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國際漢學研究趨勢:鄭清茂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的圖書 |
$ 360 ~ 372 | 國際漢學研究趨勢:鄭清茂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
作者:林文月等 出版社:華藝學術出版(Ainosco Press) 出版日期:2013-03-29 語言:繁體/中文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絡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都總稱為論文。
維基百科
鄭清茂教授長年致力於中外漢學研究,對中日文學關係的闡發尤為貢獻卓著。此外,透過翻譯引介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與重要漢學研究成果,既擴展臺灣學界視野,同時為後進提供了賡續研究的新展望。
時逢清茂先生八十華誕,「國際漢學研究新趨勢編輯委員會」特邀請鄭公散葉各地的私淑親炙撰文,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結集為冊,並敬邀先生同窗林文月教授賜序、莊因教授為封面題字,用申祝賀景仰之意。
本論文集呈現跨領域的學術匯集,除附應鄭清茂教授學貫中西的學術視野與成就外,更試圖體現當代漢學研究必須跨越傳統疆域概念的新趨勢。
鄭清茂。男,1933年生於嘉義縣民雄鄉牛斗山山中村。
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美深造,獲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曾任教於日本慶應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州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等。一九九六年返臺,擔任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創系主任。二○○五年自東華退休,並獲聘為該校第一位榮譽教授。
鄭清茂教授專研日本文學,特別是長期被學界忽略的中、日文學關係,允為該研究領域之權威顓家。他提出日本自明治至大正年間作家雖深受西方文學的影響、但思想情感上仍無法完全擺脫東方精神的觀點,可謂擲地有聲之見。主要研究專著為《中國文學在日本》(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68)。
研究之餘,鄭教授亦專注於箋注與翻譯,前者如《王次回詩集校注》,後者則主要為日本漢學泰斗吉川幸次郎先生之重要研究專著:《宋詩概說》、《元雜劇研究》、《元明詩概說》等,是將吉川氏研究成果迻介至華文學界的關鍵推手。近年潛心於日本近古文學的迻譯,松尾巴蕉所著《奧之細道》,在其精心翻譯與箋注下,於二○一一年出版,將日本文學的譯介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林文月
序 祝賀老同學的生日禮物
莊信正
不寫之寫
蔡宗齊撰,陳婧譯
漢樂府的戲劇模式與敍事模式
─民間與文人樂府之辨
謝明勳
韓國所見元代石塔「西遊」故事浮雕之重要性試論
魏淑珠
王昭君的三種戲劇呈現:
時代因緣與藝術成就
廖肇亨
來讀天都未見書:
從官話課本看十八世紀琉球渡唐學生的中華體驗與知識結構
朱秋而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細讀:
翻譯、新解與文化傳釋
阿多諾(Theodore W. Adorno)著,彭錦堂譯
抒情詩與社會
郝譽翔
幽黯國度
─《大河盡頭》中記憶與現實的對話
編纂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