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繪本《再勇敢一點》作者妮可金尼爾風趣力作
為什麼要學習分享?
分享不是本能,要後天學。
學習互相幫忙,融入團體生活,交到好朋友。
不知道怎麼分享,就交不到朋友。
當孩子學會分享,能交到互相幫助的好朋友!
分享不只是美德,更是一種能力,領導力的關鍵!
本書特色 :
❖暢銷繪本《再勇敢一點》作者妮可金尼爾創作出顛覆想像、充滿趣味的繪本,用簡單好懂的故事,講述深刻真摯的道理。
❖作者鮮豔明亮的畫風、可愛逗趣的角色,搭配精美的燙金設計,是值得收藏的療癒繪本。
❖故事用不假思考、不愛分享、不討人喜歡的龍,和獨立思考、樂於分享且朋友眾多的龍對比,凸顯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本書帶出SDG17(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7項)夥伴關係的要點,告訴孩子分享和和良好友誼的重要。
*本書有注音
內容簡介:
山洞裡住著一隻龍叫露比,她有一本奇怪的規則書,告訴她要很嚇人,要拿別人的東西,還不能跟別人分享。她照著規矩做,大家卻不喜歡她,沒有人想當她的朋友。有一天,露比拿走飛馬的金蘋果,卻意外把規則書弄丟了,健忘的露比不知該怎麼做,才能當好一隻龍,結果她一直哭,沒想到眼淚把書裡的文字全部洗掉了,露比該怎麼辦呢?
作者簡介:
作、繪者/妮可金尼爾(Nicola Kinnear)
妮可金尼爾是來自英國肯特郡的插畫家、作家和設計師,畢業於倫敦金士頓大學的插畫動畫系。她特別喜歡為孩子們畫繪本,首部繪本作品《再勇敢一點》不僅暢銷多國,也入圍許多獎項。
妮可金尼爾深受充滿魔力與異想天開的元素吸引,因此也把這些東西放進她的作品中,美麗的大自然和民間傳說,也往往是她的靈感來源。在她創作的繪本中,經常可以看見她用靈巧的筆,賦予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可愛歡欣的樣貌。
除了本書,妮可金尼爾在格林文化出版的作品還有《再勇敢一點》、《噓!安靜一點》、《我可以玩嗎?》。
妮可金尼爾個人網站https://www.instagram.com/nicolakinnear/?hl=en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獨享的孤獨&分享的幸福
擅長說故事的妮可金尼爾,繼《再勇敢一點》討論踏出舒適圈的重要,這次帶來《分享不分享》,跟小讀者討論分享和獨立思考。故事開頭,就看到山洞裡住著一隻不友善的龍,她叫做露比。她嚇人,拿別人東西,還獨占所有金銀財寶,就像所有故事裡的壞蛋一樣。可是,露比只是照著「龍的規則書」上的指示做,而且她做得很好,好到沒有人想跟她當好朋友。然而,一次意外,她把書弄丟了,健忘的她不記得規則,不知道怎樣當「很棒的龍」,不停的嚎啕大哭,結果,她的淚水變成大雨,森林裡的動物在水漥中找到她的書,但文字全部被洗掉。
經過一番討論,森林裡的動物們想到方法,要教露比怎麼分享,大家把書還給她。但是,她一打開書,發現規則不見了,突然不知所措。這時,鵝說:「不如我們一起想新規則吧?」露比問:「新規則會跟舊規則一樣好嗎?」在朋友的支持下,他們完成新的規則書。上頭寫著:「要分享、要友善、要和朋友玩。」露比照著新規則做,結交許多朋友,還和朋友分享她珍藏的寶藏,和大家一起遨遊天際。
✪學習獨立思考的重要
在《分享不分享》中,有趣的地方在於龍是健忘的動物,只會照著書上的規則做事,相信書上說的都是對的。但是,她沒有因此感到開心,也沒任何朋友。每天晚上,她還得要看守寶藏,天天疲憊不堪,還不小心弄丟規則書。反而在她與朋友一起寫下新規則時,她才認真思考,怎樣的行為是讓所有人都舒服,自己也開心的?他們一起討論,創造新的規則,改變露比之前辛苦又孤單的生活,成為人見人愛的龍。這個轉變不單單是靠朋友無私的幫助,還需要露比自動自發學習。假如她拒絕朋友的善意協助、拒絕自主思考,一切的改變都不會發生,露比仍然會是自私且不討人喜歡的龍。然而,正是因為露比主動思考和反省,她才真正學會分享,交到許多好友,從不分享的龍變成愛分享的龍。
✪分享,領導力的展現
常聽別人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句話不單指所有人都需要互相幫助,更強調人與人要互助分享,才能帶來雙贏。在故事中,原本不分享的露比孤單一人,沒人引導,只是照著書上說的做,遇到事情就手足無措,只能不停哭泣。但在朋友們的幫助下,露比學會分享,而且分享帶來的,不只是有形的珠寶,更是珍貴的能力:領導力。學會分享和自主思考後,露比不但結交更多森林裡的朋友,還懂得發揮自己的獨特魅力,帶領大家四處探險,找尋更多好玩有趣的事物。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獨享的孤獨&分享的幸福
擅長說故事的妮可金尼爾,繼《再勇敢一點》討論踏出舒適圈的重要,這次帶來《分享不分享》,跟小讀者討論分享和獨立思考。故事開頭,就看到山洞裡住著一隻不友善的龍,她叫做露比。她嚇人,拿別人東西,還獨占所有金銀財寶,就像所有故事裡的壞蛋一樣。可是,露比只是照著「龍的規則書」上的指示做,而且她做得很好,好到沒有人想跟她當好朋友。然而,一次意外,她把書弄丟了,健忘的她不記得規則,不知道怎樣當「很棒的龍」,不停的嚎啕大哭,結果,她的淚水變成大雨,森林裡的動物在水漥中...
推薦序
✪分享,不分享,哪個對?
從小,大人都說:「分享是美德」,「要懂得分享,才是聽話的孩子」。但是,分享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教養小孩時,我們也許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小小孩不加思索,直接拿走大孩子的玩具,兩個孩子都不開心,一言不合吵起來,家長受不了,直接沒收玩具,最後大家都委屈。大孩子覺得不被理解,小小孩覺得被處罰沒道理,那究竟誰對誰錯呢? 其實不應該區分對錯,因為小小孩對於物品的「所有權」沒概念,只是看別人玩得很開心,想要玩看看,根本分不清你我。對大孩子來說,玩具突然被搶走,結果爸爸媽媽還說:「你為什麼要跟弟弟計較?」、「弟弟還小,你就讓弟弟一下,也不會怎樣。」……大孩子感覺被剝奪,不被認同,玩具明明是他的,自己卻不能做決定。這個情況下,大人等於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如果每次遇到一樣情況,父母都要插手管,孩子就永遠學不到真正的分享。
那該如何教孩子分享呢?家長要先學習不要用錯誤的語言教分享,不要說「你就讓他一點,也不會怎樣。」、「你自私不分享,就沒人跟你玩!」、「東西是大家的,所以要分享」,剝奪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孩子只會照著規矩走,分享連結的都是負面情緒,那孩子會真心分享嗎?
我們更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分享這件事。對小小孩而言,分享是學習「物權」和「輪流」的過程,對大孩子而言,則是建立社會能力的訓練。學習全建立在孩子的自主意願。小小孩要學會區分「他人」和「自己」的不同,並用友善的方式詢問,可不可以輪流一起玩?大人也要同理大孩子的感受,告訴他分享並不是被剝奪,而是透過交換來與他人交流,這項能力恰好是建立友誼的關鍵,當孩子交到好朋友,建立良好關係,他不僅得到友誼,更能建立羈絆,串起互助的圓圈,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讓善的循環生生不息。
✪分享,不分享,哪個對?
從小,大人都說:「分享是美德」,「要懂得分享,才是聽話的孩子」。但是,分享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教養小孩時,我們也許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小小孩不加思索,直接拿走大孩子的玩具,兩個孩子都不開心,一言不合吵起來,家長受不了,直接沒收玩具,最後大家都委屈。大孩子覺得不被理解,小小孩覺得被處罰沒道理,那究竟誰對誰錯呢? 其實不應該區分對錯,因為小小孩對於物品的「所有權」沒概念,只是看別人玩得很開心,想要玩看看,根本分不清你我。對大孩子來說,玩具突然被搶走,結果爸爸媽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