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督宗教信仰成為公共,它就應當有助於促進社會正義,並為建設公共善作出貢獻。作者認為,妨礙社會正義的信仰形式,無論是從神學還是從政治的立場上看,都是假的信仰。參與建設一個更正義的社會,才能給信徒一個更為真實的信仰。
今日世界的許多衝突具有宗教的因素。宗教共同體和宗教領袖在全球社會的深刻分裂面前,於和平和更大的經濟正義的工作中,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本書帶出包括基督宗教在內的宗教共同體,如何在一個正在全球化的世界裡成為促進和平和正義的行動者。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公共信仰的全球面相:政治、人權與基督教倫理的圖書 |
$ 504 | 公共信仰的全球面相:政治、人權與基督教倫理
作者:霍倫巴赫(David Hollenbach S. J.) / 譯者:方永 出版社:道風書社 出版日期:2014-02-2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6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三民網路書店 - 宗教命理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基督教的共同信仰認為神創造了世界,並照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選擇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聖子耶穌道成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靈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生。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靈降臨後由耶穌的使徒建立,之後耶穌的使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13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異化發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首的正教會。16世紀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馬丁·路德、約翰·喀爾文、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中東,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加上西方國家自地理大發現以來對世界經濟及文化發展上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布範圍遍及全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信仰基督教,至今信徒人口逾24億,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當地人口的75%。
維基百科
當基督宗教信仰成為公共,它就應當有助於促進社會正義,並為建設公共善作出貢獻。作者認為,妨礙社會正義的信仰形式,無論是從神學還是從政治的立場上看,都是假的信仰。參與建設一個更正義的社會,才能給信徒一個更為真實的信仰。
今日世界的許多衝突具有宗教的因素。宗教共同體和宗教領袖在全球社會的深刻分裂面前,於和平和更大的經濟正義的工作中,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本書帶出包括基督宗教在內的宗教共同體,如何在一個正在全球化的世界裡成為促進和平和正義的行動者。
作者簡介
霍倫巴赫(David Hollenbach S. J.)
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人權及國際公義大學講座教授,並擔任波士頓大學人權及國際公義中心(Center for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Justice)總監,亦為耶穌會大學聯合會的人權顧問。他致力研究基督教社會倫理。
譯者簡介
方永
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倫理思想史和宗教倫理學。曾譯《政治秩序與多元的社會結構》及參與翻譯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