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本書第一版誕生於1991年。因此,當它的第四版在2006年出版時,在英國法律下它已達成年,擁有投票權、能在公眾場所購買酒精性飲料、不需要父母的同意便可結婚。再過短短幾個月,它還能成為議員候選人。本書的概念來自一個超現實的星期四的午後經歷。記得這天我正參加劍橋大學學院的學術研討會。那天我去擔任一張海報的報告者,雖然我並不記得自己曾經投稿。午餐時我在學院花園安靜閱讀James博士的偵探小說,發現閱讀段落描述的正是一個人安靜地閱讀著—在我所在的同一個學院花園裡的同一個位置上。爾後,晚上由學術財團出版社主辦的雞尾酒招待會中,出版商代表問我現有的書籍有沒有任何的不足。空腹飲酒是毫無益處的,於我更是如此,因為我根本不擅長飲酒。我記得自己用了很學術的方式,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一本概論性的老化心理學教科書。當時聽起來如何我已不敢回想,只是模糊記得寫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幾天後我很驚訝地收到來自潔西卡.金思利出版社(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的信,邀請我提出寫作計畫以及內容樣本。我確實寄回了樣本(有趣的是,這些內容實際上不會出現在最後出版的版本中),並獲得認可,後來也被邀請訪問潔西卡.金思利出版社的總部。
我那時對出版商的印象,都是來自《私家偵探(Private Eye)》雜誌裡的下流八卦報導。於是我想像潔西卡.金思利應該也是菸不離手的暴躁女人,在我抵達早晨約會之前,她可能就已經喝完半瓶威士忌酒了。但相反的,我發現她是個迷人、博學的女士,傾聽我的喋喋不休,彷彿我是很有意思的人。她提供我珍貴的建議,不著痕跡地糾正了我過於瘋狂的想法,引導我形成可行的提案。就我所知道的,潔西卡備受其他出版商同僚推崇與讚許,仁慈而有耐心地引導許多作者產出閱讀性與感觸性高的文章。過去二十多年來,擁有她的支持與友誼,對我來說一直是份極大的特權。
第一版大多完成於1990年夏天的一陣忙亂書寫。當時我才結婚,同時還要為三個大學部課程撰寫課程演講綱要。這份初稿所得到的批評極為寬容(我覺得無法理解)。第一版的內容在最新版本中大多已不復見,主要的原因除了是反映有許多更新的資訊,也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年,我對於第一版裡略嫌嚴肅的語調漸漸覺得不滿意。其中的例外是本書的最後一章—我對老化心理學未來的看法。我花了兩小時的時間,用手寫的方式完成(我回想起打字之前,我得先破解自己的手寫稿,即使在狀況最好的時候,那仍是相當折騰)。那天是很悶熱的天氣,窗子是開著的,伴著我書寫的是隔壁做日光浴的年輕小夥子,開著收音機播放大聲的樂曲。重讀這個章節激起我強烈的記憶,想起1990年代的流行音樂。我決定讓這一章多少保留它原來的樣子,這麼做不是為了我個人的懷舊之情(1990年代早期並不是個品味流行音樂的最佳時期),只是單純想要說明任何對未來研究方向的預測都是很容易出錯的。
寫本書第一版時,我顯然必須先做許多準備性的閱讀。當時有人建議我嘗試電子資料庫搜尋這個新奇的方法。這方法即使到現在還是令人驚訝,它需要先向專業圖書館員預約,提供關鍵字讓他為我搜尋資料。印出來的結果(印在報表紙上,這是個40歲以下的人聽了會一頭霧水的名詞)共有100頁。而今日電腦搜尋PsycINFO或Medline資料庫,單單老化心理學底下的一個主題,印出的量就超過這個,這個題材的文獻如雨後春筍般數量暴增,不只是我個人有此觀察。同事們也注意到相同的現象。我可以引用這個領域的傑出學者Tim Salthouse教授的話來支持我的觀察:
不過10年前,一位文獻作者還能試圖調查研究領域〔…〕,能期望僅僅聚焦在三或四個主要期刊上的所有文章,就能使調查具備足夠的完整性。但是現在這樣的努力僅能涵蓋有關文獻的一小部分,因為研究〔…〕是發表在心理學、神經科學、神經學、放射學、健康心理學、心理藥物學、流行病學、公共健康、內分泌學及其他更多不同學科的期刊之上(Salthouse, 2010, pp. vi-vii)。
值得注意的是,Salthouse在談老化心理學時純粹是從認知心理學家及神經心理學家的角度論述。如果納入其他心理學領域,這個議題就更明顯了。
除去在閱讀準備時的種種負擔與不便,拓展研究報告的視野應該是好事。更多的準備應該也意味著我們能就這個主題有更多更深入的學習,但是需注意上面兩句話裡對「應該」這個字的使用。論理上,多做考察是好的;可是實際上,大量進行這類考察是單調沉悶地在同一小塊範圍內反覆檢選,探究那些起先有點無趣的研究主題,看看能否找到更好的議題研究方法。過去心理學領域經常可見某個現象掀起研究的地盤戰爭,研究者針對同一論點的驗證,爭相提出最有效的實驗或分析方法。因此在第五版的書寫裡,我縮減了閱讀份量以使其內容基本上與第四版一致,僅就既有論點補充新的支持文獻。
這並不意謂著在此領域沒有進步,也絕非用來否定或質疑這個主題的藉口。不論參與研究的人員多或少,許多成果的發現都是重要的(如:有關晚年智力衰退原因的議題)。在其他例子裡,已經有許多進步,發現的新主題也值得被關注。像是分子心理學(molecular psychology)是新領域,在未來可望提供晚年心理改變豐碩的有益訊息。我個人相信我們正處於老人心理學急速轉換的邊緣,過去傳統的觀點已逐漸沒落,支配著它們的仍是認知心理學典範。但是先前已經提到,預測是危險的。因此如同前一個版本的安排,我納入一個章節批評當前的研究方法與取向。除了批判當前文獻,並提醒讀者對其保持警覺。我對各章主要內容的書寫也儘可能保持中立。但專為評論的那個章節,行文的立場則是毫無掩飾。讀者可憑其喜好決定是否接受這些論點,但我想表達的是,這個領域並非完美無缺,我們有相當的立場去質疑當前研究所倚賴的方法及假設。
在修訂本書時,我嘗試至少移除部分內容,以緩和前幾個版本(意外顯現)的悲觀氛圍。我現在已經50多歲,過去在第一版我對某些主題討論得過於輕率,例如,老花眼與記不住人名等問題,這些都是我自己現在正經歷的事。我無意悲觀看待老化,只是逐一描述可能出現的問題就足以營造出這種情緒氛圍。多年前在我的老年心理學課堂上,一名學生在課堂開始前問我「這星期我們又會有哪些毛病?」,這個提問為我做了個總結。因此我避免抱持過分樂天的心態(那是愚蠢又傲慢的),嘗試強調研究所發現的衰退都是相對性的,並非絕對。許多研究(特別是基於認知與心理計量的研究)會讓人產生「老年人的分數下降代表『失敗』」的印象。本書多次強調,實驗室的測驗與真實生活的對應有限,在測驗中表現不佳實在不必放在心上。此外,我也較深入探索晚年期生活型態的有關議題,以及此方面的正向意涵。
在本書添加了新的章節談論死亡、瀕死與哀慟,這與前面的論述有些矛盾。但其實十分簡單,談論老化心理學的書籍有些包含這樣的篇章,有些則無。直到今天我對於把這個主題放進書中還是抗拒的,因為我不全然認為從老化的角度探討這個主題是最適合的。在世界上有許多地方,人們經常是在年老之前就得要面對死亡,而在工業化國家能領到退休金的比率也遠低於想像。但因為這些年來,有許多學生表達了對研究此主題的興趣,而他們並非只是熱衷於哥德風格的裝扮,因此我加入了此章。
按照往例,最後我希望感謝我的家人及同事,謝謝他們長期承受種種辛苦,使我在書寫此書的過程中能保持快樂、耐心與滿足的心情。
史托特-漢米爾頓
Ian Stuart-Hamilton
葛拉摩根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