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0年到1953年這一時段,通常被稱為「新民主主義時期」。按照建國設想,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準備向「社會主義社會」 過渡,並有「三年準備,十年建設」的說法。然而,實際上僅僅三年,新民主主義建設就匆匆轉向社會主義改造。由於迅速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帶來一系列激進後果使 得今天一些人傾向把社會主義實踐的曲折歸因於「新民主主義」未能充分展開,進而回頭挖掘「新民主主義」的種種經驗與可能,以期重新理解走向社會主義的道 路,用更穩健、更富包容性的社會理念回應當代社會主義的危機。
但回到建國初的歷史狀況中,我們不僅要矚目於圍繞新民主主義所展開的一 系列構想,更需把握它們所置身的革命史脈絡、內在張力以及國際環境來看待這一時期的歷史結構、實踐成果與發展方向。「新民主主義」作為革命的一個階段與共 產黨整體革命構想的相關性、連續性,它能夠較為成功所具備的經驗基礎、現實條件,它意涵的四階級聯盟、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所包含的現實針對性及內在矛盾—— 凡此種種都是考察這一時期歷史需要參照的座標。
就具體實踐而言,這一時期伴隨新區土改、抗美援朝戰爭展開的政治運動此起彼伏。諸如 「抗美援朝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反」「五反」、知識份子改造、文藝整風等,不僅訴諸一時效用,更與上述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思想、政治脈絡內在相關。 同時,政法領域的民主建政和制定憲法、經濟上的統一財政與調整工商業、農村的互助組與合作化嘗試、工廠中的增產節約運動、商業環節的推行合作社、文藝領域 中人民文藝的實踐,雖不像政治運動那樣轟轟烈烈,卻構成新民主主義建設經驗的中堅環節。
與所有這些政治運動、國家建設相配合而進一步 深入日常工作、日常生活層面發揮影響的是對「新社會」「新生活」「新倫理」「新道德」「新人」的理解與塑造,由此造成當時的社會風氣、組織形態、主體狀態 表現出相當的朝氣與活力。對此,值得追問的是:這種積極形態的達成對應著哪些歷史條件,調動了哪些資源,怎樣構成它的針對性,扭轉了什麼樣的痼疾以及在相 對理想的成效中潛伏著何種隱患?這些問題的考察無疑有助於我們展開對新民主主義實踐的中國有效性這一問題域的理解。
本集實質便在通過充分進入歷史脈絡把握歷史具體經驗的努力,對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政治、思想、社會、文化、生活諸方面的經驗做初步但深入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