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版前言 1
1997年版前言 5
第一部分 聯繫
第1章 導論 3
社會科學的興起 8
馬克思的影響 21
第2章 1400年的世界 27
舊世界的政治地理 28
近東和非洲 38
南亞和東亞 49
新世界 63
第3章 生產方式 79
生產與社會勞動 79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83
貢賦制生產方式 86
親族制生產方式 95
第4章 歐洲,擴張的序幕 109
長距離貿易模式的轉變 110
政治上的統一 113
國家的形成與擴張 117
第二部分 尋求財富
第5章 在美洲的伊比利亞人 141
大滅絕 142
西屬美洲的財富 145
新的供應體系 152
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區 160
第6章 毛皮貿易 171
毛皮貿易的歷史 171
東北部的人口群 176
大湖區的人口群 184
向西擴張 187
西北海岸 198
第7章 奴隸貿易 213
奴隸貿易的路線 214
為什麼是非洲? 220
非洲的背景 223
奴隸供應地區:西非 228
奴隸供應地區:中非 241
第8章 在東方的貿易與征服 253
南亞的伊斯蘭教 255
葡萄牙人在亞洲 256
尼德蘭人在亞洲 258
英國人在印度 261
從印度到中國 275
太平洋上的貿易 280
第三部分 資本主義
第9章 工業革命 289
英國的轉型 290
供應地區:美國南方的產棉區 301
供應地區:埃及 309
印度的紡織工業 311
危機與再次擴張 314
第10章 資本主義的危機與變異 321
資本主義:方式和市場 322
資本主義的擴張 324
資本主義方式的變異 328
第11章 商品的流動 337
大蕭條 338
區域性的專門化 340
商品生產:食物 345
工業作物 353
刺激物 361
黃金和鑽石 376
第12章 新勞工 385
勞工市場 386
流動的勞力 392
民族的分割 412
後記 417
參考文獻綜述 425
參考文獻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