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你好,你要聽話」,這話對孩子是良藥或毒害?
了解自己,你才能真正看見孩子!
不安、內疚、擔心、生氣……
再完美的媽媽都難避免的「有毒情緒」和心理機制
「氣味」和「有色眼鏡」,教養關鍵大解密!「下決心不再打小孩,但只要他不聽話,又會忍不住動手……」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難道會害他嗎?」
「要是孩子跟他爸爸一樣,怎麼辦?」
「我這麼用心在教養小孩,為什麼會變這樣?」
以上這些話語,你是否感到熟悉呢?
明明已經全心全力愛著孩子,卻只換來孩子的厭惡、逃避甚至反抗;
種種狀況讓你身心俱疲、焦慮不安,卻只能茫然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權威精神科醫學博士尹宇相,融合30年診療案例經驗、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和榮格的理論,耗費6年,完成《覺醒媽媽的心理課》。本書從「精神分析」角度切入,剖析親子間相處的動機與意念,並透過「心理劇」療法,希望能引導媽媽覺察「有毒情緒」,療癒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找回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你不自覺的「氣味」和「有色眼鏡」,是「愛」還是「礙」?
孩子不一定要有多了不起的職業或財富,只要能健康享受快樂人生就好?
你希望培養出自信、與人為善的孩子?
明明很愛孩子,但生氣時卻待他如仇人?
──你確定這些「為了孩子好」的心意與方式,都有正確傳達了嗎?
面對親子關係,許多父母(尤其以媽媽最為常見)總是焦慮、不滿、急躁,時常有意無意地,做出與教養理念背道而馳的行為:希望培養自信的孩子,卻不斷打壓、使他變得畏縮;期許孩子懂得與人和睦相處,卻要他挑人交朋友。你以為這就是「愛孩子」的心意,殊不知早已變質成「害孩子」的執念。
之所以如此,關鍵就在於早已深植媽媽潛意識的兩大教養密碼──「氣味」和「有色眼鏡」。而這兩個「密碼」,對子女教養有90%的影響力,甚至會塑造出孩子未來的樣貌。
►►氣味:媽媽心態上怎麼對待孩子,旁人就會延續同樣的方式。因此,受疼愛的孩子惹人愛,受嫌惡的孩子招人嫌。
►►有色眼鏡:媽媽如何看孩子,孩子就可能變成她最擔憂的樣子。倘若媽媽配戴「孩子很內向」的有色眼鏡而焦慮,孩子越容易呈現出「內向、焦慮」的形象。
★用「心理劇」覺察&療癒「有毒情緒」,找回最佳親子關係
在我們的精神意識裡,存在著無法察覺的「潛意識」,也就是有另一個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想法在操控著「我」。而許多媽媽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任何「有毒情緒」,包含:焦慮、愧疚、自卑、創傷、擔憂、懷疑、憤怒、比較等等,就存在潛意識中。
當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緊繃、衝突時,可能就是深受潛意識的影響。此時,需要的不是更加嚴厲的懲罰或討好般的獎賞,而是必須「自我覺察」,思考此時此刻自己對孩子所做的行為,用心聆聽與孩子相處時的內心想法,就會知道「自己實際上是怎麼看待孩子」。
「了解自己,才能看見孩子」,在《覺醒媽媽的心理課》中,作者採用臨床上的「心理劇療法」,深入理解、分析每個家庭案例;並針對不同狀況,提出對應的實務建議,期望能協助更多處在親子衝突中哀嘆的媽媽們走出困頓。
★不做「要求滿分」媽媽!懂得「留白」,讓孩子的人生幸福又快樂!
你是「以媽媽而活」嗎?對你來說,「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從過去到現在,「媽媽」的人生彷彿是為了整個家族而存在,要孝順長輩、照顧家庭、料理三餐、教養子女……這些「任務」與媽媽緊密連結,甚至形成了「理想媽媽」、「滿分媽媽」的標準樣貌。
因此,許多媽媽總是把行程塞得很滿,做事嚴謹確實,善於安排時間,凡事都想盡善盡美。但再怎麼好的東西,過多也會成為負擔。這樣的媽媽表面看起來沒問題,內在卻十分辛苦,忙到昏天暗地,生活少了從容與樂趣,事情做好才安心、沒做好就焦慮。至於孩子,也被媽媽塞滿的時間表和規矩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充滿創意的自發性都被迫壓抑著。
你以為打造如此「充實」生活的媽媽,才是理想、完美的滿分媽媽?其實不然。生活中留有些許空隙,才能擁有樂趣;塞得太滿,美好的事物就進不來,好人、好運都會被排除在外。
親愛的媽媽,請為自己的時間與生命「留白」,讓親子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好好「以心相處」;而在留白媽媽底下成長的孩子,不但保有自發性,更能夠創造出獨一無二、幸福又快樂的人生!
作者簡介:
尹宇相(윤우상)
擁有30年經歷的精神健康醫學專業醫師,畢業於中央大學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在開朗心理醫院擔任院長,以心理劇(psychodrama)專家身分擔任EBS、tvN節目來賓超過20年,撫慰、治癒近千顆受傷的心靈。連任韓國心理劇社會劇學會會長,至今仍投入每年有數百名觀眾參與的心理治療劇企劃,擔任即席呈現治療過程的導演及訓練師(TEP)。
他講授「媽媽心理學特別講座」多年,亦針對一般民眾主講「精神健康分析」,閒暇時間多半投注於寫作及演講。
譯者簡介:
葉雨純
喜歡沉浸在不同國界的文字中,轉換字裡行間的溫度。
譯有《寒天蒟蒻低GI美味料理》、《咖啡杯測的科學》、《與孩子的美感對話》、《青少年身心療癒處方箋》、《送花給你》等書。
章節試閱
前言給孩子的愛,是藥還是毒?
擔任精神科醫師至今已三十年,在診間接觸過許多受輔者,聆聽過各式各樣的故事,有不少父母因教養問題前來,每每見到這些為了孩子愁容滿面的媽媽,總讓我十分惋惜。
來到診間的媽媽在闡述完自己因孩子備受煎熬的故事後,多半會問我:「是我的關係嗎?」多數媽媽認為孩子罹患身心症是自己的錯,但既沒過度放任孩子、也沒虐待小孩,想不透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於是按著自己想法下結論:大概是因為沒有自己帶小孩、因為胎教沒做好、因為忙著上班、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這些媽媽悶著頭找出的原因,真的是癥結點所在嗎?勞心費神為孩子,為什麼反而害孩子生了病?
為孩子費盡心思的媽媽,怎麼會養出生病的孩子?正是因為「媽媽的潛意識」。用精神分析的角度剖析媽媽的愛,可以發現其中隱藏著焦慮、欲望、愧疚、自卑。媽媽灰暗的潛意識用愛包裝後,傳遞給孩子;孩子拆開包裝紙,便吞下毒藥。
媽媽用潛意識養育著孩子。是的,媽媽的潛意識對孩子的教養有著關鍵性影響,無形的潛意識操縱著媽媽。即使對「潛意識」一無所知,媽媽們肯定都知道自身的心理狀態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只是讀懂自己的內心並不簡單,了解「潛意識」更是難上加難。
了解自己所有的心理狀態是不可能、也沒必要的事,況且世上並沒有釐清自己的潛意識後才來教養孩子的父母。不懂心理學、不知潛意識為何,媽媽也能好好地將孩子拉拔長大。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把不知道也無傷大雅的「潛意識」設定為本書的主題?理由只有一個:媽媽必須釐清自己給的愛是「藥」還是「毒」。
本書出版的背後有個故事。距今大約十年前,我在位於光州的某個諮商教育機構,以「深層心理」的主題進行演講,內容是用佛洛伊德及榮格的理論為主軸講述精神分析,因為理論艱深,我在準備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演講結束後,不少人表示這場演講讓他們更了解自己、受益良多。
這次的經驗讓我領悟到,原來過去用於診間的精神分析理論,對一般人也可以有很大的啟發。機構舉辦的演講活動結束後,我有了這樣的想法:「何不讓精神分析大眾化?」於是,我設計了以一般人為對象的精神分析課,將佛洛伊德和榮格、潛意識等精神分析的核心內容精簡為八堂,並以地區居民為對象,講授了三年的精神分析課。
前來聽課的學生中不少是媽媽,這些學員們紛紛表示,課程內容對子女教養有很大的幫助。聽到這些反饋,我有了「不如以媽媽為對象,開設精神分析課吧」的想法,挑選出對子女教養有助益的理論,以「媽媽心理學」為主題開始授課,想不到反應比預期來得好,上課的媽媽們異口同聲:「如今,總算知道如何教養孩子,知道怎麼當好媽媽了。」其中一位媽媽將我介紹到她兒子就讀的小學,幫學校家長們上課;或許是反應不錯吧,這間學校又將我推薦給其他學校,於是我接二連三在好幾間學校開課。某間學校在課後舉辦了聚會,席間有人建議我將上課內容集結成書出版,當時我欣然允諾會寫一本「媽媽心理學」的書。這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約定過了六年,才終於出版此書。
答應要出書卻用種種藉口一再拖延,關鍵原因就是懶,想到「該寫了」,就會動筆寫個幾頁,隨後又擱下,如此反反覆覆,時間一久,漸漸也忘了一開始的初心。
大約在兩年前,我在相似的時間點遇見三位因孩子而傷神的媽媽:壓抑不了討厭孩子念頭的媽媽、擔心自己年幼遭遇的傷害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媽媽、因自家孩子太內向而到處諮商找方法的媽媽。見到這幾位令人惋惜的媽媽,「問題不在孩子,在於媽媽」的想法再度浮現腦海。
這三位媽媽的共通問題是「太不了解自身的心理」。與這幾位媽媽諮商期間,我再次立下完成「媽媽心理學」這本書的決心。三位媽媽同時出現,似乎在暗示一再拖延寫書進度的我藉口太多、過於懶散。我謙卑地期望有人可以因我的書而受惠,哪怕只有一個都好。(這三位媽媽的案例都有收錄在書中)
媽媽愛孩子,但媽媽的愛有時很危險。以「愛」為名、宣稱為孩子好的「藥」,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毒」。即使孩子說「太苦了」、「我不要吃」,媽媽依舊堅持良藥苦口,強迫孩子吃下,直到體內不斷累積毒素的孩子生病了,媽媽才陷入茫然:「我做錯了什麼?」
煩惱該為孩子做什麼之前,先思考「不該為孩子做什麼」,媽媽的自我覺察是必要的。本書沒有談論教養孩子的方法,只有講述媽媽對孩子、以及對自己本身該具備的態度,這遠比方法論重要好幾千倍。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正確的態度,只要父母的態度與理念夠堅定,即使孩子面對誘惑,也能不為所動。
本書嘗試用簡單的精神分析理論來探究媽媽的潛意識,因為洞察潛意識是自我覺察的核心。了解潛意識不需太多知識,只要懂幾個原理就足夠,因此書中僅選出精神分析理論中媽媽非知不可的重點,期盼這本書可以成為媽媽與自我潛意識相遇的明燈。
焦慮的媽媽、焦慮的孩子,我們生活的社會充滿焦慮,越是焦慮的時代,越是需要「媽媽的教養哲學」。充分了解自己的媽媽,才能發展出自己的教養哲學。衷心期盼每個媽媽都能用堅定的哲學,自信地養育孩子。為保護當事人,書中的案例皆經過增減修改。感謝提點我、不吝指教的諸位媽媽。
二○一九年春天
尹宇相
前言給孩子的愛,是藥還是毒?
擔任精神科醫師至今已三十年,在診間接觸過許多受輔者,聆聽過各式各樣的故事,有不少父母因教養問題前來,每每見到這些為了孩子愁容滿面的媽媽,總讓我十分惋惜。
來到診間的媽媽在闡述完自己因孩子備受煎熬的故事後,多半會問我:「是我的關係嗎?」多數媽媽認為孩子罹患身心症是自己的錯,但既沒過度放任孩子、也沒虐待小孩,想不透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於是按著自己想法下結論:大概是因為沒有自己帶小孩、因為胎教沒做好、因為忙著上班、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這些媽媽悶著頭找出的原因,真的是癥結...
目錄
前言:給孩子的愛,是藥還是毒?
【Part 1】了解自己,從覺察「潛意識」開始
1.兩種「密碼」,塑造子女未來樣貌
「氣味」和「有色眼鏡」兩大密碼,對子女教養有九成的影響力。雖然很重要,卻藏在媽媽潛意識中,不容易被察覺。
2.從「心理劇」洞察不安的投射情緒
「投射」有等級之分,可能只是單純的藉口、潛藏內心的欲望、普通喜好,甚至還會演變成日常行為。這會決定你看待和教養孩子的方式。
3.用「一度法則」,找出最佳相處模式
重點不在於改變多少,而是努力改變的心態,必須視持續進行式。保有這樣的心態,就能時刻覺察自我、時刻自我成長。
【Part 2】追求「理想形象」,是好是壞?
1.「超我」媽媽表面完美,實則嚴苛無情
媽媽的人生中,存在超我、自我和本我的戰爭。面對小孩不聽話,「本我」會生氣地處罰;「超我」則認為此行為不符合慈愛、高尚形象,而會不斷自責來懲罰「自我」。
2.刻意「留白」,讓孩子恣意揮灑
媽媽要懂得留白,也要忍受孩子留有空白;要學習對凌亂視而不見、接納失誤並享受錯誤。孩子本來就充滿空白,未曾經歷人生風雨的孩子,怎能發揮出無限創意的特質?
【Part 3】放下「執著」,重建親子溝通管道
1.別忽視「反抗」警訊!少碎念可改善關係
孩子和媽媽的對話裡,藏著蛛絲馬跡。孩子不會直接表達「我有危險」,但會從眼神和舉止中透露訊息,例如不耐與反抗行為日益嚴重。
2.拿掉「理想媽媽」面具,練習對孩子放手
許多女性被囚禁在「理想媽媽」的面具中,讓「媽媽」和「犧牲」劃上等號。然而,比起為孩子全心付出,什麼都不做反而更好。
【Part 4】常說「抱歉」的媽媽,養出沒自信的孩子
1.明明盡心盡力,為何仍深感愧疚?
若媽媽背負著愧疚感,會影響孩子的潛意識,對雙方都不好。沒有人指責、怪罪媽媽做不好,為何還要一直緊抓著不好的情緒?
2.拋開育兒理論假象!讓小孩順性發展最佳
父母無從得知孩子的內在,感受到什麼樣的獨特經驗。既然不知道,又何必把自己困在相關的育兒理論中,甚至還企圖藉此導正孩子的行為?
【Part 5】斷開「安全圍籬」,營造舒適互動空間
1.追求名列前茅,易失去快樂童年
對孩子和自己的焦慮、欲望,迫使媽媽將他們送上讀書列車。若在孩子處於需要體驗多元生活時期,只能被動遵守指示,往後的人生很可能過得像被迫念書般痛苦。
2.戒除「緊迫盯人」,焦慮就會停止
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頻傳,難免讓人時常繃緊神經。然而,媽媽的焦慮,對孩子來說沒有利、只有害,還會帶來無謂的不安感。
3.依賴「正常標準」,反錯估孩子潛力
若只相信「心理評估」檢測中的「正常標準」,反而會忽略孩子獨特的氣質、發展歷程,甚至會讓他們一輩子失去獨立自主的機會。
【Part 6】撫慰受傷的內心,重新當個好媽媽
1.學會內在「覺醒」,揮別童年傷痕
無論是誰(包含媽媽)都有創傷,那是人類、人生的獨特之處。但只要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有所覺察,就會有所改變,不會被情緒所綁架。
2.媽媽懂自我療癒,小孩「耐受度」較高
孩子的「心理耐受程度」是天生的,與媽媽的創傷程度相互搭配。帶有創傷的媽媽所生下的孩子,心理耐受度也會相對較高,不用太擔心。
後記:翻轉心態,重拾家庭的愛與幸福
前言:給孩子的愛,是藥還是毒?
【Part 1】了解自己,從覺察「潛意識」開始
1.兩種「密碼」,塑造子女未來樣貌
「氣味」和「有色眼鏡」兩大密碼,對子女教養有九成的影響力。雖然很重要,卻藏在媽媽潛意識中,不容易被察覺。
2.從「心理劇」洞察不安的投射情緒
「投射」有等級之分,可能只是單純的藉口、潛藏內心的欲望、普通喜好,甚至還會演變成日常行為。這會決定你看待和教養孩子的方式。
3.用「一度法則」,找出最佳相處模式
重點不在於改變多少,而是努力改變的心態,必須視持續進行式。保有這樣的心態,就能時刻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