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先生從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入手,談論大學的功用、校史的力量、教授的職責、校長的眼光、課程的魅力、博士的培養、學科的建設、學生的志氣、排名的困惑、改革的代價……兼及大視野與小感觸,短論隨筆暢所欲言,不拐彎、不加註、不粉飾,直來直去,三言兩語道破天機、直指人心。
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執行院長。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995,1998,2003,2009,2013)等。
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作為學科的文學史》等著作三十種。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
作者序
序
在收入《大學有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及《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的《我的「大學研究」之路》中,有這麼一段話:「談論中國大學,可以是專業論文,也可以是即興演說,還可以是隨筆、短論、答問等。之所以長槍短棒、匕首彈弓一起上,一是兼及歷史與現實,努力介入當下的社會(教育)改革,二是思考尚不成熟,為文略嫌匆促。」如此自我辯解,主要是感歎沒能「就北京大學撰寫沉甸甸的專著」。現在看來,不必那麼自我壓抑—短論就是短論,隨筆就是隨筆,卸下了學問的盔甲,暢所欲言,未嘗不是一件快事。若不拐彎、不加註、不粉飾,直來直去,三言兩語就道破天機,或直指人心,那才叫本事呢。
不想發展成為專著,就這麼「隨便談談」,談大學的功用,談校史的力量,談教授的職責,談校長的眼光,談課程的魅力,談博士的培養,談學科的建設,談學生的志氣,談排名的困惑,談改革的代價……想到哪,談到哪,「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那是很幸福的事情。
當然,這需要機緣。今年初,《新京報》約我開專欄,說好是自由自在地「談大學」。猶豫了好一陣子,終於答應了,打動我的是妻子的一句話:不如把近幾年在北大、港中大兩邊跑的感想寫下來。
說「感想」而不是「思考」,並非故作謙虛。這些年談大學,我發現,抄校訓或章程不頂用,講校史與故事也不頂用,很多時候,大道理誰都懂,只是一到具體操作,全忘了。不是真忘記,而是受各種內外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停頓、迂迴乃至放棄。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無力指點江山,只能站在觀察員的立場,從細微處入手,幫助讀者瞭解「另一種大學」。至於你願意從外往內看,還是從內往外看,悉聽尊便。
平時很少開專欄,只記得曾為《中國圖書商報•書評週刊》寫《看圖說書》(2000年),在《文物天地》連載《大英博物館日記》(2001—2002年),前者十四則,後者僅七期。這回堅持這麼長時間,2月開工,12月收攤,中間沒有斷檔,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新京報》2013年3月23日刊出《大學小言》的開篇《小言「小言」》,可第二、三、四則在此之前就問世了。記得很清楚,那天傍晚,我在拉薩出差,突然接到編輯電話,說版面出了問題,需要應急,故將我的三則短文捏合成《陳平原:我眼中的北大與港中大》,明天見報(《新京報》2013年3月2日)。我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此後各期,除了一則「有礙觀瞻」被卡住,其他的基本正常刊出(偶有因報紙版面調整而中斷者)。
9月初,香港《明報》記者來訪,撰寫《中大五十年﹕大學還有大學精神嗎?—專訪陳平原》(《明報》2013年9月24日),同時提出,與《新京報》分享「大學小言」專欄。徵得同意後,《明報》從2013年9月28日起,也是每週一則。至於此專欄結束的時間,《新京報》是2014年1月18日,《明報》則延長了一週。
讓我感動不已的是,居然有不少熱心教育的朋友追蹤此專欄,且不失時機地喝幾句彩。更有好幾家大陸及香港的出版社,剛看了幾則,便找上門來,表示願意出書。正是他們的熱情鼓勵,使得我明知這些短文不登大雅之堂,也願意見縫插針,把事情做完。
考慮到「大學小言」專欄文字不多,出書顯得單薄;我配上了這兩年所撰關於大學的評論或隨感。兩組文章均按寫作時間排列,其中的思路不無交叉處,可以互相印證。
十五年前,因編《北大舊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撰《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被人戲稱為「校史專家」。我當即發表《辭「校史專家」說》(《新民晚報》1998年5月10日),澄清自己的學術立場:「從事學術史、思想史、文學史的朋友,都是潛在的教育史研究專家。因為,百年中國,取消科舉取士以及興辦新式學堂,乃值得大書特書的『關鍵時刻』。而大學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蘊涵的學術思想和文化精神,對於傳統中國的改造,更是帶根本性的—相對於具體的思想學說的轉移而言。」
這本小書,依舊持此立場:談論中國大學,兼及大視野與小感觸,從自己比較熟悉的北大和港中大入手,但明顯超越「校史專家」的眼界、趣味與責任。
2013年12月25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客舍
序
在收入《大學有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及《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的《我的「大學研究」之路》中,有這麼一段話:「談論中國大學,可以是專業論文,也可以是即興演說,還可以是隨筆、短論、答問等。之所以長槍短棒、匕首彈弓一起上,一是兼及歷史與現實,努力介入當下的社會(教育)改革,二是思考尚不成熟,為文略嫌匆促。」如此自我辯解,主要是感歎沒能「就北京大學撰寫沉甸甸的專著」。現在看來,不必那麼自我壓抑—短論就是短論,隨筆就是隨筆,卸下了學問的盔甲,暢所欲言...
目錄
序
上編 大學小言
小言「小言」…………… 002
隱身與在場 …………… 005
排名的困惑 …………… 008
擇校之艱難 …………… 011
國際化水平 …………… 014
交換生計劃 …………… 017
留學生比例 …………… 020
走出去的步伐 …………… 023
本土情懷 …………… 026
什麼樣的校訓 …………… 029
人文學的意義 …………… 032
哪裡的「文學院」 …………… 036
人才怎樣爭奪 …………… 039
「匿名評審」如何可能 …………… 042
改革的代價 …………… 045
招聘的難度 …………… 048
開會與吃飯 …………… 051
超穩定的職業 …………… 054
校長的閱讀 …………… 057
嘉賓之介紹 …………… 061
大學排座次 …………… 064
「逸事」之可愛與可信 …………… 067
「天才」能否「豪賭」…………… 071
過多獎勵也是一種「折騰」…………… 075
申請表格及研究計劃 …………… 078
誰的面子更要緊 …………… 081
獨立自尊與隱私保護 …………… 084
如何處罰作弊 …………… 087
內地學生的優越感 …………… 090
香港學生的困惑 …………… 093
此碩士非彼碩士 …………… 096
人文學者的聲音 …………… 100
研究生們的志向 …………… 103
大學校長的遴選 …………… 106
詩意的校園 …………… 109
大學與城市 …………… 112
教授們的認同感 …………… 115
捐贈者的權利 …………… 119
書院制度的奧秘 …………… 123
中文大學的「風景」…………… 126
紀念碑及大學精神 …………… 129
學者與知識分子 …………… 133
下編 大學評論
我看北大研究生教育 …………… 138
校友與大學文化 …………… 145
上什麼課,課怎麼上?…………… 155
大學:如何「寧靜」,怎樣「致遠」…………… 165
中原崛起,何處是短板 …………… 177
中國大學的獨立與自信 …………… 187
「中國博士」是否值得信賴 …………… 197
「大學批評」…………… 208
「另一種大學」的啟示 …………… 211
大學本多事 …………… 219
大學應以文理為中心 …………… 224
「做大事」與「做大官」…………… 229
關於「教」與「育」的思考 …………… 234
作為一種「農活兒」的文學教育 …………… 239
讓教育回歸常識 …………… 244
附錄:走出大學體制的困境
—答《北京大學教學促進通訊》記者郭九苓、繳蕊問…………… 247
序
上編 大學小言
小言「小言」…………… 002
隱身與在場 …………… 005
排名的困惑 …………… 008
擇校之艱難 …………… 011
國際化水平 …………… 014
交換生計劃 …………… 017
留學生比例 …………… 020
走出去的步伐 …………… 023
本土情懷 …………… 026
什麼樣的校訓 …………… 029
人文學的意義 …………… 032
哪裡的「文學院」 …………… 036
人才怎樣爭奪 …………… 039
「匿名評審」如何可能 …………… 042
改革的代價 …………… 045
招聘的難度 …………… 048
開會與吃飯 …………… ...