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本書採取宏觀的社會學視境,視戲劇為整體社會活動及文化變遷之一環。認為中國現代戲劇的產生及發展乃與近代中國整體文化接受西潮之衝擊而走上西化或現代化的道路同一方向、同一步伐。
二、本書運用的資料,有第一手的資料(包括參與新劇運動人士的回憶、言論及筆者對當代戲劇運動之參與及觀察)、戲劇學者的研究成果、已出版的戲劇史及論著以及散見於報章雜誌的有關現代戲劇的報導及評論。外文方面,主要參考英文及法文的有關資料。
三、本書共分九章,除第一章緒論及第九章結論外,其他篇章大概以時間及論文結構之邏輯排列:首先討論第一度西潮東漸及新劇的誕生,次及新劇在中國早期之發展、表現的成果及所帶來的問題。然後再敘述台灣早期的新劇運動。再次討論第二度西潮的背景(西方現代戲劇的新潮流)。最後講述二度西潮下的台灣當代劇場。至於大陸當代劇場對二度西潮的反應,則留在結論中述及。
四、為使眉目 清晰、行文一貫,「正文」、「引文」及「註釋」,採取不同之字體,以示區別。文中的重點所在,為加強讀者的注意,採取較粗黑之字體。所有註釋均置於每章之後。註釋中所引書籍及篇章,除第一次出現時詳列作者、出版處所及出版時間外,以後出現則只標書名、篇名及頁碼,必要時亦標出作者。
五、為簡潔篇幅,對現代戲劇運動家及劇作者之生平,只作簡略必要之介紹,因為詳細資料可以從現代戲劇史及名人傳記中取得。
六、外國人名及劇名,只在第一次出現時加註原文及年代。
七、關於徵引及參考書目,將詳列於書後,並分中文書目、外文書目、中文篇目、外文篇目、徵引期刊五部分。
八、書後附有索引,分中文人名索引、外文人名索引、中文劇名索引、外文劇名索引四部分,以便讀者索查。
九、本書中有些篇章,曾以獨立論文的形式在學術會議上宣讀或在學術雜誌上發表過,如第七章,曾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在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主辦之第三屆「學術交流座談會」上宣讀;第三章第三節,曾於一九九○年六月九日在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主辦之「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上宣讀。第七章曾發表於一九八九年九月《當代》第四十一期「戲劇專輯」;第三章第三節曾發表於一九九○年十月《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五期;第二章曾發表於一九九一年二│三月《文訊》第六十四│六十五兩期。
十、本書在寫作期間,承蒙姚一葦、黃美序、胡耀恆、張曉風、黃碧端、孫述宇、貢敏、陳信元、林瑞明諸先生提供意見或提供資料,在此謹致以誠摯的謝忱。
再修訂版序
馬森
這本書從一九九一年七月初版以來,已經過了十六個年頭。因為其中提出了兩個對現代戲劇極關重要的論點:「兩度西潮」與「擬寫實主義」,因此廣受海峽兩岸學界以及從事現代戲劇研究的師生們的注意。其實這兩個論點不獨適用於兩岸的現代戲劇,同樣也適用於兩岸的現代文學,甚至於廣義的文化,這也正是我正在撰寫《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的原因。
為什麼稱作「兩度西潮」而非一度,以及這兩度西潮為海峽兩岸的戲劇與文學所帶來的不同影響,在本書中已有詳盡的敘述。至於「擬寫實主義」一詞則可能會引起某種誤解。因為大陸上在四九年之後慣用「現實主義」取代五四時代所通用的「寫實主義」一詞,因而有些論者誤把我所提出的「擬寫實主義」任意改稱為「擬現實主義」,這就完全誤導了。
「寫實主義」與「現實主義」雖然大體上都是譯自西方的r?alisme或realism,但是翻譯的時間不同,翻譯時的心態不同,以致其內涵天差地別。五四時代所譯的「寫實主義」乃來自源起於法國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初期的文藝運動及創作規範的r?alisme一詞。雖然任何人為的藝術都不能等同真實,但從實證主義出發的「寫實主義」作品卻實在可以提供人們運用感觀經驗來對照、印證真實的世界,故有此「寫實」之名。五四時代的作家與研究者不一定對西方原始的「寫實主義」真正理解,或雖然理解但為時代環境所限而無能兌現「寫實主義」的真面目,故有大批的「擬寫實主義」作品出現。四九年以後通行的「現實主義」所指的則是經過蘇共修正過的所謂「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或「批判的寫實主義」(critical realism)。馬克思的信徒並不認同實證主義,而以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真理,自然對原始的「寫實主義」不以為然,而且特別反對「寫實主義」的分枝「自然主義」(naturalisme),以其有違馬克思主義的樂觀傾向與教化理念,因此對原始的「寫實主義」非要加以修正不可。蘇聯和中國均曾先後訂定文藝政策,公然控制(不只是干預)文藝創作,評論者的法眼也不得不戴上一副政治標準第一的眼鏡,以致使所謂「現實主義」的作品,在非馬克思信徒的眼睛看來,無不變形變色,而流為假寫實了。如今在社會主義陣營全面崩潰或改道之後,馬克思的觀點已經不能再做為該地區人們認知世界的主要途徑,回歸到實證主義的觀點後,益發不能掩飾「現實主義」所包含的虛假性。總之,「現實主義」一詞是在加入了社會主義國家所認可的政治正確性以後才出現的,用以區別原始意義的「寫實主義」,通曉蘇共及中共當代文學史的人當然不會混淆其間的差異。所以大陸上四九年以後的「現實主義」作品本身已經是一種「擬寫實主義」,怎麼可能還有「擬現實主義」呢?
本書中提出的這兩個論點,我認為是正確理解海峽兩岸現代戲劇與文學的關鍵,近幾年來也曾有不少兩岸的學者或發表論文或提供意見加以呼應、討論,例如大陸上南京大學的文學院院長董健教授、四川大學的文學院及新聞學院院長曹順慶教授、前北京中國藝術學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田本相教授、戲劇學者曹明先生、四川師範大學唐小林副教授、台灣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鍾明德教授、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系主任林國源教授、台灣藝術大學石光生教授、慈濟大學胡馨丹副教授、中正大學的陳素雲博士、高雄師範大學的郭澤寬博士等都有論文加以討論或甚至予以深化或拓廣。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的姜啟哲教授也認同本書的論點,並將此書譯作韓文,使其在韓國的學界流通。在國內戲劇系所任課的老師多半將此書列為主要參考書之一,因而這本學術著作才得以維持它的出版生命,一九九一年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出版之後,不久即絕版,一九九四年由書林出版社重新修訂出版,並改名為《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該書很快遂又絕版,這幾年市面上已經多時買不到這本書了。現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再度修訂出版,書名改回為《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以期更為符合本書的要旨,故草此短序以明前後因緣。
二○○六年十一月序於加拿大維多利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