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您一起來認識台灣0~6歲孩子的發展指標!
《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集結了來自幼兒發展、教育、心理、醫學等領域專家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健康等幼兒發展的各個面向。本書基於超過12萬筆數據和8年以上的本土研究成果,將科學證據與實用知識結合,是學術研究者及關心兒童發展人士必讀之作,亦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切實可行的育兒寶典。
短敘述
本書彙集臺灣幼兒發展調查團隊(KIT)之重要研究成果,為關心孩子的專業人士及家長勾勒臺灣幼兒成長的藍圖。
作者簡介:
KIT 全名為「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由計畫總主持人張鑑如教授暨研究團隊聯手執行。研究團隊包括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教育心理學、早期療育、臨床醫學、調查研究、資訊工程、測驗統計等領域之學者、專家、醫師。
KIT 計畫透過問卷調查和個別施測,蒐集幼兒從嬰幼兒階段開始的發展、學習和成長環境資料,目的在建置屬於臺灣的幼兒發展資料庫,並提供具體的建議給家長、主要照顧者、教保人員、學校老師等參考,也為政府擬定兒童健康、福利、家庭、托育、教育、早療等政策奠定實證基礎。
推薦序
低頭便見水中天
文/張杏如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
臺灣終於有自己的幼兒發展資料庫了,這是臺灣幼兒發展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致力兒童早期教育與推廣的我,多年的企盼。
了解孩子的發展是教養的根本
信誼基金會從1977年起,在基金會之下成立學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呼籲社會重視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即以作為專業、研究與實踐之間的橋樑為定位,試圖建構一個父母、老師教養幼兒的支持系統,以0~6歲孩子的教育為關懷的主軸,為社會自動補位。我們主張了解孩子的發展和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為教養的根本,在1980年代即引進美國耶魯大學Gesell Institute 以兒童發展長期追蹤研究,出版成書的《你的幾歲孩子》,以一歲一書的方式編輯,一直以來,許多學者和家長都戲稱是教養的白皮書。
這系列的書是翻譯書,所幸嬰幼兒早期的發展有自然的規律,較少受到文化、社會環境的影響,而且我們在編輯過程中,也盡量將許多的案例或情境在地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發展受到所處環境、文化、社會、教養條件、兒童觀、父母教養觀等的影響,我們知道了解我們自己的孩子發展狀態,有多麼重要,1980到90年代也曾在吳靜吉博士的策劃下,做了三次學前教育相關研究的摘要彙編,並出版成書,但畢竟都是針對特定議題的小型研究,很難看到臺灣學前幼兒發展的全貌。
2000年開始迄今,信誼更舉辦了八屆嬰幼兒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外相關研究的頂尖學者到臺灣來,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期許能帶動臺灣學者從事嬰幼兒的相關研究,但成效有限。因此,沒有臺灣在地的學前兒童發展資料庫或可參酌的嬰幼兒發展指標,一直是四十多年來致力兒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我,很大的遺憾。
翻開臺灣幼兒發展研究的新頁
千盼萬盼,在2011年終於有一群有專業、有理想,對幼兒發展充滿使命感的學者們,在通過國科會公開徵求的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計畫審查後,開始啟動了這個國家級的計畫。這個大型的調查研究,網羅了國內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包括兒童發展、家庭教育、幼兒教育,乃至兒童健康、醫學和研究調查的翹楚,為臺灣的幼兒研究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這個研究的因緣始於黃迺毓教授倡議的讀書會,他們一起共讀了美國「早期幼兒照護和青少年發展研究」出版的專書,因而起心動念,成就了這個研究計畫。迺毓是學家庭教育的,且實際從事過幼兒教育的工作,在信誼成立之初就一路同行;而領軍的張鑑如教授,則是兒童發展和語言教育的專家,一直很支持信誼的工作。這些學者們同心協力、排除萬難,鍥而不捨,在我執筆前夕,他們前前後後就開了95次的會,終於把一個涵蓋面向最廣且長達8年不斷的追蹤研究成果──臺灣幼兒發展資料庫,亮堂堂地獻給臺灣的社會和我們的孩子。
用心耕耘 開啟未來 分享成果
我們都異口同心的說,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因此,幼兒發展資料庫的建置,不只是所有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參研的資料,更應該是政府有關單位制訂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在社會、經濟結構改變下,少子化幾乎已成為一個不可逆的趨勢,但如何照顧好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守護他們、教育他們,則是我們的社會要用力加強和持續努力的,研究成果也為我們指出了許多可行的方向。甚至對未來的後續研究或增補,也同時標示了可以關注的議題。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研究都共同指出了一個方向,良好的親子互動和親子關係是兒童成長最重要的基石。也因此,這一群有心的學者、專家才完成了資料庫的建置,又想到應該把這個過程和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的人,尤其是照護、教養幼兒的父母和幼師們。習慣寫研究論文或報告的學者們,捲起袖子、彎下腰插秧,努力在研究數據的基礎下,寫出了精準描述、淺白親和的摘要文字,不只言之有據,而且每位學者都依自己的專業,給父母簡單易行的建議,非常容易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插秧、插秧,低頭便見水中天,插出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謝謝所有研究團隊的老師們,也恭喜你們完成臺灣幼兒發展史上的壯舉,信誼很榮幸可以出版這本書,特撰文為之賀。
推薦序
把握幼兒期,教育國家未來的希望
洪 蘭 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一位臺灣遊客在美國小城開車時,看到前面有一輛黃色的校車閃著大大的「STOP」,正在路邊讓學童下車。他想:馬路那麼寬,有需要停下來嗎?便發揮臺灣精神,從旁繞了過去,結果不僅吃了罰單,還得上法庭。他憤憤不平的說:「校車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它停,所有的車子都要停?」警察回答:「因為車上載的可能是美國未來的總統」。
是的,兒童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所以如何教育好大家的希望很重要。尤其少子化的時代,我們更不能浪費任何一個可能的人才。2000年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James Heckman指出:0到3歲,投資1塊錢,回報18塊錢;3到4歲,投資1塊錢,回報7塊錢;小學,投資1塊錢,回報3塊錢;大學投資1塊錢,回報1塊錢;成人是負回報。幼兒教育投資的回報率最高,怎麼可以不重視它?它是紮根打基礎的啟蒙教育,根基穩的房子耐得住搖晃。從4月初花蓮大地震,我們就知道根基的重要性,小時候教育好了,長大不怕受挫折。
做研究需要知道現況,但是,臺灣目前很缺乏這方面的資料。因此,有心的學者們在耗了八年的心力後,合力完成了這個「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因為名字太長,超越我們短期記憶的7±2限度,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化繁為簡,它便被稱為「臺灣的孩子」(Kids in Taiwan),又因為還是太長,於是便取這三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合起來成為一個字「KIT」(工具)。它正好是臺灣幼兒教育研究者所需要的工具,這名字取得真好!
我最喜歡本書的地方是,書中調查的各種認知功能其實都可以不花錢、不上補習班,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學會。例如,孩子分類功能的發展是先從顏色分,再從形狀分,最後才是從功能來分類,家中廚房中的各種鍋碗瓢盆便是最好的認知功能訓練材料。我兒子二、三歲的時候很皮,我做飯時,怕他在客廳給我闖禍,便把各種廚具搬出來,叫他來廚房玩。他坐在地板上,拿著不同形狀的鍋鏟盤碗敲敲打打,不時的抬頭問:「媽,這是什麼?」在互動中,他不知不覺學會了各種用具的名字和用途,也透過對話,訓練了他的詞彙和語言能力,後來我叫他幫忙拿東西時,他都能正確的拿給我。
調查還發現,孩子只要有安全感,其實是喜歡說話的。只要肯開口說,他主動表達意思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好,因為說得越多,語言神經迴路的連接越緊密,話就越流利。
其實孩子都有好奇心,看到新奇的東西都會想問,只是大人忙,沒時間理會他,便用「小孩子有耳無口」搪塞過去,久而久之,他就不問了。但是在21世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是競爭必要的能力,所以這部分的調查資料值得注意。
孩子不敢多說多做,還有一個原因是怕錯了被罰。其實做錯了不必打罵,再做一次給他看即可,因為三歲以下學習的機制是模仿,是個內隱的學習。打孩子的壞處書中講得很清楚,父母師長可以好好的看一下。
這本書講起來是工具書,我卻覺得更像是符合認知發展的育兒寶典,尤其最後3C產品那一節,彙集了很多實驗上的證據,父母對照著看,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這是一本臺灣很需要,具有信度和效度的工具書,值得向各界大力推薦。
推薦序
透過KIT 認識對孩子真正重要的事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KIT三個英文字母,代表的是「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成為臺灣兒童發展研究的重要基礎。這一資料庫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基石,也替臺灣本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
我與KIT結緣甚早,除了和黃迺毓老師、張鑑如老師多年的友誼之外,在KIT擁有初步成果之時,我很榮幸能將其中母親情緒與孩子抵抗力的關聯性,發表於國際期刊,證實母親情緒對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後續KIT的資料不斷產出,透過臺灣不同領域的許多專家學者努力,分析出許多驚人的本土資料,我也不斷利用「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YT頻道與觀眾分享其中某些結果,得到相當多的迴響與共鳴。
但KIT的資料庫何其龐大,豈是寥寥十多分鐘的影片可以一語道盡?因此,請大家一定要看這本《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作者群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KIT目前的研究成果,化作淺顯易懂的語言,讓讀者一窺臺灣兒童的成長環境、家庭結構、托育現狀及兒童發展狀況,幫助臺灣的家長與主政者,理解並應對育兒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舉例來說,現代臺灣的家庭結構已不再是單一的核心家庭模式,單親家庭、重組家庭和隔代家庭的比例有所增加,反映了社會變遷和家庭價值觀的改變。隨著母親參與職場的增加,雙薪家庭比例隨之上升,這對兒童成長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
另一方面,書中也對臺灣兒童的托育現狀進行了詳盡分析。隨著雙薪家庭的普及,家長對托育服務的需求增加。KIT的數據顯示,臺灣0~3歲幼兒的托育時數遠高於歐美國家,反映出臺灣社會對托育服務的高度依賴。但是托育機構到底提供了什麼服務?除了生理吃喝拉撒的照護之外,哪些教保內容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這又是另一個嚴肅的議題。
在兒童發展方面,書中深入剖析了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和動作發展等多個領域。例如,在認知發展方面,提升幼兒認知能力的關鍵在於家庭環境和親子互動;在語言發展方面,親子共讀和語言互動對幼兒語言發展有顯著積極影響;在情緒發展方面,母親情緒狀況和家庭環境對幼兒情緒調節能力有重要影響。隨著這些研究結果的展現,家長也能重新規劃育兒方向的優先順序,不再被打著育兒名號的商業廣告所困惑。
《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既是學術研究的結晶,也是實用的科普專書,適合學術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及所有關心兒童發展的人士閱讀。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全面了解臺灣兒童成長狀況,並從中獲得啟示和靈感,為兒童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最後,我要感謝KIT團隊的所有成員,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使這本書得以順利面世。希望本書能幫助更多人了解和關心兒童成長,並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低頭便見水中天
文/張杏如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
臺灣終於有自己的幼兒發展資料庫了,這是臺灣幼兒發展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致力兒童早期教育與推廣的我,多年的企盼。
了解孩子的發展是教養的根本
信誼基金會從1977年起,在基金會之下成立學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呼籲社會重視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即以作為專業、研究與實踐之間的橋樑為定位,試圖建構一個父母、老師教養幼兒的支持系統,以0~6歲孩子的教育為關懷的主軸,為社會自動補位。我們主張了解孩子的發展和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為教養的根本,在1980年代即引進美國耶魯...
作者序
認識今日的孩子,預見明日的臺灣
文/張鑑如 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
在KIT資料庫的孕育、誕生、成長過程中,我們深感幸運,能夠得到來自各方的支持、協助和祝福。
8年來,上萬名幼兒家長、親友、老師們在百忙中,為我們分享孩子成長的珍貴經驗,讓臺灣孩子成長樣貌的拼圖可以逐漸成形,在此表達深深謝意。
多年來攜手共事的研究團隊和工作團隊,參與過無數次KIT冗長的會議,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建置一個具有信效度,資料有意義的KIT,感謝大家的努力和無私的貢獻。
除了學術的耕耘,我們也希望能藉著合適的管道傳播給關心孩子的人,期盼社會有更多人重視這些議題。認識今日的孩子,就是認識明日的臺灣;而知道今日臺灣如何提供兒童成長的環境,就能預知這些兒童長大後,會為我們建立什麼樣的臺灣。
認識今日的孩子,預見明日的臺灣
文/張鑑如 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
在KIT資料庫的孕育、誕生、成長過程中,我們深感幸運,能夠得到來自各方的支持、協助和祝福。
8年來,上萬名幼兒家長、親友、老師們在百忙中,為我們分享孩子成長的珍貴經驗,讓臺灣孩子成長樣貌的拼圖可以逐漸成形,在此表達深深謝意。
多年來攜手共事的研究團隊和工作團隊,參與過無數次KIT冗長的會議,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建置一個具有信效度,資料有意義的KIT,感謝大家的努力和無私的貢獻。
除了學術的耕耘,我們也希望能藉著合適的管道傳...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研究的起點
●現代臺灣「囝仔」生長家庭的樣貌
●現代臺灣「囝仔」托育的樣貌
第二章 臺灣孩子的發展
●提升幼兒認知能力從家開始
●媽媽產後心情好,幼兒執行功能發展好
●親子共讀樂悠悠:陪伴成長、共創美好
●親子語言互動對幼兒讀寫萌發的神奇效應
●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親子互動的力量
●我想慢慢來:淺談幼兒退縮行為
●家長是幼兒合群行為的重要推手
●家長溫暖回應,有助孩子主動表達
●從先天氣質與親子關係,看幼兒情緒表達
●父母婚姻關係與親職效能感影響幼兒情緒調節
●寶寶的睡眠世界:規律睡眠與嬰幼兒發展的奧秘
●甜食的誘惑:糖分攝取對孩子發展的長遠影響
●一人過敏,全家難過:了解過敏兒家庭
健康生活從小做起:讓兒童遠離肥胖
第三章 臺灣孩子的成長環境
●不要過度體罰:越常打小孩問題越多
●臺灣爸爸原來是「神」隊友?
●3C育兒:家長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家庭學習環境對幼兒的影響知多少?
●虎爸?虎媽?臺灣的幼兒家長教養信念
●嬰幼兒托育面面觀
成為彼此的好夥伴:家園合作為幼兒的成長加分
第一章 緒論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研究的起點
●現代臺灣「囝仔」生長家庭的樣貌
●現代臺灣「囝仔」托育的樣貌
第二章 臺灣孩子的發展
●提升幼兒認知能力從家開始
●媽媽產後心情好,幼兒執行功能發展好
●親子共讀樂悠悠:陪伴成長、共創美好
●親子語言互動對幼兒讀寫萌發的神奇效應
●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親子互動的力量
●我想慢慢來:淺談幼兒退縮行為
●家長是幼兒合群行為的重要推手
●家長溫暖回應,有助孩子主動表達
●從先天氣質與親子關係,看幼兒情緒表達
●父母婚姻關係與親職效能感影響幼兒情緒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