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共同推薦
王汎森、王德威、余英時、余國藩、李歐梵、孫康宜、許倬雲、陳芳明、黃一農、齊邦媛、劉大任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的圖書 |
![]() |
$ 237 ~ 264 | 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
作者:夏志清(Chih-tsing Hsia)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7-08-27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 |
|
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進行分類。
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說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
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布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
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維基百科
如果沒有夏志清的評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能便少了張愛玲、沈從文、錢鍾書這三個閃亮的名字;但也正由於夏志清的極力推崇,讓張愛玲、姜貴、錢鍾書、沈從文等作家登上世界文學舞臺。
夏志清,這是一位在砧板上寫作的,被譽為中國文評第一人的著名中國文學評論家。
夏志清以85歲高齡當選2006年第26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央研究院史上最高齡當選院士者,並以罕見高得票率當選,所有院士皆認為:夏志清榮耀遲到三十年。這份榮譽是實至名歸的,早該給夏志清的肯定。因為他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都來自夏志清的著作。
此書選入夏志清自1957年以來在臺港刊物上所發表的10篇文章。其中9篇討論文學,1篇在性質上是追悼夏濟安的散文,但因夏濟安本身是學者、批評家,也是當年臺灣文壇上的重要人物,該文所提供的傳記資料仍是和中國現代文學有關的。在本書中,最重要的篇章如〈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評《秧歌》〉,不僅讚許張愛玲的〈金鎖記〉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將過去被視為通俗作家的張愛玲一把推進學術殿堂。
〈愛情.社會.小說〉是夏志清到美國後發表的第一篇中文文章,把該文的標題當作書名,一方面表示一種紀念,一方面因為書中所討論的一切,都和小說、愛情或社會有關。
此書早已絕版多時,消失於書市,如今重新排版校正,以讓新舊讀者們重閱這位中國現代文學評論巨擘的重要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夏志清(Chih-tsingHsia)原籍江蘇吳縣,1921年出生於上海浦東。中國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曾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匹茲堡大學等著名學府。在1991年退休前,曾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國文學29年。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退休教授。2006年7月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夏志清被譽為一代漢學大師,學貫中西,中英文著作皆極具分量,且影響深遠。中文著作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等學術名作,文學評論集《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夏志清文學評論集》,以及《夏志清序跋》、《雞窗集》、《歲除的哀傷》、《談文藝憶師友:夏志清自選集》等,英文著作有TheClassicChineseNovel:ACriticalIntroduction、AHistoryOfModernChineseFiction、C.T.HsiaOnChineseLiter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