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第四輯(36冊不分售)(精裝)的圖書 |
|
$ 140800 ~ 144000 | 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第四輯(36冊不分售)(精裝)
作者:王見川、侯沖、范純武、李世偉 出版社: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1-01 語言:繁體書 ![]() |
|
對「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文化和文明有時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維基百科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四輯,收錄經卷、文獻的原則有二:一是與前三輯可以互相搭配的經卷、文獻;二是新近發現有利於了解中國民間信仰,特別是近代中國民間信仰與宗教的經卷文獻。
本輯側重於第二個原則,共收錄五十餘種經卷、文獻。大致來說,這些經卷、文獻,可分成下列幾類:
1. 十全會:《十全白話》、《十全會書》等。
2. 紫霞醮:《儒範歸宗》、《文稿集要》、《聖教文稿》等。
3. 遊冥:《遊冥傳》等。
4. 萬國道德會: 《江神童息戰序言》、《息戰論》、《禮運白話註解》等。
5. 救世新教: 《靈學要誌》。
6. 近代賑災:《孝惠學社義賑委員會報告》、《賑務特刊》、《北平市各界救國團體募集救國捐報告書》等。
7. 扶鸞資料:《 西青散記》、《顯感利冥錄》等。
8. 民間方術:《萬法歸宗》等。
9. 其他雜項: 《江湖奇俠傳 》、《萬事不求人》等。
其範圍涉及明清至近代中國的民間宗教、信仰、佛教與民間文化,相信對這些領域的研究的深入有莫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侯沖
1966年生於雲南澂江陽宗鎮新縣村,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系教授。著有《白族心史》、《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中國佛教儀式研究》等書,整理佛教儀式文本《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和《受生寶卷》、敦煌遺書《壇法儀則》(《金剛峻經》)等10餘種。發表宗教研究相關學術論文百餘篇。
王見川
1966年生於台灣高雄市大樹區溪埔,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著有《張天師之研究》、《台灣的齋教與鸞堂》、《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等書,另編有《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初、續編、《明清以來善書叢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等。
李世偉
1964年生,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
著有《中共與民間文化(1935-1948)》、《日據時期台灣的儒教結社與活動》、《台灣宗教閱覽》(合著)、《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合著)、《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合著)、《台灣媽祖廟閱覽》(合著)、《續修花蓮縣志》(合著)、《新修大龍峒保安宮志》(合著),曾主編《台灣宗教研究通訊》、《台灣鄉土與宗教研究叢書》等,相關台灣宗教信仰論文數十篇。
范純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佛光大學專任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民間信仰、宗教圖像史、中國近代宗教史以及社會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