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劉少奇與晉綏土改的圖書 |
![]() |
$ 245 ~ 315 | 劉少奇與晉綏土改
作者:智效民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05-01 ![]() |
|
劉少奇早年曾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五卅運動等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在上海、東北、浙江等地從事秘密工作,後前往中央蘇區,領導職工運動,並參與長征。1936年,奉命前往天津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擴大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地區的影響力。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部署新四軍開闢華中根據地。皖南事變後,他任新四軍政治委員,參與重組新四軍。1943年,劉少奇返回延安後,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進入中共核心決策層。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劉少奇繼續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少奇主持土地改革運動,並曾組織「七千人大會」、領導中央經濟改革,先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後來他反對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倡導的「三面紅旗」,且在四清運動時與毛不一致,被毛認為會威脅到自己的領導地位,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並冠以「叛徒、內奸、工賊」進行批判。1968年,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決定將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劉少奇在放逐、拘禁中於河南開封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全面平反並恢復其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切名譽。
維基百科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0師在山西建立晉綏邊區,成為延安的主要屏障和通道。1947年,劉少奇路過這裏,曾嚴厲批評當地的土改工作。隨後,他根據毛澤東旨意,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做出「徹底平分土地」、「依靠貧農團解決問題」、「把土改與整黨結合起來」等決定。晉綏邊區聞風而動,迅速成立農會並發表〈告農民書〉,提出「消滅地主階級」、「群眾要怎麼懲辦就怎麼懲辦」等口號,從而形成極為混亂的打人、殺人的局面。歷時一年半的土改運動使當地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的破壞,許多地區幾乎顆粒無收,餓死的黨員幹部和普通群眾不計其數。這是一場人為的災難,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聞的悲劇。然而,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它幾乎被人們徹底遺忘。
作者簡介:
智效民1946年生於山西太原。1964年下鄉插隊。1971年後擔任小學和中學教師。1986年調入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從事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研究。著有《心理的單間》、《胡適和他的朋友們》、《往事知多少》、《八位大學校長》、《思想操練》(與人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