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一)
「成績」不等於「成就」,被分數評比的痛苦與悲哀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這本書非常好看,它的人物和場景跟我們過去的經驗很相似,很容易使你感同身受,馬上跟主角起共鳴,達到「象喜亦喜,象憂亦憂」的境界。在看的過程中,那種提心吊膽的緊張感覺跟看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一樣,甚至更為驚悚,因為是以分數來評比,是每一個在台灣念過書的人或多或少都親身體驗過的痛苦和羞辱。書中不停出現的那句「好學生不要與壞學生一起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只是我們還沒有到一起玩就要扣分,就使你不能保送大學的地步(但是也差不多,不是嗎?操行成績不及格也不能保送,我從來不知道操行80分跟90分的差別在哪裡。這個黑箱作業也是機關首長們很痛苦的地方,明明所有的員工工作表現一樣的好,為什麼非要硬性規定不可以全部甲等,必須有人犧牲打,變乙等?)當然書中的監控制度就更恐怖了,人完全沒有隱私可言,一舉一動都有公式在計算、在評分,然後按照分數分組,壞學生不能跟好學生一起吃飯,連說話都不可以,甚至自己的親弟弟也因怕被評分下降的姊姊拖累,一走出巷口,就假裝不認得她,不跟她講話。這些描述使我一邊看,背脊一邊發冷,小學時的羞辱一再回到眼前,使我忍不住翻到最後去看她打敗了這個系統沒有。
我小時候比較晚熟,直到初中才開竅。不幸有個聰明伶俐小我一歲的妹妹,從來沒有考過第二名。相較之下,我就跟大番薯差不多,身體會長大,但聰明才智卻沒有隨著變大,所以天天挨罵。其實我功課並沒有十分不好,我只是沒有我妹妹那麼好。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康納曼說:「人無法做出絕對的判斷,一切決策來自比較」,一比之下,我就完了。所以我非常知道被評比的痛苦,對書中主角悲慘遭遇的同理心就更強了。
我很感謝我父親在我母親嚴厲的說「不准買給她!」時,還是買了一隻手錶給我,只因為我妹妹得到一隻手錶作獎品。這隻錶我戴了三十年,一直到有一天在路上錶帶斷掉我不知道,找不回來了,才換新的,但是還是很懷念那隻老錶,因為它代表了父親對我的愛。有人問我:為什麼只寫我爸爸,不寫我媽媽?我想童年的記憶是一個原因。其實我父母都非常好,只是管教的方式不一樣,爸爸是教授,懂得一些孩子的心理;媽媽則是生了六個女兒,每天恨鐵不成鋼,對不爭氣的女兒要求就嚴了些。我其實很怕我媽媽,不管我如何努力,我不曾聽過母親誇獎,這也是我終身的遺憾。
這本書令我起共鳴的另一個地方是書中清楚地點出只重視成績的結果,告訴我們「成績」不等於「成就」。我不懂,為什麼我們的教育者看不清這一點?每天在乎的只有成績。台灣對考試的重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曾經有個媽媽對她女兒的男朋友說:「考上高考,是績優股,考不上,是雞屁股。」
最諷刺的是書中有兩種人不必接受評分:一種是成績太爛,沒有希望的放牛班孩子;另外一種是家中有錢到可以進任何大學的學生。這段描述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美國大學入學的陋習,如果你父母有錢到可以認捐五十萬美金(這是二十年前我仍在美國時的價碼,現在或許更高了),你幾乎可以進任何你想進的大學。
雖然說金錢不能買到知識,但是光是買到入學許可(admission)就足以讓升斗小民捶胸頓足,感嘆世界不公了(寫到這兒,想起一個小故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的講座教授麥可.加薩尼加(Michael Gazzaniga)說當年他父親要他念醫,而他想念心理學,他父親跟他說,幹麼自己去念,那麼辛苦?You can always hire someone to do it for you,有錢還是能使鬼推磨的)。
書中最令人反思的是這個制度的創始人的原意並非如此,科技的好意被誤用以後會產生想不到的恐怖後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科學家倫理和品德的要求比一般人高,因為高科技殺人是不見血的。
這是一本發人深省的好書,尤其最近剛發生稜鏡事件:美國國家安全局透過網路系統來監控人民,使本書的出版更有其時代意義。世界上很多的悲劇來自立意良好的制度,《梅岡城故事》作者哈波.李說:「唯一能夠超越少數服從多數的,是人的良知」,請教育你孩子的良知。
推薦文(二)
用科技追求更完美的人性?
文∕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在看著這部精彩的小說時,腦海中不時浮現年輕時曾讀的歐威爾的《一九八四》與赫胥黎所寫的《美麗新世界》,不過現在我的心情遠比當年沈重,因為《倒數計分》裡所描述的科技,如今都已經在真實世界中出現並運用發展,而且以公平為訴求,將我們生活的全面表現都以可以量化的數字來評比的這種作法,不也與我們十二年國教各種比序項目的精神一致嗎?
與《一九八四》小說不一樣的,目前整個世界朝向「透明化」發展的趨勢,不是來自獨裁者為了怕人民反抗的全面監視,而是由下而上,來自於人們要求公平與安全的渴望,就如同《倒數計分》書中推動計分的企業所喊的口號:「藉由科技追求更完美的人性」,假設真的有一套無比聰明,無比公正,且全面評估一個人的整體表現的系統,讓我們這個世界不再有家世特權、利益交換,或不確定的機運,每個人的未來是實實在在來自於自己的真實表現,是的,假如不久的未來真的有這麼一套系統,或許大部份的民眾都會舉雙手雙腳贊成,就像是街頭巷尾到處都已經佈滿了監視器一樣,可是,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社會?是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嗎?
這本書令人最激賞的地方是,作者並沒有一面倒的批判隱私權喪失的危機,而是透過書中二位青少年反覆辯詰中,讓我們用各種角度思考這個即將發生的未來。結局沒有提供我們一個肯定或明確的答案,正如真實世界也沒有標準答案一樣。
覺得這本書只當作青少年小說實在太可惜了,我認為每個家長、老師以及製定教育政策的大人都應該看,甚至每個有權力的政治人物也可以藉由這本書思考科技、社會制度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當然,若是回到個人的角度而言,透過這本書,大人可以跟孩子談談隱私權的問題,讓他們知道現在在「臉書」留下訊息或相片,或者朋友在上面留下與你互動的紀錄,這所有的對話或資料,即便你後來刪除了,也能夠被有心人士查詢得到,換句話說,只要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連線,你過往或現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等於全攤在眾人面前,所以一定要注意你所發表的任何訊息,屬於太個人的生活習慣或一時的喜怒哀樂,不要隨便張貼在網路上,更不要發表對別人的批評或負面的意見。
另外,也可以討論,到底什麼資訊是我們可以透露出來的?在什麼條件下該透露出來?哪些資訊是我們可以嚴格由自己保有,別人無權干涉?
更進一步也可以跟孩子分享,現代科技進步得太快了,或許有許多屬於倫理層次的討論尚未來得及沉澱,但我們的社會卻已被科技帶著跑到很遠的地方了!
民主社會裡很多的權利與一些價值選擇,彼此之間也許有衝突,在輕重緩急之下也必須要有取捨,沒有放諸四海不變的標準答案,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情境之下,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們要常常抱著開放的心胸去思考與討論各種社會現象。
推薦文(三)
綁架人生的計分制度
文∕李崇建(作家、親子教育專家)
你在乎分數嗎?還是不在乎呢?無論你在不在乎,計分制度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是學生,必須面對考試成績、如果你關注運動比賽,球隊球員有計分排名、如果你是個公務員,必須面臨考績、如果你是業務員,必須以業績計分……計分制度與我們的表現、前途,甚至整個人生都產生關係,你有辦法擺脫嗎?
然而這套計分制度公平嗎?誰有權決定與更動這套制度!為何一題選擇題佔一分,一題問答卻佔了十分?為何作文滿分是12分?為何網球與高爾夫球的積分制度如此計算?
受到計分制度制約最大的,莫過於學生了。
學生學習各科目都需要計分,並且按照分數給予排名,名次越前面,也暗示著人生比較幸福,大部分的師長都要求學生成績進步,換得成功幸福的人生。
成人也許可以擺脫計分制度,不受他人評比制約,自行創業、當個農夫,或是成為掌握計分權力的人。但是學生卻無法擺脫計分,學生的意識早已被計分制度綁架,成功與失敗都和分數劃上等號,因此補習班從未減少,家長與學生斤斤計較於分數,人生變得狹窄無比,除非你是特權階級,父母有權或者有錢。學生無法玩樂,無法自由支配時間,無法享有更好的友誼,這些都是從計分制度衍生出的問題。
就像《倒數計分》書中描述的景況,當你的得分越高,人生一片光明:獎學金、名校、高薪、上流階層,你才能擁有快樂與幸福。當你得分越低,人生一片黑暗:後段學校、低薪、找不到工作、奔波勞苦,會非常辛苦。
近年來,台灣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欲擺脫以往單一的計分方式,卻招來更多質疑的聲浪。因為計分的方式改變了,以計分為思維的內涵卻沒有改變,學生不只在意學科分數,更須在意學科之外的才藝與品格。讓人驚訝的是,本書作者身處美國,卻有同樣的洞見,她將時間設定在不久的未來,科技文明發展之下的監視體系,結合了計分制度,創造出令人覺得熟悉,卻又非常不舒服的社會情境,彷彿呼應了我們現行的教育體系與制度。
青少年讀者,應對書中的諸多角色很有感覺,他們在不合理的制度下求生存,既想反抗卻又拚命想符合制度,內心因而產生疏離感與困惑。尤其是主角艾曼妮,只是因為犯了「錯」——如果交朋友算是犯錯的話,那是計分制度的「規則」,卻也可能是現行生活中的潛規則。艾曼妮從高分跌落至低分,未來在一瞬間瓦解,因此陷入必須求取分數的困境,內在良知卻又不斷吶喊,因為計分制度和道德良知背道而馳。艾曼妮陷入的困境,其實正是目前青少年處境的某個變形,當他們在競爭的環境中生存,他們該如何面對興趣、友情與體制,因而產生諸多困頓迷惑的局面。
哪有一個人不想向上?哪有人不想活得有價值?但是計分制度,並不是一個令大部分人發展自我價值的制度,反而是一種「否定的」制度,不允許人犯錯,不允許人嘗試與探索,青少年如何從中獲得生存的勇氣?計分制度使得師生對成功的理解,片面地將成績視為成功的唯一目標,使得教育本身成為淘汰的競爭場,容易讓孩子衍生沒有目標與自我放棄。書中那些計分後段的青少年,發展成什麼樣的人格與思維?值得教育者深思。因此德國教育哲學家席勒曾說,「法律制度永遠不會產生偉大的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而計分制度,便是相當嚴苛的一套規則。
本書作者麥可勞夫林,是一位有企圖心的創作者,在文中穿插諸多經典名著,如歐威爾的《一九八四》、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有心的讀者不妨展延閱讀,和本書做一對照,更能探索作者的用心。作者也在嚴肅的議題之外,帶入了青少年的愛情與友情,將故事的脈絡貼近青少年,因此本書不只是在反映與批判社會,也不為這個現象提供解決之道,只是設計了緊張懸疑的橋段,凸顯了大人的荒謬,以及青少年活潑奔放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