉央嘉措炒熱了,每個人都在問:倉央嘉措是誰?為什麼出世上師會寫出纏綿悱惻的入世情詩?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卻也是各世達賴喇嘛中,身世最撲朔迷離的一位。當他第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認證為轉世靈童,已經是15歲少年;直到24歲死於被押解的北京途中,他短暫的一生被世人流傳的,是離經叛道想還俗的喇嘛,也是放蕩不羈寫情詩的僧人。
本書從倉央嘉措的「前世」談起,因為達賴有了活佛轉世的信仰,才把倉央嘉措這位15歲少年推上了舞台;而「今生」則深入描寫倉央嘉措24年的人生,包括對於信仰的懷疑、對於愛情的渴望,以及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最後的「後世」則收錄中英對照的三大中文譯本,還原倉央嘉措的詩作原貌。
倉央嘉措用西藏民歌體紀錄思緒,300年來成為他與追隨者共同創造的文體;那一半禪意、一半風月的寓意,一半出世、一半入世的情懷,在在撫慰了愛情路上的人,便是一種救贖了。
許多人都在讀倉央嘉措,卻讀不周全;只有這本倉央嘉措,讓你看見了他的前世、理解他的今生,也懂得了他的後世。
如果你不認識倉央嘉措,請從這本開始讀起;如果你對倉央嘉措一知半解,這本會讓你理解全貌;如果你對倉央嘉措已然熟悉,更不能錯過這本理性考據、感性書寫的《不負如來不負卿》。
作者簡介
蘇纓
著名作家,出版作品有《納蘭詞典評》、《納蘭容若詞傳》、《王國維點評紅樓夢》、《納蘭典評宋詞英華》、《一生最愛納蘭詞》等,對古典詩詞有深入淺出的鑒賞能力,更擅於以感性溫婉筆法,用古典詩詞詮釋現代愛情。
毛曉雯
畢業於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出版作品有《納蘭容若詞傳》、《唐詩的唯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