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今世界影壇,李安導演的作品,向以深刻的人文關懷,普獲世人肯定。他廣納東、西方文化,不怕挑戰複雜主題,勇於自我挑戰。不管是家庭倫理戲、武俠片、西部片、戰爭文藝、超級英雄動作片、情慾諜戰片,他最擅長顛覆傳統類型電影,譜寫情感濃郁的生命詩篇,以及無所不在的人性掙扎。看完電影,讓人悲喜交織,猶如嚐盡酸甜苦辣的人生饗宴。
本書廣邀多國電影研究學者,探索李安電影世界蘊含的東、西方視野。書中各章不僅援引古今哲學傳統,也觸及當今新興思潮,透過各種不同主題導向,透視李安作品的多元文化源流。讓讀者在飽覽電影之外,也能體會其中發人深省的豐富人文意境,進而啟迪吾人反思切身處境,以及探索宇宙真理之道。
本書特色:
從東西哲學的角度討論李安的電影--將故事和哲理完美融合,兼具理想與市場。
作者簡介:
勞勃‧艾普(Robert Arp)博士(http://robertarp.webs.com/),興趣包括:生物哲學、資訊科學存有論、哲學與流行文化。
亞當‧巴克曼(Adam Barkman)博士,加拿大救世主大學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與著作:英國哲學家路易斯(C. S. Lewis)的人生哲學、日常事物哲思。
派翠西亞‧培芮絲(Patricia Brace)博士,美國明尼蘇達西南州立大學教授,對於流行文化的美學分析有很高的興趣,包括:探討吸血鬼影集編演喬斯‧溫登(Joss Whedon)的思想與東方哲學影響。
傑夫‧布希(Jeff Bush),英國利物浦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2007、2008年,約翰‧藍儂紀念學者獎。研究興趣跨越多種領域,尤其是現象學、心理分析和語言學的跨領域主題。
提摩西‧戴爾(Timothy M. Dale)博士,威斯康辛大學(拉克羅斯校區),政治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民主理論,包括:民主與融合、公民社會、流行文化的政治信息、美國流行文化的異議人士。
卡爾‧杜爾(Carl J. Dull)博士,專攻領域包括:中國經典哲學,南亞哲學與比較哲學。目前研究包括:應用改編中國古文經典的幸福模式,拓展當代道德哲學論述。
約瑟夫‧福伊(Joseph J. Foy)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華基沙校區),政治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與著作包括:美國流行文化的異議人士、海綿寶寶、周邊商品與哲學、流行文化呈現的美國政治。
喬治‧霍爾(George T. Hole)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傑出哲學教授。研究興趣:存在主義、禪宗佛學、哲學諮商、詩。
宓絲蒂‧詹姆遜(Misty Jameson)博士,美國 南卡羅萊納州綠木市蘭德大學,英文與電影研究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俄國詩人文學家納布科夫(Vladimir Nabokov)、美國小說家威廉‧蓋迪斯(William Gaddis)。
南西‧康恩(Nancy Kang)博士,美國巴爾的摩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曾任美國雪城大學跨領域文學系與亞美研究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與教學領域:美國多元民族文學與文化。
大衛‧柯賽爾(David Koepsell)法學博士,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價值與科技學系講授倫理學課程。研究興趣與著作:倫理、宗教、法律哲學、科技與文化、企業與基因專利淘金潮、創新與奈米技術。
芮妮‧柯勒萊恩(Renee Kohler-Ryan)博士,澳洲聖母院大學(雪梨校區),哲學系資深講師。研究興趣與教學領域:文化哲學、倫理學、哲學神學、形上學。
帕希爾‧克魯斯托(Basileios Kroustallis)博士,希臘空中大學哲學教師。研究領域包括:心靈哲學、英國經驗主義、電影哲學。
詹姆斯‧艾德溫‧馬洪(James Edwin Mahon)博士,美國華盛頓李氏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道德哲學與近代哲學。
詹姆斯‧麥克雷(James McRae)博士,美國密蘇里州富爾頓的西敏寺學院,亞洲哲學與宗教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與著作領域:亞洲傳統思想與環境哲學、價值理論、重新思考人與非人的議題、流行文化與哲學。
席妮‧帕瑪(Sydney Palmer)博士,神學家,專研神學經典注解。其他研究興趣:文學、文學評論、電影評論、藝術。
蘭妲‧李‧羅勃茲(Ronda Lee Roberts)碩士,獨立研究學者與顧問。研究興趣與著作領域:列維納斯的他者倫理學、網路虛擬分身(Avatar)、社會與政治哲學、集體責任、國家與人民的互動。
蘇珊妮‧史密坎普(Susanne Schmetkamp)哲學博士,瑞士巴賽爾大學,哲學系資深講師、副研究員。研究興趣:電影哲學、美學、情緒、倫理,當代道德與政治哲學。
麥可‧湯普遜(Michael Thompson)博士,美國北德州大學講師。研究興趣:康德哲學、想像、意識、心靈結構。
大衛‧傑斯瑪(David Zietsma)博士,加拿大救世主大學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美國電影呈現的國族認同,宗教在美國對外關係的角色、暴力在個人與集體認同的功能。
譯者簡介:
李政賢,自由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井迎兆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志明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孫松榮
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儒修
作家、編劇、導演馮光遠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副教授程予誠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系主任廖金鳳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副教授齊隆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立行
真情推薦(以姓氏筆劃排序)
獲獎無數的李安,其作品往往能將自身與異國文化景觀交織成一面折射著對話與衝突的菱鏡。透過16面影像的章節構成,本書以東西方哲學的角度切入、剖析這位在台灣崛起並征服世界的導演。欲了解李安的電影,這是一本你絕不可錯過的好書!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孫松榮
名人推薦: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井迎兆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志明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孫松榮
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陳儒修
作家、編劇、導演馮光遠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副教授程予誠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系主任廖金鳳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副教授齊隆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立行
真情推薦(以姓氏筆劃排序)
獲獎無數的李安,其作品往往能將自身與異國文化景觀交織成一面折射著對話與衝突的菱鏡。透過16面影像的章節構成,本書以東西方哲...
章節試閱
李安的哲學
德國哲學家尼采主張:所有哲學都帶有自傳色彩。優秀作家應該把靈魂灑遍每一頁作品,只要了解作品,就是了解作者本人。在一次訪談中,李安也有類似說法:「如果你想瞭解我,全部都在我的影片裡。」李安意思似乎和尼采一樣,作品就是他的自傳,開啟一扇扇的窗戶,讓世人看見他的價值、關懷與動機。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李安電影特別能夠提供電影哲學探究的豐富材料。
電影哲學屬於美學分支。美學的焦點是探討美與藝術的本質。電影哲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6年,孟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的《電影:心理學研究》(The Photoplay: A Psychological Study)。不過,遲至1980年代,才正式成為學術研究的一門主要領域。[1]電影哲學不同於電影理論,主要差別在於電影哲學乃是針對電影本質進行批判檢視。雖然,電影哲學已獲肯定,成為正式學術研究領域,但在學院哲學的地位仍有不少爭論。部分原因在於若干學界人士抱持質疑態度,遲遲未能接受電影是值得學術探討的嚴肅藝術。不過,就像過去芭蕾舞也曾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雜技,如今已成為世界藝術殿堂無庸置疑的高級藝術,同樣地,電影也逐漸獲得接受,確實是值得尊敬的藝術形式。
電影哲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探討特定導演是否可以稱為影片的作者(法語「auteur」)。一般而言,影片成績好壞通常是由導演概括承受,但是如果考慮到幕前幕後數以千百人參與其中,這樣的方式是否恰當?這個問題攸關本書是否成立,因為如果導演不是影片的作者,如何可能有所謂的李安電影哲學?
對於前述問題而言,電影作者論者楚浮(Francois Truffaut)和沙瑞斯(Andrew Sarris)的看法是,只有影片作者能夠全權掌握(包括劇本、導演、剪接、製片),如此作品才算電影藝術。此種觀點遭到不少批評,主要是因為似乎過度強調導演的角色,而忽視了電影製作的特定脈絡。不過,此種作者論的觀點還是有些道理:雖然導演不是影片的唯一作者,他確實擁有比其他參與者更多的主導權。就像蘇格拉底是接生真理的產婆,好的導演也會鼓勵、協助演員和工作人員發揮更好的成績。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宣稱,李安導演是影片的作者,而其作品則呈現代表李安思想的電影哲學。
李安電影創作的出眾才華,有部分原因可能來自他的中華文化與美國文化雙重背景。他的電影編導大量援引這兩個文化的藝術和哲學傳統。這種多元文化的取向讓他可以左右逢源,多方汲取靈感,相互激盪出衝突與融合的創意火花。順著李安電影世界獨特的東西文化薈萃特色,本書組織架構分為兩大部分: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
第一部分東方篇,集中李安電影的亞洲哲學主題,諸如:儒、道、釋。雖然,這些主題最顯著出現在李安的台灣片或華語片,諸如:父親三部曲、《臥虎藏龍》和《色‧戒》。若干作者則是選擇探討,英語片《斷背山》和《理性與感性》對於這些東方主題在的相關處理。第二部分西方篇,聚焦李安英語片的西方哲學傳統。當然,這種區分不是絕對涇渭分明。尤其是李安在處理各項關鍵主題時,就經常悠遊擷取各種最適合創意表達的哲學傳統。
以下,介紹李安電影的核心哲學主題:
一、本真的自我認同
如果,李安電影世界有任何一以貫之的哲學主題,那就是追尋本真的自我認同。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表示:「焦慮是自由的暈眩」。缺乏真實自我會招致存在的危機,當事者必須設法化解真實自我和社會期待之間的衝突張力。加拿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本真性的倫理》(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指出:「本真性的倫理是相當晚近,屬於現代文化特有的產物。」泰勒認為,真實自我的追尋,乃是吾人對於西方社會「現代文明弊病」的一種反應。根據他的理論觀點,在個人的「重要意涵視域」,也就是在脈絡與重要他人的關係中,才有可能找到真實的自我。個人的「自我只有在其他人的自我當中才成立。」自我不是形成於真空,相反地,必須透過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才有可能相互對話創造出來。人己的對話,對於自我的定義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此,自我在本質上乃是相互關連性的。無可避免,個人總是存在於某個社會文化環境,而該特定環境內的經驗必然對其人產生影響作用。由於環境在個人自我定義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個人在自我定義時,必然會論及個人的家庭、朋友、夫妻、社會與道德。
李安電影的典型主人翁都是身陷在,泰勒描述的自我定義的對話掙扎。其中有若干部,特別是關於西方文化全球化與維持中華文化認同之間的對話掙扎。李安的最初三部作品,特別處理現代文明弊病對於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即使在沒有涉及中華文化失根的影片,我們也可以發現,個別角色在面對新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掙扎尋求確立有違傳統價值的自我認同。總之,唯有掙扎化解新環境加諸個人認同的諸多挑戰,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二、性別情慾認同
李安幾乎所有影片都有直接涉及這方面的題材。粉紅三部曲──《喜宴》、《斷背山》和《胡士托風暴》,處理男同志面對與表達個人性取向認同,衍生的親情和社會衝突。《喜宴》以喜劇的荒謬,舉重若輕處理同志被迫戴上面具,迎合家庭與社會的期待。《斷背山》細膩刻畫同性戀男子面對社會壓迫,而產生的羞辱、自我仇視、失落等悲劇。《胡士托風暴》處理泰柏尋求性解放的個人成長故事。另外,還有影片處理女性的認同。父親三部曲的女性角色,必須抗衡東、西文化普遍存在的父權桎梏,特別是中華文化的儒家傳統,掙扎尋求個人的女性自我認同。《理性與感性》的愛琳娜和瑪麗安,在維多利亞時代男性沙文框限下,各自掙扎尋求屬於自我的幸福。《臥虎藏龍》的俞秀蓮和玉嬌龍,也面對類似衝突,因為傳統中華文化沒有獨立女俠的存在空間。
三、孔子與儒家
孔子大概是東亞哲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孔子學說影響中華文化極為深遠。孔子生活在動亂不安的春秋戰國時代,尋求透過宣揚政治和倫理學說,重返商朝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孔子認為,只有當人們致力修身,成為有高尚道德的人,太平盛世才可能降臨。中華古文經典對於人的觀念,基礎就是焦點─場域的自我觀:像風景畫裡的人物,個人只是整幅社會互動環境中的一個焦點,必須透過該等社會互動才能讓個人的自我特色獲得定義。因此,孔子和儒家學說是一種人文的哲學,聚焦社會互動,而不是形上學。
孔子鼓勵人們努力成為君子。要成為君子必須培養若干核心德性,最重要的就是仁。仁代表人最根本的道德心,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善盡各種倫常關係的角色份際,從而圓滿實現個人的人品。就某方面而言,這有些類似當代女性主義的照顧倫理:人類應該善盡的就是建立和維持人類的複雜相互關連網絡。仁必須和義相輔相成,取得平衡。義是一種倫理道德的原則,告訴我們甚麼是合宜的行為。
孔子也強調禮,這是社會得以融洽運行的禮節、禮儀、習俗。另外,孝道是指孝敬父母尊長,進而逐步延伸,協助他其族群的人,最後達到禮運大同篇的最高理想。透過培養這些核心德性,孔子認為,個人就能成為君子,真實自我認同也得以在家庭與社會文化的倫常關係中獲得定義。
李安有若干部影片處理儒家主題。尤其是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共通主題就是東、西文化的對話辯證。這三部影片中,傳統儒家的父親面對認同現代西方價值的子女,掙扎維護父子或父女跨代親情關係。尤其是傳統中華文化以禮為主的倫理綱常,與當代美國社會的個人主義價值,衝突張力更是焦點所在。為人子女者往往欲圖擺脫父親,但這也讓自己陷入可能不孝的煎熬處境。
四、道家
道家是中華文化的另一核心,也是李安電影常見的主題。道家主張生態中心哲學,個人必須依循自然之道,從中完成真實自我的修身。道是指自然之道,是宇宙萬物生成之始,那個混沌而未有分化的本源。自然是一種動態而且相互依存的過程,特定的事物只是生生不息的自然變動過程的短暫形象。德是事物的德性,是自然之道在世間形成的特定形貌。事物根據兩種力量來形成特定形貌,這兩種力量就是,陰和陽。陰是負面、陰暗、毀滅的力量;陽是正面、光明和創造的力量。道家還有一個關鍵原則:無為,意思是指不干預,或不積極主動。人不應該違逆自然而強行,最好能夠順其自然。這就需要培養柔的精神,具體展現在活著的竹子,即使受到外力彎曲了,仍舊保有強韌的力道。道家對於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武術影響很大。日本的柔道或柔術,基本精神就是柔,這種武術的重要原則就是以退為進,不求正面蠻力攻擊,而是等待機會,借力使力,順著對手的攻擊力道,反而將其扳倒,或順勢摔開。
作品簡介與本書章節提綱
以下作品簡介,可以一窺李安如何統攝上述核心哲學主題。
《推手》的朱老先生是北京太極拳的老教頭,獨生子朱曉生和美國媳婦瑪莎、孫子吉米,一家三口住在紐約市。兒子出於一片孝心,接朱老先生到紐約,享受闔家團圓、含飴弄孫的退休生活。朱老先生的儒家傳統倫理,和兒子家的現代西方價值,兩邊格格不入,大小摩擦不斷。朱老先生在家,給瑪莎造成諸多干擾,無法專心寫作小說,也阻礙了她追求自我實現的理想。就這樣,朱曉生夾在父親與老婆的衝突嫌隙當中,左右為難,萬般痛苦。一方面,他能夠體諒甚至也認同,當代美國社會的個人主義價值;但另一方面,他又念茲在茲百善孝為先的儒家傳統,不容許自己對父親不孝。在太極拳的推手拳法當中,與敵手對陣必須學會藉力使力,才能克敵制勝。面對新環境的挑戰,朱老先生也必須如此,方能創造圓滿的新生活。在這兒,道家順應自然的態度,必須適切調合傳統儒家的價值,如此方能有效適應現代社會的世道人情。
《喜宴》說的是紐約台裔男同志高偉同的故事。遠在台灣的高家兩老不時催促逼他結婚,甚至還透過徵友社安排相親。而其實,他和美國男朋友賽門早就住在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小家庭生活。為了幫忙化解偉同這些煩惱,賽門提議,他乾脆找房客葳葳[大陸女畫家]協定假結婚。這樣,葳葳可以取得綠卡,也可以解決父母逼婚的麻煩事。本片的衝突來自偉同想維持自己和賽門的關係,同時又得盡孝道。前半段是喜劇,箇中呈現衝突失調產生的荒謬;後半段,喜宴之後,片子的調子轉向家庭倫理的衝突與化解。喜宴醉酒的葳葳開玩笑引誘偉同,結果弄假成真,懷孕了。偉同和葳葳的關係弄得賽門、葳葳、偉同母親都很不高興。後來,偉同父親向賽門透露,他已經知道兒子和他的關係,並且給了他一個紅包,暗示同意他們的結合。片子結尾,全家大和解:偉同和賽門同意成為葳葳腹中小孩的父親,偉同的父母也接受了這個不一樣的洋人男兒媳婦。像《推手》一樣,本片代表面對傳統儒家價值與個人自由的衝突,掙扎尋求建立真實的自我認同。
在華語世界的哲學,儒家與道家有著相當的衝突張力:儒家偏向人文主義,強調倫理綱常的禮教,以建立和維持社會的和諧安定;道家偏向自然主義,支持順天而行,和環境自然和諧共榮。第1章〈克己成人:《臥虎藏龍》道家、儒家修身思想與自由代價〉,麥克雷(James McRae,亞洲哲學與宗教學副教授,亞洲傳統思想與環境哲學、價值理論、流行文化與哲學)詳細探討前述主題。李安電影經常刻劃人物被迫面對個人欲望和社會期許的衝突,以尋求建立本真自我認同。道家的無為,在兩部涉及武術的作品《推手》、《臥虎藏龍》,特別凸顯。麥克雷在文中也探討儒家、道家的衝突張力。雖然,劇中人物必須打破社會規範的枷鎖,方能達成本真自我認同,但自由也必須付出代價,而這就衍發這兩部影片的悲劇元素。
《理性與感性》探索自然欲望(感性)和社會文化規範(理性)之間的張力。理性、感性過與不及都是缺點。芬妮是維多利亞年代不顧人情,僵化社會風俗的典型,密爾頓夫婦則是另一個極端,錯在太過開放而缺乏對於他人隱私的尊重。姊姊愛琳娜代表理性,妹妹瑪麗安代表感性,兩人都必須設法克服各自天性的偏差,在理性和感性之間,掙扎建立類似道家自然主義/感性欲望和儒家人文主義/社會規範的平衡。第2章〈哪裡見得到本心?《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理性和感性〉,柯勒萊恩(Renee Kohler-Ryan哲學博士,文化哲學、倫理學、哲學神學、形上學)和帕瑪(Sydney Palmer博士、神學家,文學評論、電影評論、藝術),分析兩片的兩對姊妹如何面對此一主題。另外,《臥虎藏龍》衝突環繞在俞秀蓮和玉嬌龍這對結拜姊妹,如何在相對應《理性與感性》愛琳娜與的瑪麗安的各種張力糾扯中,掙扎尋求各自的真實自我。兩位作者論稱,女性論述可能促進,也可能阻撓,個人本真自我認同的尋求與建立。
在《斷背山》,李安聚焦處理個人認同和社會期許之間的衝突。本片將李安的沉默美學發揮到極致。在斷背山上有好多場戲,傑克和恩尼斯的溝通都不假任何言語;但諷刺的是,當他們下山回到鎮上,對話雖然多了,卻沒辦法表達彼此心中不見容於社會的情意。社會壓力牢牢鎖死,他們只能和一般男人一樣,找女人戀愛、結婚、生兒育女,那是社會對於正常男性的標準期待,卻完全不是他們內心真正想要的。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臥虎藏龍》,在那兒,我們看到的是道家的自然無為和儒家的人文教化之間的衝突張力。和李安的古裝武俠片主角一樣,這部現代西部片的主角,也必須付出慘痛代價:傑克慘死在恐同村民手下;恩尼和老婆緣盡分手,獨自承受失去傑克的淒涼餘生。
第3章〈儒家牛仔美學〉,湯普遜(Michael Thompson,康德哲學、心靈哲學博士)援引儒家四種基本倫理關係,來分析《臥虎藏龍》和《斷背山》的主要人物。他指出,劇中角色的個人主義,或牛仔美學,終究離不開儒家的框架,也就是說,個人追求的本真自我必須紮根在群己關係之中,才有可能獲得圓滿實現。第4章〈東方遇見西方:《斷背山》的東方哲學〉,布希(Jeff Bush,跨領域現象學、心理分析和語言學博士候選人)探究傳統牛仔的正統形象與離經叛道的同性牛仔情愛的衝突張力。前者是社會期待傑克和恩尼應該努力效仿的標竿;後者雖然悖離正常男子漢的牛仔典範,卻是定義兩人本真自我認同的根本要素。布希援引孟子與同志倫理學家柯爾維諾(John Corvino)指出,根據東方文化的男子漢原型,男人的自然欲望和文明社會的責任不必然相互扞格牴觸。
1957年,電影哲學家魯道夫‧安海姆(Rudolph Arnheim)論稱,默片比有聲影片藝術層次更高,因為沒有對話迫使觀眾更能專注於電影呈現的影像。在某方面來看,李安的電影頗得默片神髓:極少量的對白、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觀,還有盪氣迴腸的電影配樂。演員傑克‧葛倫霍形容李安:「fluent in the language of silence」[2]。一般來講,美國觀眾普遍不喜歡觀賞配字幕的外語片,但是《臥虎藏龍》卻吸引大票的美國觀眾爭相走進戲院,而且還看得津津有味。
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不認同安海姆讚揚默片的看法,他認為區分電影最重要的考量不在於無聲vs.有聲之別,而在於重視原始影像vs.仰賴剪接技術的區別。巴贊稱許注重寫實的電影,攝影鏡頭把世界「凍結在時光裡」。李安深諳此種美學:從容不迫的長鏡頭,再加上容許演員安然自在開展劇情的景框,足以讓觀眾飽覽完整的一場戲,而不是相對被動接收剪接呈現的特定動作序列或臉部表情。
在《紐約時報》的一篇訪談當終,李安就曾經提及,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的《東京物語》(Tokyo Monogatari [1953]),是早年影響自己最重要的電影。小津安二郎最為人著稱的,就是擅長使用日本的「間」(?,發音「ma」)美學,運用空鏡頭或留白,空有場景而沒有人事物劇情演出的一種負面或虛空間,淡靜悠緩地投射開展出超乎實體的內蘊或互動。第5章〈《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風景與性別〉,詹姆遜(Misty Jameson助理教授,英文與電影研究)和培芮絲(Patricia Brace教授,流行文化美學分析)探討,李安如何使用無聲或留白,具體而言,就是透過全景的大地景觀,來強化劇中人物動盪不安關係中的孤獨心境。在《斷背山》、《冰風暴》、《理性與感性》等片當中,類似例子不勝枚舉。
《飲食男女》劇情描述90年代台北都會區,半退休的朱姓大廚師,每周末等待三位女兒回家吃飯,面臨的社會變遷下的家庭倫理問題與兩代衝突。藉由彼此的生活與衝突,突顯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價值觀。朱大廚的掙扎呈顯佛教的無常主題:他的妻子已經過世,眼看三個女兒也留不住,連味覺也退化靠不住了,看來只有接受世事無常,他才可望得到心安。第6章〈《飲食男女》的情欲、儀式與和諧〉,杜爾(Carl J. Dull博士,中國經典哲學的幸福模式、南亞哲學與比較哲學、道德哲學)引用荀子哲學,探討人性、欲望和社會倫常關係的衝突張力。雖然,傳統儒家的家庭和諧飽受來自西方價值與新關係的威脅,只有抱持「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真心擁抱外來的價值與新形成的關係,箇中衝突失序才可望化解,也才有可能獲得與維持真正的和諧。第7章〈父權、德性倫理與李安:父親真的比較懂?〉,羅勃茲(Ronda Lee Roberts碩士,他者倫理學、網路虛擬分身、社會與政治哲學)探討個人自主與儒家父權的扞格與折衝。文中論稱,透過亞里斯多德的德性倫理,可望化解現代與傳統價值的衝突,從而創造和諧中庸之道。
《色‧戒》探索二次大戰期間,女大學生王佳芝如何確立自我認同的心理歷程。為了完成暗殺漢奸易先生(上海租界地,汪精衛政府情報機關頭子)的愛國義舉,她被迫把自己從天真的大學生,轉化成女間諜殺手。在這過程當中,還必須犧牲處女之身,色誘易先生,扮演情婦,誘使他掉進暗殺陷阱。易先生是個冷酷狠毒城府極深的中年人,他和王佳芝第一次上床,暴力相向,極盡羞辱。隨著兩人交往日深,她逐漸陷入兩個分裂的自我:愛國女青年,奉命執行暗殺邪惡漢奸;矛盾情婦,越陷越深難以自拔。最終,王佳芝背叛了殺敵任務,救了易先生一命。她的自我認同嚴重混亂,難以分辨自己真正究竟是誰,以至於擁抱了自己創造扮演的虛幻自我。第8章〈《色‧戒》:情慾不設防〉,克魯斯托(Basileios Kroustallis博士,心靈哲學、英國經驗主義、電影哲學)引用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知覺現象學、柏林特(Arnol Berleant)的環境美學、方東美(Thome Fang)的新儒學人生哲學,來分析片中主要人物的道德發展。他論稱,驅使王佳芝行為的主要動機不在於基本的道德兩難困境,而是對於她效命的愛國義舉缺乏現象學層次的投入。
在《綠巨人浩克》,李安試圖探討布魯斯角色的複雜內蘊。布魯斯掙扎於自我認同的矛盾衝突:他得到超人的能耐,但這份禮物卻是父親大衛受實驗汙染基因遺傳給他。繼承了父親基因也等於讓自己受制於父權擺佈。第9章〈超越上帝界線:《綠巨人浩克》人性與倫理的糾葛〉,巴克曼(Adam Barkman哲學系副教授,人生哲學、日常事物哲思)探討布魯斯的認同危機。李安的手法既帶有典型東方哲學,同時也融入非東方哲學。李安聚焦父子關係,無從切斷的連結體,這是李安電影一貫的東方主題。至於布魯斯和浩克之間存在一個不變的自我本體,可以統一兩者的極端差異,這則是悖離佛教與道家的傳統信念。
第10章〈失所、失信、失序:李安的認同論述〉,戴爾(Timothy M. Dale政治系助理教授,民主與融合、公民社會、流行文化政治信息、美國流行文化異議人士)和福伊(Joseph J. Foy政治系副教授,美國流行文化異議人士、電視電影周邊商品與哲學、流行文化呈現的美國政治)探討《綠巨人浩克》、《臥虎藏龍》和《斷背山》,這三部作品的認同哲學議題。他們論稱,劇中人物因為各種社會壓力的枷鎖,而隱藏個人認同,但是這種推拖躲閃的逃避做法,讓自己陷於失所(孤絕)、失信(自欺欺人)的困境,最終導致更大的失序或毀滅性的傷害。
《胡士托風波》是一部評述戰爭和性別情慾認同的影片,根據艾略特‧泰柏的真實故事改編。泰柏協助將胡士托音樂會帶到紐約白湖鎮。1960年代自由戀愛運動風起雲湧,同志平權運動也逐漸浮上檯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泰柏奮爭確立自我的性別情慾認同。第11章〈顛覆英雄暴力:《胡士托風波》與《綠巨人浩克》的反戰敘事〉,傑斯瑪(David Zietsma歷史系助理教授、美國電影的國族認同,宗教在美國對外關係的角色、暴力在個人與集體認同的功能)認為,這部影片是批判好萊塢暴力充斥的電影文化。他論稱,這兩部影片都把暴力描述為阻撓本真自我實現的障礙,反越戰運動則是抗衡20世紀美國文化瀰漫的帝國主義和盲目愛國情操。
第12章〈性別漂流的人種:《胡士托風波》的性別隱諱〉,康恩(Nancy Kang英語系助理教授、跨領域文學與亞美研究、美國多元民族文學與文化)探索同性戀者面對和揭露個人性別認同的存在危機。她論稱,坦承同性戀性別認同可能會招致死亡──肉體生命或社會生活的死亡──不誠實以對則會把人推向非本真自我的悲慘人生。她解釋,《胡士托風波》是一部支持人類普世共通的愛,具體呈現在艾略特、泰柏對於個人解放的追尋。
《冰風暴》探索人際關係中的本真自我認同主題。胡德和卡佛兩家都是親不親、子不子,家庭不像家庭,倫常關係極度負面的典型。班和珍妮偷搞婚外情,兩家的子女生活空虛無聊,沉迷於社會政治,性、毒品、暴力。這些人物捲入各自的存在危機,在現代社會虛無麻痺的生活中,掙扎尋求確立自我認同。引發改變的觸媒就是這場冰風暴,這也是片中家庭成員冰冷、混亂關係的隱喻。
第13章〈分子的緣故:《冰風暴》李安的愛與肯定哲學〉,史密坎普(Susanne Schmetkamp,哲學博士,資深講師、副研究員,電影哲學、美學、情緒、倫理,當代道德與政治哲學)探討愛與性的對話本質,以茲解釋胡德和卡佛兩家人靡爛崩壞的人際關係。第14章〈存在主義的冰天雪地:《冰風暴》的負面空間與虛無〉,柯賽爾(David Koepsell法學博士,價值與科技、倫理、宗教、法律哲學、科技與文化、企業與基因專利)引用沙特(Jean-Paul Sartre)的存在主義哲學,探討劇中人物對於美國1970年初期社會政治焦慮、絕望的反應。第15章〈《冰風暴》:風暴從何懸臨迫近?〉,霍爾(George T. Hole傑出哲學教授、存在主義、禪宗佛學、哲學諮商、詩)從禪宗佛學與海德格存有論的觀點,檢視劇中人物如何深陷生存的心理冰風暴。
《與魔鬼共騎》採取同情身陷衝突的南方人和黑奴的觀點,處理美國內戰外來者身分認同的爭議性題材。傑格和傑克是密蘇里魔鬼游擊隊,支持南方陣營的非正規軍,使用游擊戰來對抗聯邦軍。片中主要的衝突來自個人身分認同和內戰充滿敵意的社會政治環境之間的張力。霍特自由之身的黑人,他出於報答前任主人喬治‧克萊德解放黑奴身分,於是追隨加入南方陣營,擔任陣前斥候兵。為了報答恩情,他投入有違個人利益而且不正義的戰爭。德國移民第二代傑格,也飽嘗南方在地人對於非我族類的排擠和敵意。這切身遭遇使他對於霍特遭受的種族歧視深感同情。第16章〈愛在戰火蔓延時:馬基維利與李安的《與魔鬼共騎》〉,馬洪(James Edwin Mahon哲學系副教授,道德哲學、近代哲學)引用馬基維利哲學、孫子兵法,以及各種規範戰爭行為的國際公約,化解倫理與政治的衝突張力。
包羅萬象,無所畏懼
李安在當今世界影壇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博古通今、廣納東、西文化,無畏無懼,不斷推陳出新,別開新局,自我挑戰包羅萬象的複雜哲學主題。他的電影廣獲世人共鳴,不只是因為導演技法出眾,更在於作品深刻探觸人類普世重要問題。誠如蘇格拉底的至理名言:「人生不思反省,不值活矣。」電影是重要的媒介,通過感人至深的鮮活影像,促使我們重新檢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李安電影的重要不只在於其揚名四海的藝術性,也在於他持續為哲學研究開拓出難能可貴的新天地。
[1] 有關電影哲學的介紹,請參閱:華騰伯格(Thomas Wartenberg),〈電影哲學〉(Philosophy of Film),收錄於《史丹福網路哲學百科全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11年冬季版),Edward N. Zalta編輯,網址: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1/entries/film/。
[2]譯者按:這話的引述,在這兒頗有一語雙關之妙,表面上是說,李安講著一口流利的沉默無言的語言。再者,也指李安深諳默片的電影語言。
李安的哲學
德國哲學家尼采主張:所有哲學都帶有自傳色彩。優秀作家應該把靈魂灑遍每一頁作品,只要了解作品,就是了解作者本人。在一次訪談中,李安也有類似說法:「如果你想瞭解我,全部都在我的影片裡。」李安意思似乎和尼采一樣,作品就是他的自傳,開啟一扇扇的窗戶,讓世人看見他的價值、關懷與動機。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李安電影特別能夠提供電影哲學探究的豐富材料。
電影哲學屬於美學分支。美學的焦點是探討美與藝術的本質。電影哲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6年,孟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的《電影:心理學研究》(The Phot...
作者序
「嗨,我是李安,如果沒電影拍,我會去死吧。」 這是李安給好機器製片公司的自我介紹。後來,在好機器製片公司出資下,李安完成導演處女作《推手》。目前,李安已是影壇世界級的導演。才華內蘊、風格多元的李安,最為世人稱道的就是他總是勇於自我挑戰,不斷登峰造極,開拓出各種激發深思辯證的爭議題材:維多利亞時代的浪漫愛情、古裝武俠倫理、漫畫超人動作、禁忌愛情倫理悲劇。目前為止,李安已完成11部劇情長片,贏得包括美國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等,不計其數的獎項肯定 。雖然,李安的電影題材涵蓋多元廣泛,不過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繁複深刻,話題爭議性十足,自然也就成為哲學研究採之不竭的豐饒寶地。
本書廣邀多國電影研究學者,探索李安電影的東西方哲學思想,各章引述了許多東、西方的哲學傳統乃至當代思潮,從各種不同主題導向的透視角度,探查李安作品蘊含的多元文化主題,希望讀者在飽覽李安電影世界的迷人風采之餘,也能夠細細品味和領悟,箇中根源所在的東、西方豐富哲學傳承。
李安的電影生涯
李安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生日1954年10月23日,父親是高中校長,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和孝道。高中畢業後,大專聯考兩度落榜,書香世家顏色無光。最後(1973年),勉為其難就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影劇科。在1970年代的台灣,電影不是甚麼光彩的行業,眼見兒子如此不長進,李父心中萬分懊惱難堪。
1978年,李安23歲,赴美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城校區)戲劇系,礙於英語非母語,因此選擇攻讀導演,避免語言方面的侷限。1980年畢業,取得藝術學士學位,接著進入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電影製作學程碩士班。此期間,他創做了若干部甚受好評的學生影片,並一度擔任史派克‧李某部學生電影的攝影工作。1985年,李安完成畢業創作影片:《分界線》(A Fine Line)。這部片長43分鐘的劇情短片,為李安贏得校內學生影展年度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畢業之後,整整六年,李安在電影圈的發展一直不太順遂。
1990年,甫成立不久的好機器製片公司和李安洽談合作開拍新片。在該公司出資之下,李安終於在1992年完成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推手》。這片子在亞洲叫好叫座,讓他取得下一部影片的拍片資金,1993年順利完成低成本的《喜宴》,還成為當年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獨立製片,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隔年1994年,《飲食男女》再度連莊同一獎項提名。
這些早期的作品吸引了好萊塢的關注,於是李安有機會接拍了三部較高成本的英語片。先是1995年,珍‧奧絲汀小說改編的《理性與感性》,此片榮獲七項奧斯卡獎提名,並與艾瑪‧湯普遜獲頒最佳改編劇本獎。緊接著,李安完成兩部叫好但票房欠佳的《冰風暴》(1997年)和《與魔鬼共騎》(1999年)。父親三部曲,再加上這三部題材風格各異的英語片,李安向世界影壇展現了他勇於自我挑戰的創新精神,對於天南地北各異其趣的棘手題材都能得心應手。
2000年,李安執導武俠倫理片《臥虎藏龍》,票房席捲全球,佳評如潮,在該年度榮獲十項奧斯卡獎提名,最後總共囊括最佳外語片、攝影、藝術指導、原創電影音樂等獎項。可惜,在最佳影片和導演獎項鎩羽而歸。接下來,2003年,李安投入執導環球製片廠的大片《綠巨人浩克》。此片改編自暢銷漫畫,無奈李安導演的藝術創意屢遭環球製片廠制肘,環球不滿意李安的悲劇格局,傾向拍攝成票房保證的傳統商業動作片。最後妥協完成的作品,票房差強人意,影評褒貶不一。雖然,還是可以看見導演匠心獨具的藝術雕琢,可惜李安期許《綠巨人浩克》的藝術境界終究是功虧一簣。
《綠巨人浩克》的失敗讓李安甚感沮喪,一度考慮是否就此放棄電影生涯。所幸,父親勸他再拼一部試看看。這時,李安開始全心投入《斷背山》。2005年,這部爭議話題十足的作品正式上映,空前好評源源不斷,挾著驚人氣勢入圍8項奧斯卡獎,最後贏得包括最佳導演的三座獎項。雖然,普遍看好可望奪下最佳影片,可惜敗給《衝擊效應》。
2007年,李安投入開拍諜戰情色片《色‧戒》,在中國吸引了萬巷空人的爭睹觀眾,只是大部分的情色床戲都給修剪刪除。但是,在美國因為列入兒童不宜的NC-17限制級,只能在特定戲院有限上映。《色‧戒》雖然獲得普遍不錯的評價。但是接下來,2009年的《胡士托風暴》就沒有那麼成功了。雖然,部分影評認為,這部影片的改編成績差強人意。但是,大部分影評人則批評,影片改編過度簡化了泰柏和蒙特2007年的回憶錄原著,環繞1960年代社會政治文化變遷的複雜議題。
「嗨,我是李安,如果沒電影拍,我會去死吧。」 這是李安給好機器製片公司的自我介紹。後來,在好機器製片公司出資下,李安完成導演處女作《推手》。目前,李安已是影壇世界級的導演。才華內蘊、風格多元的李安,最為世人稱道的就是他總是勇於自我挑戰,不斷登峰造極,開拓出各種激發深思辯證的爭議題材:維多利亞時代的浪漫愛情、古裝武俠倫理、漫畫超人動作、禁忌愛情倫理悲劇。目前為止,李安已完成11部劇情長片,贏得包括美國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等,不計其數的獎項肯定 。雖然,李安的電影題材涵蓋多元廣泛,不過都有...
目錄
東方篇
第1章 克己成人:《臥虎藏龍》道家、儒家修身思想與自由代價
第2章 哪裡見得到本心?《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理性和感性
第3章 儒家牛仔美學
第4章 東方遇見西方:《斷背山》的東方哲學
第5章 《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風景與性別
第6章《飲食男女》:情慾、儀式與和諧
第7章 父權、德性倫理與李安《父親三部曲》:父親真的比較懂?
第8章《色‧戒》:情慾不設防
西方篇
第9章 超越上帝界線:《綠巨人浩克》人性與倫理的糾葛
第10章 失所、失信、失序:李安的認同論述
第11章 顛覆英雄暴力:《胡士托風波》與《綠巨人浩克》的反戰敘事
第12章 性別漂流的人種:《胡士托風波》的性別隱諱
第13章 分子的緣故:《冰風暴》李安的愛與肯定哲學
第14章 存在主義的冰天雪地:《冰風暴》的負面空間與虛無
第15章 《冰風暴》:風暴從何懸臨迫近?
第16章 愛在戰火蔓延時:馬基維利與李安的《與魔鬼共騎》
東方篇
第1章 克己成人:《臥虎藏龍》道家、儒家修身思想與自由代價
第2章 哪裡見得到本心?《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理性和感性
第3章 儒家牛仔美學
第4章 東方遇見西方:《斷背山》的東方哲學
第5章 《理性與感性》和《臥虎藏龍》的風景與性別
第6章《飲食男女》:情慾、儀式與和諧
第7章 父權、德性倫理與李安《父親三部曲》:父親真的比較懂?
第8章《色‧戒》:情慾不設防
西方篇
第9章 超越上帝界線:《綠巨人浩克》人性與倫理的糾葛
第10章 失所、失信、失序:李安的認同論述
第11章 顛覆英雄暴力:《胡士托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