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象是地面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但牠們必須集體遷徙,才能嚇阻肉食動物的獵食;獅子雖然號稱萬獸之王,但牠們也必須集體行動,才能成功捕獲獵物。
人也是如此,我們是群體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
兩百萬年前,從人類最早的群居時期開始,當時的先民們居住在洞穴中,過著以採集與漁獵的生活,女人們「一起」採集食物和果實,男人們「一起」捕魚打獵,「合作」是他們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則。
人的群聚,組成了社會;而這個社會就是一張巨大的人際網絡。活在社會之中,就是活在人群之中,我們需要有「伴」,因此我們和家人一起生活,和同學一起上學,和同事一起工作。
在家庭中,家人們必須一同處理生活中的瑣事、一同面對生存的經濟壓力、一同解決生老病死帶來的重擔;在學校中,同儕就是人脈,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你開始學習與不同類型的人相處,價值觀、應變能力、交際能力逐漸形成,而未來的人脈也開始悄悄建立;在職場中,很多人赫然發現:原來這裡是一個血淋淋的戰場!利益在其中糾葛,加薪、升遷、職位,成為人們彼此競爭的原動力,而殘酷的競爭也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學會觀察、提昇優勢、彌補弱點,最後成就自我。在這個「發長補短」的過程中,「夥伴」將成為最強的助力,他們掩護我們的缺點、映照我們的長處,並且成為我們最有力的靠山,在最需要的時候幫我們一把。
是的,「人」這個字就是一邊扶持著另一邊,如果他們不相互撐持,這個字就只能躺平在地上。所以,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不能避開人!「多個朋友,多條路」是一條不變的黃金法則。許多成功者的經歷證明,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眾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而交友無庸置疑地是一門學問。有的人交友滿天下,可是需要幫助時,卻找不到半個人;有的人雖然朋友不多,但當面臨困難時卻總有人能鼎力相助,這中間的差別,就是一門你必須要懂得的學問。
交朋友,要分場合、分地點、分時間、分對象,面對複雜的人性,要根據對方的各種情況,冷靜客觀地調整和他們的交往方式: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維持基本的禮貌就可以了。如果你目前日子過得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就應該主動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如果你已有所成就,事業如日中天,那麼交朋友就該有所選擇。只有掌握交朋友的技巧,你才能在關鍵時刻擁有可依賴的朋友,而不會有「人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
因此,在了解到人脈的重要後,我們要更進一步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人脈」!它可不僅僅指涉身邊的朋友而已。
先讓我們想像一下:你是否曾遇過想請某個有力人士幫忙,但卻因為不認識對方,或是始終無法跟對方牽上線,最終以失敗告終的情況呢?這就是因為你尚未認識到「六度人脈」!
所謂「六度人脈」,又稱「六度分隔理論」,概念其實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如果你想認識某個可以幫助你、為你成事的大人物,那麼「六度人脈」可以讓你僅透過六個人,便使你與大人物搭上線──「六度」即是「六層」的意思,透過不超過六層的關係,就可以認識任何你想認識的人──但「六度人脈」不僅只是一種人際工具,更是一種人際哲學,要應用這種人際哲學,第一要件就是擁有人脈,第二則是人脈的廣度。
在這社會上,人是「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成為「線」,而許多的線則將形成一「面」大網。「六度人脈」需要靠人去連結,你認識越多人,擁有越多朋友,就有越多點可以連成線,而你所擁有的這張人際關係的人脈網就會越大越廣。透過「六度人脈」,你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透過最少中介者連結到你想求助和認識的重要人物──這真的是一個很迷人的人際哲學──但別忘了,想成功運用「六度人脈」,你就必須先下功夫去結交人脈,擴展人脈。
剛知道怎麼走,就別先急著跑! 想靈活運用「六度人脈」,要腳踏實地的先從交朋友開始,有了朋友,有了「點」;有了基本人脈,有了「線」;有了龐大人脈,有了「面」。然後我們才能藉由「六度人脈」去實現任何可能。
本書正是這麼一本對「人脈」全面且深入淺出的絕佳作品,提出許多切實、有效的的交友巧門以及擴大社交圈的辦法,相信能幫助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在人際關係複雜的社會中,認清什麼朋友可以交、要如何結交有影響力的朋友、該怎麼輕鬆的拓展朋友版圖,進而為自己編織出一張無所不包的「社會安全網」,藉朋友抓住成功、靠人脈網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