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理大發現」 地球的年齡大約有五十億年。到了三百萬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了人類。年輕的人類僅僅為了發現地球上古老的七大洲、四大洋,所花費的時間就幾乎與人類已有的歷史共短長!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顯得非常非常渺小。而相對於地球上的個人、家族、民族以至民族群來說,地球又顯得太大太大。這太大太大的地球,讓渺小的人類一直走在探索與發現的途中!探索與發現自身、探索與發現歷史、探索與發現自身與歷史賴以存在的地理空間,這些,對於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是過去、現在與將來的永恆使命!
地理空間之於人類,是生存繁衍的基礎。人類離不開地理空間,拓展地理空間、探索地理世界、認識宏觀與微觀的地理事物,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每一次的地理發現,都是人類歷史長河裡激蕩的浪花,都是人類歷史樂章中強勁的旋律。浪花一閃而過,旋律轉瞬即逝,然而地理發現,卻是值得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人永遠紀念的……。
既往的地理發現的歷史,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歐洲人於十五世紀中後葉至十七世紀末葉的所謂「地理大發現」。這持續兩個多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是中世紀晚期至近代初期最重大的歷史事件,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南極洲以外的地球上的各大洲,以及各大洋、各地區,直接地、緊密地聯繫了起來;其間的風雲人物,如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葉爾馬克、哈德遜、巴倫支等等,人們也都耳熟能詳。
但讓中國人倍感遺憾的是,雖然中國的富裕、文明、發達,激起了歐洲探險家冒險遠遊的熱情及開闢新航路的欲望,從而成為誘發「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動因之一;然而,畢竟中國人沒有直接參與這場「地理大發現」,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因此而落後了,因此而被動挨打。對於這樣的沉重話題,諸多學者進行了反思,如張箭先生認為,軟弱而短暫的遠航動因,狹隘的大地觀,傳統地圖的缺陷,重陸輕海的觀念和探險取向,地理條件和地緣政治的制約,優越的經濟地理狀況的負面作用,終於使得中國缺席了「地理大發現」。
讀史明鑑。過去的苦痛與教訓,我們必須記取;然而往昔的輝煌與現時的偉績,我們也不能忘記與無視。在地理發現領域,無可諱言我們一度落後,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不僅曾經居於先進的行列,我們也正在進入先進的行列。這是我們民族的榮光!這也是我們編寫這本《中國地理大發現》的旨趣所在。
旨趣既明,關於「中國地理大發現」,還有幾點需要稍加說明:
其一,作為習慣的提法或術語,「地理大發現」一般特指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以歐洲人為主角、以新航路開闢為主要內容的世界「地理大發現」;與此比附,則中國「地理大發現」是指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華夏文明對自身與周邊地理環境的探索和認知,指以中土為中心的中原文明對自身與域外地理環境的探索和認知,指文明社會對前所未知的地理世界的探索和認知。當然,這絕不意味著被「發現」的地理世界中文明的缺乏,也不意味著輕視或貶低新「發現」地區、新「到達」地區的文明或文化。
其二,在具體撰述內容的選擇上,我們不拘泥於概念,而是將古往今來的中國人因軍事行動、宗教追求、陸路開闢、航海活動、地理探險、科學考察、學術研究等種種原因所取得的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有關的重要成果,都納入了「中國地理大發現」的範圍之內。
其三,大約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特別是進入近代以來,一些西方人或出於個人興趣的驅使,或出於宗教傳播的需要,或出於殖民掠奪的目的,紛紛來到中國邊疆地區旅行、考察、探險,在地理發現方面取得了頗多成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西方人的地理發現往往難以真正深入。接踵其後的中國學者、探險家,則大多最終獲得了對它們全面的認識與正確的結論。
寫作《中國地理大發現》,自始至終,我們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仿佛我們自己正在跋涉的途中,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發現者的無畏、發現過程的艱難和發現後的喜悅;我們也真誠地希望能與讀者諸君一同分享這種特別的感受。為了這樣的希望,我們努力追求清新活潑的文風、圖文並茂、雅俗共賞、情理交融;而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我們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參考、引用了一些前輩時賢的調查資料或研究成果,在此謹致衷心的感謝!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同人合作的成果。由南京大學胡阿祥教授規劃,擬定中心內容,修改定稿,並選配了大部分圖片;江蘇行政學院彭安玉教授承擔了較多的寫作任務(第一編第5章,第二編第1、5、6、7、8章,第三編第1、3、6、7章);其餘分別由南京大學劉志剛(第一編第1、3章,第二編第2、3、4章)、胡正寧(第一編第1、4章)、汪亮(第一編第2章,第三編第5章)、韓文寧(第四編第1、2章)、邢東升(第三編第2章)、李歡(第三編第4章)諸君完成。
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說過:「在現象和生命力的普遍波動中……我們每向自然世界前進一步,它就又把我們引向新的迷宮的入口。」顯然,人類認識地理世界的路程是永無止境的,對中國地理的探索之路也將一直走下去,也許新的、更激動人心的地理大發現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