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更要穩住陣腳
事情變糟以前,會先變得更糟。
──美國演員莉莉.湯姆琳(Lily Tomlin)
要證明上述引言不是真的,在經濟惡化、市場低迷、獲利減少、士氣低落時,確切的反應應該是衡量情勢,接著採取行動。
最糟的反應是嚇得呆若木雞,暗自希望情況好轉、困難消失,自認能做的只有等待,此外,別無他法。其實絕大多數時候,由不得你坐等事情好轉。情況會變,這點無庸置疑,有時變化既快速又劇烈,尤其在經濟惡化的時候。
經濟狀況與市場行情有時會週期循環,但向來變化無常。「不景氣」的確切定義並不是很重要,我們在此略過不談。真正重要的是,企業遭逢逆境時,公司和管理者要有所反應。逆境可能發生在特定的領域,例如特定的產業或部門,或是出現在特定的地理區域,也可能是普遍現象,就像現在全球經濟動盪不安一樣。
以行銷為例,我們看到營運困難的跡象時,直覺反應是刪減預算,這時公司需要有創造生意、持續聚焦與投入行銷活動的整體作業流程。公司營收下滑了嗎?你一方面削減廣告與促銷方案、裁員並刪減訓練預算,另一方面又希望生意可以不受影響嗎?
對我們來說,有些因素似乎很基本:採取行動和正面態度,以提高留住現有顧客、招攬新顧客、讓公司持續正常運作,以及守住利潤的可能性。不景氣當然會影響每個人,顧客的態度會轉變,忠誠度會下降(就連死忠的顧客也不例外),所以我們需要構思促銷及廉價出售活動,以拉近與顧客的距離,持續強化行銷效果。就某種程度來說,那些事不該被當成緊急行動,而是例行做法。
該做什麼,又該怎麼做
行銷只是本書其中一個範疇,其他有些點子是為公司、人力資源、財務、個人生產力提出的。以下先繼續來看行銷。競爭激烈時,就像現在與可預見的未來,有些東西是必備的,例如:
.系統化的行銷方式:市場日益複雜,讓這點變得更重要,唯有計畫周密的行銷組合,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投入足夠的時間:大家常嚴重低估把行銷做好所需的時間,尤其是小企業。投入時間仍是讓活動發揮效用的第一步。
.顧客導向:一直以來,顧客導向都是必要的,何況現今顧客比上一次經濟不景氣時更嚴苛,一切都必須顧及顧客想要或可接受的方式。
.持續行動:從以前到現在,行銷都是種持續進行的流程,需要經常關注。讓行銷活動配合事業榮枯是一大挑戰。
.明確的客戶責任歸屬:由專人負責大客戶,在景氣低迷時更加重要。
.有信心的定價:景氣不好時,顧客只要稍微暗示價格太高,就會讓人馬上衝動地提供折扣。你最好把價格當成行銷策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品質的象徵。公司要有自信訂出有利潤的價格,並證明價位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受到質疑就動搖立場。
.專業銷售:銷售是連結顧客的最後一個環節。景氣好時不以為意還說的過去,但其他時候則必須盡可能以最好的方式因應。
進步關鍵就在於全力以赴
同樣的,促銷活動必須誘發真正的興趣,處理顧客的洽詢務必要有效率,業務拜訪、書面提案、簡報必須引人入勝,進而下單。就像很久以前,作者佛席斯旗下一位業務經理說的:等錢進了銀行帳戶才算做成生意。其他審慎的行動也可以影響員工與作業的程序,進而降低成本。事實上,公司營運的各個面向可能都需要關注,對任何規模的公司來說,都是如此。
所以你該怎麼做?本書如何幫助你?坦白說,書裡並沒有神奇的公式。眼看危機將至,你無法拿起魔棒一揮,希望陰霾就這樣從你眼前一掃而空。但不管你的職責是什麼(是經營整間公司或負責部分業務),本書都能幫得上忙。書中都是經試驗證明有效的點子,有助你個人與事業體存活下來,甚至在景氣低迷時,蓬勃發展。這些行動結合起來,可能產生很大效果,有些行動甚至攸關成敗。進步關鍵就在於全力以赴。任何可能有點幫助的事情,你都必須去做,以期收到正面效果。
以下有幾個好點子,可以幫你:
.省錢。
.訂單源源不絕。
.立即明確地採取必要行動。
.維持個人生產力,專注於重要議題,減輕壓力。
書中列舉52個點子,有些適合每個人,有些只適合某些人,有些需要稍做調整,才能對你產生效果。有很多例子說明,面對困難時,一般的做法先按兵不動,等到你需要專注首要之務時,才發現必要的行動已經不同,變得更困難、代價更高或更費時。
本書收錄52篇文章,有些內含技巧指南,有些是直接談行動,有些在應用以前最好先進一步確認。眾多主題和事業體的多種不同面向有關,這是為了方便你隨時翻閱,有助於你衡量情勢,進而採取行動,做出可能讓你存活下來的改變。我們也希望這個檢討過程是一種催化劑,促進公司內部的討論和檢討會議,進而推動你向前邁進。大多數的點子不只和商業組織有關,對任何陷入絕境的組織都有幫助。
切記,不管抱持多大希望,單單坐等結果,什麼都不做,絕對稱不上是行動。對手成功的原因可能是運氣好,但那不該是你冀望的具體策略。採取非常手段可能是必要的,而且愈快愈好。
最後,我們要聲明的是,我們並非看壞未來,而是認為你可以發揮影響力。這裡有些點子帶有些許負面意涵,必須果斷執行,甚至毫不留情,但一切行動追求的整體結果,都將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