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宗教史權威休斯頓‧史密士代表著作,暢銷不輟。
.在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傳達給大眾,以同情理解並宏觀的態度,兼具理性與感性、傳統與現代,出入世界各大宗教。
.跨越東西方傳統,介紹印度教、儒家、道家、伊斯蘭教、猶太教、原初宗教以及基督宗教等。
人類偉大的智慧傳統
本書作者休斯頓‧史密士是美國宗教史權威,透過個人的觀察,兼具理性與感性、傳統與現代並宏觀的態度,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傳達給大眾。
書中介紹了世界七大宗教傳統,如印度教、儒家、道家、伊斯蘭教、猶太教、原初宗教以及基督宗教。
本書是為美國公共電視製作的影片而撰著的。因此,其深入淺出是必然的。美國人了解宗教即以這本書為範本。
原書於一九五八年初版,中文版乃根據作者於一九八六年修訂後在一九九一年再版的版本翻譯完成。
這一版本深化了作者經過三十年的教學與研究成果,同時增加了新的面向,如兩性觀點與語言的運用、加強各宗教的內在層面。並將重點放在西藏佛教、蘇菲教派,與耶穌的教誨,且有嶄新的一章論原初宗教──美、澳、非與海洋原住民的傳統。
倘若吾人可能對世界產生懷鄉之情,對我們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以及猜想永遠也不可能去的地方懷鄉,這本書就是從這種懷鄉之情產生出來的。
作者簡介: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
國際知名,而且廣受尊崇的首席世界宗教導師。
出生於來華傳教的一個傳教士家庭。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懷曼(Henry Nelson Wieman)門下求學,並受業於裴柏(Stephen C. Pepper)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任華盛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雪城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職,晚年回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訪問教授。
被公認為宗教史權威,文字流暢,通情達理;也是比較宗教哲學的領銜人物。是美國公共電視(PBS)比爾‧莫耶斯(Bill Moyers)所製作五集電視節目的訪談對象,獲頒十二個榮譽學位,著作包括暢銷書《人的宗教》(The World's Religions)以及《宗教為什麼重要》(Why Religion Matters)等。
史密士的特點在於他嘗試以個人親身的體驗,同情理解世界各宗教傳統,而以綜合說故事、講歷史與哲學思辨的方式闡述這些傳統內涵的智慧,這便是《人的宗教》一書得以暢銷、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
校訂∥劉述先
新儒家代表學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參與多次東西哲學家會議,儒耶與儒回之間的對話。著有《文學欣賞的靈魂》、《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中國哲學與現代化》《Understanding Confucian Philosophy: Classical and Sung-Ming》等書。
譯者簡介:
劉安雲
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曾隨牟宗三、劉述先兩位先生修習哲學,後赴美國南伊大(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修習美國文學、英國文學。曾譯《索忍尼辛選集》、《癌症病房》等名著,並以劉會友筆名譯《小矮人歷險記》。
章節試閱
1出發點
雖然我提到名字的那些人對我來說已經變成了回憶,在本書的再版中我還是以首版發行時的頭四段話來開始。
我寫這幾段開場白的那一天,正是基督宗教界中廣泛慶祝的世界性的聖餐主日。這天早晨我所參加的主日崇拜,講道主題是:作為一個世界現象的基督宗教。從非洲的泥舍加拿大的苔原,基督徒們今天全都跪下來領取聖餐。這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觀。
不過我的腦子只是一半在聽講,另一半卻漫遊到尋找神的廣大人群(God-seekers)中去了。我想到六個星期之前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中看到的也門(葉門)猶太教徒們,黑皮膚的男子赤足盤坐在地板上,身子包裹著祖先們在沙漠裡穿的祈禱用的披風。今天他們也在那兒,至少有法定的十個人一組,早上和晚上,朗誦著他們猶太經文(Torah),身體前後搖擺著像駱駝騎士一樣,他們下意識地在模仿著祖先當時因不許騎馬的緣故,所發展出的補償式的佯裝姿態。為我在伊斯坦堡(Istanbul)的藍色回教寺擔任導遊的回教建築師亞新(Yalcin),雖然已經完成了我們在一起時就已開始了的為期一個月的齋戒期(Ramadan fast),不過今天他也在禱告,五次朝麥加方向接身朝拜。拉馬克里希納(Swami Ramakrishna)今天在他那喜馬拉雅山腳下恆河邊的小屋子裡會不發一言。一年中三天除外,他會持續那五年來為信仰所保持的虔誠的靜默。到了這個時候,宇弩(譯註:緬甸首相U Nu,或譯烏努)大概正在面對代表團、危機以及內閣會議,這乃是一個首相的命運。但是今天早晨從四點到六點,在世界朝他展開之前,宇弩也在仰光他住宅隔壁的佛教寺廟內獨自與永恆同在。京都的禪宗和Dai Jo和Lai San早在他一個鐘點之前就已開始了。他們今天早上三點鐘就已起身,一直到晚上十一點,這大半天裡都會以蓮花坐姿一動不動地,專注於沉思那位於他們存在核心的佛性。
這是多麼奇特的情誼啊!在各地區的神的追尋者,以自己獨到的方式向一切生命之神大聲地呼喚。從上天那裡聽起來會像什麼呢?像是瘋人院,或者是不同旋律融合在奇異而不可思議的和諧中?是由一種信仰在主唱,抑或由各分部來重唱和輪唱,再一起匯成和聲?
我們無從知道。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全神貫注,細心輪流聆聽每一種向神說話的聲音。
這種聆聽說明了本書的目的。人們可能懷疑這個目的太廣泛了。我們打算思考的宗教環繞著全世界。它們的歷史回溯到幾千年之前,它們在今日更是激發著前所未有的眾多人們。有沒有可能在一本書之內認真嚴肅地去聆聽它們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將去聆聽明確界定的主題。這些主題必須先列出,否則從這本書頁中顯露出來的景象就會變形。
一、這不是一本宗教史的教科書。這就是何以本書少列名字、日期以及社會影響等。這一類的材料有另類書籍專責討論。本書也可以滿載著這一類書籍中的事實和數字,不過它卻只想善盡本身的職責而無意這樣做。本書引述的歷史事實不多,只求符合本書所集中談論的概念所需的最低限度,我會盡一切努力摒除專門的學術論述——在基礎上要堅固,鷹架但不是用在施工架上以致令我們要探查的結構隱而不張。
二、就是在意義的領域中,本書也不打算對所思考的宗教提供一完整無缺的統觀,因為每一種宗教內部都有太多的差異,在一章以內是難以窮盡的。吾人只需以基督徒的世界 為例。東正教徒在裝飾華麗的教堂內崇拜,而貴格派(Quaker)信徒甚至認為教堂的尖頂都是好看的。基督徒中有神祕主義者和反對神祕主義的人;有耶和華見證教派,也有統一教派。單一章又怎麼可能把基督宗教對所有的基督徒的意義說得清楚呢?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於是選擇就無可避免了。作者面對的問題並非是否在觀點之間作出選擇;問題是在陳述多少種,以及哪幾種。在本書中第一個問題得到扼要的答覆,我嘗試對幾種觀點作出合宜的陳述,而並不企圖把他們全數羅列編目。以伊斯蘭教為例,不顧遜尼教∕什葉教之分,以及傳統的∕現代的分歧,而留意到對蘇菲教派的不同態度。對佛教,我分別出小乘、大乘與金剛乘(Vajrayana)各傳統,但是大乘內部的主要派別就繞過不論了。分支永遠不超過三個,否則就有見樹不見林之慮。我們姑且這樣說吧:如果你要想對一個聰明而有興趣但又忙碌的泰國人描述基督宗教,你要包括多少派別?不去辨別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和新教之間的不同是很困難的,不過討論到浸信會信徒和長老會信徒的不同就大可不必了.
在我們考慮要介紹某一種看法的時候,其中的指導原則是要與我們心目中的讀者之興趣相干才行。有三種考慮決定了這種相干性。第一,簡而言之乃是數量的考慮。有的信仰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知曉,只單純的因為千千萬萬的人都仰賴它生存下去。第二點考慮乃是要對現代人的心智有相干性。因為像這樣的書最終對世道人心有所裨益,乃在於幫助匡正讀者諸君個人的生活,我特別優先著重(不免小心謹慎但是卻也頗有信心)陳述我們所認為的各宗教的當代的說法。第三點考慮是普遍性。每一種宗教都把普遍原則與本土的特殊性混合在一起。把前者提出來加以澄清,乃是對我們內在的一般人性發言。而後者擁有豐富組合的儀式和傳說,就不容易被外人了解。理性主義的一個幻覺就是認為宗教的普遍原則遠比那滋養它們的典範和儀式來得重要;作出這樣的確認,就好像是一口咬定一棵樹的枝葉要遠比他們由之生長出來的樹根重要一樣。但是就本書而言,之所以肯定原則比脈絡(context)重要,唯一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作者畢生之力就是研究它們的緣故。
我曾經拜讀過把宗教的脈絡成功而又生動地展現出來的書:如吳慈(Heather Woods)有關印度的《三等車票》(Third Class Ticket)、林語堂有關中國的《吾土吾民》,以及羅賓維茨(Shalom Rabinowitz)有關東歐猶太人的《古國》(The Old Country)。或許有一天有人會寫一本有關各大宗教如何溯源於各自的社會脈絡的書。不過這種書是我要讀的,而不是我要寫的。我知道自己的局限,所以只想探时那可以抽離出來的各個觀念範圍。
三、這本書對於它所討論的題材並非平衡的論述。這項警告是很重要的。我不太敢想像讀者將如何震驚,如果他們讀完印度教那一章,馬上就讀到尼赫魯(Nehru)說印度教是「奴役你的宗教」,諸如:加爾各達的加里(Kali)廟,可詛咒的種姓制度,兩百萬頭牛被崇敬到了惱人的地步,托缽僧把他們的身體奉獻給床蝨任其吸血。又或者當讀者被帶到巴里(Bali),看到那裡的戲院叫「毘濕奴—好萊塢」(Vishnu-Hollywood)(毘濕奴為印度教神祇),書店裡銷售所謂古典(Klasik)漫畫書而生意興隆,漫畫書中印度教的男女諸神用宇宙射線鎗把各色不堪的魔鬼射殺,反應又將如何呢?我明白這種對比。我寫的道家和我兒時在中國時圍繞在我四周的道家,在這二者之間我鲜明地覺察到了這一點:後者幾乎完全淹沒在占卜、巫術和迷信中了。那就好像在靜默基督和大審判者之間,或是在伯利恆的靜寂和百貨公司裡大聲播放「平安夜」來促銷聖誔產品之間的對比一樣。宗教的全幅故事並不全是玫瑰色的;反而常是低級粗糙的。智慧和慈愛是間歇的出現,得到的結果則是極度地模稜兩可。一個對宗教的平衡觀點會包括生人祭和替罪羔羊,宗教狂熱和宗教迫害,基督宗教的十字軍東征以及回教的聖戰。也會包括在美國麻州的獵巫,田納西州的進化審判,以及在密蘇里州的拜蛇。這樣的清單會是沒完沒了的。
那麼何以這些事情將不會包括在以後的書頁中呢?我的回答簡單得聽起來可能有點天真。這本書是在談價值。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壞的音樂創作出來的可能性和好的是一樣的多,但是我們卻不能期望音樂欣賞課程上给予它們同等的注意。時間乃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假定只有最好的才得到眷顧。我在宗教上也採取了相同的策略。最近有一本論法律的書,記載作者招認他把法律寫得太可愛了。如果像法律這樣與個人無關的東西都能夠令一個作者傾心,那麼宗教以其最佳面目令另一位作者傾心,也就毫不令人驚奇了。別的人也許會有興趣想斷定宗教整個來說究竟是禍是福,但那就不是我們所關切的了。
說完了我的關切之所在——世界宗教的最佳面目——我要指出我認為宗教最好的是什麼,不過我要先從不好的說起。林肯.史提芬斯(Lincoln Steffens)有一個寓言,說一個人爬上一達山頂,踮起腳尖、抓住了真理。撒旦懷疑這個傲慢無禮的人會搞什麼花樣,就叫一個小鬼去跟蹤他;小鬼大吃一驚地回來報告那個人的成功——他抓住了真理,但是撒旦毫不慌張。「不必擔心,」他打著哈欠說:「我會引誘他把真理制度化。」
這個故事有助於把宗教裡最好的部分從模糊的東西裡面分離出來。這本書打算提出的論點是:世界各宗教在神學和形上學中所揭示的真理,乃是受到啟發的。至於機構組織——特別是指宗教機構——卻是另外一回事了。由於機構是由本身內在有缺陷的人組成的,也因之就是由善與惡所組成。當惡行——譬如對自己小圈子的忠誠與對圈外的忠誠之間的對抗——眾多時,結果將使人感到可怖,以致(像有意嘲諷者一樣)說:宗教所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跟人攪在一起了。事實上這是不對的,因為避開了人,其結果就是在歷史上不能留下任何印記。如果讓它選擇——一邊是保持距離、不著形迹的睿見,另一邊是把這些睿見制度化好在歷史中建立牽引力——那麼,宗教選擇了較明智的道路。
本書尊重這個選擇但卻不去追溯它的故事——我已經說過這不是一部宗教史的書。它所採取的可以說是比較容易的路線,直接把歷史上層的精華取出:亦即宗教組織所保存的真理,正是這些真理使宗教組織得到權勢。當宗教是為了獲取真理而設的時候,一個不同的、比較乾淨的面向就出現了。它們就成了世界智慧傳統。(在資訊中失去了的知識到哪兒去了?在知識中失去的智慧到哪兒去了——T.S.艾略特。)他們開始看起來像是儲藏著人類精挑出來的智慧的資料银行。由於本書集中在那些智慧儲存上,它也可以稱之為「世界偉大的智慧傳統」。
四。最後,本書不是要由評價觀點來作比較宗教的討論。比較總是會變得可厭的,而比較宗教是最令人討厭的一種。因此這裡沒有一種宗教優於或劣於他種宗教的假定。湯恩比就曾作過這樣的觀察:「當今沒有一個活著的人有足夠的知識,使他可以有信心說一種宗教比其他所有的宗教優越。」我已經竭盡所能追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信徒本身之所見,來使每一種信仰中最好的部分透顯出來。讀者諸君如有意想要作比較也可悉聽尊便。
1出發點
雖然我提到名字的那些人對我來說已經變成了回憶,在本書的再版中我還是以首版發行時的頭四段話來開始。
我寫這幾段開場白的那一天,正是基督宗教界中廣泛慶祝的世界性的聖餐主日。這天早晨我所參加的主日崇拜,講道主題是:作為一個世界現象的基督宗教。從非洲的泥舍加拿大的苔原,基督徒們今天全都跪下來領取聖餐。這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觀。
不過我的腦子只是一半在聽講,另一半卻漫遊到尋找神的廣大人群(God-seekers)中去了。我想到六個星期之前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中看到的也門(葉門)猶太教徒們,黑皮膚的男子赤足盤...
推薦序
〈校訂序〉人的宗教╱劉述先
緣起
内人安雲女士和我合作譯這一部名著是有它的特別機緣的,簡單一句話,是因為亡友傅偉勳的推動。偉勳生時不單自己做學問,還組織學者出叢書系列,中英文都有。上個學年度(一九九六—九七)我由香港中文大學休假,到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做研究。主要的工作除了主持當代儒學研究的主題計劃以外,就是根據以往發表過的多篇英文論文寫一部《儒家哲學》的英文書稿。這項計劃是通過偉勳在幾年以前與Greenwood Pub. Group簽約的,卻 一直找不到時間做,這次下決心完成這一件工作。由於南港沒有適當的地方住,安雲也不喜歡那邊潮濕的天氣,決定留在香港。她一向愛好做翻譯工作,為了打發時間,乃找偉勳商量。他立刻連絡立緒的鍾惠民女士,選了這本書寄給安雲過目,她覺得可以翻,於是簽了約,這便是翻譯此書的緣起。也可以說,上個學年我們兩夫妻都在努力做偉勳為我們安排的工作。不想一年過去,兩部書稿完成,偉勳卻意外作古,心裡十分難以接受。謹以此書獻給亡友作為紀念。
優點的介紹
我在五月返港,本來是為了看研究生的論文,哪知他們都申請延期,於是不期而然,整個暑假我全神投注這部譯稿的校改工作。《人的宗教》一書有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 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宗教、原初宗教的專章,範圍廣闊,內容複雜。安雲和我在一起 三四十年,耳濡目染,她的穎悟力又高,基本觀念和體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她究竟沒有這方面專業的訓練,裡面有那麼多專門名詞,還有好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一小部分連我也不知就裡,真不知她是怎樣在八個月的時間把全稿翻譯完成的。當我回到家裡,她把重甸甸的八九百頁稿紙交到我手裡,真令我驚詫著連話都說不出來。為了在開學之前把校改工作完成,保持譯筆信達的品質,還要查對原典,我真是一點也不敢輕忽。返港之後幾乎沒有休息,詳加校改,一整天最多也不過只能做二十多頁。這樣馬不停蹄,整整做了三個多月,終於把全稿完成,這樣才得鬆了一口氣。我校改後,安雲還要再看,互相斟酌討論 之後方始定區。雖不敢說譯筆有多好,至少是達到了我們自己所要求的標準。
為什麼我們兩人有這麼大的熱情來做這一件事情呢?按順序先說安雲的角度,然後才說我自己的角度。安雲一拿到這部書,就覺得與之有所感通。這部書不像一般哲學書只講一些抽象的觀念,同時配合著豐富的比喻、感受與實際的作為。最特別是人物的描寫:釋迦、孔子、穆罕默德、耶穌,不只是栩栩如生,而且對生命的感受非常深刻,極盡曲折之能事,不會令人感到過分簡單化,或者落入庸俗的感傷或陳腔濫調之内。對於境界的描寫亦然,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比喻,寫得就是美。看了這部書,就算不被它說服,也會感到心弦觸動。此所以她只要有時間就伏案翻譯,近一年來一個人獨處也不會感到寂寞。安雲一向富於批判精神,對於這部書她卻由衷地發出了高度的讚譽。
而我是完全為了不同的理由欣賞這部書。讀這書宛如回到年輕時讀大學的味道。那時方東美先生教我們每讀一家哲學必須先入乎其內,而後出乎其外。對於東西的大傳統更要出之於同情理解的態度,取高瞻遠属的觀點(High-minded View),抉發其精華,這樣自然能夠拓寬自己的眼界。不要一上來就心存敵意,吹毛求疵,結果花了許多功夫,還是未能入門,依然故我,於自家分上何有!讀史密士書,他真能出之於同情理解的態度,出入世界各大宗教,頓生親切之感。而近數十年來哲學界流行繁瑣細緻分析的風氣,對於宏觀式的世界觀人生觀每棄如敝屣,帶有情感性的觀察更不屑一顧,這樣造成了哲學與宗教——史密士稱為智慧傳統——之分離,實在是一大讚刺。但晚近主理情割裂之邏輯實徵論一蹶不振,鐘擺又擺往另一端。科學認知已不是唯一普世承認的客觀標準,多文化主義流行,有墮入相對主義的危險。史密士卻能夠不落兩邊,可謂難能可貴。
史密士搜羅的材料豐富,把各精神傳統當作活的傳統來看。他也真能做到深入淺出的地步。他深深了解世界宗教絕不可能歸一,各有各的教義,各信各的神(God),即基督教內部的眾多宗派的差別就不可能解消。但他並未否定會通的可能性,就超越名相的神性(God-head)而言,各教的體證有若合符節之處。這樣的想法與我在近時重新闡釋「理一分殊」之旨,頗有契合之處。在精神上,我感覺得到,他與我是同時代人(Contemporaries),雖則他的年齡比我大一些。我們都熟悉湯恩比、諾斯陸普一類的宏觀,深深地浸潤在傳統之中。但史密士的書卻不只是回到數十年前的潮流,其實他非常迎合當前的時代潮流,由細處觀察,就可以看到與時推移的痕跡。我注意到,他的用字遣詞是非常符合「政治正確性」(political correctness)的。譬如此書原名:The Religions of Man(《人的宗教》),出版於一九五八年, 一九九一年才改為The World's Religions(《世界宗教》)。這是因為近年來女性主義高張,英文“Man"字用的是「男人」做「人類」的縮寫,那就在政治上不正確。他在行文時到處用he or she(他或她),有時不免嫌累贅,特別是到了超越的層面,何分他或她?而中文的「人」字,本就無分性別,故偶而加以簡省以免辭費,但他那種心意是可以感覺得到的。在世界宗教之中,他先講東方,後來才回到西方,似乎也有避免「西方中心」的想法在背後。講完東西方的大宗教傳統——他所謂歷史的宗教,最後講所謂「原初」(primal)宗教,也斷不願意給人「原始」(primitive)的聯想,並指明如今在北美講印第安傳統的精神性──不再是野蠻性,恰正是時潮所趨,都可以看到他用心深切的所在。他最後一章結論所言,又適可以為聯合國文教組織(UNESCO)在最近推動的「世界倫理計劃」(Universal Ethics Project)張目,我也是由衷地讚賞這部書而樂為之介。
正由於本書的性質不是寫一部學術的專著,而是要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傳達給大眾,作者對於原典的徵引並不是那麼嚴格,有時甚至並未註明出處。他在序裡聲明此書的緣起是為公共電視製作的電視片集,有時帶著為大眾宣講的味道。這恰好適合安雲的翻譯風格,她非常注意文字的流暢與語脈。我做校訂工作,主要負責内容的準確性,以及部分疑難雜症的解答。佛道兩章有一些專門術語我曾請同事王煜、霍韜晦兩位教授幫忙,謹此致謝。友人候惠愛女士贈《聖經》中文譯本,也代查了一些相關資料,一併在此致謝。小兒杰夫、 豁夫湊巧回香港參加家庭聚會,對於英文的解讀頗有幫助,也可一誌。惠民女士後來親身參與她的同事們的校訂工作,敦促我們在文字表達上務求進一步明白曉暢,敬業的態度令人感佩。但他們的重點放在修辭,有時改變原文句法,與我們注重直譯的風格不盡相合,但我們也明白他們考慮的角度,在可能範圍内,儘量接受了他們的提議與修改。
〈校訂序〉人的宗教╱劉述先
緣起
内人安雲女士和我合作譯這一部名著是有它的特別機緣的,簡單一句話,是因為亡友傅偉勳的推動。偉勳生時不單自己做學問,還組織學者出叢書系列,中英文都有。上個學年度(一九九六—九七)我由香港中文大學休假,到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做研究。主要的工作除了主持當代儒學研究的主題計劃以外,就是根據以往發表過的多篇英文論文寫一部《儒家哲學》的英文書稿。這項計劃是通過偉勳在幾年以前與Greenwood Pub. Group簽約的,卻 一直找不到時間做,這次下決心完成這一件工作。由於南港沒有適當的地方住,安...
目錄
〈校訂序〉人的宗教/劉述先
〈導讀〉宗教的最佳面貌/傅佩榮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休斯頓.史密士
1出發點 Point of Departure
2印度教 Hinduism
人們要什麼?∕人們真正要什麼
內在的超越(The Beyond Within)
走同目標的四條道路∕通過知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愛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工作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心身訓練走同神的途徑
生命的階段∕生命的位置
在汝之前一切話語都消退了
在宇宙中成長了∕世界——歡迎和再見
走向同一頂峰的許多途徑
對於錫克教的補充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3佛教 Buddhism
醒悟了的人∕沉默的聖人
反抗的聖人∕四聖諦∕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概念∕大乘和小乘
花的祕密∕金剛霹靂∕渡河的形象
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4儒家 Confucianism
第一位教師∕孔子所面對的問題
儒家對手的答案∕孔子的答案
有意的傳統的內容∕孔子的方案
倫理或是宗教?∕對中國的衝擊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5道家 Taoism
老子∕道的三種意義
三種探討力量的進路以及隨之而來的三種道家
有效的力量:哲學的道家
擴大的力量:道家養主與瑜伽
營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力量的混合∕創造性的靜
道家的其他價值∕結論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6伊斯蘭教 Islam
背景∕先知的封印
帶來勝利的遷徙∕持續的奇蹟
基本神學慨念∕五根柱子
社會的教義∕蘇菲教派
伊斯蘭教何處去?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7猶太教 Judaism
神的意義∕創造的意義
人存在的意義∕歷史的意義
道德的意義∕公正的意義
受難的意義∕救世主信仰的意義
主命的神聖化∕啟示∕選民∕以色列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8基督宗教 Christianity
歷史的耶穌∕信仰的基督
終結與開始∕佳音
基督的奧體(The Mystical Body of Christ)
教會的心靈∕羅馬天王教
東正教∕新教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9原初宗教 The Primal Religions
澳洲經驗∕口述性、地點和時間
原初世界∕象徵性的心靈∕結論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10最後的考察(A Final Examination)
宗教之間的關係∕智慧傳統
聆聽
〈校訂序〉人的宗教/劉述先
〈導讀〉宗教的最佳面貌/傅佩榮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休斯頓.史密士
1出發點 Point of Departure
2印度教 Hinduism
人們要什麼?∕人們真正要什麼
內在的超越(The Beyond Within)
走同目標的四條道路∕通過知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愛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工作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心身訓練走同神的途徑
生命的階段∕生命的位置
在汝之前一切話語都消退了
在宇宙中成長了∕世界——歡迎和再見
走向同一頂峰的許多途徑
對於錫克教的補充
進一步的閱讀建議
3佛教 Buddhism
醒悟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