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故障失能的信仰,踏出社會參與的第一步
「什麼?冰箱會壞、電腦會當、車子會拋錨,難道連信仰也會故障失能?難道我們用力禱告、努力聚會、參與小組仍有不足?」
神學家沃弗認為,信仰故障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按照聖經中的理想帶出先知式的社會關懷。一個真正的先知信仰包括「上升」與神相會的充電,也必須「返回」社會,發揮出信仰正常的功能。「上升」與「返回」缺一不可。
問題的最根本,是「身分」問題:基督徒的身分沒有厚實、完整地被基督信仰所界定,以至於我們所活出的是「山寨版」信仰:被侷限在「個人與神」的親密關係中而不問世事(缺少「返回」),忘記神是徹徹底底地道成肉身,為這整個世界帶來救贖和豐盛。或者,我們帶著「真理」的優越感,想要改變別人、轉化世界,用「攻佔山頭」的方式參與社會(缺少「上升」);卻忘記神在十字架上敞開自己、接納異己、甚至為罪人而死。
怎樣才算是「不當機」的基督信仰呢?沃弗認為,當在這民主多元的世代中,將那厚實的基督之愛擴散、表明出來。「性能良好」的信仰不僅為人類的豐盛提供了整全的願景,信徒們更積極、有智慧地參與世界,為社會謀求共善。
藉由神學工程師沃弗精準的分析和調校,相信我們年久失修的信仰將會煥然一新,綻放出光芒!
✽✽✽
基督徒為何要使用信仰的資源去服務社會、帶來共善,而非將信仰化約為成功的正向能量或個人的安慰劑?基督徒當如何行,才不致強加自己的價值在非基督身上?在《公共的信仰》一書,沃弗肩負起這個令人卻步的任務,不僅要解決以上兩個既困難且急迫的議題,還要有學術水準並且平易近人。結果是,他在各方面都成功了,本書是這世代困惑者的最佳指引。
──伍斯特福(Nicholas Wolterstorff)
耶魯大學神學教授
近年來,基督徒想要將宗教理念帶進公共領域的企圖,很明顯出問題了。沃弗不希望我們撤退成「私人信仰」的狀態,反倒提出了深刻的忠言:應以信仰為基礎來參與公共,為日漸多元的世界帶來共善。這本書非常重要,也滿載了智慧。
──毛勵策(Richard J. Mouw)
富樂神學院院長及基督教哲學教授
沃弗穩固地扎根於基督信仰的傳統,在公共論述這一塊作出了絕無僅有的指引。《公共的信仰》可稱為是繼尼布爾《基督與文化》之後,在此一議題最為重要的一本書。
──包默(Randall Balmer)
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宗教歷史教授
作者簡介:
沃弗(Miroslav Volf)
沃弗原籍克羅埃西亞。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博士,師承「盼望大師」莫特曼。
現為耶魯大學系統神學教授,同時是耶魯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二○○一年,沃弗獲邀在聯合國第十六屆國際早餐禱告會上發表演說。其著作中譯本有:《擁抱神學》(校園,2007)、《白白捨去》(友友文化,2009)、《記憶的力量》(校園,2012)、《在聖靈裡工作》(校園,2012)。《擁抱神學》被《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之一,並於二○○二年榮獲路易斯威勒大學葛拉夫麥爾宗教獎(Louisville Grawemeyer Award in Religion)。
沃弗不是一位躲在象牙塔的神學家,過去幾年,曾和英國前首相湯尼‧布萊爾在耶魯大學合開一門「信仰和全球化」的課,討論宗教信仰和全球化進程該如何互動。他常被稱為「搭橋的神學家」,總是努力地將三一神的屬性和愛的本質,連結在這變動、多元的二十一世紀處境當中;也因此,沃弗的作品十分豐富而多元,關切的範圍含括工作、政治、經濟及不同宗教間的互動等等。這本《公共的信仰》更是一個重要的嘗試,去論述基督徒在公共領域的角色。沃弗認為,儘管對應社會的方法不一,但總的來說,基督信仰要為社會提供興盛的願景,為其帶來共善,成為基督美好、有智慧的見證人。
章節試閱
導論
信仰在公共領域究竟當扮演什麼角色,是今日最熱門的辯論議題,其理不難明白。第一,各宗教如佛教、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等,都在快速增長;而其信眾也漸漸不願意把他們的信念和實踐,只侷限於各自的私人領域或宗教社群而已。相反的,他們會希望自己的信念與實踐能夠塑造一種公共的生活。他們或會參與政治選舉,試圖影響立法過程(就如美國雷根總統時期,宗教右派一直在進行的事),或會藉著喚醒宗教意識,來影响社會的道德機能(就如類似歐巴馬總統任內,宗教右派似乎在進行的)。無論是哪一種,許多宗教人士的用意都是:企圖根據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願景,來形塑公共層面的生活。
第二,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裡,各宗教都無法被隔離在分隔的地理區域之內。世界距離縮小了,人類的互賴性增強了;不同宗教的虔誠信眾,現在居住在同一個地方。而,這些不同信仰的信眾,當如何同居共處呢(尤其是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宗教經典和傳統,來型塑公共領域的時候)?
當我們談到宗教的公共角色時,最主要的擔心的就是宗教的強制性(imposition)了──某一信仰群體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到另一信仰群體中。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害怕強加於人的「強制行為」──穆斯林害怕基督徒的強制行為、基督徒害怕穆斯林的強制行為,猶太教徒則對兩者都感到憂慮……等等。而世俗主義者也擔心這樣強制性(對任何信仰都怕),他們認為,所有的信仰都一樣不理智且危險萬分。
由於擔心這種宗教的強制性,他們會屢屢訴求,要抑制各類的宗教聲音,把他們逐出公共領域。擁護這樣理念的人主張:政治(公共領域最主要一個層面)必須「保持免受各宗教的啟示亮光所干擾」,而單單只以人的理性來引導,這是李拉(Mark Lilla)最近所提出的。1這是西方經過最近幾個世紀所發展出來的世俗化國家理念。
宗教的集權主義(Religious Totalitarianism)
與上述「宗教應退出政治」所不同的是,我在本書主張:宗教群體應享有自由,得以把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的願景,帶到公共領域──不僅是在政治的範疇,也包過其他的公領域。倒過來說,我也相信,若要禁止這樣的事,這等於是一種壓迫。但我也知道提出這樣的主張,立刻就要面臨別人的質疑:這是一種宗教集權主義。
許多的世俗主義者認為,激進的回教份子〔以薩葉得.庫特卜(Sayyid Qutb)為代表〕展現了宗教在公領域運作的典範。這明顯是對宗教有所誤解,但關於宗教的公共腳色相關的探討,也一直壟罩在這樣的陰影下,久久無法澄清。為了將此陰影釐清,我先簡要勾勒出庫特卜在《里程碑》(Mileesfones)一書當中的立場,這是他寫於獄中(1954-64)的一本革命性的小冊,也因此於1966年被判處死刑。庫特卜被稱作「穆斯林激進份子之父」;有人說庫特卜之於激進的穆斯林,就像馬克思之於共產主義。這話固然誇張,但若說,「他對於穆斯林世界的激烈運動的世界觀有巨大影响」,3這話一點兒也不為過。我認為,在我所說的「宗教集權主義」定義下,他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人物。比起當代基督教界被評為宗教集權的代表,例如所謂的「神權治國的神學家」(dominion theologians),4庫特卜的理性力道實在是強得多了。我在本書所要強調的是第三種立場,既非世俗主義式地全然排除所有宗教進入公共領域,也非庫特卜所主張的由單一宗教主導整個公共領域的方式。
我是基督徒,庫特卜是穆斯林;但我要畫出的對比,卻不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者立場的對比。因為對絕大多數的穆斯林而言,庫特卜的觀點是難以接受的,不僅不忠於伊斯蘭教信仰的權威來源,遑論穆斯林世界各地數世紀以來所已立定的政治局面。我是要對「宗教政治的多元主義」(religious political pluralism)與「宗教的集權主義」兩者作出區分。我主張的「宗教政治的多元主義」是源自於基督教,但並非惟一的基督教立場。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贊成它,有些人在最近的幾個世紀就不遺餘力反對它。相反的,在有信仰的人士當中,今日擁護「宗教政治多元主義」的,不只是基督徒而已。許多猶太教徒、佛教徒、穆斯林,以及其他的人,也都主張如此。5
以下是庫特卜主張的大綱:
1. 既然「除了真神之外,沒有別神」(穆斯林的基本信念),因此,神對全世界就擁有絕對的統御權。在這一點上,猶太和基督徒也都有相同的信念,因此不成問題。但從亞伯拉罕所衍生出的信仰的不同信眾,認為庫特卜從此所導出的應用是有問題的。
2. 庫特卜認為「只有真神是神」,因此,任何其他的人間權威(無論是教士、政治人士或一般人士)就是不合法的。人間的每一種權威(除了先知穆罕默德,他是神的話語出口)都是偶像,都會損及真神的獨一性與統御權。
3. 關於個人生活或團體生活的導引,惟一來源是來自於神本身(已經透過先知穆罕默德啟示出來了)。正如獨一真神「決不寬赦那些結合他神與真神的」,真神也絕不「接受任何神所啟示的生活方式與其他生活方式的結合」。6 凡是遵守從真神以外而來的命令的,就和拜偶像沒有兩樣。
4. 伊斯蘭教並不是一套思想體制,而是全然順服獨一真神權柄的一種生活方式。穆斯林群體是指「一群人,他們的舉止、心思、理念、法則、規矩、價值觀、標準,全都源自伊斯蘭的經典。」7
庫特卜將穆斯林群體的內在構成元素摘要如下:「除了真神,沒有別神」的意思,是指「除了神的統御權,不能再有其他的;除了神以外的法律,沒有其他的;沒有任何人高於另一個人,因為,任何權威都歸於真神所有。」8 擁護這些原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群體,才是穆斯林的群體。這群體是排他的,成員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要受這群體的法則所規範。以上是內在構成元素。那對外關係呢?
1. 穆斯林乃是蒙召,去和那些不遵行真神引導的群體劃清界線。
2. 神既是獨一的創造主,神對個人及團體生活所制定的法規(已藉由先知穆罕默德啟示出來),就與所有的自然律一樣,必須普及全地;這兩種律不管何時何地,都永遠適用。
3. 「伊斯蘭教在此世界的最重要責任,就是要廢止Jahiliyyah(對真神引導的無知),將人們從人的領導下解救出來,使領導權回到伊斯蘭的手中,並強調一種生活方式,是伊斯蘭不變的特色。」9
4. 穆斯林蒙召,是要擁護一種信仰:「除了真神,沒有別神」──必須自由的去擁護這樣的信仰,因為宗教是不能強制的。
將獨一神的統治(透過先知穆罕默德所詮釋的)實施到全世界──這是庫特卜所詮釋的「政治伊斯蘭」(political Islam)的使命。宗教自由只可能發生在實現穆斯林生活方式的政治秩序當中。政治的伊斯蘭教本質上是宗教的,但它不若主流的伊斯蘭教,它是非常極端的集權政治。10 「全地只有一個地方,可以稱為伊斯蘭的家鄉(Dar-ul-Islam)。」他把自己的立場,做了以下的總結:
並且伊斯蘭國要建立於此地,伊斯蘭法律(Shariah)是惟一的權威,神的定規必須被遵守,由所有穆斯林來治理全國事務,一起商討。世界的其他各地,都與此家鄉為敵(Dar-ul-Harb)。11
我要再次提醒,這並非伊斯蘭教惟一的立場。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包括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學者或世俗學者)都不同意他的觀點。這是伊斯蘭教極端的立場,其作者本身並非是受過正規訓練的伊斯蘭學者。對我而言,它的功能是作為一種宗教集權主義的範例,不同的宗教(包括基督教)都曾經鼓吹這樣的觀點,過去如此,於今依然。12
邁向另一種替代方案
我希望在這本小書中,提出一種替代方案,既非那種「由某一宗教霸佔整個公共領域」的模式,也並非「排除一切宗教於公領域」的世俗主張。我也是以基督教神學工作者的身分,寫給基督的跟隨者,而不是以一般的宗教徒的身分,寫給所有宗教的信徒,果真這樣,這本書就註定是失敗的。就庫特卜的例子來說,若要詳細研擬給伊斯蘭教徒不同於庫特卜的替代方案,那應該是穆斯林學者的任務。我的任務是要提供耶穌基督的跟隨者一種有關公共政策的願景。既能清楚的避開「全然排除宗教」,也能避開「獨一宗教專斷」的局面。
在基督教界中,有關於宗教與文化(包括政治)的關係,最廣泛受到討論的書,當屬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的著作《基督與文化》(Christ and Culture)。13 這本書寫於一九五○年中期,他分析了基督徒對文化所採取的五種立場:基督反對文化(Christ against Culture)、基督屬於文化(Christ of Culture)、基督在文化之上(Christ above Culture)、基督和文化在矛盾中(Christ and Culture in Paradox)、基督改造文化(Christ Transforming Culture)。若按照尼布爾的分類,我們應可這麼說,庫特卜的立場是教派主義式的「宗教反對文化」與政治狂熱主義式的「宗教改造文化」兩種的混合,欲藉此達到宗教與文化的融合。
若按尼布爾的分類來看,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其他宗教應該也雷同)宗教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應不只一種。並且,尼布爾的那五種類型都還過於簡略和抽象(儘管尼布爾本來就是要做出如此的理想分類),而這五種立場的真實代表,綜合了許多類型中的元素,彼此之間也並非清楚界定。
我寫本書的用意在於說明,基督信仰與整體文化之間的關係不只一種(見第五章)。信仰與文化的關係實在太過繁複,難以解明。信仰與文化的某些元素是對立的,又與某些其他元素是分離的。信仰在某些層面上與文化元素是合一的,更有時後它也企求能以不同方式來轉化文化。此外,信仰對文化的態度,也會隨著時間而遷移,因為文化本身也在遷移。這麼一來,信仰對文化的立場,到底該如何定義?這立場是(或應該是)被信仰本身的核心所定義,按它與基督的關係來定義,因基督乃是神的道成了肉身,又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
基督信仰的核心,與廣泛文化的關係,大致可從以下六點來陳述:
1. 基督是神的道、是神的羔羊,為世人的福祉而來到世間,這世界乃是神所造、也是神所愛的。因此,基督信仰乃是一種企圖去改正這世界的「先知性」信仰。怠惰(idle)或累贅(redundant)的信仰,也就是不去改正這個世界的那種信仰,是一種嚴重故障的信仰(見第一、第二章)。信仰應在生活的所有領域都活躍發展:教育與藝術、商界和政界、傳播和娛樂……等等。
2. 基督拯救世界,乃是藉著傳道及助人的行動,最後,甚至為不敬虔的世人,成為罪犯而死。祂所有的事工,都帶著恩典而行。凡事強制性的信仰,那種企圖將信仰及其生活方式,透過強硬的方式加於人的,是一種嚴重故障的信仰(見第一、第三章)。
3. 談到信仰如何落實於世間生活的這一部分,跟隨基督意味著要關顧別人(也包括自己),為別人謀福祉,使得眾人的生活可以改善,並且體會到如何過美善的生活(見第四章)。人類興盛和共善(common good)的願景,是基督信仰可以帶進公共事務辯論的一個主要貢獻。
4. 世界既是神所造的,即使世界不接受祂(約一11),「道」仍然來到祂自己的地方;基督徒對周遭文化的恰當立場,不應該是全然對立或想要全盤轉化;而應該持有一種較為複合式的態度──在內在有所差異又快速變遷的文化中,有接納、有排拒、有借鏡、有轉化、有顛覆、或有更妥善的運用(見第五章)。
5. 耶穌基督在新約中被描述為「忠信的見證者」(啟一5,和合本修訂版),祂的跟隨者也視自己為基督的見證(例:徒五32)。因此,基督徒為人類謀福祉的方式,就不應以強制的手段,將人類興盛的願景強加於別人身上;而是要藉著為基督作見證的方式來達成;因為,祂乃是美善人生的具體表現(見第六章)。
6. 基督並未留下政治制度的藍圖;許多政治制度與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並不相悖,無論是君主或民主制度。但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下,基督命令我們:「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12),這本身就意味著:基督徒賦予其他的信仰群體同等的宗教自由與政治自由,就如同自己所要求的一樣。換句話說,在公共事務上,基督徒應該擁護多元主義,即使所包括的對象,其主張是具有排他性的(見第七章)。14
7.
這是我以快速簡要的方式,所列出宗教集權主義的替代方案,也是本書主要內容的摘錄。
接下來,我要探討三個簡單的問題:
1. 在現今的世界中,基督信仰在哪些方面有故障的現象?我們當如何來面對這些故障的問題?(第一至第三章)
2. 當我們論及「在現今的社會中活出美善」時,對於基督的跟隨者來說,有哪些是我們首要關切的?(第四章)
3. 基督的跟隨者如何去實現在現今世界中「活出美善」的願景,尤其在同一國家的屋簷下、和不同宗教信徒及不同族群的關係之中?(第五至第七章)
4.
為了回答這些簡單的問題,我的目標是提出一個替代方案,有別於世俗主義者「宗教退出公共領域」的主張,並且不同於各種形式的「宗教集權主義」。我提出的替代法則,不僅不是要沖淡基督教信仰的濃度,反而要大力肯定基督教的信念,並且喜樂地活出它們。
導論
信仰在公共領域究竟當扮演什麼角色,是今日最熱門的辯論議題,其理不難明白。第一,各宗教如佛教、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等,都在快速增長;而其信眾也漸漸不願意把他們的信念和實踐,只侷限於各自的私人領域或宗教社群而已。相反的,他們會希望自己的信念與實踐能夠塑造一種公共的生活。他們或會參與政治選舉,試圖影響立法過程(就如美國雷根總統時期,宗教右派一直在進行的事),或會藉著喚醒宗教意識,來影响社會的道德機能(就如類似歐巴馬總統任內,宗教右派似乎在進行的)。無論是哪一種,許多宗教人士的用意都是:企圖...
作者序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
馮國強(校園書房出版社行銷企劃)
「葉先生,給你看六十四手,是讓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一代宗師》
在電影《一代宗師》中,與其說裡面的兩位武學流派傳人葉問(梁朝偉飾)、宮二(章子怡飾)幾次的過招是在比試拳腳身手,不如說他們透過過招,在比一種人生的境界,比誰更關心自己的時代與大社會,一如導演王家衛透過宮二所說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才是真正的高手-至少,在他們那個顛沛流離的的民國大陸時代。
我們同樣活在一個複雜的大時代。《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作者沃弗,就成長於顛沛流離的南斯拉夫,後移居美國並長期穿梭於美國和故國,這樣的經驗造就了他對公共事務的熱忱,以及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觸角,敏銳於時代對基督信仰的邀請和挑戰。「兩千年以前的信仰,與今日民主社會所面對的掙扎(掙扎於如何使用龐大的科技潛能為群眾謀福祉,而避免自我毀滅)有什麼關聯嗎?在心靈深處,我們害怕信仰可能和這些毫無相關;我們感受到一種張力,因此便把信仰的「道德願景」束之高閣,只利用信仰來庇護那些我們以為對的事。我們需要在智性和靈性上努力,才能在變遷的環境中,認識並真實活出我們的信仰。」沃弗是熱心的,他深知今日已不同往日的單一社會:多元、民主、後現代,「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基督徒需要進入各行各業的公共領域,謙卑學習聆聽多元語言,才能有效見證信仰,並共建人類福祉(common good),沃弗並不懷疑古舊信仰的當代「有效性」,但邀請我們更新信仰於公共領域的表達方式!
先知性信仰:服事眾生這條路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電影裡宮二在退隱前道出生命的遺憾,是自己武功雖未嘗敗跡,但沒能貢獻和分享於眾生,並鼓勵葉問武功要往服侍眾生這條路走,這才是武者的最高境界。沃弗就相信基督信仰要貢獻當代多元民主社會,這位現世性和盼望神學大師莫特曼(Jurgen Moltmann)的學生,語重心長的提醒,基督信仰的「先知性」和「盼望性」於當代仍是有效和可行的,先知性的信仰傳統要求先知進入公共社會,代表上帝發聲和指斥罪惡(摩五12、24),我們的試探只是:將偉大信仰限縮至「只見自己」的層面──信仰被徹底「私有化」,只負責形塑個人靈命和私德,而公共領域則被閒置。沃弗稱這是一種失能的信仰(Malfunctions of Faith),這種非先知性的信仰,既失去了基督信仰的光采,亦不能貢獻於當代人類社會,遑論先知性信仰的信息和見證力度。
對沃弗來說,作為先知性的信仰,基督信仰是公共宗教而不是神秘宗教,「先知性宗教及神祕性宗教之間老式區分法:前者主張積極轉化世界,後者則崇尚靈魂飛升到神的境界。」因此我們唯一的路是積極投入和建設世界,我們沒有權利也不應該,從公共世界退到自己的安全私有角落(如教會),忘了愛神愛鄰舍的使命和責任。其實我們可做的事情不少,例如在貧窮與環境惡化,生技議題與國際局勢,性別議題等當代議題上,已有不少教外人士在努力,基督教界如能用心投入資源,釐清信仰與這些議題間的關係,當可有獨特的貢獻和位置。
在無數大小社會議題或族群衝突的今天,思路清晰且熱情於推動不同團體復和的沃弗,繼續於《擁抱神學》中的職志,提出基督徒於多元社會公共參與的可行圖畫,強調於多元社會中,彼此間的差異不單不該是造成敵對的原因,反而可以成為大家相互豐富、貢獻智慧的泉源,「在一個多元世界中,所有宗教的一個核心挑戰,是幫助群眾走出狹小的盼望,以至於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並幫助群眾解決大型衝突,能與別人和平共處。」
電影《一代宗師》最後,葉問一生沒能贏過宮二,但宮二的父親卻說他贏了自己-但不是贏在武功上,而是贏在想法上;功夫是盡歸大同,無分門派、師門、南拳北掌,這點葉問勝了宮家的地域主義。沃弗著作的好看不僅是曾被《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預測,會是近年最有想法的福音派神學家之一,還在他堅持多元差異中仍可共建人類福祉、擁抱復和的生命境界,《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不僅把公共信仰的基本架構交代清楚,更讓我們看到一個天下格局的大師熱忱,一個社會參與新想法的閃爍誕生!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
馮國強(校園書房出版社行銷企劃)
「葉先生,給你看六十四手,是讓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一代宗師》
在電影《一代宗師》中,與其說裡面的兩位武學流派傳人葉問(梁朝偉飾)、宮二(章子怡飾)幾次的過招是在比試拳腳身手,不如說他們透過過招,在比一種人生的境界,比誰更關心自己的時代與大社會,一如導演王家衛透過宮二所說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才是真正的高手-至少,在他們那個顛沛流離的的民國大陸時代。
我們...
目錄
中文版序
導論 001
第一部 對抗信仰的失能
第一章 信仰的失能 015
各種的失能 先知性的宗教 上升與返回 「上升」的失能 「返回」的失能
第二章 怠惰 039
祝福 拯救 間奏:怠惰與瞎忙
導引 意義 結語:如何把工作做好
第三章 強制 057
宗教的消逝? 淺薄與厚實的信仰 獨一神論
創造 救贖 新造 暫時的結論
第四章 人類的興盛 079
人類的興盛 實存的描繪以及興盛的概念
愛上帝、愛鄰舍
第二部 參與的信仰
第五章 身分與差異 105
眾多參與者的其中之一 社會背景 自由派的方案──調和
後自由的方案──「迎合」之反轉
分離主義者的方案──從世界退隱
內在的差異性──一個較佳的方式
兩「不」一「是」
第六章 分享智慧 129
智慧是什麼? 為何要分享智慧?
自己是智慧的「給予者」 別人是「接受者」
把自己當成「接受者」 分享智慧:愛與寬恕
分享智慧:激烈的衝突,狹小的盼望
第七章 公共參與 151
蓬勃興盛的宗教 宗教多元性
在自由民主中的宗教 缺乏共同的核心
以自己的聲音發言
交換禮物 欣賞歧異
結論 173
致謝 181
回應一 沃弗的第三條路線—─介入的公共神學/陳家富 183
回應二 假如公共領域是個「舞台」……/邱慕天 187
附註192
索引214
中文版序
導論 001
第一部 對抗信仰的失能
第一章 信仰的失能 015
各種的失能 先知性的宗教 上升與返回 「上升」的失能 「返回」的失能
第二章 怠惰 039
祝福 拯救 間奏:怠惰與瞎忙
導引 意義 結語:如何把工作做好
第三章 強制 057
宗教的消逝? 淺薄與厚實的信仰 獨一神論
創造 救贖 新造 暫時的結論
第四章 人類的興盛 079
人類的興盛 實存的描繪以及興盛的概念
愛上帝、愛鄰舍
第二部 參與的信仰
第五章 身分與差異 105
眾多參與者的其中之一 社會背景 自由派的方案──調和
後自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