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十二帖文化資產的日常守護良方
「預防勝於治療」,在人體健康上如此,在文化資產領域亦然。從「預防」做起,為文化資產營造出良好的保存環境,可以有效保持文化資產的健康,除了減少所費不貲的修復經費,還可以避免修復時程。1980年代迄今,「預防性保存」是國際上文化資產保存的主流意識,從環境入手,探究文化資產劣化成因並評估風險,進而擬定保存策略,相信「正確的保存可以減少修復」
本書論及環境中導致文化資產劣化的因子,不僅有溫度、濕度、光、生物、地震、氣象災害等自然環境因素;也包括因為社會發展導致環境影響產生文物劣化的空氣污染。當然,人為疏失引發文化資產受損的撞擊與震動、火災、竊盜、設施規劃不佳等因素也在其中。作者並指出,文化資產保存從業人員,應該要建構文化資產的「保存倫理」。
作者出版本書的理念很純粹,當時日本需要一本以自然科學為主軸、預防性保存為核心的專業書籍,用以落實在文化資產保存實務工作。本書兼具嚴謹的學理論述與詳細的解說範例,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火災及大氣科學、人為疏失或蓄意破壞等等不同範疇。當我們研讀之際,發現作者在每個章節裡仔細描述諸多保存因素的細節,不禁由衷佩服工學院出身的三浦先生、理學系出身的佐野女士及木川女士,畢生奉獻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更有甚者,因應本次翻譯出版,作者再次修訂了部分章節內容,看著作者修訂的筆跡,可見其讓本書更臻完善的心情,也讓我們了解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與方法必須與時俱進。
本書2004年於日本出版即受到博物館、美術館及大學院校廣泛運用。日本在2009年修訂《博物館法》施行條例,針對學藝員(相當於國內博物館或美術館相關研究或從業人員)規範了必修科目「博物館資料保存論」,這本書成為指定教科書。希望書中提供的十二帖文資日常守護良方,在臺灣也能提供文化資產相關從業人員對保存環境有最根本的認識,並成為國內實務或教學運用的最佳參考書。
在此特別感謝參與本書製作的所有人員、各章節的審訂者及審查委員。本書內容涵蓋領域廣袤多元、加上作者許多細節的描述。編輯團隊多次縝密編輯校對,若有不夠完美之處,期盼讀者不吝批評指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局長
陳濟民 謹誌
作者序(局部內容)
「環境」一詞被定義為「四周的外界、周圍的事物,尤其是視為圍繞著人類或生物,並與之互動的外部世界」(《廣辭苑》)。之後,本書所涉及之「文化財的保存環境」可說是「從破壞文化資產的因素看周圍的外部世界」。正如「環境」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一般,文化財的保存環境也有溫度、濕度等源於自然的因素,以及竊盜等源自人類或社會的因素。因此,在本書中就致使保存環境的劣化因素,分類並進行解說。
在日本,「保存環境」一詞於1967 年首次使用(江本、門倉),但那時是為了當時的空氣污染問題才會使用這個名詞。此後,該名詞術語偶爾使用,但已被用來表示如溫度、濕度、照度、空氣中懸浮微粒的數量等,即所謂的博物館內微氣候(museum climate)。在更後來,該詞的使用才具有更廣泛的保存含義。應該是基於下述的理由,「保存環境」一詞才像現今這樣具有廣泛的含義。
目前,世界上的保存觀念,都圍繞著營造一個文物不加修補的保存環境,當文物不經修補就無法保存時則為之。這種修補也是以所謂的當前現狀維修為主,像是在美國文物保護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works, AIC)所提出的倫理原則使用的是 “treatment”(處置)一詞,而非含括了復原意義的 “restoration”。但是,思考方式因國而異,似乎許多歐洲國家仍使用 “restoration” 這個詞。在營造保存環境時,重要的是,根據各項文物與設施確定優先級別並解決問題,而非以相同的方式處理表中列出的所有劣化因素,其對於文物的影響程度大小不一,從造成災難性損失的火災,乃至在短時間內不明顯的因光照而褪色。而損壞發生的頻率與機率多有不同,如在日本,從地區來看,可能每幾十年到百年發生一次大地震;另一方面,有展品每天在光線下照射約8 小時,且在沒有空調的夏季,暴露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中。因此,透過考慮每個劣化因素造成的損害程度(文物的災害敏感程度)與發生的機率來評估劣化因素的風險,並對設施的風險進行評估,做好優先排序並擬定對策,採取措施,這就是營造保存環境的方法。
三浦定俊(本書作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