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文佛教文獻研究》是回鶻文研究專家楊富學教授關於回鶻文佛教文獻研究各篇專論的合集,收入了其對回鶻文佛教寫卷的個案研究29篇。回鶻是今新疆維吾爾族和甘肅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在前伊斯蘭時代曾信奉過多種宗教,其中以佛教流行時間最長,影響也最大,留下了豐富的回鶻文佛教文獻。回鶻文初創於8世紀,在回鶻一度非常盛行,然而,15世紀以後在西域地區不復流行,18世紀後在河西裕固族地區更完全失傳,成為不為人知的“死文字”。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敦煌、吐魯番等地考古工作的開展和大批回鶻文寫本的發現,回鶻文字與文獻才重新引起世人的關注,成為我們認識古代回鶻佛教的第一手資料。經國內外學者百年來的研究,數以千計的回鶻文佛教寫本、刻本得以相繼刊布,且這些文獻大部分都由西方學者首先刊布。《回鶻文佛教文獻研究》著者楊富學教授近三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敦煌、吐魯番、哈密、酒泉諸地出土回鶻文佛教寫本的研究,本書與西方學者研究的不同,在於不僅將這些文獻首次翻譯為漢語,而且對其價值有精闢的闡釋,其中有部分文獻,如蘭山範氏家藏回鶻文《華嚴經》殘卷、莫高窟464窟回鶻文榜題屬於首次刊布,學術意義重大。《回鶻文佛教文獻研究》在精細而審慎的文本研究之外,以國內外學者刊布的回鶻文寫本為基本資料,結合西域、敦煌的漢文寫本、回鶻佛教藝術作品以及漢文史乘的有關記載,對9至18世紀間佛教在回鶻中的興衰歷史進行探討,揭示了回鶻佛教在民間信仰、政治外交、科技變革與宗教交流等諸多面向的歷史文化影響,富有開拓性。該書資料全面,資訊豐富,視野開闊,論據充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