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共同管道工程概述
1.1 前言
1.2 管線之種類
1.3 共同管道之種類
1.4 共同管道之基本構想及其效益
1.5 共同管道簡史及發展現況
第 二 章 共同管道工程之規劃
2.1 道路地下公共設施現況
2.2 共同管道規劃前階段
2.2.1 管線共管化可行性
2.2.2 共同管道規劃前階段
2.2.3 未來需求預測
2.3 共同管道工程之規劃
2.3.1 共同管道工程規劃計劃
2.3.2 共同管道工程規劃內容
1.資料之調查、蒐集
2.管線需求容量、計畫年期
3.規劃設計規範
4.斷面規劃
5.線形規劃
6.特殊構造物規劃
7.附屬設施規劃
8.規劃圖面
9.環境衝擊說明
10.初步基礎型式、工法
11.施工計劃
12.工程經費、經濟效益評估
13.技術移轉
14.規劃圖面
第 三 章 共同管道工程之設計
3.1 共同管道工程之設計
3.1.1 共同管道之設計原則
3.1.2 配置空間及各種管線容量
3.2 共同管道工程臨時結構物之設計
3.2.1 設計概要
3.2.2 側向荷重
3.2.3 側管湧及隆起之檢討
3.2.4 臨時覆蓋版
3.3 主體結構物之設計
3.3.1 設計概要
靜荷重、活荷重、土壓力、地面結構超載、水壓力、材料之容許應力、浮力、地震力、地盤變動之影響、基礎形式、樁基礎、樁載重試驗、沉陷、縱斷方向、特殊地盤條件。
3.3.2 地下結構物設計及上浮力
3.3.3 斷面應力之計算
3.3.4 角隅設計彎矩
3.3.5 剪應力之檢查
3.3.6 構材之最小尺寸
3.3.7 鋼筋之配置及保護層
3.4 地下結構物耐震設計
3.4.1 地震概況
3.4.2 地震設計原則
3.4.3 地震設計要素
3.4.4 幹管及其他淺深度矩形構架
3.4.5 幹管及其他淺深度矩形混凝土構架
3.4.6 周邊地盤液化
3.4.7 液化對策例
3.5 共同管道工程斷面之設計
3.5.1 設計概要
3.5.2 標準斷面
3.5.3 特殊斷面
3.5.4 平面及縱斷面線形
3.6 附屬結構
3.6.1 人員出入口
3.6.2 強制排風口
3.6.3 集水井
3.6.4 接縫
3.6.5 材料搬運入口
3.6.6 管線交會分歧
3.6.7 接戶及引上
3.6.8 豎坑及特殊部
3.6.9 底版保護層
3.6.10 附屬鐵件
第 四 章 共同管道附屬設備工程
4.1 配電系統工程
4.2 照明及插座系統工程
4.3 配線與配管
4.4 防爆電氣配線
4.5 幹線、支線接地工程
4.6 設備接地
4.7 弱電工程
4.7.1 通信系統
4.7.2 防災安全設備系統
4.7.2.1 警報設施
4.7.2.2 滅火設施
4.7.2.3 聯絡、通信設備
4.7.2.4 逃難指示設施
4.7.2.5 其他設施
4.8 通風工程
4.9 供水設施
4.10 防火、排水設施
4.11 監控系統
4.12 氣體偵測設備
4.13 溫濕度偵測器
4.14 緊急供電系統
4.15 柴油發電機
4.16 標識
第 五 章 共同管道工程之施工
5.1 共同管道工程施工計劃
5.1.1 施工前之調查
5.1.2 施工計劃
5.2 共同管道工程施工方法
5.2.1 明挖覆蓋工法(Open out method)
5.2.2 推進工法(Jacking method)
5.2.3 潛盾施工法(Shield driving method)
第 六 章 維護與管理
6.1 共同管道維護管理系統的構成
6.2 共同管道安全監視系統
6.3 共同管道之維護與管理
6.4 共同管道附屬設備之維護與管理
6.5 管道內各種管線之維護與管理
6.6 維護及管理規則之訂定
6.7 共同管道工程之經費分擔
第 七 章 共同管道實例
7.1 市民大道(東西向快速道路)共同管道
7.2 廣州街、和平西路共同管道
7.3 尼崎共同管道
7.4 愛知共同管道
7.5 有松共同管道
7.6 仙台共同管道
7.7 技術移轉
1.資料之蒐集
2.技術移轉項目
3.研討會及培訓
4.施工方法及品質保證
5.電腦軟硬體技術移轉
6.新社區(關渡平原、社子島、基隆河截彎取直、信義計劃區)共同管道工程初步規劃
國外(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盧昂)技術移轉例
7. 技術移轉結語
第 八 章 附錄 共同管道相關法令
附錄一 台灣省共同管道設置管理辦法
附錄二 台北市共同管道設置管理辦法草案建議條文
附錄三 台灣省共同管道工程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
附錄四 台北市共同管道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
附錄五 公共設施管線工程挖掘道路注意要點
附錄六 市區道路電線電纜地下化建設規範
附錄七 (日本)共同管建設特別措施法
附錄八 (日本)籌設共同管溝特別置法施行令
附錄九 關東地方建設局共同管道管理規則
註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