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古代北京與西方文明的圖書 |
|
$ 1027 ~ 1170 | 古代北京與西方文明
作者:歐陽哲生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3-29 語言:繁體書 ![]() |
|
北京是中國古都之一,是擁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有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在此定都,及數個政權建政於此。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宗室召公奭於燕國,是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時期人口超過一百萬,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設奠定了基礎。1949年,北京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近世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擁有7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在中國過去的八個世紀裡,幾乎北京所有的主要建築都擁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北京古蹟眾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等;衚衕和四合院作為北京老城的典型民居形式,已經是北京歷史重要的文化符號。
北京在中國的政治、經貿、文化、教育和科技領域擁有顯著影響力,為中國絕大多數國有企業總部所在地,並且擁有全球最多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北京商務中心區聚集有大量國際性金融商務辦公設施及摩天大樓,中關村地區則集中了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北京是中國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的樞紐城市之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北京地鐵則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客運量最多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北京是中國擁有最多高等院校的城市,校址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被視為中國頂尖大學的代表。
維基百科
本書是「三聯學術文庫」之一種,課題專門、資料浩翰,為近年少見的文化交流史領域之集成大作。
北京作為元、明、清三朝古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元代以來的西方旅行家、傳教士、外交使節和商人源源不斷來到北京,他們將親身經歷以筆記、日記、書信、回憶錄等各種文體記錄下來,再帶回到自己的故土,從而形成了西方視野中的「北京形象」。作者引用相關一手資料,在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寫就一部元明清時期的中西政治和文化交流史,讓讀者從中窺見近千年來西方人士中國觀的演變。
作者簡介:
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日本東京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校從事客座研究,多次前往香港中文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等港台機構訪學。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哲學史》、《北京大學學報》、《中國文化》、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著作有:《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嚴復評傳》、《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中華民國專題史》(第二卷,合著)等。
編著有:《胡適文集》(12冊)、《傅斯年文集》(7卷)、《丁文江文集》(7卷)等。主編《海外名家名作叢書》、《人文中國書系》、《京華往事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