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周易:上經小註的圖書 |
![]() |
$ 612 | 周易:上經小註
作者:夢湖 出版社:正一善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規格:22*16cm / 精裝 / 997頁 ![]() ![]() |
|
《易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說上古三大奇書包括《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但它們成書都較晚。《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演譯自然運行的內在特徵與規律,解讀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易經》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經濟、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巨著。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
《易》原有三種版本:《連山》、《歸藏》和《周易》。《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周易》是唯一有傳至後世的經文。而《周易》相傳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不過1993年湖北江陵荊州鎮出土的王家台秦簡《易占》與輯本《歸藏》相符,被認為《歸藏》古文再現。
《易》也叫《易經》,經字特指原文內容。由於三易之中唯周易有幸傳世,因此《易經》通常便泛指《周易》。後人對《周易》再作註解的版本眾多,其中最早期的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易傳》。所以,不要混淆《易經》跟《易傳》,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易傳》的上半部為「經」的部分,是引用《周易》的原文;《易傳》的下半部為「傳」的部分,是由孔子及弟子們聯合撰寫,對周易進行主觀的個人見解注釋,其實並不等同《周易》原文的真正內涵。「傳」的內容包含〈彖辭〉上下、〈象辭〉上下、〈繫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共十篇,舊稱《十翼》。
維基百科
有些人對易經抱著怪異的眼光來看待,這是好現象!
易有四位聖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是也。
易理真迷人、有緣的樂在其中,真如孔子所言「不知老之將至」。
易準天地、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廣大悉備、博大精深、奧妙旡窮。
易是變化的道理,達者通神。所謂至誠可以前知,道本一貫,必也正心修身,盡人以合天,感而遂通,百世可知也。
迷樣的易經,原來在敘述「宇宙與性命」的至理,經伏羲這麼一畫,一貫真傳也露了端倪。
易理啟迪了我們的智慧,引導我們如何去適應現實的社會,終于創造「真善美」的大同世界。
易道貫徹天人,是以安身以命,長生久視,超生了死,成聖成賢,悟者立躋聖位,迷之者罔然過一生。
我們卜個卦,看看本卦或之卦,便可曉得當前的處境及其因果關係。借著之卦的錯卦,可斷定前因,若想明白將來的變化,那就看「之卦」的綜卦便可了然。
當我們有事紛繁之時,或所事不決之際,則唯有卜之于時,決之以數,以去其惑而決之,此卦之為功,以天道正人事,以時日定吉凶,不失為闕疑之良方。
合乎時宜為易經全體大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