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團體動力學在職能治療的應用 團體介入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的圖書 |
$ 900 | 團體動力學在職能治療的應用:團體介入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
作者:Marilyn B. Cole / 譯者:汪翠瀅、李柏森、劉靜琁 出版社:合記圖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規格:26*19*2.5cm / 2 / 精裝 / 432頁 三民網路書店 - 葯物及治療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這本暢銷超過21年的團體動力學專書,是由職能治療專家Marilyn, B. Cole所著,透過學習團體領導風格的原始七步驟理論,將個案置於有效的團體中,以增強治療性的介入。其特色包括:在團體中的實務操作練習和應用、理論回顧及其對於團體的應用、提供實務操作上設計團體的參考架構,以及將團體以服務學習的形式介入帶入社區之中等,並增入各種領導風格技巧的應用之新議題。本書不僅適用於職能治療課程,亦適用於臨床實務操作,是每一位職能治療師都需要的一本導引工具書。
當健康照護的派典持續地自還原主義的醫學模式脫離,轉向為全人的社區模式,職能治療 (OT) 必須擴展其實務至許多新的社區領域。美國職能治療學會 (AOTA) 實務架構第二版增加了以下議題的職能治療實務範圍:個案包含個體、照顧者、組織、和族群,以及結合安適感、預防、致力以及職能正義作為潛在的治療結果 (AOTA, 2008)。職能治療一般包含健康的正向觀點,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的定義中,並不是僅治癒疾病,而且包含生活滿意度與安適感(世界衛生組織 [WHO], 2001)。此外,ICF認為參與的限制是來自於人與環境。在Group Dynamics in Occupational Therapy的第四版中,我們運用團體作為評估與介入的工具,反應了發展職能治療新派典的要素,包含全人的觀點、以個案為中心以及以系統為導向的觀點 (Cole, Tufano, 2008)。 在21世紀的前10年,職能治療師越來越注意環境,因為他們在職能選擇與參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Dunn, 2007; Law & Dunbar, 2007)。
長期以來發現了在團體中的參與提供回饋(環境),其增加了自我知覺與情感狀態的經驗 (Henry, Nelson, &Duncombe, 1984)。此外,當個案於團體活動中做了選擇,可以培養出勝任感與自我效能感 (Bandura, 1999)。自我效能感是因為「認知的、感情的、生物的事件行為型態、和環境事件、所有影響與他人雙向互動的操作…自我理論包含自我整合、正向積極、自我反省以及自我規範的機制」複雜互動的結果 (Bandura, 1999, p. 21)。根據此書中之證據,複雜的理論取代了系統理論,作為我們對於團體動力學了解的背景。自我效能感是目前許多職能治療參考架構以及以職能為基礎模式的中心概念,它是作為自我決定與自主的必要要件,最近也稱為個人代理。如果職能功能的獨立是職能治療的目標,那麼職能治療師需要去了解複雜的環境互動,因為它影響了自我效能的發展。Bandura也提到:「人類代理可以透過直接的個人代理練習,透過代理操作與透過效能的信念分享、收集知識、團體的運作與激勵系統、與行動收集…個人代理是在一個廣大的社交結構影響下運作。在這種代理的互動下,人們會產出社交系統的成品出來」(1999, p. 21)。換句話說,個案在團體中的參與,當影響他人與協助形成整體社交環境時,有助於建立自我效能感。
在第一部份,獲得團體技巧,第一章保留原始的7個步驟,但增加領導風格技巧應用至專業領導風格、團體領導風格的焦點以及團隊領導風格的部份。第二章增加最新文獻的證據和範例。在新的第三章中,討論以個案為中心團體、複雜性理論 (Whitford et al., 2007)、專業推理 (Schell & Schell, 2008)以及文化的角色 (Wells & Black, 2007),並加上以個案為中心實務練習的基本原則。此章亦增加加拿大職能表現與參與模式 (CMOP-E) (Townsend &Polatajko, 2007),以及治療性的使用自我之最新發展 (Taylor, 2007)。第三章的活動範例著重於增加自我知覺與自我表達。第四章重新命名為團體與職能治療實務架構第二版,將與職能治療的範疇與過程不同處重新做整合,加上來自最近職能治療文獻的團體範例。透過根據Schaber掇 (2002) 家屬FIRO模式的運用,所設計的失智症家屬六部份團體計畫書,提供Cole的7個步驟格式的範例,說明如何在居家情境下做調整。
本書的第二部份,重新命名為6種參考架構的臨床指引,且已做內容更新了。當職能治療師評估個案與設計介入方式時,必須使用參考架構與以職能為基礎的模式作為臨床推理的過程。這些章節描述Cole的7個步驟,如何設計出團體,讓團體可以調整成符合不同的理論觀點,以滿足各種個案族群的需求。當這些調整納入不同治療目標與個案能力階層考量時,這就不是源自以個案為中心的焦點。來自新理論的證據與團體範例已被加入於第5章至第10章。此部份現在包括了5個職能治療參考架構,以及5個以職能為基礎的模式。第10章重新命名為人類職能模式治療方式,也包含了人類表現生態學 (Dunn, 2007)、職能適應 (OA) (Schkade& Schultz, 1994)、人-環境-職能 (PEO) 模式 (Law & Dunbar, 2007)以及水川模式 (Iwama, 2006) 的簡要描述。並列出使用這些每一個新加入的模式的團體範例。現在可以接受在一個以職能為基礎的模式中結合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參考架構。當在特定的障礙領域中不使用參考架構,這些以職能為基礎的模式改採用較廣義的職能觀點,保留透過職能介入達到全面性的參與在人生中的目的。
在第三部份,職能治療團體的計畫,第11章已更新包含了較廣的實務領域的種類,例如:安適感、預防以及以社區為基礎的環境。在此章中,強調在團體中,理論應用的過程。根據實務架構第二版定義的結果是職能表現、職能適應、健康與安適、參與、生活品質、預防、自我努力以及職能正義 (AOTA, 2008)。第四版包括團體過程結果的討論,而非只有注意團體的結束。結果的測量強調了治療的目標,但新的流程重視在成員所參與的團體過程中,來自個案口頭表達所達到的治療目標。因而強調了個案-治療師之間互動以及與個案的合作關係的重要性。 第12章,團體實驗經驗,名稱未改變,內容為學習團體動力學和領導風格。第13章,以團體經驗為主題的額外實驗經驗:發展出文化的勝任,已更新並加入文化的勝任新發展的內容 (Black & Well, 2007)。此團體計畫書結合來自於不同來源的最新文化研究以及說明6個原始結構的團體活動,這最初是根據文化的勝任模式 (Black & Well, 2007)。最近的一個研究顯示,正式與非正式的事前訓練,皆對於文化的勝任的階層具有正向的影響 (Suarez-Balcazar et al., 2009)。在以個案為中心的團體的刺激下,職能治療師需要運用文化的勝任創造非批判式接受的氛圍,用以確認與鼓勵成員中來自不同文化的表達,並且強調差異性的價值。教導學生有關文化的議題,在21世紀已經成為多元文化的世界,他們必須準備好有效地與個案和他人互動。
第三部份最後是一個新的章節,將團體以服務學習的形式介入帶入社區之中。第14章提供創造社區檔案的指引,組織與帶領焦點團體以決定職能相關的需求,以及為社區中的社團與族群設計團體計畫書。學習團體領導風格技巧之後,學生已準備好在新的環境與校外督導的指導下,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用在過去從未獲得職能治療服務的地方,展現職能治療介入的價值。
團體介入的使用,持續在實務界成長,不是因為團體只是符合成本效益的,而且包括團體提供社交與情感支持、鼓勵個案參與以及讓個案願意的潛力,並讓個案參加在職能選擇與表現中產生治療性改變。當治療性團體被熟練地計畫好,個案的參與將與他們在人生中的參與是並行的。透過良好設計與促進性的治療性團體讓個案參與,用來評估與建立個案的自我效能、社交參與、溝通以及團體互動技巧,是目前職能治療最好的舞台。
致謝 v
關於作者 vii
前言 ix
Section One 學習團體技巧 1
Chapter 1 團體領導:Cole的七個步驟形式 3
Chapter 2 了解團體動力學 29
Chapter 3 以個案為中心的團體 59
Chapter 4 團體與職能治療實務架構-II 103
Section Two 六個參考架構之團體指南 124
Chapter 5 精神動力治療方式 129
Chapter 6 行為認知的連續體 155
Chapter 7 Allen的認知障礙團體 193
Chapter 8 發展性治療方式 217
Chapter 9 感覺動作治療方式 249
Chapter 10 人類職能模式 281
Section Three 計畫職能治療團體 315
Chapter 11 書寫團體計畫書 317
Chapter 12 團體的實驗經驗 333
Chapter 13 一個發展文化能力的團體經驗 353
Chapter 14 社區介入:一個針對學生的服務學習經驗 381
Appendix A 任務導向團體作為治療的情境 389
Appendix B 發展團體的概念與應用 395
Appendix C Mosey氏的調適技巧 399
Appendix D 職能治療實務架構-II節錄 401
Appendix E 以理論為基礎的團體領導指引 403
Appendix F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第二版)簡介 405
索引 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