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界與世界學術界正產生越來越多的聯系。在中國古典文獻研究領域,西方學者多以研究《聖經》寫本與刻本的經驗來看待中國古代文獻,並對文獻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這種方法對中國學者而言有可借鑒之處,但中西方學者之間的誤解與分歧也真實存在。因此,中西方學者各自闡明學術立場和研究方法,將有助於雙方的溝通與交流,真正加深對中國古典文獻的理解和研究。基於這樣的考慮,編者選取十余篇中美一線學者新的研究成果,圍繞三個主題--文獻學價值與研究方法的重估、中國傳統文獻的基本穩定性、中西方學術語言的異同--進行直接的對話。相信這本《中國古典文獻的閱讀與理解——中美學者「黌門對話」集》將有助於相關領域的學者擴大視野,互采所長。
傅剛,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選》學會會長,先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有《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魏晉風度》《昭明文選研究》《文選版本研究》等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