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生成、消滅,就是理解基本粒子物理學的出發點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追求所有物質的終極樣貌,
包含自身的肉體、眼前的東西,甚至是夜空中遙遠的星體。
「物質由原子構成」這個想法在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但當時對原子的概念僅止於「無法再分解下去的粒子」而已。
後來在輾轉曲折的發展下,20世紀時終於了解到原子的正確樣貌。
本書即為在極力避免提到數學式的情況下,
盡可能描述物理學前因後果的入門書。
我們將從牛頓力學開始,一直談到20世紀的基本粒子物理學,
說明這一系列物理學的發展過程。
◎從核子到夸克
基本粒子指的是構成物質,且無法再被分解的粒子。
1930年代時,人們便已知道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構成。
那麼,質子與中子是「基本粒子」嗎?
事實上,在發現中子後的近30年內,人們確實認為中子是基本粒子。
但如果中子是基本粒子,便不能解釋後來發現的幾個現象。
後來有人提出核子是複合粒子,由3個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組成。
經過輾轉曲折的過程後,這個假說終於獲得了多數人的認同。
無論如何,核子不是基本粒子,夸克才是基本粒子,
這就是目前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
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電子仍被認為是基本粒子,
至少是和夸克同一個等級的粒子。
當然,隨著學問的發展,未來不管是夸克還是電子,都有可能不再是基本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