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聆聽空谷清音 宋芳綺
初冬,深夜。身心疲憊卻無眠。
拿起書案上《冬日暖陽》的樣書,讀著書中的文字,字字句句,嵌入心底。
「佛要自己拜,悔要自己懺,習性、習氣要自己改,煩惱要自己放下,修行要自己修行,生活中應該要有覺念的,我們自己要培養。」
許多事,在世間人的想法、看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怎麼樣都對,別人怎麼樣都不行;對別人指指點點,卻忘了對自己指教指教。對應我近日的心態,頗有感觸,我總是對別人「求好心切」,期望別人應該如何如何,卻忘了 ~ ~ 習性、習氣要自己改,煩惱要自己放下,修行要自己修行,……
這是第二次閱讀法觀法師的這本大作,第一次是在電腦上。
法師客氣,因為我過去有編輯採訪經驗,因此,將他的大作初稿與我分享,請我提供一些意見,因此,Email 書稿的電子檔給我。本來,我只是存著瀏覽的心態,但是,當我一字一句地進入書中的「境」,竟被深深攝受。盯著電腦螢幕一篇篇地閱讀,完畢時,不知不覺東方已大白。
文字定稿後,法師帶來了樣書。法師憑著自己對文字的感覺、圖片的覺受,剪剪貼貼完成書的樣稿。我翻閱樣書,內心讚嘆法師對圖文編輯的敏銳度不亞於專業的編輯。我以著過去的一些編輯經驗,對書中某些篇章提出了建言,法師在經過思索後,都欣然接受,這又令我佩服法師心量之開闊。
一般人都知道,自古文人相輕。提筆為文的人大多有其「倔脾氣」,來找你「討教」,其實只是來聽聽你對他的認同與讚嘆,對於旁人的建議,最終仍會「固執己見」。但法師心如朗月,不但真誠坦率地接受我某些看法,還邀約我為其大作寫序,讓我誠惶誠恐、何德何能?
法師說:「不要有壓力,只要把你讀完這本書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好!」
確實,我有壓力。雖然過去也曾受邀為其他書籍寫序,但此書的作者是法師,我覺得自己在學佛、修行上還是個初學者,如何能為這樣的智慧之文做引薦呢?想推辭,法師還是那句話:「不要有壓力,只要把你內在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好!」
好吧!恭敬不如從命。
《冬日暖陽》如果以文字的結構來看,法師對篇章的巧妙安排正呼應著「起」、「承」、「轉」、「合」四節奏。書中的第一部「人間擺渡」,法師以淺顯易懂的故事為引導,讓讀者從一篇篇有趣的公案中去思索人生的態度。法師技巧性地以佛法為舟楫,希望將沉溺於世間煩惱苦海的芸芸眾生,引渡到彼岸。而且,還要眾生自己來擺渡。
學佛修行的人,亦以法為洲嶼,法師回到自己心行軌跡的分享:
第二部「洲渚片跡」,法師從憶念父母恩開始。
一般不理解出家因緣殊勝的人,對出家人會有一些誤解,覺得出家人割愛辭親,棄養父母,大不孝。其實,以法身供養三寶以回報父母深恩,是最大的孝行。
法師在憶念父母功德時,點點滴滴道出與父母間的親子深情,字裡行間盡是對父母的感恩與祝福,令人感動。誰說出家無親?只是把「小愛」化為「大愛」罷了!
出家修行不是「避世」,而是積極的「出世」,不讓自己的熾盛五蘊、六根隨著世塵起舞。「明亮的夜空」一文中,法師寫道:「人間到處是悲苦,五蘊世間,靜靜地看著。……實踐正法,努力走出悲苦,才能真正瞭解,真正做到『慈悲於人』。」這是出家人的悲願中,明白「以法自利很重要」的內心過程。而出家人一樣有著起心動念,修行生活中一樣會面臨種種身心的困頓、難關、煎熬與惱苦,只是,修行人容易轉念,讓煩惱生起滅去。
在「洲渚片跡」中,法師以優美流暢的散文筆觸,書寫他行腳、參學過程中的種種領悟;有對自然、環境的悲心與關懷;更有在靜修、靜滌中的如理作意。法師透過故事、時事融入佛法,讓我們知道修行路上,只有學習智慧與慈悲,才能勇往直前。
既已走在修行路上,如何尋找善知識?
修行沒有善知識引導是極為危險的,盲修瞎練,最終會上天還是下地?無人知曉。
法師在第三部「千載一時」中,從古至今挑選了幾位教界長老大德,如修行詩人「婆耆舍」;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聖嚴法師」;慈眼視眾生的「一行禪師」、善說法者的「悉臘禪師」;為法為教、鞠躬盡瘁的「煮雲法師」;還有睿智明朗、教證圓滿的「印順導師」。
法師以細膩的筆觸書寫這幾位高僧大德的行儀,讓我們更加清楚透徹,真正修行人的起心動念是如何?我們該如何去尋訪我們要依止的親教師。有了如理依止的善知識,我們的無限生命才有希望啊!
有了依止,有了修行的方法,末了的再叮嚀:除著眼於隨著修行時日要有的提昇與蛻變外,能夠常保初心的純淨不染也非常重要。
因此,在第四部「始於初步」,法師回歸初始,不忘初心。侃侃而談自己二十餘年前剃度出家的因緣,感恩剃度恩師──慧律法師,感念自己在文殊講堂的種種學習。雖然日後參學於外,但法師內心始終感念師父──慧律法師的慈悲教誨。
在2010 年的春節領眾禮拜三千佛中的開示,法師以五事自惕:一、會變老,我不能免於變老。二、會生病,我不能免於生病。三、會死,我不能免於死。四、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有離去的時候。五、所做的善業、惡業,終究由我自己來承擔。這五件事,五個警醒,何嘗不是人人應警醒、自覺的呢?貪戀紅塵五欲,無常來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如果學佛者常常拿這五件事來警惕自己,就會更加珍惜這難得的學法之身,更加精進用功!
在2011 年的的春節領眾禮拜三千佛中的開示,法師則提醒我們,隨時檢測自己,學佛是不是更進步了?戒、定、慧是不是更提升了?法師以佛的微笑、手印、十號等,來彰顯佛德,為此書劃出完美的句點。
法觀法師以行腳參學來充實自己的法解行修;以睿智的慧眼觀視世間林林總總;以生花妙筆將學習點滴化為文字。尤其,法師將部分文章朗誦、配樂成為有聲書,在寧靜夜裡聆聽,猶如空谷中的泠泠清泉聲。
佛法不離世間覺。感恩法師慈悲,在他即將開始另一段靜修歲月之際,願意將他的文字般若與大眾共結歡喜法緣。
相信,《冬日暖陽》必使讀者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擁有一份清晰明朗的領悟;在遭受冷冽刺骨的寒風時,感受到一股暖暖法情。
末學 宋芳綺 敬書 2011.11.26
作者序
祈願光暖無盡
(一)
世間,純真、良善、感動、美好,時時處處可見。也在人人心中具足。
有一盞油燈說:
「能發出一點光亮,好歡喜!」
「光亮雖微小,明白遠不及太陽與月亮,但我當下衷心、喜願祝福。」
靜默片刻,他微笑又說:
「我更記得、感恩,時時為我溫暖添油,拿火為我點燃的所有人們,沒有他們,沒有發出光亮的可能!」
願,擁抱一切祝福。
願,自己卑微的心光,融入諸佛心光,融入人人的心光,世間一片光明。
誠禱世間,智慧周遍,苦難不再!
2011.05.27 晨
(二)
學佛以來似乎就有的觀念,生命未經錘鍊、尚未成熟,莫要太早著書立論,頂多作點譯介或隨緣與人歡喜結個法緣,述而不作,免得自己生了錯誤或迷於虛妄覺受。
年歲漸長,出家21個年頭轉眼過去了,像夢一般,看到遇到人事中的無常推演、感受很多認識之人的逝去,自己是偶有感嘆的,甚至常覺其實朝難保夕、明朝難說。
除了提醒自己還需努力的定慧修行,應該更一番投入外,四月份一行禪師的來台也給了我觸發,希望與人分享、能帶給人利益的內在初衷又上來了,先積極地做個什麼吧。雖還未有能力真能給人什麼利益,但畢竟自己已不年輕,回到純真的發心,作個紀錄吧,在坊間繁書裡增注一滴法味,小小一滴,是我真誠的發心。
從來隨緣的習慣,除希真實自利利他外,沒想追求其他什麼。有了出本書的念頭(5月中旬),剛好因事和「與澄」(文瑜)聯絡,將此想法告訴了她,沒想到與澄給的盡是鼓勵之言,於是我真的付諸實踐、開頭進行,一篇篇地寫下。這是因緣,想法沒被我又暫時擱下是因緣。
自己沒受過寫作訓練,文筆拙騃,但這全是點滴如實我生命歷程中的、從生命自然透發出的感受與理解。一個平凡出家人能做的,就如書名《冬日暖陽》,在這個看來紛雜喧嚷的世間,只希望自己還能引介、分享一點佛法智慈的光亮與溫暖。
書中分為四個部分,第一【人間擺渡】,摘取過往講課中深具啟發的故事以旁敲,第二【洲渚片跡】,含藏生命心行的點滴軌跡與感受,第三【千載一時】,是我對諸善知識的感念、讚仰與紀錄,第四【始於初步】,為回到初始因緣的回顧與新近於出家常住隨緣開示的呈現。
今日看似樣樣愈來愈方便的現代社會中,好處不能說沒有,但現代人更加忙碌了,除了3C還是3C,不知覺中被帶著走,一不留神就深陷其中,工作不能避免也就罷了,回到生活,依舊埋首,受盡制約,少了心靈上單純的一點安靜、空間與滋潤。
處身這個時代,就不離這些,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受了影響。誠摯邀請大家,偶爾讀書沉澱、感受清閑靜心、轉化一下生命步調與質地、再給自己多些正向觸動發啟與動力也不錯。其實,人人內在的清心、豐富,是充足的;生命內在真實的光景就等著我們去開啟與彰顯,並且,與人分享。
明白自己有限,還是盼望您翻閱此書時,能有些共振與共鳴。一起為人間盡一分心力。
歡喜與您結緣。
2011.08.01 晨
(三)
當然,正如泰國已故大師阿姜查所說:「…不必讀書,要讀就讀你的心。
書本就像藥方,在你還未去找藥之前,藥方是沒有用的。」他說學習投入修行,學習知道如何訓練、調伏我們的心才更為重要。意思是說,實際如實地調整觀念、改正知見,放下自我、執取,才更是生命提昇的歸趣和重點。
《冬日暖陽》──恭謹地,與您分享。
僧法觀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