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動物解剖生理學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評分:
圖書名稱:動物解剖生理學
  • 圖書簡介

    動物解剖學與生理學都是動物科學系、獸醫學系、與生命科學相關學系很重要的基礎學科。本書將兩門科學聯結在一起,而有助於讀者對兩者之瞭解。本書依照功能系統分別介紹各器官之大體與顯微形態、構造、組成分子,並描繪各生理功能之現象,解析造成這些現象的原理,敘述各功能之調節與控制機制。本書之撰寫力求條理化與層次之分明,並為了讓讀者更容易了解敘述的內容,或掌握複雜內容,本書共插入430幅圖(大部分彩色)與71個表,而適合作為相關學系大學部同學的讀本,與相關從業人員或研究生的參考資料。

  • 作者簡介

    楊錫坤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 目次

    第1章 緒論 1
    解剖學名詞的解釋 1
    動物的基本組織 3
    上皮組織 3
    一、上皮組織的一般特徵 4
    二、上皮組織的分類 4
    三、上皮細胞的特化構造 5
    四、腺體性上皮 7
    五、外分泌腺的分類 8
    結締組織 10
    一、一般特徵 10
    二、結締組織的細胞 10
    三、結締組織的纖維 10
    四、基底質 11
    五、一般性結締組織的種類 11
    肌肉組織 13
    神經組織 13
    動物體的一般設計 14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15
    一、新陳代謝 15
    二、興奮性 15
    三、適應性 15
    四、生殖 15
    動物的內部環境與持恆狀態 15
    生理功能調節的途徑 15
    一、神經調節 15
    二、液遞調節 16
    三、自體調節 16
    生理作用的調節機制 16
    生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16
    一、急性試驗 17
    二、慢性試驗 17

    第2章 細胞的構造與生理 19
    細胞膜 19
    一、脂質障壁 19
    二、蛋白質 20
    三、碳水化合物 20
    細胞質及其胞器 21
    一、細胞骨架 21
    二、溶素體 22
    三、粒線體 24
    四、核糖體 24
    五、內質網 24
    六、高爾基氏器 25
    七、中心粒 26
    細胞核 26
    一、核膜 27
    二、染色質 27
    三、核漿 27
    四、核仁 28
    細胞接合 28
    一、緊密接合 28
    二、固定接合 28
    三、交流接合 30
    細胞的運輸機制 31
    一、擴散作用 31
    二、細胞膜的主動運輸 34
    與擴散通過細胞膜有關的現象 36
    一、滲透 36
    二、滲透壓 37
    三、膜電位 38
    細胞週期 39
    有絲分裂 40
    細胞死亡 40

    第3章 骨骼的解剖與生理 43
    骨的功能 43
    骨的化學組成 43
    骨學的一些術語 43
    一、骨骼各部之名詞 43
    二、骨骼突起與凹陷之名詞 44
    依據外觀之骨骼分類 44
    畜體全身骨骼的一般形態 45
    一、頭顱的骨骼 45
    二、脊柱 48
    三、肋骨 50
    四、胸骨 51
    五、前肢的骨骼 52
    六、後肢的骨骼 55
    七、內臟骨 58
    軟骨與硬骨之組織學 58
    一、軟骨的組織學 58
    二、硬骨的組織學 59
    骨膜與內骨膜的組織學 61
    軟骨的生長方式 61
    骨的生成 62
    一、膜內骨化作用 62
    二、軟骨內骨化作用 63
    骨折及其修補 65
    一、骨折的種類 65
    二、骨折的修補 65

    第4章 關節學 67
    關節的分類 67
    一、不動關節 67
    二、可動關節 67
    三、半動關節 69
    關節的運動方式 69
    軸骨的關節 69
    附肢骨骼的關節 70
    一、前肢的關節 70
    二、後肢的關節 71

    第5章 肌肉系統的解剖學與生理學 73
    肌肉的形狀 73
    肌肉的起止點 74
    肌肉的作用 74
    肌肉的命名 74
    肌肉的輔助構造 75
    一、筋膜 75
    二、黏液囊 75
    三、腱鞘 75
    四、滑車 75
    肌肉的神經與血管 75
    畜體全身肌肉的一般形態 75
    一、皮肌 75
    二、前肢的肌肉 77
    三、後肢的肌肉 79
    四、軀幹、頸部、與頭部的肌肉 81
    肌肉的顯微解剖與生理學 83
    一、骨骼肌 83
    二、心肌 93
    三、平滑肌  95
    四、骨骼肌、心肌與平滑肌的比較 98

    第6章 神經系統的解剖學 99
    神經系統的結構 99
    神經細胞的構造 101
    一、細胞本體 101
    二、軸突與樹突 102
    神經細胞的類別 103
    突觸 104
    一、化學性突觸 104
    二、電性突觸 105
    神經膠細胞 106
    神經系統的發生學 108
    中樞神經系統 109
    一、腦 109
    二、脊髓 114
    三、腦脊髓膜 116
    外圍神經系統 117
    一、脊神經 117
    二、腦神經 119
    三、交感神經系統 123
    四、副交感神經系統 124

    第7章 神經系統的生理學 127
    神經纖維的電活動 127
    在軸突中離子進出的限制 127
    動作電位 128
    全或無定律 129
    強度-期間曲線 130
    刺激強度的註記 130
    乏興奮期 130
    神經元的電纜特性 131
    神經衝動的傳導 131
    一、無髓鞘軸突的傳導 131
    二、有髓鞘神經的傳導 133
    突觸的傳遞 134
    一、電突觸 135
    二、化學性突觸 135
    三、突觸的塑性 140
    四、突觸的整合作用 141
    五、突觸的抑制作用 141
    收斂、發散與訊息整合基本方式 142
    一、容易化作用與閉合作用 143
    二、回歸抑制作用 144
    三、回歸促進作用 145
    四、側枝抑制作用 145
    反射 145
    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146
    一、肌緊張 146
    二、骨骼肌的牽張反射 146
    三、腦幹對牽張反射與姿勢反射的調節 146
    四、高位腦中樞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148
    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 150
    一、自律神經系統的神經傳導物 150
    二、具有二元神經分佈的器官 152
    三、非雙元神經分佈的器官 153
    自律神經功能的中樞調節 153
    一、脊髓 154
    二、腦幹 154
    三、下視丘 154
    四、大腦的邊緣系統 155

    第8章 感覺系統 157
    感受器概述 157
    皮膚感受器 158
    味覺感受器 159
    嗅覺感受器 160
    視覺器官-眼睛 162
    一、眼球壁 162
    二、眼球內容物 164
    聽覺與平衡覺感受器-耳 165
    一、外耳 165
    二、中耳 165
    三、內耳 166
    自體感受器 167
    一、肌肉 167
    二、肌腱 168
    三、關節 169
    內臟感受器 169
    感覺的一般上行傳導系統 169
    一、視丘在上行傳導系統中的作用 169
    二、特異性投射系統 170
    三、非特異性投射系統 171
    大腦皮質的感覺功能 171
    感覺的基本生理特性 171
    一、感覺強度的影響因素 171
    二、各種感覺之間的相互關係 172
    三、調適作用 172
    四、對比作用 172
    五、後作用 172
    各類感覺的傳導路徑 172
    一、一般體軀感覺 172
    二、內臟痛覺 175
    三、味覺 175
    四、嗅覺 175
    五、視覺 177
    六、聽覺 177
    七、平衡覺 178

    第9章 外皮系統的解剖學與生理學 179
    皮膚的構造 179
    一、表皮 179
    二、真皮層 182
    三、皮下組織 183
    皮膚的顏色 184
    皮膚附屬構造 184
    一、毛髮與毛囊 184
    二、汗腺 189
    三、皮脂腺 190
    四、豎毛肌 190
    五、肛門囊腺 190
    六、其他氣味腺體 190
    七、爪、蹄與指甲 191
    八、洞角與鹿角 193
    皮膚的血管、淋巴管與神經分佈 194
    皮膚的生理功能 195
    一、保護作用 195
    二、防水 196
    三、感覺作用 196
    四、調節體溫 196
    五、合成與貯存脂肪 196
    六、分泌及排泄作用 196
    七、呼吸作用 196
    八、合成維生素D 197
    九、吸收作用 197

    第10章   血液學 199
    血液的功用 199
    血液的總量 200
    血液的理化特性 200
    血液的組成 201
    血漿 202
    血液的緩衝系統 203
    一、重碳酸鹽緩衝系統 203
    二、磷酸鹽緩衝系統 204
    三、蛋白質緩衝系統 204
    紅血球 204
    一、數目 204
    二、形狀 205
    三、大小 205
    四、紅血球成分 206
    五、溶血 206
    六、血液凝集 206
    七、血紅素及其衍生物 206
    八、紅血球的命運 208
    白血球 209
    一、種類與功能 209
    二、白血球數目 211
    三、白血球的破壞 212
    血小板 212
    一、形態與數量 212
    二、功能 212
    止血 213
    一、血管攣縮 213
    二、形成血小板栓 213
    三、血液凝固 214
    四、生理抗凝系統與纖維蛋白水解 216
    血球生成 218
    一、紅血球生成 218
    二、顆粒性白血球生成 219
    三、淋巴球形成 219
    四、單核球形成 220
    五、血栓細胞形成 220

    第11章   循環系統的解剖學與生理學 221
    心臟 221
    包心囊 221
    心臟的構造 222
    心臟的傳導系統 223
    心臟的血管與神經分佈 223
    血管 224
    一、血管的種類 224
    二、血管壁的血管分佈 228
    三、血管壁的神經分佈 228
    四、血管分佈的一般規律 229
    循環系統 231
    一、肺循環 231
    二、體循環 232
    胎兒循環 234
    淋巴系統 235
    一、淋巴管 235
    二、淋巴的產生與淋巴循環 236
    三、淋巴組織 236
    四、淋巴器官 236
    心動週期 238
    心音 240
    心臟的電活動 240
    一、非節律點心肌的動作電位 240
    二、節律點的電位變化 241
    三、心動電流描記術 241
    心輸出量及其調節 242
    一、心跳速率的調節 242
    二、每跳心輸出量的調節 244
    血管阻力與血流 246
    血流的內在調節 247
    一、肌源性控制機制 247
    二、代謝控制機制 247
    三、組織與內皮釋放物質之調節 247
    血管舒縮的外在調節 247
    一、交感神經 247
    二、副交感神經 248
    三、內泌素作用 248
    心血管中樞 248
    一、脊髓 249
    二、延腦 249
    三、其他更高級腦區 249
    血壓 249
    動脈壓的調節 251
    一、血壓的短期調節 251
    二、血壓的長期調節 252
    運動時的心血管調整機制 252

    第12章   呼吸系統的解剖學與生理學 255
    呼吸系統的構造 255
    一、鼻孔 255
    二、鼻腔 255
    三、咽 256
    四、喉 256
    五、氣管及其分支 256
    六、肺 258
    七、肺臟的血管與神經分佈 261
    八、骨性胸廓 261
    九、胸膜 262
    肺的通氣 262
    一、肺通氣的動力 262
    二、呼吸運動 262
    三、呼吸類型 264
    四、壓力關係 264
    五、肺的容積 264
    牽涉肺通氣的因子 265
    氣體交換 266
    一、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266
    二、血液與組織的氣體交換 266
    三、影響氣體交換的因素 267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267
    一、氧的結合與運輸 267
    二、二氧化碳的結合與運輸 269
    呼吸的調節 270
    一、腦幹的呼吸中樞 271
    二、調節呼吸的向中輸入 272
    喘息 274
    咳嗽 274
    打噴嚏 275
    打嗝 276
    打哈欠 277

    第13章   消化系統的解剖學 279
    消化道的一般性構造 279
    口腔 280
    舌 282
    唇、頰、頜、與鏷 282
    扁桃腺 283
    咽 283
    食道 284
    非反芻獸的胃 284
    反芻獸的胃 286
    一、蜂巢胃 286
    二、瘤胃 286
    三、重瓣胃 287
    四、皺胃 287
    小腸 287
    大腸 289
    一、馬的大腸 289
    二、豬的大腸 290
    三、狗的大腸 290
    四、反芻獸的大腸 290
    輔助消化器官 290
    一、唾液腺 290
    二、胰臟 291
    三、肝臟 292

    第14章   消化生理學 295
    胃腸道的運動 295
    一、採食與咀嚼 295
    二、吞嚥 295
    三、單胃動物胃的運動與胃排空 296
    四、嘔吐 298
    五、反芻胃的運動與反芻 299
    六、食道溝關閉 300
    七、重瓣胃的運動 300
    八、皺胃的運動 300
    九、小腸的運動 300
    十、大腸的運動 300
    十一、排糞 302
    腸道反射 302
    胃腸道的分泌 303
    一、唾液 303
    二、胃液 304
    三、胰液 307
    四、膽汁 309
    五、腸的分泌 311
    消化與吸收 311
    一、碳水化合物 311
    二、蛋白質 312
    三、脂質 314
    四、維生素的吸收 316
    五、鹽類的吸收 317
    六、水的吸收 322
    七、水與電解質的腸道分泌作用 322
    八、下痢 324
    反芻胃的消化與吸收 324
    一、消化 324
    二、吸收 325
    消化率 326
    一、消化率的測定 326
    二、影響消化率的因素 327
    採食量的控制 327
    一、採食控制中樞 328
    二、饑餓感的產生與採食的開始 328
    三、飽足感與採食的結束 329
    四、營養分對飽足感的作用 329

    第15章   泌尿系統的解剖學與生理學 331
    腎臟的位置 331
    腎臟的形狀 331
    腎臟的解剖學 332
    腎臟的血液與神經供應 332
    輸尿管、膀胱、與尿道 333
    腎元的顯微解剖 334
    一、腎小球與包氏囊 335
    二、腎小管 335
    三、近腎小球器 336
    四、集尿管 337
    腎臟的泌尿機制 337
    一、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337
    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38
    三、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341
    影響尿液生成的因素 342
    一、影響腎小球濾過速率的因素 342
    二、影響腎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343
    三、影響腎臟血流的因素 344
    排尿 344
    腎清除率 345
    物質在血漿中的濃度對清除率之
    影響 346
    腎臟對細胞外液容積與滲透壓的
    調節 347
    腎臟對細胞外液酸鹼度的調節 348
    一、泌氫作用與鈉的重吸收 348
    二、泌鉀作用與鉀-鈉交換 349
    三、氨的分泌與銨鹽的生成 349
    腎臟對血鉀濃度的調節 349
    腎藏的其他功能 351

    第16章   內分泌學 353
    總論 353
    一、分泌與作用方式 353
    二、內泌素的分類 353
    三、內泌素的釋放 356
    四、內泌素分泌的調節 356
    五、內泌素的運輸 357
    六、內泌素的清除 358
    七、內泌素作用的機制 358
    八、內泌素的作用整合 362
    下視丘與腦垂腺的內泌素 362
    一、解剖學 363
    二、腺體性腦垂腺的內泌素 365
    三、腦垂腺後葉的內泌素 371
    甲狀腺內泌素 373
    一、化學 374
    二、合成與釋放 375
    三、作用 376
    四、分泌的調節 377
    腎上腺的內泌素 377
    一、腎上腺皮質的內泌素 379
    二、腎上腺髓質的內泌素 382
    胰島腺內泌素 383
    一、胰島素 383
    二、升糖素 385
    三、生長素禁釋素 387
    四、胰多壖 387
    調節鈣與磷的內泌素 387
    一、骨骼生理學簡述 387
    二、甲狀旁腺素 388
    三、降鈣素 389
    四、維生素 D 390
    五、血漿中鈣與磷濃度的整合性調節 391
    松果腺的內泌素 392
    心臟的內泌素 393
    脂肪組織的內泌素 394
    一、瘦體素 394
    二、脂聯素 395
    三、阻抗素 396
    胃腸的內泌素 396
    一、饑餓素 397
    二、膽囊收縮素 399
    三、胃泌素 400
    四、胰泌素 400
    五、胃抑制壖 401
    其他內分泌器官 401

    第17章   雄畜生殖系統的解剖學 403
    陰囊 403
    一、陰囊皮膚 403
    二、肉膜 404
    三、精索筋膜 404
    四、鞘膜層 404
    睪丸 404
    附睪 405
    輸精管與精索 405
    輔性腺 407
    陰莖、相關肌肉與包皮 409
    生殖器官的血液與神經供應 410

    第18章   雄畜的生殖生理學 413
    睪丸的內泌素 413
    一、睪固酮 413
    二、抑制素 414
    三、其它內泌素或旁泌素 414
    生精作用 415
    一、精母細胞發生 415
    二、精子形成 416
    三、生精作用過程的期間 417
    生精作用的內泌素控制 418
    精子在附睪的成熟與儲存 418
    一、運輸 418
    二、濃縮 419
    三、成熟 419
    四、儲存 419
    勃起 419
    射精 421
    精液 422
    一、精子 422
    二、精漿 423

    第19章   雌性生殖系統的解剖學 425
    卵巢 425
    一、濾泡 426
    二、血體、黃體、與白體 427
    三、其他組織 428
    生殖道 428
    一、輸卵管 428
    二、子宮 429
    三、子宮頸 431
    四、陰道 431
    女陰 431
    一、前庭 431
    二、大陰唇與小陰唇 431
    三、陰蒂 432
    雌性生殖器官的血管、淋巴管、與神經
    分佈 432

    第20章   雌畜的生殖生理學 435
    卵巢的功能 435
    一、卵的形成 435
    二、濾泡的生長 436
    三、排卵 437
    四、黃體的形成與維持 439
    五、卵巢內泌素 440
    動情週期 442
    一、動情前期 442
    二、發情期 443
    三、動情後期 443
    四、動情間期 443
    靈長類的月經週期 444
    非典型動情週期 445
    乏情期 445
    卵巢囊腫、黃體滯留、與隱情 446
    發身 446
    一、發身的定義與發生機制 446
    二、影響發身的因素 446
    生殖季節 448
    受精作用 448
    一、精子的準備 448
    二、精子與卵母細胞的結合 450
    胚的發育 451
    埋植 452
    胎盤形成 453
    懷孕的母體承認 454
    懷孕的維持 455
    分娩 457
    一、分娩前的徵候 457
    二、分娩的過程 457
    三、分娩發軔的機制 458

    第21章   性別的分化 461
    遺傳性別 461
    性腺性別 463
    內泌素性別 465
    體表型性別 466
    腦性別 467
    行為性別 468
    睪丸的下降 468
    性別分化的總結 469
    中間性別 469
    一、真雌雄同體 469
    二、龍鳳胎不育雌牛 470
    三、偽雌雄同體 471
    四、其他染色體或遺傳缺陷所致的性別
    異常 472

    第22章   生殖技術簡介 475
    人工授精 475
    精液保存 476
    節育 476
    發情同期化 476
    超級排卵 477
    季節外生殖 477
    懷孕診斷 477
    誘發分娩 478
    胚移置 478
    胚與卵母細胞的保存 478
    性別分化的操縱 478
    基因轉置 478
    胚幹細胞的建立與應用 479
    其他生殖技術 479

    第23章   乳腺與泌乳 481
    雌性乳腺的構造 481
    一、母牛的乳腺 481
    二、其他動物的乳腺 484
    出生後的乳腺發育 484
    乳腺發育的內泌素調節 485
    泌乳的發軔 485
    一、腺泡上皮細胞的分泌作用 485
    二、泌乳發軔的內泌素控制 486
    維持泌乳的內泌素控制 487
    乳汁的移除 489
    泌乳的停止 489
    乳汁的成分與特性 490
    一、初乳 490
    二、常乳 492
    泌乳的人工誘發 492

    第24章   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代謝 495
    醣類的代謝 495
    一、血糖的來源與命運 495
    二、血糖濃度的調節 499
    脂肪的代謝 501
    一、脂肪的合成 501
    二、脂肪酸的移動 501
    三、脂肪酸的氧化作用 502
    四、脂肪代謝的內泌素調節 503
    五、脂肪肝 504
    蛋白質的代謝 504
    一、飼糧氮素的生物學分配 504
    二、氮的平衡 505
    三、蛋白質代謝的內泌素調節 506
    體內主要營養分代謝關係的總結 506

    第25章   能量代謝 507
    飼糧能量的生物學分配 507
    氧的熱價與呼吸商 508
    一、氧的熱當量 508
    二、呼吸商 508
    基底代謝、休息代謝 509
    影響代謝速率的因素 510
    一、影響基底代謝速率的因素 510
    二、其他影響代謝速率的因素 511

    第26章   體溫與體溫的調節 513
    家畜的體溫及其正常變異 513
    熱的散失 514
    一、蒸發性散熱 514
    二、非蒸發性散熱 515
    熱的獲得 516
    體溫的神經與內泌素調節 516
    一、外圍溫度感受器 517
    二、體溫的調節中樞 517
    三、神經與內泌素的作用 519
    動物對熱的生理反應 520
    一、行為上的改變 520
    二、循環系統的調節 520
    三、流汗 520
    四、喘息 520
    動物對冷的生理反應 520
    一、行為的改變 520
    二、豎毛 520
    三、皮膚血管收縮 520
    四、增加產熱 521
    體溫調節的異常 521
    一、發熱 521
    二、熱衰竭 521
    三、中暑 522
    四、體溫過低 522
    參考書籍 525
    中文索引 527
    英文索引 559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3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11-03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人生的幸福清單(13片CD盒裝)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01-01
66折: $ 85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4輯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國中康軒新挑戰學習自修社會一下{113學年}
作者:康軒編輯
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40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13)限定版
作者:豐田悠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3
$ 18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雙子與老師(2)
作者:かきのたね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6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推理(286):域
作者: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出版社:幻華創造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7
$ 19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作者:金泰(Tae Kim)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1-03
$ 35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請解開故事謎底 04
$ 15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志願單親:不需誰來完整我,矽谷科技人的單身生養實踐
作者:Cindy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4
$ 252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