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原子科學導論的圖書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原子科學是一門極具特色的整合性應用科學,以基礎物理、化學、生物等為根基,而以尖端科技以及醫、工、環境等的應用為重點。因此,原子科學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在今日原子能廣被研究和應用的環境下,許多相關的科學和工程上的問題:如保健物理、核醫科技、放射化學、環境科學、光電科技、以及核子儀器等,都是原子發展的領域。
本書共分為十九章,以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的教授們所提供的講義為主,其餘章節則由編者撰寫。撰寫本書的目的,旨在使剛進校門的原子科學系一年級新生,在第一學年能有機會一窺原子科學全貌,到了高年級分組研習的時候,可依志趣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或環境為其主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