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了十三篇世界著名小說家所創作的偵探小說,作者如愛倫坡和柯南道爾都是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推理小說家,除了這兩位元作家的作品之外,本書還精選了諸多其他作家的偵探以及推理小說,彙集了各種風格與特色,極具閱讀趣味,符合當下諸多讀者的閱讀興趣。
作者簡介:
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G.K. Chesterton)
英國著名的小說家、評論家、詩人、新聞記者、隨筆作家、傳記作家、劇作家和插圖畫家。他的各種著作非常多,偵探類的小說主要是以布朗神父為主角的探案集。
歐內斯特・布拉瑪(Ernest Bramah)
英國作家。第一部偵探小說集為《盲偵探卡拉多斯》,塑造了著名的馬克斯・卡拉多斯(Max Carrados)
艾德格・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十九世紀美國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各類作品眾多,包括短篇長篇小說、詩歌、散文等。
H.C.貝利(H.C. Bailey)
英國作家。早年從事社會小說的寫作,後改為寫偵探小說。他的小說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兼職從事偵探破案活動的醫生福瓊。他在英國和阿嘉莎・克莉絲蒂齊名,是英國現代偵探文學「五大作家」之一。福瓊則是僅次於福爾摩斯的另一個私人偵探形象。
F.W.克勞夫茲(Freeman Wills Crofts)
1919年他的首部偵探小說《謎桶》,成為偵探文學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和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共同揭開了偵探小說黃金時代的序幕,確立了寫實派偵探小說。1929年辭職,專門從事偵探小說的創作。他一生留下了五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均為偵探文學史上的不朽作品。
安東尼・韋恩(Anthony Wynne)
安東尼・韋恩(1882—1963年),又名羅伯特・捷・威爾遜,是英國作家和醫生。韋恩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醫學系並在倫敦從醫。1925年,他開始以邪惡為標誌,進行偵探小說的創作。韋恩塑造了以海利博士為代表的小說人物,海利博士是一名精神科醫生兼業餘偵探,這個形象奠定了韋恩在偵探小說界的地位。
亞瑟・莫里森(Arthur George Morrison)
英國作家、記者,較出名的作品是他的現實主義小說以及所創作的偵探小說。由亞瑟・莫里森創作的馬丁・休伊特就是對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模仿。亞瑟・莫里森在1894年至1896年之間共出版了三部馬丁・休伊特的故事集,緊接著又創作了他最著名的作品《雅格的一個孩子》(A Child of the Jago)。
亞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
英國傑出的偵探小說家、劇作家,世界著名小說家,堪稱偵探懸疑小說的鼻祖。因成功地塑造了偵探人物――夏洛克・福爾摩斯而成為偵探小說歷史上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除此之外他還創作過《失落的世界》等多部其他類型的小說,其作品涉及科幻、懸疑、歷史小說、愛情小說、戲劇、詩歌等。
艾德格・華萊士(Edgar Wallace)
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記者。華萊士一生創作了173部小說、15個劇本和無數其他類型作品。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暢銷書作家,正式確立了「創作可以營利」的概念。1931年他僅用了9個禮拜便為好萊塢創作了4個劇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無人不知的《金剛》。
奧斯丁・弗里曼(Richard Austin Freeman)
英國著名作家。創作了以約翰・艾文林・桑戴克為主角的系列故事。1909年集結成《桑戴克探案集》出版。
愛德蒙・克萊里休・本特利(Edmund Clerihew Bentley)
英國作家、新聞人、詩人,克萊里休詩體創始者。第一部推理小說《特倫特最後一案》,至今不斷再版,並三次登上銀幕。此外,還編輯過一部推理小說選輯。
傑克・福翠爾(Jacques Fultrelle)
美國推理小說家。在他的推理短篇小說中,最著名的是《思想機器》。膾炙人口的作品為他在偵探小說界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桃樂西・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
女推理小說大師,與阿嘉莎・克莉絲蒂齊名,是唯一能夠令阿嘉莎・克莉絲蒂拿出推理小說女王桂冠分享的女推理小說作家。她的首部偵探小說便被廣泛認可為大師級的作品。她創造了永垂不朽的業餘神探彼得・溫西爵爺(Lord Peter Wimsey),也撰寫多部精彩絕倫的推理文學評論。她的小說,絕大部分都在推理史上的黃金時期(1920—1940年)內完成,堪稱是最具備古典時期特色的代表。
章節試閱
他猶豫不決地停了下來,因為第六個身影突然從裡面的走廊出現──一個與在場其他人如此不協調的身影,使得一切看起來很滑稽。那是一個矮小、身穿羅馬神父袍的男人,看起來像(尤其是布魯諾和奧蘿拉在的情況下)是沒有方舟的諾亞般呆板。然而,他似乎並沒有察覺到現場有任何不協調的地方,而是用平緩而禮貌的語氣說:「是羅姆小姐派我來的。」
一個精明的觀察者立刻就會發現,屋裡的氣氛因這個不怎麼有感情的打斷反而上升了。這個帶有禁欲屬性職業的人一出現,彷彿揭露了其他圍繞在那個女人四周的男人們,彼此都是情敵。這就像一個人隨著風雪走進來,就顯得整棟房子像個火爐一樣。
這個毫不在意奧蘿拉小姐的人一出現,讓她意識到周圍的人都愛上了她,但都是以一種危險的方式:男演員帶著粗魯的慾望和被寵壞的孩子般的貪婪;士兵(也就是卡特勒上尉)是失去理智、全然自私的心理;威爾遜先生那來自享樂主義者養成的愛好,使得他每日愈加愛她;更有甚者,連卑微的帕金森,這個在她成名之前就認識她的男人,這個在屋裡眼神和腳步時時刻刻跟隨她的男人,也像一條忠犬一樣迷戀著她。
一個精明的觀察者也許還注意到一件越來越發奇怪的事情。那個長得像呆板的諾亞(但實際上他並不是真的這麼呆)帶著泰然自若的興趣注意到了,很明顯高貴的奧蘿拉對於男人們的仰慕並非無動於衷,但此刻她卻想擺脫所有迷戀她的男人,和那個沒有愛上她──至少感覺上他不愛她──的男人單獨在一起。這個矮小的神父很欣賞她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所使用的女性社交手法。
也許,奧蘿拉・羅姆小姐只了解一件事,而且這僅僅是人性的一半──另一半是男人的心理。矮小的神父猶如觀看拿破崙一世的戰役一樣觀察著一切,她那抗拒所有人但又不明確拒絕任何人的社交手腕,不斷進行著細微的轉變。布魯諾,那個身材高大的演員是如此的幼稚,很輕易就能讓他生氣發火。卡特勒,這位英國軍官,對於別人的看法非常遲鈍,但對於自己的行為卻是一絲不苟的。他可以忽略所有的暗示,但他寧願死去也不會去輕忽來自一位女士的委託。至於老西摩,他要被不同地對待,應該留在最後一個。唯一能夠感動他的辦法,就是自信地以一位老朋友的姿態去迎合他,讓他對秘密知無不言。神父真的非常欣賞羅姆小姐,她只用了一個選中的動作就達成以上三個目標。
她走向卡特勒上尉,用她最甜蜜的態度說:「我非常喜歡這些鮮花,因為它們一定是你最愛的花了。但那還不夠,你知道的,缺少了我最愛的鮮花。請去街角的那家商店,幫我買幾束白色鈴蘭花,那就將非常完美了。」
她的手段的第一個目標,即讓憤怒的布魯諾離開。立刻就實現了,他將他的長矛以一種王權授予的貴族姿態,遞給了可憐的帕金森,然後想裝腔作勢地指出其中一個坐墊坐上去就像扎刺一樣。這讓一旁關注他的對手眼中一亮,對於他的傲慢無禮顯得很感興趣。他立刻握緊他那力大無窮的拳頭,然後猛地衝向大門,將自己的公寓甩在身後。然後過了一會兒,羅姆小姐驅走那位英國士兵的努力,並不像預想的那樣輕鬆,反而失敗了。
卡特勒僵持地抗拒了一會兒,突然,他走向了大門,甚至連帽子也忘記戴上,好像長官命令他立刻過去似的。但是也許依靠在其中一扇鏡面前的西摩先生懶洋洋的身影顯得太招搖,他一時分不清哪裡是入口,他轉過頭,看起來像一隻困惑不已的鬥牛犬。
「我得去告訴這位愚蠢的先生該怎麼走。」奧蘿拉悄聲對西摩說,然後快步走到門口,送走了即將離開的客人。
西摩看起來在認真聽她說話,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優雅和放鬆的姿態,當他聽她對上尉發出最後的指令時,似乎感到很欣慰,她迅速轉身,笑著跑向小路的另一端,那個發源於泰晤士河上游的地方。然而一兩秒鐘之後,西摩的眉毛又皺了起來。一個在他這樣地位的男人,總是有很多對手,而且他記起來,小路另一頭的那扇門正好是布魯諾私人房間的入口。
他仍然沒有失去應有的風範,他有禮貌地對布朗神父談著威斯敏斯特教堂裡,那些重新被使用的拜占庭式建築,然後很自然地,慢慢踱出了房間,走向小路的盡頭。
布朗神父和帕金森被留了下來,他們倆也對沒什麼必要的談話沒有興趣。穿著破爛衣服的人在屋裡繞了一圈,拔出窺鏡又塞了回去。他還拿著國王Oberon的王杖,但他骯髒的黑色外套和褲子使一切看起來更加淒涼。每次他拔出一塊新鏡子,就多了一個布朗神父的黑影子。這間荒誕的玻璃房裡充滿了布朗神父的身影,有的從空中倒著看就像一群天使,有的就像一群翻跟斗的雜技演員,有的就像非常粗魯的人一樣背對著別人。
布朗神父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群「旁觀者」的存在,他無所事事地盯著帕金森,直到帕金森帶著那把長矛,離開房間到離布魯諾的房間稍遠一些的屋子。接著他放縱自己沉溺在這般虛無但總是引起興趣的冥想中──計算鏡子的角度、鏡面折射的角度,以及為了嵌進牆壁適合的角度……直到他聽見一陣猛烈但又被壓抑的哭叫聲。
他猶豫不決地停了下來,因為第六個身影突然從裡面的走廊出現──一個與在場其他人如此不協調的身影,使得一切看起來很滑稽。那是一個矮小、身穿羅馬神父袍的男人,看起來像(尤其是布魯諾和奧蘿拉在的情況下)是沒有方舟的諾亞般呆板。然而,他似乎並沒有察覺到現場有任何不協調的地方,而是用平緩而禮貌的語氣說:「是羅姆小姐派我來的。」
一個精明的觀察者立刻就會發現,屋裡的氣氛因這個不怎麼有感情的打斷反而上升了。這個帶有禁欲屬性職業的人一出現,彷彿揭露了其他圍繞在那個女人四周的男人們,彼此都是情敵。這就像一個人隨著風...
作者序
知識!行動!――但最重要的是照相機般的敏感
偵探故事因其對常識的主張而與其他類型的犯罪小說完全不同。不尋常的事件――竊盜、縱火、謀殺――是用客觀資料、天然理性和邏輯思維解釋的。罪行是投入一片平靜池塘的石子。它從奇怪、有條理的波紋漸漸變得沒有規律可循。
偵探就是診斷專家。他的職責是研究池塘表面的波紋並找出那顆搗亂的石子,他的工作就是找出織毯上那根難以令人察覺的線頭。
對於常識的主張使現實增添了一些幻象。這些就是傑出行動附加的活潑而微妙的附屬物。瘋人院裡的殺人案是可能的,當它發生的時候,正如發生在菜市場裡一樣,因此並不是非常神秘或令人興奮。人們會期待從法蘭克斯坦創造的怪物那裡得到恐懼感。神經上更為微妙的愉悅感來自於一位沉迷於金絲雀的、無關緊要並受人尊敬的一家之主所犯下的罪行。
正是這種失去突出特徵的事件才能考驗偵探的偉大與否。他的才能將在他對不同尋常事件的敏感程度、他觀察焦點之外的細枝末節的能力中突顯出來。
這種敏感度就是這本合輯中所有偉大偵探的共同特徵。每個偵探都有高度的感知能力――不管是視覺的、觸覺的還是聽覺的――這些傳遞給他的大腦持續的警覺。「這個指印不可能出現。」夏洛克・福爾摩斯照相機般的眼睛告訴他。「這張椅子被挪動了。」馬克斯・卡拉多斯照相機般的觸覺告訴他。「這句話是謊言。」布朗神父照相機般的神經告訴他。這些不朽的記錄將會在印證之後被永遠保存起來。
每一次不尋常的事件發生,這種照相機般的感知就出現了,一系列感光底片也出現了――發展並儲存在大腦裡――它們構成一張告訴人們事實的照片。
照相機告訴人們事實。它是真實發生的世界裡不可替代的記錄者。那些看到照片――並觀察其中所有細節的人――毫無疑問地能夠了解整個故事的真相。
這裡面是呈獻給讀者的一場場遊戲。他知道的,正如偵探們知道的,能夠看見和聽見的所有事情。他那照相機般的雙眼所遇到的挑戰都在傑出的記錄之中。對於他智慧的挑戰使得每一張底片都成為一張張動人的照片。
這就是一個導演的基本功。故事的各個部分就在那裡,工作就是將他們變成一張照片。
當然這個基本功於我而言非常熟悉,確定的指導帶給我一種親密感。這種親密使我獲得一種真實的敬仰,一個同樣優秀的導演對此的欣賞。
這些偉大的偵探都是獨特的,他們幾乎都是獨自一人。他們有從法國偵探看似冷漠遲鈍、固執地使用法語到赫丘勒・白羅雄辯機智的高度直覺。有一些人很古怪,有一些人很普通;有一些人很天真,有一些人很複雜。這裡有職業偵探,也有業餘探險愛好者;有富有的外行人,也有辛苦工作的官方警察。
但是他們有個共同的特質――一個基本的特質:照相機般的直覺。
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
知識!行動!――但最重要的是照相機般的敏感
偵探故事因其對常識的主張而與其他類型的犯罪小說完全不同。不尋常的事件――竊盜、縱火、謀殺――是用客觀資料、天然理性和邏輯思維解釋的。罪行是投入一片平靜池塘的石子。它從奇怪、有條理的波紋漸漸變得沒有規律可循。
偵探就是診斷專家。他的職責是研究池塘表面的波紋並找出那顆搗亂的石子,他的工作就是找出織毯上那根難以令人察覺的線頭。
對於常識的主張使現實增添了一些幻象。這些就是傑出行動附加的活潑而微妙的附屬物。瘋人院裡的殺人案是可能的,當它發生的時候,正如發生在菜市場裡...
目錄
第一篇 小路上的人――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G.K. Chesterton著
第二篇 騎士十字路車站的信號燈懸案――歐內斯特・布拉瑪(Ernest Bramah)著
第三篇 失竊的信――艾德格・愛倫・坡(Edgar Allan Poe)著
第四篇 小房子――H.C.貝利(H.C. Bailey)著
第五篇 東風――F.W.克勞夫茲(Freeman Wills Crofts))著
第六篇 賽普勒斯蜜蜂――安東尼・韋恩(Anthony Wynne)著
第七篇 萊頓府邸失竊案――亞瑟・莫里森(Arthur George Morrison)著
第八篇 紅髮會――亞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著
第九篇 尋寶案――艾德格・華萊士(Edgar Wallace)著
第十篇 鋁製匕首――奧斯丁・弗里曼(Richard Austin Freeman) 著
第十一篇 未知的貴族――愛德蒙・克萊里休・本特利(Edmund Clerihew Bentley) 著
第十二篇 逃出第十三號牢房――傑克・福翠爾(Jacques Fultrelle)著
第十三篇 鬧鬼的警察――桃樂西・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著
第一篇 小路上的人――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G.K. Chesterton著
第二篇 騎士十字路車站的信號燈懸案――歐內斯特・布拉瑪(Ernest Bramah)著
第三篇 失竊的信――艾德格・愛倫・坡(Edgar Allan Poe)著
第四篇 小房子――H.C.貝利(H.C. Bailey)著
第五篇 東風――F.W.克勞夫茲(Freeman Wills Crofts))著
第六篇 賽普勒斯蜜蜂――安東尼・韋恩(Anthony Wynne)著
第七篇 萊頓府邸失竊案――亞瑟・莫里森(Arthur George Morrison)著
第八篇 紅髮會――亞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著
第九篇 尋寶案――艾德格・華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