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日本文化觀察家.作家 茂呂美耶
傻呼嚕同盟召集人 Jo-Jo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衣雲 共同推薦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另眼看御宅:跨媒體傳播下的日本文化剪影的圖書 |
$ 110 ~ 266 | 另眼看御宅:跨媒體傳播下的日本文化剪影
作者: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語言:繁體書 共 7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文化上則深受中國隋唐兩代之影響。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士階級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與戰國時代。17世紀起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至1854年被美國艦隊迫以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日本的社會於是實現了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被當時西方認可為強權之一,成為當時各國承認的帝國主義列強來參與主導世界的政策,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而日本政治後來逐漸被軍方控制,變成了極權國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並於1937年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41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最終於1945年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同時依據新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維持防禦性的武裝力量。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8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0,800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44,000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
維基百科
ACG、御宅、日劇、動漫、推理小說、輕小說、百合文化、AKB48…,
當所有關鍵字橫跨各種傳播媒介飛奔而來,
似乎也勾勒出我們對於日本社會文化的各種想像,
甚至因應這股日本次文化風潮,「御宅族」成為夯名詞。
本書集結知名動漫研究者梁世佑(RainReader Liang)、日劇達人小葉日本台、推理小說家林斯諺、寵物先生,熱愛漫畫、小說的百合控淺色貓、半成品,以及多位專精於日本次文化素人研究者的精闢觀察,共同分析日本娛樂影音與流行文學,究竟有什麼視覺與文字魅力,又是如何建構出御宅文化的浮光掠影?
在被戲稱「宅男大學」的基礎之上建立起御宅族文化研究與實踐的重鎮,本書只是個開端,未來有更多御宅學發展的可能性將一一萌芽、成長。
-傻呼嚕同盟召集人Jo-Jo
本書透過觀察與論述這兩個面向,立體地勾勒出了70年代以來日本大眾文化在台灣的痕跡,除了懷舊的美好時光之外,也讓未曾來得及參與那個時代的年輕讀者,能一窺日本大眾文化的過往風華。-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衣雲
本書以風靡台灣的日本次文化為主題,針對台灣社會流行的日本動漫、小說、電視劇進行分析討論。期待學院體制外的研究者,以嚴謹的眼光來檢視、批判自己所愛好的興趣,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或許可以算是一種有別於學院論文沉重、繁瑣形式的「輕論文」,以知識的創作、傳播為目的,不讓知識的生產受限於格式。-本書主編、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胡正光
本書特色
1. 學術研究與ACG文化的第一次另類對話。
2. 學術書也可以平易近人、輕鬆好讀。
3. 知名部落客小葉日本台、寵物先生等共同著作,對相關領域的號召力驚人。
4. 主題豐富,涵括日劇、推理小說、動漫等多面向的日本次文化觀察。
5. 被戲稱為「宅男大學」的交大,出版首本結合跨領域的日本次文化研究專書,極具指標意義。
作者簡介:
小葉日本台 日劇達人、知名部落客,
著有:《看日劇,你的人生更美麗》
寵物先生 推理小說家,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
曾以《虛擬街頭漂流記》獲首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
林斯諺 推理小說家,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
作品曾多次榮獲推理小說相關獎項,並已發表長短篇三十餘部
梁世佑(RainReader Liang)
旭傳媒科技U World負責人、東海大學歷史系教師
秀霖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
作品曾獲選文化部國立臺灣文學館102年度文學好書
半成品 本名楊若暉。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熱愛漫畫的百合控
淺色貓 本名楊若慈。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熱愛小說的百合控
江素慧 國家衛生研究院政策研究學者
邱子珉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張憶華 交通大學外國語文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