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儀式、信仰、演劇:神功粵劇在香港(第二版)的圖書 |
![]() |
$ 259 ~ 260 | 儀式、信仰、演劇:神功粵劇在香港(第二版)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2008-08-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香港是世界上相當重要的國際金融、工商服務業及航運中心,傳統基金會連續二十四年評選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憑治安優良、社會廉潔、稅制簡單和法律制度健全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的美譽。在2018年GaWC公布的世界全球都市列表中,香港僅次於倫敦、紐約位列第三。「香港品牌」是一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重點宣傳計劃,推廣香港為「亞洲國際都會」。香港同時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安全、經濟發達、生活富足、具競爭力、適宜居住以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際大都會。「雙普選」、去工業化轉型、貧富懸殊及與中國內地的矛盾等則為該地主要的社會議題。
維基百科
香港神功粵劇是本土傳統藝術表演活動之一,主要為神誕、廟宇開光、鬼節打醮、太平清醮及其他傳統節日而演。神功粵劇與香港的傳統宗教、宗族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保存香港獨特的文、習俗及儀式。
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於200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進行「神功粵劇普查計劃」,透過實地調查,包括現場觀察、訪問、錄音及攝影等形式記錄廿一世紀的香港神功粵劇的演出概況。有關調查結果輯錄於《神功粵劇在香港》(第二版),析述神功粵劇與宗教、習俗、儀式的關係及有關神功粵劇的組織、例戲的演出及粵劇戲班組織等議題。
作者簡介:
陳守仁教授為前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近著有《香港粵劇劇目概說:1900-2002》(2007)及《粵曲的學和唱:王粵生粵曲教程(第三版)》(2007)。
戴淑茵於2008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研究範圍包括粵劇及中國音樂。
鄭寧恩於2005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哲學碩士,主修民族音樂學,現於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博士課程,主要研究範圍包括電影音樂、粵劇及戲曲片。
張文珊於2005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新聞及傳播。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文化管理碩士課程。自2003年起學習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