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台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的圖書 |
$ 510 ~ 540 | 台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
作者:慧嚴法師 出版社:春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規格:21*15cm / 初版 / 688頁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本書先從台灣佛教的源流─閩南三大叢林寺院開始寫起,其次敘述西來庵事件前後的台灣僧侶道場,再論日本佛教的輸入,最後以台閩日佛教交流為主題。本書將台灣近海佛教發展的流變,用提綱的方式,旁徵博引,言必有據,呈現在讀者面前。
慧嚴法師生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是高雄縣鳳山市人,因家庭經濟並不是很充裕,在家又為長女,下有二弟一妹,父母親靠在路邊擺麵攤營生,就讀省立鳳山初中時,由於父母身體不好,先後開刀,家庭生計要靠她一肩扛起,因此放學後必須幫忙父母做生意,經常忙到夜間一、二點才能休息,求學過程極為艱辛,但法師並沒有因此而中斷過求學的信念,並常以自身為例,期許勉勵大家堅定自己的信念,以此作為人生往前的動源。在十八歲(1964)時皈依煮雲法師,二十歲(1966)即披剃出家。出家、壽山佛學院(即日後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畢業後,首先任教於屏東市東山寺東山佛教學院,再到台北佛教智光高等職業學校服務。民國六十七年(1978)赴日深造,民國七十九年(1990)以「清代知識分子的佛教信仰」,取得日本京都佛教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翌年晉陞鳳山佛教蓮社住持,並曾分別任教於中興大學(日本史)、中央大學(台灣佛教史)、中華佛學研究所,今執教鞭於清華大學(日文名著選讀),玄奘大學。專長是明清中國佛教史及台灣佛教史、淨土思想、佛學日文功力深。其著作有慧嚴佛學論文集、學佛與鄉土、淨土概論、從人間性看淨土思想、台灣佛教史論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