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的圖書 |
|
$ 378 ~ 409 |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
作者:林素英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0-10-01 ![]() |
|
對「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文化和文明有時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維基百科
喪禮,從點點滴滴與死者親身接觸、為死者妥貼安排的過程,切實付出愛與關懷的行動;更藉由扎實地愛與關懷,彌縫生者心靈的創傷,幫助生者走出痛苦的陰影!貫串喪禮全程的喪服制度,更是喪禮中最精緻的部分,透過儀式的象徵形成意識的轉換,同時經由階段性的變除,讓生者學習妥善安頓哀情、恢復平衡;更由於大力伸張親親之情,積極開拓尊尊之義,嚴加區分長幼人倫,明定君臣相交以義的倫理,而達到凝聚宗族感情、建立人倫秩序與鞏固社會政治的作用。
作者簡介:
林素英,195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就讀研究所期間即致力於禮學思想之詮釋,著有《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的學術論作與《少年禮記》之通俗作品,另有多篇禮學思想之專論,並曾發表多篇佛學論文與先秦、宋明學術思想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