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民有」(of the poople)與「民享」(for the people)思想,獨缺林肯所說「民治」(by the people)(註1)觀念,因而只能稱之為「民本主義」(註2)。
何以中國古代沒有民主思想?這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薩孟武主張是,「吾國自有歷史以來,就是大國,而與希臘的城市國家不同。⋯⋯要在大領土之上,集合全體人民開會,是辦不到的」。孫廣德則歸因於:1缺乏鬥爭精神,2報應說的信仰,3真命天子思想,4人治觀念(註4);第1點中尚包含1. 無權利觀念及2. 無固定的貴族階級二因素(註5)。熊十力則認為是後世儒家背離或誤讀了六經,未能正確解讀孔子「外王則以天下為公為宗,以人代天工為用」(註6)的要旨,才導致孔子已有的民主思想未能實現,開花結果。徐復觀則歸咎於儒家「總是站在統治者立場去求實施,而缺少站在被統治者的立場去爭取實現」(註7)。並指出中國無法制服專制,開出民主,一方面緣於中國文化自身有結構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是緣於專制政治持續不斷的強力壓制和歪曲。
牟宗三則謂,西方能出現民主,係因西方文化「它是人類理性客觀對社會階級而發⋯⋯依階級集團的方式爭取權利平等」,而中國古代則否。翟志成則謂:「『聖君賢相』的模式,其實是一種『精英主義』和『替代主義』。它和民主政治並不吻合。⋯⋯儒家的民本主義理想,從來未在中國實行過」
筆者認為古雅典或近代英國發軔的民主政治,主要先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或閒暇階級(leisure class),他或她們經濟能夠自主,不愁吃穿,並且識字率高,知識水準高,經濟與知識兩大條件配合下,中產階級比較有批判力,也較有自信,此類條件的民眾甚多,尤其超過半數時,透過其組織力,團結起來,就敢於向上層階級的君王或貴族爭取權力分享、權力下放。只要民力超越上層的公權力,讓對方俯首或授首,民主政治就能屹立不搖。而中國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甚至更早以前,專制君主就不斷消解中產階級出現的經濟與教育條件,橫徵暴斂使得民眾被嚴重剝削,重農主義使得民眾經濟難有餘裕;愚民政策使人民多數成為文盲,文化統制使菁英階層順從性高。因而中產階級在中國總是在數量上微不足道,無法凝聚成推翻專制王朝的力量。政治是極實際的,沒有權力就沒有權利,老百姓被剝削了幾千年,一直無法翻身,沒有參政權,其間雖有改朝換代的機會,但是新王朝換下舊王朝,又是新瓶裝舊酒,人民只能空歡喜。直到二十世紀八○年代,才在臺灣島上,初見民主曙光,人民可以選舉國會議員甚至總統,貪腐的總統還被判坐牢定讞,發監執行。
前文所引翟志成的發言,有兩點值得置疑,第一,「聖君賢相」與民主政治不吻合,那君主立憲國家(constitutionalmonarchy)呢?虛位元首與內閣首相,不是聖君與賢相的組合嗎?第二,「儒家的民本主義理想,從來未曾在中國實行過」,此話頗有「急速推廣的謬誤(fallacy of rapid inference)或「簡單檢驗的謬誤(fallacy of simple inspection),全盤否定古代中國曾中有的民本主義的措施。誠然,在君主主權的皇權時代,儒者非主權者,能做的事有限,但為臣子的儒者,有些對君王的建議,還是可能將民本主義的思想,做局部的實現的。例如:唐太宗勤政愛民,魏徵的諫諍著有功效;耶律楚材力勸窩潤臺阻大將速不台屠殺汴京百姓,一百五十萬人得免屠城之厄,類似儒臣為民請命,造福黎民的史事,二十六史的循吏傳中,俯拾即是,不宜一語抹煞。
本文擬將頗具中國特色的政治文化叢之一的「民本主義」進行研究,俾發微抉隱,以待後人予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