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走進離婚、派系鬥爭與內戰,找到擺脫困境的解方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走進離婚、派系鬥爭與內戰,找到擺脫困境的解方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書評》《書目雜誌》《科克斯書評》好評不斷
  ◆亞馬遜讀者4.6顆星絕佳讚賞
  ◆隨書傳授「走出高衝突必備三絕招」,識別與預防高衝突衝擊你的人生

  「充滿啟發性。任何曾與同事、家人發生爭執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
 
  「新冠肺炎疫苗很快將幫助人類從疫情中解放,這本書也可以使人類免於同樣致命的禍害:高衝突。」──強納森.海德,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倫理領導教授

  這個越來越分化的時代,衝突無處不在。
  但是吵鬧爭搶得來的,有時不是糖,而是毒!
  學會辨認衝突的性質,就能將破壞力轉為修復關係的動力。
 
  高衝突正在焚燬我們的時代!但什麼是高衝突?
 
  它是親友反目、夫妻吵架、鄰居互罵、派系鬥爭、國際角力背後的陷阱;
  它讓衝突變質為善vs.惡、我們vs.他們、藍vs.綠的二元對立;
  它使陷入衝突的人覺得自己永遠不會錯,對方總是不可理喻、荒謬可笑。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屢獲殊榮的記者亞曼達.瑞普立,在本書中結合五段精采的故事、先進的科學證據與相關的調查研究,帶領讀者看見發生在個人、社區、國家,乃至整個民族的衝突,並進一步解釋:
 
  何謂高衝突?
  人們為何長年受困其中?
  又該如何找回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相互理解、獲得更好的回報?
 
  透過五段旅程,將看見如何成功反轉衝突、怎麼將自己從衝突的瀝青坑中拯救出來,獲得不同層面與領域的衝突修復力:
 
  ․世界知名的衝突協調專家,為何讓自己深陷社區派系鬥爭的衝突?
  面對衝突的解方:用心並真誠地聆聽他人,並滿懷好奇心。
 
  ․不喜歡上街頭抗爭的環保主義者,卻擅闖農地揮刀使勁大砍基改作物?
  面對衝突的解方:看見被自己妖魔化的他人觀點,不再浪費時間與擁有共同目標的人戰鬥。 
 
  ․渴求歸屬感的足球明日之星,卻加入衝突日夜不間斷的地方幫派?
  面對衝突的解方:爭取時間與空間,讓自己的身分認同重新飽滿豐富。
 
  ․熱愛正義,追求更美好、更公平世界的小女孩,卻加入與政府對抗的革命軍?
  面對衝突的解方:打破二元對立的敵意,與生活中的衝突點火器保持距離。
 
  ․想法不同的兩派人馬,卻能拒絕陷入張力不斷的螺旋式衝突?
  面對衝突的解方:深入衝突、面對誠實的分歧,並傾聽與自身立場對立的言論。
 
  讓我們以嶄新的方法去思考衝突這件事,反轉它的破壞性,將高衝突轉變為美好事物,就能化解大大小小的危機、擺脫困境,以迎向良性的改變與進步。
 
名人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丹尼爾・品克(知名趨勢寫手)
  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
  約拿・博格(華頓商學院教授)
  強納森.海德特(史登商學院倫理領導教授)
  歐逸文(《紐約客》王牌記者)
  羅伯・賴特(美國國家雜誌獎得主)
  羅伯特・席爾迪尼(談判領域國際權威)
  ——各界名家重磅推薦
 
  ●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
  充滿啟發性。本書帶我們到世界各地,去了解人們如何學會停止妖魔化對方,並開始有效地接受不同的意見。我認為在政治和媒體圈中打滾的每個人,以及任何曾與同事或家人發生爭執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
 
  ●丹尼爾.品克(知名趨勢寫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結合熟練的報導、深入的研究,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讓這本探討緊迫主題的作品顯得如此出色。在眾多美國人相互扼殺的時刻,這本就是我們國家需要的書。
  
  ●歐逸文(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野心時代》作者)
  我很少讀到像本書一樣,徹頭徹尾充滿洞察力的作品。當我們多數人都滿懷衝突的怒氣生活在自身文化裡,作者卻為我們畫出一張清晰、可讀性強的路線圖,讓我們通往能夠再次一起生活的世界。老實說,看完這本書,我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與人發生衝突了。
 
  ●羅伯特.席爾迪尼(談判領域的國際權威、《影響力》作者)
  本書出色地闡明了一道力量,它既能驅使我們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建造一道堅不可摧的牆,也可以幫助我們跨越這道牆,建立橋梁。這些教訓來得及時,也非常吸引人。
 
  ●強納森.海德特(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倫理領導教授、《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作者)
  這是二〇二一年出版的重要書籍之一。新冠肺炎疫苗很快將幫助人類從疫情中解放。如果大家都能讀這本書,將可以使人類免於同樣致命的禍害─高衝突。
 
  ●奧馬爾.愛普斯(美國演員)
  這本書中令人難忘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意見分歧很大的人們,仍然可以相互聯繫並取得進步。一本讓你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書。
 
  ●約拿.博格(華頓商學院教授、《如何改變一個人》作者)
  一本精彩的作品。不僅點出問題,揭示高衝突中的最後一搏如何毒害彼此,還提供了解決方案。這本書不僅幫助我們的個人生活,也為這個兩極分化的時代提供了導航。
 
  ●羅伯.賴特(美國國家雜誌獎得主、《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作者)
  作者在本書中表明,讓我們陷入痛苦部落戰爭的想法,也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自由。透過不同背景下,各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城市黑幫、飽受戰爭蹂躪的中美洲國家、動盪的社區政治─這本書向我們證明,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幸福快樂的結局。
 
  ●《紐約時報書評》
  富有洞察力又迷人,並罕見地結合趣味與嚴謹的科學證據。作者瑞普立還透過這本書,解釋頑固的軍事人員,如何擺脫曾經定義他們核心身份的衝突。
 
  ●《書目雜誌》
  作者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世界歷史,以及來自地方政治的對話,讓這本書顯得生氣勃勃。對於衝突管理、談判、決策過程感興趣的讀者,一定會很想知道作者怎麼深思熟慮地解釋衝突的強度和細微差異,以及任何環境中的高衝突癥結點。
 
  ●《科克斯書評》
  對「高衝突」具有啟發性的一項研究。這個棘手的問題似乎像病毒一樣在美國社會中蔓延……作者的觀察很具挑釁意味,但她也同時向讀者們介紹調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我們能付諸實踐, 將能擺脫悲慘的生活。學習調解、社會心理學和衝突解方的學生們,會發現這本書裡滿滿都是寶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調查記者。累積在紐約、華盛頓和巴黎的《時代雜誌》共工作10年,並為該雜誌獲得2次美國國家雜誌獎。
 
  記者職涯中,她都在試圖釐清複雜的人類,挖掘人類行為和心理變化的故事。擅長結合故事與數據來闡明難題與解決方案,探討內容從如何擺脫功能失調的衝突,到各國如何教育孩子獨立思考。
 
  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雜誌》《衛報》《哈佛商業評論》《倫敦時報》等平面媒體,也會在美國廣播公司(ABC)、全國廣播公司(NBC)、福克斯新聞(FOX)、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等節目中討論她的作品。更曾於五角大樓、參議院、眾議院、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及有關領導力、解決衝突和教育的會議上發表演講。
 
  著有《教出最聰明的孩子:向腦力強國學習教育之道》《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皆改編成紀錄片。
 
  但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她還有很多其他身分:她是訓練有素的衝突調解員、表現普通的足球運動員、母親、妻子,也是華盛頓特區中某社區的住民。
 
  amanda@amandaripley.com
 
譯者簡介
 
Geraldine Lee
 
  北一女中自然組、臺大財務金融系畢業,法國蒙彼利埃美院當代藝術創作碩士,專職影像與文字創作,兼職商用英語教學、中英、英中、法中翻譯工作。
 
  譯有《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自信的躍進》等書。
  gin22135@gmail.com
 

目錄

各界推薦
詞彙參照
主要人物

引言:高衝突正在焚燬這個時代

第一部分 踏進衝突
◤第一章 衝突底下的伏流◢

陷入衝突的人們,多半不了解自己故事中的伏流。他們太專注於假信號,以至於被困在爭吵的泥淖中。高衝突就是這樣一種鬼打牆的狀態,深陷其中的人很難看到真相……

◤第二章 二元對立的力量◢
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歸入黨派陣營,並妖魔化對立的另一方:善與惡、紅色與藍色、種族主義者與非種族主義者的分類變得異常清晰,甚至太清晰了。人們實際上根本不認識彼此,卻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對方的道德核心價值……

◤第三章 點火器◢
群體會在衝突中煽風點火。一旦因為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分心,群體就會提醒我們衝突的存在,其他成員也不斷地條列出你所經歷的不公不義,不讓憤怒稍有消退。群體的煽動性使衝突長存,如同永不熄滅的火焰……

第二部分 走出衝突
◤第四章 爭取時間◢

在菲律賓,婦女和其他保護者透過調查和扼殺虛假謠言來爭取時間,避免衝突升級為暴力;對於協調專家蓋瑞的客戶而言,進行「理解迴圈」則有助於他爭取時間、放慢談話速度,並確保人們被傾聽……

◤第五章 達成和平◢
心理學家朱莉和約翰.高曼多年來研究了大約三千對已婚夫妻之間的衝突,發現最能使衝突保持健康的夫婦,日常中積極互動的次數超過消極互動,比例大約為五比一。這就是他們所提出的「神奇比例」……

◤第六章 逆轉工程◢
「我們可以在無需染血的情況下讓人們擺脫衝突,而宣傳是讓人們擺脫困境的好方法。」在哥倫比亞,根據調查結果,廣告播出後九年內,因足球計畫而脫離革命軍復員的人數,超過二〇一六年與革命軍簽署正式和平協議的效果……

◤第七章 讓敘事豐富起來◢
所有「人」都是複雜的。在激烈的衝突中,總是想要錯誤地過度簡化事情。在這種被扁平化的簡單敘事中,大家只會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所以此時讓敘述複雜化,可以從無到有地激發人們好奇心,而好奇心會隨之為人們帶來成長。這個做法不是為了掩蓋真相,而是為了完整地說出實話……

致謝

附錄一 如何識別世界上的高衝突
附錄二 如何識別自己內心的高衝突
附錄三 如何預防高衝突

註釋
參考資料
 

引言

高衝突正在焚燬這個時代


  一般來說,馬克.林納斯不喜歡去招惹別人。他的興趣是閱讀歷史學相關著作和玩終極飛盤。他的工作是一個小型慈善機構的網站編輯。身為科學家的兒子,他熱衷於環境保護議題。但比起走上街頭激烈地大吼大叫,他更願意提筆寫下自己的論點。

  然而,在一九九九年的某天晚上,馬克闖入位於英格蘭東部自己住家附近的一座農場。當時他穿著一身黑衣, 手裡拿著一把大砍刀,覺得使勁揮刀把欣欣向榮的玉米一株接著一株砍倒,實在是一件再正確不過的事。

  幾年前,馬克在英格蘭一座海濱小鎮中,參加了一個年輕環保主義者的聚會,遇到了很多像他這樣的人。他在聚會中學到一種叫做「基因工程」的東西,也聽說一間名為孟山都(Monsanto)的大型化學公司為了種植出更好的農作物,已經開始著手改變種子的DNA。對馬克來說,這聽起來相當毛骨悚然:為什麼他們要做這種事?

  一間大型跨國公司正在干預人類的糧食供應,企圖在自然界中扮演上帝的角色。馬克學得越多,就越是憤怒,並認為自己必須做點什麼。

  現在回過頭來重新思考,馬克想知道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歪的。他知道事情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糟糕,他的確有充分理由懷疑孟山都的作為,但在行動過程中的某一個關鍵節點上,他似乎開始一步步犯下錯誤。後來回首往事,馬克心中很是震撼,但他真的不是一開始就錯得這麼離譜。

  那天晚上,警察突然出現在田裡。馬克跌倒在地,心臟在胸膛裡猛烈跳動,他這輩子從來沒有被警察追捕過。警用手電筒的強烈光束在田裡反覆探照,還能聽到警用對講機裡的雜音和靜電聲,以及當警員走近時,身邊警犬的喘息和低吠。

  此時此刻,他意識到這一切是多麼的荒誕。「你知道,我一向很守法,而且我戴眼鏡,不會想被警棍打臉……我一點也不喜歡處於這種對抗性的情境中。」然而他當時卻身處自己剛破壞的農田中,眼鏡被踩斷在剛翻過的泥土裡,並遭到警犬追捕。

  高衝突

  這本書旨在探討意識形態紛爭、長期政治仇恨或幫派仇殺中,煽動人們失去理智的那股神祕力量。它導致我們夜不能寐,沉浸在與同事、與兄弟姐妹,甚至是與從未謀面的政客之間的衝突。

  「高衝突」與具備建設性意義的「健康衝突」不同。健康衝突是種好衝突,能推動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好的衝突並不等同於寬恕,亦與投降無關;一次健康的衝突可以緊張激烈,但依然無損於我們的尊嚴;好的衝突不會使雙方被嘲謔或遭到扁平化。我們必須接受一件事實:沒有人擁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你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而我們需要健康的衝突來保護自己、相互理解、彼此改進。尤其在今天的環境中,對健康衝突的需求只會多不會少。

  相較之下,「高衝突」指的是一場衝突變質為善與惡之間的爭執,人們會劃分「我們」與「他們」 兩種陣營。

  高衝突是怎麼發生的?理論上,大多數人都能夠意識到,妖魔化自己的兄弟姐妹或鄰居是件危險的事。很少有人願意與其他人永遠處在劍拔弩張的氣氛中,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陷溺在高衝突裡? 為什麼即使我們有意願,卻依然無法回到良好的衝突模式中?

  這就是本書將探討的第一個謎團。故事開始於北加州海岸邊一個天堂般的小鎮。我們會在這裡見到世界知名的衝突專家蓋瑞.佛里曼,他決定涉足地方政治,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社區。

  我們會從小處開始,分析在意想不到之處悄悄升級的衝突,以了解高衝突現象中的層次。這種喜歡劃分「我們」與「他們」的衝突,表面上很少直接涉及背後核心,是因為故事底下通常有道伏流, 而這正是最有趣的部分。玉米田絕不僅僅是玉米田而已。

  接著,我們將調查衝突是如何暴發的:為什麼有些衝突會被點燃、變得激烈並持續延燒幾代,另一些則慢慢減退甚至消失?我們將與柯蒂斯.托勒會面,他是前幫派頭目,多年來一直糾纏於一場芝加哥的幫派仇殺中。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引發衝突的四種助燃劑,而這些引燃衝突的因素在全世界一體適用。

  我們的目標是更理解高衝突,以便預見它的到來。如果我們願意的話,甚至可以進一步幫助自己或他人擺脫高衝突─而「擺脫」是高衝突過程中最有趣的謎團。

  人們確實能夠從高衝突中逃脫。個人或整個社群都可以找到辦法,讓衝突的反饋短路失效。人們不會突然同意原先否定的某件事,我們也必須認知到:人們同樣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信念,也不會瞬間背叛立場,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切換到相反的另一端。

  但人們可以做出一件更有趣的事:在不同意的狀況下,依然理解對立方的意見。這就像是學習第二語言,在不改變自己信念的情況下,聆聽對方的聲音。而這種心態會改變一切,讓好奇心重新歸位、使人們再度得到活力、合理運用理智去思考。在這種狀況下,衝突不再僅僅是種消耗,而能變得必要且有益。

  從高衝突到健康衝突的轉變是怎麼發生的?有哪些線索可循?我們該如何規畫走出高衝突的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我們有辦法促進這個過程嗎?

  城鎮或國家能否有規模地預防或阻止高衝突的發生?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將前往哥倫比亞波哥大,與桑德拉.米萊娜.維拉.布斯托斯會面,她是一名游擊戰士,選擇以正式、合法的替代道路取代內戰,並且找到方法幫助成千上萬的人完成這一條旅程。

  最後,我們將探討如何從一開始就進行預防性規畫,阻止高衝突的發生。我們會返回美國,前往紐約市中央公園外一座不尋常的猶太教堂。這座教堂裡的會眾們學會以不同方式處理衝突,願意忍受一段可能非常不舒服的過程,但仍然帶著好奇心並堅持著自己信念,深入調查衝突。我們將跟隨一群自由派猶太人,從這座猶太教堂前往密西根州的鄉下,在任職於當地監獄的保守派且同時是川普支持者的家中度過三天。這是一個令人混亂且容易引發事端的場景:兩個群體都接觸了違反自己信念的事物,試圖讓政治衝突恢復健康,而不是讓衝突「走高」。

  高衝突呈現的現象令人著迷,但也容易被誤解。如果不學會如何識別高衝突,在其中為自己導航、甚至學會預防,我們遲早都會為其所困。我們可能會因激烈的衝突而迷惑,以至於沒有意識到自己站在錯誤的一邊,反對自己原本的立場,甚至最終犧牲掉自己最珍惜的東西。

  看不見的手

  我在大量衝突中長大成人,但這些衝突說不上極端。童年時代的我擁有許多食物、愛和犯錯後的第二次機會,但是我的母親時常在陣陣憂鬱和焦慮中掙扎,一感到威脅就變得易怒且喜歡責備人,而這個不幸的情況經常發生。

  隨著年齡增長,我找到一份以目睹衝突為生的職業。身為《時代雜誌》的一名記者,我報導過犯罪、災難、恐怖主義以及各種人類經受的苦難。而後我轉到教育線─儘管教育報導中有很多關於兒童和學習的正面消息,但在美國,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高衝突議題(在我收到的所有仇恨郵件中, 唯一叫我「婊子」的人是位教師,寫信回應我發表的教育改革故事)。

  記者這個角色帶給我一種奇怪的安慰。潛意識裡,我還是那個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透過記錄衝突、永遠不讓衝突離開我的視線,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二〇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總體計畫失敗了:我無法預測衝突,甚至無法理解存在於自己國家中的衝突。為何有這麼多人用和我完全不同的觀點看待世界,且如此徹底地非黑即白?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支持者中,一半以上的人認為對立政黨的支持者不僅愚蠢無知,還令人髮指。儘管美國人持續在許多政策問題上抱有一致看法,卻已經開始基於政治傾向將對方妖魔化。根據估計,有三八〇〇萬美國民眾因二〇一六年的總統選舉,不再與家人或朋友交談。

  有一段時間,我將此歸咎於美國社會獨特的病理狀態:大概是我們的種族主義歷史,加上極端的經濟不平等,創造了一場完美的政治兩極風暴吧。但這些元素僅僅是答案的一部分,因為環顧四周,很明顯的是,社會分裂的問題不僅限於美國。

  當然,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的興起,可以為這種現象做出部分解釋。這些社群網站的設計,從根本上助長了無休止的衝突循環,而媒體炒作在其中亦功不可沒,將群眾的憤怒轉化為利潤。所謂的「注意力經濟」大規模地煽動我們最糟糕的本能。在電視和網路上,無數人故意留下激怒他人的言論,並悄然慫恿著說:你是對的,以驅使我們繼續向前。

  所以我試圖尋找自己錯過的東西:我花時間與曾經處理激烈衝突的人相處,他們經歷衝突的地點從盧安達到哥倫比亞再到以色列;我完成了八十小時的衝突調解培訓,課程內容包括離婚、工作場所衝突和監護權爭執等議題。我因此開始看到,人們在截然不同的衝突中,做出的行為竟如此相似。

  經歷這一切的五年後,我寫了這本書,分享自己學到的事情。

  當衝突升級到一定程度時,衝突本身就會占據主導地位,而最初導致爭議的事實和勢力,卻逐漸隱沒在衝突背後, 被「我們」與「他們」的這種劃分機制接管。此時,人們對醫療保險政策或移民的實際意見分歧不再重要,衝突具象化成了現實。高衝突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無形之手。

  良好的衝突至關重要,如果缺了它,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大為降低。良好衝突就像是火,人們生存的同時需要一些熱量、一些照明,讓我們看到自己做錯的事情,並保護自己免受獵食者的侵害。因此爭論不休的市議會、劍拔弩張的晚餐、街頭抗議和罷工、理事會中的針鋒相對、學校輔導室裡的衝突等等,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些人試圖生活在沒有任何衝突的世界,從不爭論或後悔,但這樣遲早會導致自己情緒內爆,這是所有心理學家都同意的結論。沒有健康衝突的生活,就像沒有愛的生活:冰寒刺骨,令人難以忍受。然而一旦健康衝突轉變為高衝突,卻可能焚燬你擁有的一切,因此我們要學會明辨兩者。

  高衝突具有磁鐵一般的吸引力,如果無法理解這一點,就會使我們與對方的分歧,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大、更不可避免。世代之間糾纏的仇殺會引誘、驅使我們違背自己的最大利益。我們都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這一點:一旦陷入這種類型的衝突,視野就會變得狹窄,事情則變得涇渭分明,甚至太過於黑白分明了。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出於自身意願行事,且有能力根據確鑿的事實、成熟的價值觀做出判斷,但我們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世界的原貌

  我們必須承認,高衝突可能是有用的,它使人們覺得爽快,甚至可以賦予生命意義。但如今高衝突已經達到其用處的上限。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問題,似乎一次又一次地因爲高衝突而火上加油,而不是得到解方。

  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是在不妖魔化彼此的情況下,動員廣大的民眾做出改變。我們必須選擇這種溫和的做法,不僅因為這在道德上是良善的,還因為唯有這種做法才能夠真的帶來實效。能夠深入人心的持久改變,都必須透過結合壓力和良好衝突才能實現,而兩者在此所占的分量相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歷史進程中,非暴力運動成功的可能性,是暴力運動的兩倍。

  高衝突並不總伴隨著暴力,但它極其易燃,很容易誘使人們採取暴力手段,並導致反對派以更多的暴力回應,進而造成不斷升級的傷害。在這種情形下,最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會快速逃離,讓極端分子接管現場。

  高衝突的慣性模式很難改變,但現代世界中,所謂「我們」和「他們」之間的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晰,因此更容易打破高衝突的慣性。

  「群體之間存在競爭和仇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心理學家戈登.阿爾波特(Gordon Allport)在他一九五四年出版的經典著作《偏見的本質》(The Nature of Prejudice,暫譯)的序言中寫道:「真正新鮮的是,現代科技使這些群體靠得太近,以至於彼此無法保有舒適的空間……而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應對精神和道德上的近距離接觸。」

  人們是彼此相互聯繫的,因此我們必須學會適應,這正是這個時代的核心挑戰。我們應該創建一個能提倡健康衝突而非高衝突的機構和社會,以便確實應對問題,不陷入妖魔化的陷阱中。這麼做雖然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正如我們即將探討的那些例子,人們已經在地球上以不同的方式,在大大小小的事件中成功做到了。

  為了在現代世界中茁壯成長,我們需要了解高衝突是如何發生的。我們需要從高衝突中往後踏一步,帶著驚嘆去觀察並辨認它的輪廓,以識別它扭曲我們視野的手法,大膽想像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在高衝突中,希望對方最終會見到曙光而進行改變是非常愚蠢的,這只會讓自己心力交瘁。細數對方的過錯可以變成一輩子的嗜好;關注下一次選舉則是一種拖延策略。單純告訴人們去拒絕仇恨並選擇愛是行不通的,因為深陷高衝突中的人們並不認為自己充滿仇恨(即使他們的仇恨情緒多到滿出來),他們只盲目地認為自己是對的。

  仇恨是一種重要的情緒,也僅僅是一項症狀,「衝突」才是造成仇恨的原因。而高衝突本身是個系統,不是一種感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14448
  • 叢書系列:社會心理系列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暗夜飛行者【喬治馬汀NETFLIX影集原著】
作者:喬治.馬汀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01
66折: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沒有門檻的幸福
作者:楊士毅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23
66折: $ 38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作者:林熙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尋找安全的家:結構技師蔡榮根教你選好宅
作者:蔡榮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0
$ 35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PASSION(2)
作者:KangJak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我的英雄學院 41 (首刷限定版)
$ 19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我的推是壞人大小姐。(08)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2-18
$ 142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