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新華通訊社社長何平
照片無言,歷史有聲。
翻開《光影記憶百年風華》畫冊,一幅幅深藏於時間記憶中的畫面撲面而來,令人震撼、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我們看到,英雄的中華兒女在民族危亡之際奮起抗爭,趕走侵略者,埋葬舊王朝,徹底結束了近代以來中國飽受屈辱的歷史;
我們看到,神州大地氣象萬千,從一窮二白到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新世界;
我們看到,改革開放大潮奔湧,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日新月異,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我們看到,全面小康夢想成真,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催人奮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回首百年風雲變幻,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飽經憂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希望和曙光。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應永遠銘記這段苦難輝煌的歷史。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征程中,香港從來都不曾缺席。這顆歷經滄桑的東方明珠,命運始終與祖國緊密相連。
1925 年 3 月,著名愛國人士聞一多滿懷悲憤地寫下《七子之歌》,將香港島、九龍半島等七個被割讓、租借的地方比作祖國母親被奪走的孩子,“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
明珠蒙塵,國家蒙恥。彼時的香港,任人宰割,飽受欺凌;彼時的中國,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母親,我要回來!”《七子之歌》的呼喊發出半個多世紀後,“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使香港問題得到順利解決,香港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東方明珠重放異彩。這是彪炳史冊的千秋功業,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必然。
影像的力量勝過千言萬語,鏡頭的聚焦拉近時光的距離。畫冊中的各幅照片,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用微鏡頭折射大背景,用小故事講述大時代,生動記錄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歷史軌跡。讀者可以循此走進中國一百多年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畫冊中的照片,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這個中國最大、最權威的照片檔案館,珍藏有上千萬張歷史照片,最早的一張拍攝於 1892 年。無論時光怎樣流逝,這些照片檔案始終以無聲的方式,成為見證百年歷史風雲的“國家相冊”。 2016 年以來,新華社深入挖掘館藏資源,先後推出四季《國家相冊》微紀錄片,總瀏覽量已經超過 30 億。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以此次在香港舉辦《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為契機,新華社與香港三聯書店合作,對展出照片進行了二次集納和排版,推出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畫冊。畫冊專設了“澎湃的香江”板塊,既有百年前工人運動的珍貴記錄,也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騰飛的生動見證,更有香港回歸祖國後揚帆遠航再出發的嶄新氣象。
照片雖會泛黃褪色,歷史永遠生動鮮活。從這本畫冊上可以看到,我們的先輩進行了怎樣的艱難求索,付出了怎樣的奮鬥犧牲,走過了怎樣的非凡歷程。重溫歷史畫面,既是追憶和感悟,更是希冀和展望。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密不可分,祖國的繁榮昌盛必將讓東方明珠更加璀璨奪目。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
我們堅信,有偉大祖國作為堅強後盾,有七百多萬香港同胞的共同奮鬥,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謹此為序。
2021 年 9 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