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創作科普文章
右手研究生理奧秘
一同探索潘教授精彩的人生!
文字是一種表達方式,不分科學與文學
★踏上研究之路的契機
生物學的啟蒙其實是家學淵源?是什麼原因促使潘教授踏上追求生命真理的旅程?
★初入研究之門,忙碌又充實的生活
身處於陌生的國度,經歷哪些酸甜苦辣?還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博士班考試的表現?
★學成歸國,發揮所長培育下一代
能獨當一面後,潘教授如何在夢想的事業上一步步地耕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教學理念?
★走出學術圈,踏入翻譯與寫作的領域
選擇急流勇退,全心投入翻譯與寫作的起因為何?又怎麼會從事這個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職業?
潘震澤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生理學家,在國內外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他不僅是個科學家,更是個文學家。自退休以後,積極投身於科普事業,從事多年的科普寫作、科普書翻譯工作,其筆風文雅而又不失風趣,能夠將許多科學上的故事寫得扣人心弦,因而受到無數讀者的喜愛,也獲得了諸多科普寫作獎項。
人的一生由記憶構築而成,本書從潘教授的童年回憶,紀錄了一生的軌跡。童年時代的閱讀啟蒙、求學路程上的點點滴滴、投入科學研究的動機、出國留學的辛苦與甜蜜、科學研究上的努力與心路歷程,以及退休後走上科普與翻譯寫作的心路轉折。
作者簡介:
潘震澤
生於臺北,長於中壢、新竹;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動物研究所畢業,美國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先後於洛克斐勒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等校研究。
曾任國立陽明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韋恩州立大學及奧克蘭大學客座與兼任教授,專長為神經內分泌學。並曾獲慶齡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獎、特約獎等榮譽。
現旅居美國密西根州,專職寫作與翻譯,並擔任《科學人》雜誌編譯委員。
已出版著作有《科學讀書人》、《發現人體:生理學簡史》及《為什麼腸胃不會把自己給消化了?》等書,譯著有《人體生理學》、《天才的學徒》、《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等二十餘本科普讀物,獲吳大猷科普獎、金鼎獎入圍。
章節試閱
第13章 我的翻譯寫作之路
本行教科書翻譯
「科學中文化」在學術界一向是個爭議。多數學術中人認為科學無國界,無論要吸收國外新知或是發表自己研究所得,都得使用全球通用的文字:英文。因此他們主張教科書直接使用外國原版,不必費力氣變成中文。多少年來,國內大學生手捧厚厚的原文書行走校園,成為樣板;至於讀了沒有,讀懂多少,反而沒多少人在意。
個人於1986 年回國任教,一開始當然開口閉口都是洋文,教科書也都採用原文書。但我還算有點自覺,曉得講話裡中英夾雜常是惹人厭的,因此盡量要求自己非不得已,口語裡不用英文。這一點要求在日常生活上,不難辦到,但在上課時,就困難許多;因為很多專有名詞的中文,我不見得知道,尤其是用中文寫計畫或報告時,更是捉襟見肘。然而隨著回國愈久,這樣的窘況也日益改善。我發現絕大多數常用的專有名詞,都有約定俗成的譯名;自己專業領域裡較少人使用的一些名詞,我也自行翻譯過一些。其實許多專有名詞的原文,常出自拉丁文或希臘文,為了要找個貼切的中文譯名,首先就得弄清楚原文是什麼意思;這樣一來,對於該字詞所代表的意思,也會有更深入的瞭解。
回國任教多年之後,愈來愈覺得純粹靠課堂上的講授,以及要學生回去讀原文書,似乎不能完全達到授業解惑之目的,學生也很難建立起完整全面的知識架構。甚至在同行間,偶而也會發現彼此對同一科學事實的瞭解有所差異;那顯示彼此對原文所傳遞的訊息,理解上產生落差。凡此種種,讓我感覺我們應該要有一套完整的中文大專教科書,對於各個學門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實、發現及理論,定下大家都接受的中文講法。這樣彼此討論起來,才有共同的依歸,而非各說各話。有信得過的中文教科書,對於其他領域的學者需要參考應用時,也較容易入門,學術研究才能往廣度與深度伸展。
然而撰寫中文教科書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既無助於升等,也賺不了錢,所以聰明人都不會幹這種傻事。翻譯國外有口碑的教科書相對簡單一些,所以成為我的首選。我選中的教科書是由密西根大學生理學教授凡德(Arthur J. Vander)與同事編撰的《Vander's人體生理學》(Vander's Human Physiology)。該書自1970年出版今,就以觀念清晰、文字平易,以及圖表引人,成為廣受歡迎的生理學教科書。1998年,我接受合記出版社委託,針對該書第7版進行全文翻譯;為此,我還找了三位同事及幾位研究生幫忙。之後第9版、第12版與第14版的增補改譯工作就都由我獨立完成,分別於2005、2013及2017年出版。該書超過一百萬字,每改版一次,我都對照原文一字一句進行,做出大大小小的增添刪減或改譯,不敢稍有疏忽,也算是為本行學問的普及化,盡了一點心意。
2022年,我又接到該書第16版的改譯邀約。我想自己年歲已長,這份工作不知還能再做幾回,於是寫信邀請先前指導過的碩博士生共襄盛舉;結果有十五位響應,其中許多還是第一線任教並使用該書的老師。想到這份工作在我做不動以後還能有學生繼續傳承下去,不免讓人欣慰。
【未完,完整內容請見本書內文。】
第13章 我的翻譯寫作之路
本行教科書翻譯
「科學中文化」在學術界一向是個爭議。多數學術中人認為科學無國界,無論要吸收國外新知或是發表自己研究所得,都得使用全球通用的文字:英文。因此他們主張教科書直接使用外國原版,不必費力氣變成中文。多少年來,國內大學生手捧厚厚的原文書行走校園,成為樣板;至於讀了沒有,讀懂多少,反而沒多少人在意。
個人於1986 年回國任教,一開始當然開口閉口都是洋文,教科書也都採用原文書。但我還算有點自覺,曉得講話裡中英夾雜常是惹人厭的,因此盡量要求自己非不得已,口語裡不用英文。這一...
作者序
我的回憶
(代序)
已故美國科普名家古爾德(Stephen J. Gould, 1941~2002)曾寫過:「科學家自傳是種有缺陷的文體,且無可救藥。」他雖沒有明言那麼說的理由何在,但我們可以想像眾多科學家的成長、求學、入行以及工作的經驗,大致都有類似之處;加上傳主如果研究的是生僻冷門的題目,或不厭其煩將丁點大的成果一再吹噓,那麼引起讀者不耐,也是必然的結果。
近代中國大儒錢鍾書(1910~1998)也在書序中寫道:「我們在創作中,想像力常常貧薄可憐,而一到回憶時,不論是幾天還是幾十年前、是自己還是旁人的事,想像力忽然豐富得可驚可喜以至可怕。」可是一語道破了許多回憶錄的缺點。
看了以上兩位我所尊敬人物所寫的話,對於自己寫作的回憶文字不免有些惶恐。我想,多數的傳記大概都有類似的問題,不獨科學家傳記為然;古爾德身為科學家,難免對同行的要求高了些。我私心所效法的,乃是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他在自序中寫道:「我們赤裸裸的敘述我們少年時代的瑣碎生活,為的是希望社會上做過一番事業的人也會赤裸裸的記載他們的生活,給史家作材料,給文學開生路。」我沒有胡適那麼崇高的理想,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業,就只想以一介庶民身分,把腦海裡記憶鮮明的事寫出來,給自己留下一份紀錄。
記憶的確是種相當神奇的腦部功能:對於某些經驗,我們幾乎能過目不忘,歷久彌新;還有的一些,則是稍縱即逝,好似從未發生過。有些記憶,我們再三珍惜,不時從腦海中喚出,並樂於與人分享;有些則刻意深藏,絕不輕易表白。
然而,我們也都知道,記憶可能相當不可靠。神經心理學者沙克特(Daniel Schacter, 1952~)曾經寫過《記憶七罪》(The Seven Sins of Memory, 2001)一書,細數人類記憶的缺失,像是常見的「短暫」、「健忘」與「空白」之類。此外,記憶還可能遭到主觀的扭曲,甚至出現憑空捏造,或受有心人士誤導及置入等情形出現,讓人不得不防。
但就算記憶有許多缺失,它還是我們最珍貴、且是別人奪不走的財產。記憶是經驗沉澱下來的部分,也是人類意識的基礎;要是少了記憶,我們將不會知道自己是誰,身在何處,學習也將發生困難,更別提語言文字的發明了。事實上,在文字傳承尚不普及的年代,經驗豐富的耆老,是社會之寶,也是所謂的「行動字典」;這些人所仰賴的,就是超人的記憶。
回憶過往是人之常情,邁入中老年後,難免懷念逝去的青春年華。人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的一些人與事,總要在多年之後,才曉得其意義何在。個人屬後知後覺型,對許多事情開竅甚晚,甚至到目前仍一竅不通(好比政治與金融)。因此,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常有許多茫然及困惑的時刻,不曉得某些說法是對是錯,更不知道如何回應。這些困惑常置心頭,讓自己多了自省的機會,也對某些事物場景的記憶格外鮮明。
因此個人在邁入中年後,就以主題分類方式,著手寫作自己的經歷與過往,藉此機會整理自己的記憶。寫作的主題包括宗教經驗、讀書、觀影、賞樂、搭機、留學、研究、教學、翻譯以及生病等。這些文章有的順利發表於報章雜誌,有的則從未正式發表;如今有機會將其整理,做有系統的全面展示,自然是讓人高興的事。
人在年輕的時候,看著年長者的所作所為,難免心想將來我也要這樣,或是我絕對不要變成那樣。大學時代參加社團,玩過生涯規畫的活動;其中要每個人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五年、十年、二十年後以及到退休前希望成就的事。如今回想,不禁為年輕時的童騃啞然失笑;當年一廂情願的想法,與現實根本不能相比。人生道路諸多轉折,有時是自己的選擇,有時則是身不由己。年輕時總覺得事事操之在我,年紀愈長,發現自己能掌握的實屬有限。當年瞧不起的人與事,到頭來自己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
個人這一生要說有什麼特別以及值得一書之事,大概要算活了兩個相當不同的前半生與後半生吧!自大學畢業考入研究所、踏入學術研究殿堂起,長達二十七年時間我都浸淫其中,未嘗離開;然而在那最後六年,我開始涉足科普書的譯介工作,不單連續翻譯了七本科普書,同時還開始在報紙副刊寫作專欄文章。之後迄今的二十一年來,我更完全脫離了學術研究,以翻譯、寫作為主業,兼課為副業,又完成了十七本譯作以及四本著作。
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自然有家庭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份想要完成自己夢想的心願。我只能說自己很幸運,兩個半生都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做出點成績。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每個生命都是隨機的產物,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人之一生無論有多少成就,終將還諸天地。認真活過每一天,給親人、朋友及社會留下一些有形無形的影響與回憶,才是更重要的事吧?!
潘震澤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一日於美國密西根州特洛伊市
我的回憶
(代序)
已故美國科普名家古爾德(Stephen J. Gould, 1941~2002)曾寫過:「科學家自傳是種有缺陷的文體,且無可救藥。」他雖沒有明言那麼說的理由何在,但我們可以想像眾多科學家的成長、求學、入行以及工作的經驗,大致都有類似之處;加上傳主如果研究的是生僻冷門的題目,或不厭其煩將丁點大的成果一再吹噓,那麼引起讀者不耐,也是必然的結果。
近代中國大儒錢鍾書(1910~1998)也在書序中寫道:「我們在創作中,想像力常常貧薄可憐,而一到回憶時,不論是幾天還是幾十年前、是自己還是旁人的事,想像力忽然豐富得可驚可喜以...
目錄
推薦序
我的回憶(代序)
第1章 我的童年
第2章 五育並進的竹中三年
第3章 臺大動物系的日子
第4章 大學課外活動與戀愛
第5章 初入研究之門與師承
第6章 笑中帶淚的日子:我的留學生活
第7章 韋大生理系攻讀博士
第8章 博士後研究階段
第9章 陽明醫學院
第10章 我在陽明的研究與生活
第11章 校內外學術活動
第12章 我的教書生涯
第13章 我的翻譯寫作之路
第14章 感想與感謝
附錄
推薦序
我的回憶(代序)
第1章 我的童年
第2章 五育並進的竹中三年
第3章 臺大動物系的日子
第4章 大學課外活動與戀愛
第5章 初入研究之門與師承
第6章 笑中帶淚的日子:我的留學生活
第7章 韋大生理系攻讀博士
第8章 博士後研究階段
第9章 陽明醫學院
第10章 我在陽明的研究與生活
第11章 校內外學術活動
第12章 我的教書生涯
第13章 我的翻譯寫作之路
第14章 感想與感謝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