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地球科學(簡體書)的圖書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地球科學——站在科學前沿的巨人》對影響世界的10位地球科學家的生平一一作了詳盡的描述,時間跨度從15世紀一直到20世紀。尼古拉斯•斯蒂諾、喬治•居維葉、阿爾弗雷德•魏根納、斯蒂芬•傑•古爾德……這些名字直到現在還在科學史上熠熠發光,歷史將會永遠記住他們……
作者:
凱瑟林‧庫倫
在德比特大學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在任大學教授期間,她曾講授理科課程,並為卡普蘭教育服務中心培訓教師。2002年她為理科本科生開辦了生物醫學研究課程。她還是舒姆簡易線上的生物、生物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化學入門學科的編輯。
譯者:
當當
內容簡介
前言
鳴謝
簡介
1.喬基斯·阿格里科拉(1494—1555)
地質學與礦物學之父
“農夫”
成為一名礦物學家
采礦業與冶金業
一名多產的學者
冶金學研究
生平年表
拓展閱讀
2.尼古拉斯·斯蒂諾(1638—1686)
巖石層重疊定律、原始水平狀態規則與邊線擴展原理
對科學的興趣
貝殼問題
唾液管的發現
對笛卡爾的疑問
笛卡爾哲學
肌肉收縮研究
舌化石
先驅者
投身天主教
生平年表
拓展閱讀
3.詹姆斯·赫頓(1726—1797)
提出均變論:地質學歷史上的關鍵學說
律師的學徒
地質學與農業的學習
“地質學說”
自然變化對地球形狀的影響
反對
赫頓理念的支點
生平年表
拓展閱讀
4.亞歷山大·馮·洪堡(1769—1859)
自然科學的統一
在從政與礦業之間選擇人生
一次奇異的探險
火山
海拔最高的地方
前方路上的更大任務
烏拉爾山的鉆石
地磁
對宇宙的理解
生平年表
拓展閱讀
5.喬治·居維葉(1769—1832)
揭示古物生形態消失的真相
出生于蒙特里阿德
一個擁有很多頭銜的人
古老化石中的動物學鑒定
化石與古生物學
滅絕論與災變說
仍然是一名解剖學家
居維葉的遺贈
生平年表
拓展閱讀
6.威廉·史密斯(1769—1839)
7.查爾斯·賴爾爵士(1797—1875)
8.阿爾弗雷德·魏根納(1880—1930)
9.阿瑟·霍爾姆斯(1890—1965)
10.斯蒂芬·杰·古爾德(1941—2002)
譯者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