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施翠峰先生在馬來西亞藝術學院邀請講學時,藉此良機,遊覽南海諸國,七千多公里旅程的屐痕足跡遍布了各個島嶼,他認為我們如果承認旅行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練的話,他相信東南亞便是我們最好的去處。
書中闡明了各地名勝古跡及有趣的遊覽地區,供未去南海的讀者也好像去過似的、供去過的讀者回味美好歲月。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南海遊蹤─三民文庫173的圖書 |
|
$ 66 ~ 178 | 南海遊踪─三民文庫173
作者:施翠峰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3-01-01 語言:繁體書 ![]() |
|
本書作者施翠峰先生在馬來西亞藝術學院邀請講學時,藉此良機,遊覽南海諸國,七千多公里旅程的屐痕足跡遍布了各個島嶼,他認為我們如果承認旅行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練的話,他相信東南亞便是我們最好的去處。
書中闡明了各地名勝古跡及有趣的遊覽地區,供未去南海的讀者也好像去過似的、供去過的讀者回味美好歲月。
三民文庫編刊序言
自 序
南海遊?
一、在家靠父母在外靠華僑
二、獨樂不難,與眾共樂為難
三、清淨無為,聽其自然
四、泰國人口福不淺
五、遊玉佛寺.登金塔
六、大城故都之遊
七、從吃海鮮談到泰國的民情
八、玫瑰園與佛統
九、南海明珠一日遊
十、吉隆坡掠影
十一、歲月巨輪留下的痕跡
十二、中國廟宇青雲亭
十三、鄭和留芳異邦
十四、新加坡掠影
十五、飛禽公園與南大
十六、雅加達的面貌
十七、獨立紀念塔與大象博物館
十八、從雅加達到日惹
十九、橫斷中爪哇
二十、遊日惹蘇丹的皇宮
二十一、世外桃源峇里島
二十二、遨遊於山水之間
二十三、藝術天份得天獨厚
二十四、芙蓉城之遊
版權宣告
封 底
序:
自 序
五年前,我旅行了日本,韓國和琉球,曾應邀在大華晚報撰寫了「日韓琉之旅」,並經印行單行本。雖然不敢說我已經十分了解了它們的文化與藝術,也不認為自己已經跑遍了它們的名勝與古蹟,可是,由於「行萬里路」而自己獲益非淺,是無可諱言的事實。所以,嗣後的歲月當中,我一再地期望著能有機會到亞洲的另外一個地區: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各地去尋幽探勝,也可以藉此增加一些有關東南亞的古代文化及藝術交流的知識。
可是,對於一個正在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說來,出國並非像商人要出去那麼輕而易舉,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握住適當的時機,必須以不影響自己的職責為原則。
幸好,去年九月間,馬來西亞藝術學院來函,邀我利用我們的寒假期間(他們卻是開學不久)前往講學,主講幾個中國藝術史與色彩學上的專題。
講學地點雖然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但我抓住了這個良機,計劃利用在往返的途上,順便跑跑南海各國,這樣才算不虛此行。不,對我個人說來,在中南半島或南洋群島各地採風問俗,探訪文化古蹟,研究民間藝術……才是我的真正目的,講學倒是成為附帶的次要任務了。
記得有一個日本文化界人士,曾經對於他們自己人這樣批評過:
由於國際航線的發達,赴海外旅遊的日本人,愈來愈多,可是大家只懂得搭乘最新型的噴射機,跑向歐美各國,由一個國家的首都飛往另外一個國家的首都,一切由旅行社包辦,聽任嚮導的擺佈,住最豪華的大飯店,專找風光明媚的觀光地區,走馬看花,拍幾卷彩色風景照片,買一些最新工業產品,匆匆地出去,匆匆地回來。這便是日本旅客的寫照。可是,歐美人士卻專找亞洲的古老國家,作為他們旅遊的目標,他們想盡辦法要探討亞洲偉大的精神文化和根深蒂固的宗教信念。這樣看來,大家豈不是反而忘掉了自己呢?
我很欽佩這位日本人,他的眼光相當銳利,同時我也不由得反省到我們國人出國旅行的情形。大多數的中國人,何嘗不也是這樣?身為亞洲人,卻一味地稱讚西洋的月亮大,這種毛病不是我們更甚於日本人嗎?同時我們也不要誤以為亞洲只有中國和日本而已。
亞洲除了我們中國和日本、韓國等以外,還有擁有二億五千萬人口而且天然資源富饒的東南亞陸地與群島。古代人稱黃金半島的東南亞,曾供黃金給昔時的歐洲與亞洲,供應香料給中古時代的歐洲,把珍奇的食品輸往亞洲。近百年來又把橡膠、錫、油等輸送到世界各先進工業國家去。
東南亞面積的百分之六十是海,這地區的國家首都,大多數是海港,兩個島域擁有大大小小兩萬個島嶼,其中僅八千個島嶼上有人居住,其餘卻仍是無人島。
不過,東南亞地區急激地在世界上的人們的意識上佔住很重要的位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的事情,因為這一地區曾經成為激烈的戰爭的舞臺,戰後產生了許多新興獨立國家,也成為東西兩方勢力的交接點。從歷史的觀點說來,東南亞是來自東西南北的世界文化交叉的十字路口。
在這個龐大的地域裏,不僅僅居住著許多不同血統的新舊民族,連他們所信仰的宗教也非常複雜。例如:來自印度的印度教(也有人譯為興都教),其歷史最悠久,但它的餘風至今仍由峇里島的住民們繼承著。來自西亞的伊斯蘭教,很快地感化了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大部份人們,而使他們成為忠實的回教徒。佛教卻仍舊在泰國和越南保持著昔時的根基,而基督教則在一百多年來,深刻地浸透到菲律賓的人心之中。
由於歷史、種族、宗教、文化等的不同,南海各國的生活式樣,也顯得非常複雜,外國人將東南亞各國稱為「複合社會」,理由就在於此,在一個國家裏,原住民族與外來民族雖然經營著不同的生活式樣,可是,他們之間都能夠保持著融洽的狀態。
如果我們承認旅行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練的話,我相信東南亞便是我們最好的去處,拙著「南海遊蹤」便是我這次跑了七千多公里旅程的屐痕足跡,也是表示我自己對南海永恆的懷念和無限的祝福
拙著蒙大華晚報耿修業社長謬賞,自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日起在該報連載,及至八月二日全文刊畢後,適逢三民書局劉振強總經理有意將它編入三民文庫之中,才有這一部單行本的問世,在此謹向兩位先生表示深謝。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一曰施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