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不斷提問,刺激你的腦神經
糟糕!「壽險黑白講」就是「有人在黑白講。」
當然不是我,是…..
肯定很多人看到書名馬上會眉頭深鎖,立刻召集所有處經理開會,有權力的人看到蔡明敏的書,是在 找有沒有寫到他們,找到這本書不能看的十個理由,明天聯合早會宣佈。
基於這個理由,我很低調,沒有找人推薦這本書,雖然我現在已經是拿督了,拿督在馬來西亞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敏鷹在台灣,也打出知名度,但我沒打算那麼做,因為朋友可不是交來相害的。
不過,無所謂啦!不講,我就不叫蔡明敏了,頂多防彈背包多背幾個。而且我打睹,他們列的十大禁看理由,就是促成這本書成為暢銷書的十大熱賣理由,基於這點,我倒是要表達感謝之意。
台灣和馬來西亞華人都太保守,壽險業有我,應該會好玩很多。
我可以從歷史,前輩的做法,再到制度的問題,逐一分析給你聽,為什麼某些做法不能長久,公司的高層在想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做。
這本書在寫什麼
這本書在寫什麼,有一大部份,其實是在寫業務怎麼問問題的心得,我可以從一個人怎麼問問題,判斷出這個人的思考邏輯跟性格,再加上這個人做東西到不到位,這三樣東西,就是決定一個人日後的發展潛能。
現在MMTS有一千位學員,區經理以上的主管級的大約二百位,他們常會問我問題。「蔡總,這個組員怎麼樣?」、「那個組員問題怎麼處理?」、「為什麼我的業務都不願意介紹代理給我?」講過很多遍還是聽不懂,增了不該增員的人,我就一律回答:「你說什麼?」我現在境界更高了,就乾脆笑笑不回答,更顯得高深莫測。
很多主管看到這裡都會笑出來,因為來問的人,全部都中過槍,當然包括各位的偶像彭建偉在內,不過,他中槍算少的,有天分。通常中槍的人裡面,會有一半有反應,他們會回去自己想,我是不是問了不該問的事;還是我其實都知道答案是什麼,但一直沒有認真做。
會回去自我檢討的主管,這種人就會有突破了,業績從二千萬、五千萬、一路飆八千萬,時間不用十年,現在的全馬冠軍彭建偉,只用了短短五年,用130人就做到二億組織,在MMTS裡有重大突破的主管,都是屬於這類會自我思考的人,他們付我顧問費,是買我的腦袋,然後複製我想事情的邏輯。
現在我把它出書,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沒想過,把自己最值錢的東西公諸於世,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我只想到,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全力以赴,把講東西變樂趣,搔癢搔不到癢處,講東西講不到位,實在太無趣了,況且我是生意人,知道要賣好東西的道理。
威權文化沒有OUT,是不可能有IN
Out………..In……….Do something right!
就是這本書的結構。
很多人說我很神,拜託,我又不是算命仙,如果會「準」的話,應該是我常講出一些容易被你忽略的觀點。如果你想要在保險發發光發熱,你必須先OUT掉一些觀念?
我看到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包袱,對壽險界的影響實在驚人,台灣又比馬來西亞華人嚴重,馬來西亞華人大部份從小會唸英文書,所以我們有西方人,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來想事情,多少平衡了東方人以「群體」為重的思考模式。
但台灣不一樣,被「自私、道德」這類倫理觀綁的很緊,尤其是,中國人又喜歡把自己的命運,跟別的人命運綁在一起,所以中間這條線,剪不斷理還亂,在組織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問題。
舉例來說,在保險業,一旦有個體要脫離,一定會被扣上「不知感恩、不道德」的大罪名,西方人沒有這麼八股,他不會處處刁難你,甚至有的還會大方給你祝福。
該是理清自己腦袋的時候了,文化包袱沒有OUT,是不可能有IN,你不會有接受新觀念的一天;觀念不對,你會瞎忙一通,沒機會做對事( do something right),這是一個循環。在我看來,新加坡是整合東西觀念最成功的國家,他們用西方策略做事,但管理人卻是東方思維,相當有一套,值得學習。
所以在這本書裡,很簡單,我會先顛覆掉一些舊思維,不讓這些前人的經驗嵌制我們的思考,妨礙我們成功;再來,我會嘗試告訴你,可以用何種新思維看我們在做的事;最後,想通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所以重點還是你要do something right now!開始認真的做工,順便送大家一句話,光說不練是小狗。
權力向來就是趣味的殺手
我教大家out掉一些舊觀念,但說實話,這書舖到市場上,會掀起狂風巨浪,我講的太透、太真、對話太白,會不自覺讓人對號入座,擋人財路,雖然我也盡量寫的幽默一點,淡化殺傷力,不過,得罪人是在所難免的。
權力向來就是趣味的殺手。問題是,有趣的東西你才有感覺,有感覺你才會有印象,有印象才會進一步有思考,這都是有權力的人害怕的事。
有權力的人不喜歡你會思考,有權利的人想要控制你的腦袋,不過它會形成地下經濟,愈禁,看的人愈多,這就是人性。有人看了我寫的東西或其他人寫的東西,卻生氣地說:「我不贊成這種看法!」他們為什麼生氣?
書的好壞並不取決於說服力有多強,反正讀者看書的心態有很多種,但最後都會去找對自己有利的解釋。
第一種:「你看你看,連蔡明敏也是這樣看事情的,所以我們就聽話照做。」
第二種:「你看你看,蔡明敏為了自己要增員,就專說同業的壞話,打壓同業。」
第三種:「蔡明敏提出的觀點,我以前真的沒想過喔!這個有趣。」
第四種:「是,腦袋撞擊的很嚴重,但動…對我很不利。」
所以囉!你也不知道讀者是要支持你,還是反對你,又或者他要拿去運用在別的領域,所以不用緊張,不會因為一本書,全部的業務都跑來MMTS,畢竟要在這裡生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天命,敢衝、敢冒險的人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
最後,我相信很多人看到有do something 這種字眼,就以為這本書一定會有一些方法,比如說反對問題話術、增員方法、組織經營秘訣等等,那你可能要大失所望了,這不是一本在講方法的書,你不會找到銷售或組織發展要怎麼做的步驟,如果你要知道怎麼做,可以去看MMTS前面四本書。
do something只是再次提醒你已經知道的東西,為什麼以前你不會去做,那是因為你的價值觀,不認為那些很重要,你找不到非做不可的理由,這本書就是給你那些理由。
我很開放,接受各方給我的批評,從別人給我的各種指教中,我常常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維!在這本書裡,很多是別人給我的批評,延伸出來的思考,我透過「老闆說…」這個角色,重建你跟他的對話場景,希望刺激你的思考神經,給你以前從未想過的觀點,這就是我出這本書的主要目的。
蔡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