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我們的城!」
陳冠中寫香港人、香港事,觀點破格,既有與年齡匹配的深刻,也有跟年齡不符的活力。七○年代香港進步青年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認識中國,關心社會,七一年到八一年是作者陳冠中自承眼界大開、也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的時期,蕞爾小香港自我感覺良好,喧嘩生猛,敢為天下先,從每個文藝青年解渴濟饑的一間吊命小書店,到「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港式喜劇,從海運大廈到蘭桂坊,張愛玲到《七十二家房客》,為讀者細細註記一個年代,然後往前張望、往後追蹤,一幅幅流動的記憶風景。
文化除了建構身分認同外,亦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陳冠中以「修成正果的雜種」一語道盡香港頑強生猛的生命力與文化特色,更期望拋磚引玉,共同寫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與集體記憶,為香港本土文化作誌。
作者簡介:
:陳冠中 Chan Koon Chung
原籍寧波,上海出生,香港長大,曾住臺北6年,現居北京。就讀香港大學和波士頓大學,修社會學、政治學和傳播學。著作:《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1982) 、《太陽膏的夢》(1984)、《總統的故事》(1996)、《什麼都沒有發生》(1999)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1999合譯) 、《半唐番城市筆記》(2000)、《香港未完成的實驗》(2001) 、《波希米亞中國》(2004合著) 、《香港三部曲》(2004) 、《我這一代香港人》(2005) 、《移動的邊界》(2005) 、《城市九章》(2007) 、《事後:本土文化誌》(2007)。
●《香港三部曲》被選為《亞洲週刊》2004年十大中文好書。
●《我這一代香港人》獲2006年牛棚書獎及當選《香港電台十大好書獎20周年》票選十大好書。
●1976年創辦香港《號外》雜誌,並曾在90年代中任北京《讀書》月刊海外出版人。
監製或策劃多齣香港電影包括《等待黎明》、《花街時代》、《顛佬正傳》、《聽不到的說話》、《不是冤家不聚頭》、《殺手蝴蝶夢》等及美國電影《Eat a Bowl of Tea》、《Life is Cheap》等。
編寫舞台劇本《傾城之戀》及《謫仙記》,電影劇本《等待黎明》、《花街時代》、《不是冤家不聚頭》等及合編的《上海之夜》、《烈火青春》等。
參與創辦台灣《超級電視台》和大陸《三聯生活周刊》、《大地唱片》、《現代人報》等項目。參與發起環保及文化團體包括綠色力量、綠田園有機農場、香港電影導演會,現為綠色和平國際董事。
章節試閱
【啟蒙小書店、吊命小書店】
香港人稠租金貴,薄利的民間小書店要上樓,開在閣樓、二樓、更上層樓。
在網絡書店出現之前,我猜想,每個香港讀書人都曾有過一家助他啟蒙的書店,而在啟蒙以後的日子裡,則還需要一家長期解渴濟饑的吊命書店,否則讀書人在香港的日子太難過了。這點,被寵壞的台北讀書人不一定能體會到。
我的啟蒙書店是開在尖沙咀某商住大廈五樓的文藝書屋,吊我命的是灣仔某二樓的曙光英文書店。
不算早也不太晚,我1971年踏進了對的地方:當年文藝書屋小小的房間內,陳列著整個大中華當代文化的亮點,包括文星叢刊、李敖、柏楊、余光中、張愛玲、於梨華、白先勇、聶華苓、劉紹銘、王文興、歐陽子、葉維廉、王尚義、席德進、司馬中原、梁實秋、林語堂、林海音、何秀煌、殷海光等等。在傳奇的60年代,中文精英文化最有創作力的地方竟然是政治高壓的台北,當時香港在這方面是要仰望台北進口的。而在60、70年代交接的幾年,文藝書屋就像是台北非官方精英文化在香港的窗口。幾年後,台灣的出版業更蓬勃,但對香港讀書人的啟蒙效應卻不如當年了,時勢使然。
早期我每次都帶著朝聖的心情上文藝書屋,我認為我在文藝書屋裡面找到的教育,不次於幾年後我常去的哈佛書店。大一那年我買了殷海光的《中國文化的展望》,自己也驚訝怎麼會買這樣的書,而且是很不精緻的硬皮本,那驚訝度僅次於同年聖誕節去台北旅行,一回神發覺自己竟買了盜印的李約瑟《中國科技史》,五巨冊,還要抬回香港。我偶然會做不按牌理出牌的事:意識還沒到,就先出了手。
後來我進了文化圈,自然知道文藝書屋的老板是王敬羲,愛奧華大學文學碩士,之前是台師大的香港僑生,我72年還讀過他的小說《康同的歸來》,以當時幻想留學的情懷覺得挺好看。王敬羲曾負責過香港這邊的《純文學》雜誌,後出版著名的《南北極》雜誌一直到90年代。但是,港台兩地書業似跟他早就不往來了,書店裡的大部份台灣書,版權頁都寫著是文藝書屋出版,或文藝書屋總代理,多年後我再訪,裡面來來去去主要還是早期那一批書,好像時間停頓。
文藝書屋完成了歷史任務,不再是我的解渴濟饑書店,70年代中香港已有多家小型中文書店超越了它,包括我也有參與的一山書屋。我的問題在英文書。
香港有三家老牌的正規英文書店:中環德輔道的圖書中心、尖沙咀樂道的辰衝書局和海運大廈的圖書中心﹝後者已不存在﹞,都不錯,跟英美的主流連鎖小書店大致同步,是我在香港生活的固定訪點,只是,我對非小說特別是某類人文社科書的偏食,不是它們能滿足的,但像我這樣的人不會太多,不可能有一家像三藩市城市之光這類書店來專門滿足我們。不可能?偏偏就有個馬國明,開了家曙光圖書公司,專賣這類英文書,而且挑選之精準永遠超過我的期待。
自從曙光和青文書店分用一個二樓單位,它就長期納入我的生活地圖裡,讓我知道鬱悶的時候有個地方可去,吊住我這樣在香港的英文讀書人的命。我長期觀察的結論是,曙光在哲學與社科英文書方面的質與量,猶勝於台北誠品書店的旗艦店,而近十年兩者的書種又皆勝過三藩市城市之光書店地下室提供的非小說選擇。這是了不起的成就,特別對小規模的曙光來說,點點滴滴都是心血工夫。
真是一個人可以讓世界 -- 至少是我的生活世界 -- 不一樣,沒有馬國明這樣的一個人,香港壓根兒自始不會有這類書店,曙光能夠出現在香港,堅持存活多年,不大不小是奇蹟,也是多元香港的光榮見證。
現在馬國明退了,而我們都習慣了到網上購英文書,不靠曙光吊命,但讀書人還得逛書店,大的小的、地面的樓上的、主流的另類的,多一家總比少一家好。
【巴西咖啡與海運大廈】
1966年新的海運大廈落成,是當時香港最大的商場,象徵著時尚、洋氣的新時代,內有112家商店,1200個停車位,另有中西餐館酒吧,包括在商場中庭,仿法式路邊咖啡座模樣的Maxim美心餐廳。
在另一個角落,有一個賣飲料的空間,叫巴西咖啡﹝Cafe do Brazil﹞,顧名思義,賣的主要是咖啡,稱它為空間,因為它是在那個沒有星巴克年代的一個類似今天星巴克的場域,所謂家庭與職場以外的「第三空間」。在60年代中,白天誰有閒去泡咖啡館?大概是有閒太太們、影人、偷閒跑街經紀,和自由職業的文化人,巴西咖啡大概比較吸引後兩種人,這造就了文化小圈子裡的巴西咖啡傳奇。
用今天的眼光,很難想像大商場裡的一家開放式咖啡店對60年代文化人的吸引。甚至到70年代末,大家都已覺得難以理解。據魏紹恩78年11月在《號外》的目擊報導,從國外回來的音樂家林敏怡,首次來到巴西咖啡,當場失望的叫出來:蝦,乜呢度就係巴西?名氣與實相的落差太大,林敏怡立即說《號外》應該做一次專題大肆抨擊之,在場的攝影家梁家泰建議來個公開設計比賽替它重新裝修。
當時的巴西咖啡已經重裝修﹝「低格調的美心」,魏紹恩說﹞,所以特別沒勁,不過,原本的裝璜雖勝過新裝修,卻不是文化人光顧它的理由。對當時的新文化人來說,泡咖啡館是有別於老文人泡的茶樓、浴池、舞廳、豉油西餐館,或洋人的酒吧;對左傾或波希米亞青年來說,在半島酒店、淺水灣酒店、中環告羅士打行喝高檔咖啡,顯得太布亞喬亞了,而且有點侷促。海運大廈像公共空間,人人可進,包括穿牛仔褲或長髮者,所以心情不一樣。當美心的faux法式裝璜跟抽Gitanes煙的文化青年發生基本美學衡突的時候,難得在不起眼的巴西咖啡,喝一杯飲料可以坐半天,那些有長時間不進食本事的文化青年,遂別無選擇的在此生根。
巴西傳奇是莫國泉、馮若漢這些「固定擺設」用屁股坐出來的,日子有功,產生聚眾效應,於是,關懷遠就會踫到吳仲賢,而吳仲賢是個不可能不搞事的人,終有一天會在那裡跟關懷遠說起辦《70年代》雙週刊,而關懷遠就在那裡決定加入該刊,如此這般後世就有故事了。
那年代的文化青年都在66年看過、甚至愛戀過法國電影《男歡女愛》,記得裡面的森巴舞曲配樂,本來大家只知道巴西是個會踢足球的亞非拉國家,盛產咖啡,現在多了這麼美麗的音樂,巴西兩字也變得挺酷。
當然,如果巴西不是在海運,就不會有這場跟當代文化人的奇緣。
社會學家呂大樂曾在英文《香港的商場化》一文羅列海運大廈對嬰兒潮一代的象徵意義,那代的名家由陸離到丘世文都寫過海運大廈,它大概是當時最性感的場域。
海運大廈還有一個實際功能:它是遠洋客輪泊岸的地方。那時候,哪個青年不想坐火輪走去外面世界看看。當時有所謂海上大學如《宇宙學府》,訪港時泊在海運,我還上船參觀過、憧憬過。若論我同代人的集體記憶,海運大廈是接近天星碼頭等級的。
我小時候跟父親去告羅士打吃下午點心,到大學自主活動力更強的時候,就去希爾頓酒店、怡東酒店及新開在海運大廈旁邊的香港酒店喝咖啡,竟錯過了巴西咖啡的經典十年,待做了《號外》後才去那裡朝聖,反應就跟林敏怡一樣。
或許香港文化人從來沒有一個共同泡點,從來是四散的,在大會堂低座、藝術中心、外國記者協會、藝穗會、酒店咖啡室……我猜想蔡浩泉、崑南、石琪或葉輝說不定後來寧願呆在不知名的街坊茶餐廳 -- 那是另一種美學選擇。如果一定要舉出類似巴西咖啡那樣帶點傳奇色彩的文化人第三空間,之前該是太子道的咖啡屋,多年後是蘭桂坊區榮華里的64吧。
【啟蒙小書店、吊命小書店】
香港人稠租金貴,薄利的民間小書店要上樓,開在閣樓、二樓、更上層樓。
在網絡書店出現之前,我猜想,每個香港讀書人都曾有過一家助他啟蒙的書店,而在啟蒙以後的日子裡,則還需要一家長期解渴濟饑的吊命書店,否則讀書人在香港的日子太難過了。這點,被寵壞的台北讀書人不一定能體會到。
我的啟蒙書店是開在尖沙咀某商住大廈五樓的文藝書屋,吊我命的是灣仔某二樓的曙光英文書店。
不算早也不太晚,我1971年踏進了對的地方:當年文藝書屋小小的房間內,陳列著整個大中華當代文化的亮點,包括文星叢...
目錄
前誌
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啟蒙小書店、吊命小書店
到畢業才有頭緒
新聞寫作的學徒
速成記者
急進波士頓
急功遠利的好處
左翼青年小圈子
自已開書店
胡菊人與我
作為名詞的左派
作為形容詞的左翼
本土改良主義者
不想記與不想知
中國學生周報
一份小報的誕生
外星人來了
巴西咖啡與海運大廈
蘭桂坊前傳及其他
舞舞舞
白開水可以,白麵包不可以
穿衣記
時裝紀元
遲來的設計意識
香港設計的本地化
看,我會畫毛筆畫
他們都聚在香港了
布萊希特之城
粉絲改編張愛玲
七○年代前的國語片和粵語片
波牛看電影
香港的電影文化基因
七十二家房客的三世書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香港喜劇片:沒有走下去的路
新浪潮電視
香港電視亢奮的5年
尋常百姓家
一九八一香港電影全景
那是個好年份
在後新浪潮時期寫劇本
點只廣告咁簡單
動漫宗師
難為了動畫片
錯過了激動的時機
H埠連環圖教父
不再認真聽音樂
英美流行文化的最後堡壘
什麼是香港流行曲
夜未央,星已隕
影視帶動粵語歌起飛
雜種修成正果
遺珠
前誌
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啟蒙小書店、吊命小書店
到畢業才有頭緒
新聞寫作的學徒
速成記者
急進波士頓
急功遠利的好處
左翼青年小圈子
自已開書店
胡菊人與我
作為名詞的左派
作為形容詞的左翼
本土改良主義者
不想記與不想知
中國學生周報
一份小報的誕生
外星人來了
巴西咖啡與海運大廈
蘭桂坊前傳及其他
舞舞舞
白開水可以,白麵包不可以
穿衣記
時裝紀元
遲來的設計意識
香港設計的本地化
看,我會畫毛筆畫
他們都聚在香港了
布萊希特之城
粉絲改編張愛玲
七○年代前的國語片和粵語片
波牛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